肅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肅順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顧命八大臣
怡親王載垣
鄭親王端華
戶部尚書肅順
額駙景壽
兵部尚書穆蔭
吏部左侍郎匡源
禮部右侍郎杜翰
太僕寺少卿焦祐瀛

肅順(1816年-1861年),字雨亭,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鑲藍旗人,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鄭慎親王烏爾恭阿第六子,庶出,母是回族,其同父異母兄端華鄭親王爵。同治帝顧命八大臣之一。「辛酉政變」中被斬首於菜市口

目錄

[编辑] 生平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十月初八出生於鄭親王府,為鄭親王烏爾恭阿第六子。道光年間,考封三等輔國將軍,授委散秩大臣、奉宸苑卿。咸豐帝即位,擢內閣學士,兼副都統、護軍統領、鑾儀使。咸豐四年(1854年),授御前侍衛,遷工部侍郎,歷禮部、戶部

咸豐七年(1857年),擢左都御史、理籓院尚書,兼都統。英法聯軍入侵廣州,肅順反對恭親王主和。咸豐八年,調禮部尚書,仍管理籓院事,又調戶部。

咸豐九年,力諫咸豐帝將受賄科場主考、軍機大臣、文淵閣大學士柏葰斬立決。肅順監斬,自此以後,「司文衡者懍懍畏法,科場清肅」[1]

咸豐十年(1860年5月),太平軍攻陷蘇常,咸豐帝準備調湖北巡撫胡林翼為兩江總督,肅順認為:「胡林翼在湖北措注盡善,未可挪動,不如用曾國藩督兩江,則上下游俱得人矣。」[2]是年,英法聯軍來犯京師,力勸咸豐帝置國際公約於不顧,綁架外交使節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es),後隨咸豐帝「北狩」熱河(今河北省承德市),授御前大臣、內務府大臣,至是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領侍衛內大臣。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二十二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咸豐十一年七月,上疾大漸,召肅順及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軍機大臣穆廕匡源杜翰焦祐瀛入見,受顧命。九月,護咸豐帝梓宮在密雲途中,被捕,後被斬於菜市口。肅順曾經上奏皇帝,要求減免八旗子弟的俸餉,就刑時,道旁觀者爭擲瓦礫,都人稱快[3]

[编辑] 評價

肅順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清史稿》對他頗多微詞。但是近來研究發現肅順有許多作為值得讚賞。鐵腕吏治整肅官場政風。果斷處理「戊午科場案」、戶部寶鈔案,「求起積弊於衰靡之世」[4]。主張發紙幣鑄大錢,增加通貨,促進市場經濟。肅順最早提出應停止對旗人的供養,相傳肅順鄙視滿人,常說「咱們旗人混蛋多」[5]、「滿人糊塗不通,不能為國家出力,惟知要錢耳!」[6]。用人不因民族,唯賢是尚[7],提拔重用郭嵩燾尹耕雲王闓運高心夔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漢族人才[8],「平時與座客談論,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識量,故文忠公之才略。」[9]。對外英法聯軍態度強硬,對俄國主官伊格納提耶夫簽訂《璦琿條約》的貪婪要求也給予痛斥[10],「才識在滿大臣中實無其比」[11]

[编辑] 注釋

  1. ^ 《清史稿》載:「自此,司文衡者懍懍畏法,科場清肅,歷三十年,至光緒中始漸弛,終未至如前此之甚者。」
  2. ^ 薛福成:《庸庵筆記》第一
  3. ^ 《清史稿》中記載:「肅順奏減八旗俸餉,尤府怨。就刑時,道旁觀者爭擲瓦礫,都人稱快。」
  4. ^ 郭嵩燾:《郭嵩燾詩文集》,嶽麓書社1984年版,第144頁
  5. ^ 王之春:《椒生隨筆》卷二
  6. ^ 黃浚:《花隨人聖庵摭憶》,第497頁
  7. ^ 劉體仁《異辭錄》:「皆肅順匡輔之功。秋獮熱河,以軍符予曾文正,實開中興之業。」
  8. ^ 尚秉和:《辛壬春秋》清室禪政記第二十六
  9. ^ 薛福成:《庸庵筆記》第一
  10. ^ 布克斯蓋夫登:《1860年〈北京條約〉》
  11. ^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卷中

[编辑] 參考文獻

  • 清史稿》卷三百八十七·列傳一百七十四·宗室肅順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