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理想國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理想國》(古希臘語:Πολιτεία)又譯作《國家篇》[1]、《共和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大約西元前390年所寫成的作品。它以蘇格拉底為主角,採用對話體的形式,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長僅次於《法律篇》。

《理想國》譯本極多,英譯本中最有名者為 Jowett 於 1871 年所出之譯本。而某些版本(如郭斌和、張竹名的2009年譯本)在正文旁插入了柏拉圖著作編號,以作為不同譯本或學者引述時的公器[2]

[编辑] 主要內容

書中主要是在探討政治科學,對後來的學者有鉅大的影響,成為政治學領域的基本經典。本篇對話錄關心到底什麼是「世事的道理」,並且探討的領域包括了經濟學、政治社會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正義及知識。上述領域都是從研究正義之性質的角度作思考——這就是對話的中心問題:什麼是正義?

從這個基點出發,柏拉圖(通過蘇格拉底)建造一個理想的城市。這個城市的司法理論是完美的。柏拉圖的理想政體模式是依靠德性,建立在知識和真理之上的貴族政體。如果理想的貴族政體發生蛻變,榮譽取代了知識和德性,則形成勛閥政體;勛閥政體的榮譽被財富取代,則形成寡頭政體;寡頭政體蛻變形成民主政體,再蛻變則形成僭主政體[3]

在《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柏拉圖對理想政體和現實政體根據統治者數量進行了區分,分為君主政體、僭主政體、貴族政體、寡頭政體、民主政體暴民政體。此理論被亞里士多德進一步完善,一直為政治家們所採用。

此外,柏拉圖在《法律篇》還提出了「混合政體」。他認為這是最好最穩定的政體,綜合了君主政體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體的自由。這個理論被認為是近代分權式政府的理論先驅。

[编辑] 參考文獻

  1. ^ 柏拉圖. 國家篇. 柏拉圖全集, 王曉朝. 
  2. ^ Plato: The Republic [2010-7-20]. 
  3. ^ 柏拉圖. 理想國.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6年:  第8卷. 

[编辑] 另見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可靠来源很少

客观性

没有明显的偏见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南海(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