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恆雄. 1990 美國聖路易芳邦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MFA)

h100artist.pixnet.net

 

[馬騜好友林火旺大教授在一個公開場合說:『吃飽飯在等死,想著明天會更好,但 ...

drspieler.blogspot.com

林火旺大教授,您如何讓拿22k的吃飽飯等死?


台灣社會中,有一些好為人師的,想要「
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其實這些都是柏楊筆中的「三作牌」。當然本來就是老師的,又好為人師,當這種老師的學生其實很累、很辛苦,有時也很委屈。因為師生關係可不是什麼平等關係,而是種「特別權力關係」,再加上,台灣受儒家影響太大,受封建法西斯黨國洗腦教化毒化不淺,誰敢當面質疑老師?


媒體說得好,先前有個洪蘭,現在有個林火旺,都以各種理由痛斥台灣學生。網路流傳許多林大教授的罵人的版本,字句是有差距的,筆者逐一比對,應該是廣播公司的版本比較精確,就引個中廣版:『
嚴格來說,你們現在是吃飽飯在等死,想著明天會更好,但明天不會更好。』還有個自由時報版:『只是比較聰明的動物,只想到個人前途』!


老實說,第一句話「
吃飽飯等死」應該是林大教授的發語詞,就像有些人的發語詞會是F開頭,或是簡潔到只有一個音節,這種話能有多大意義?而『只是比較聰明的動物』一說,會不會涉及到公然侮辱,這個就難說了;當然「吃飽飯等死」也可能是指那些要赴刑場前的最後一頓,總之還得看上下文。而『明天不會更好』這才是關鍵,才是林大教授要表達的,結果統媒注意到第一句,大炒太炒,炒到好像台灣的大學生很沉淪,還有的網友馬上跳針到什麼「看A片、打Game」的,這些事,請問,誰沒做過?跟「吃飽飯等死」、「明天不會更好」有何關聯?


以前上官鼎還在位時,不是搞個什麼22K方案,對於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請問這代表什麼?實情是,職場上還有17K的,拿這種待遇,連吃飽飯都有問題,何來等死之說?這些人不希望明天變好?難道是要認份悲慘過一生嗎?既然林大教授是馬騜的多年老友,在上官鼎弄出個22K方案時,可有任何意見?罵學生,還真是容易?


筆者有個老朋友是非常羨慕北歐的那種福利國,雖然台灣好像也有部份人過得比北歐福利國的人還爽,老朋友還是曾經說出大概下面的話:『
真希望把台灣國建設成福利國,沒有一切不公不義,到時從出生到死亡,都一切有照顧,不需煩惱,只要吃飽飯等死就可以了』!林火旺大教授,您如何讓台灣這些拿22k的大學畢業生吃飽飯等死?


PS.
有人拿KMT獎學金出國唸書的,如林大教授所言「只想到個人前途」,努力完成任務,後來回台位居高官,名利雙收,也算吃飽飯等死?這種吃飽飯等死,也太爽了?!



延展閱讀

公共藝術-公共藝術大師-何恆雄

publicart.cca.gov.tw

 

何恆雄

 
(文/ 何恆雄)成長環境左右一個人的思維模式, 個性也決定一個藝術家創作的心境。 藝術家在試圖了解自己的同時,也選擇了適合自己個性的創作方式。本人透過不斷接觸新的思潮並與不同思維模式的實踐藝術工作者,跳脫形式的束縛,對新的事物與不同的文化藝術保持高度的好奇心。 更對大自然的生態奧妙深具探索的心境,就像老頑童一樣,在遨遊嬉戲的驚喜中獲得啟示,並隨心所欲去創作。

除了有形的實體雕塑創作之外,即興、裝置、複合媒材的前衛實驗創作,一直是我鍥而不捨的藝術課題之ㄧ。 早在一九七0年,本人大學時期有幸參與「70超級大展」,在耕莘文教院展出,是早年運用複合媒材創作並具代表性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當年展出的的作品有二,一為直接懸掛於天花板上的大型公河豚、母河豚,帶著一群中小各異的魚家族(近50隻),風動的魚群懸掛於開擴的自由空間,產生了一種弔詭、超現實的詩意美感; 另一件相互串連的作品,則是以甘蔗綑紮為一條長坐椅,邀約觀眾自由坐臥,而一旁放置可供食用的甘蔗,任由觀者取用。將日常物之傳統功能性與語彙系統予以顛覆、瓦解並重組,進而開發新的官能挑戰,涵蓋視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官刺激,透過與觀者的互動、實踐過程,體現裝置藝術的多元性。

十年後(一九八0年),有幸再次參與許博允先生主辦的藝術節四人雕塑戶外大展(榮星花園),作品之ㄧ為竹梯子所搭的三角立架,下方放置數十張矮竹椅,透過與觀者的互動,體驗身體與作品的相對關係,不論從測量的角度以呈現身體的比例對照關係,或是從視覺延伸的概念以呈現物體與身體向上、向下的對話關係,觀者已融為作品創作元素的一部份。

此外,於北美館、世貿、外貿陸續參與運用尖端儀器的高科技藝術,以雷射、雕塑、舞蹈、詩歌、音效等複合元素於現場即興演出,將靜態作品形態堆向動態的展演形式,交織出早期時間與空間並存的聲光作品。又於二00二年在龜山島利用漂流浮木、漁網、浮球等廢棄現成物製作長42公尺、寬20公尺的大型地景藝術作品,在極具挑戰性的創作過程中,體驗人、作品與大自然之間的創造性與對話關係。

從學生時代對公共開放空間與雕塑藝術的結合深具興趣,於藝專畢業前,完成鄭成功紀念館的環境雕塑-「屈服」; 於公共藝術方面,如台北新生公園的「花之手」、青年公園的「親情」、木柵動物園的「宇宙的大門」、台北市民大道的「韻」、雲林台西海園的特殊薄殼結構的入口標誌「福海」、彰化火車站的「天堂鳥」以及金馬路的『生命之水』等具地標性的公共藝術作品。歷年來經歷40餘件的室內外多元素豐富創作經驗,不斷的充實、內化個人創作思維的成長與突破,並透過從事公共藝術的教育及評審的工作,與當代議題持續的接觸與對話。在創作生涯的體驗中,沉醉於每一件創作過程的挑戰、驚喜、忘我等情境中,享受著作品完整呈現的興奮與喜悅。
作品圖:歷史之足 Foot of history
創作作品: 歷史之足 Foot of history
創作年份: 2005
尺寸: 500*240*220cm (單位:公分)
製作媒材: 白色花崗岩
設置地點: 台中縣清水鎮清水服務區
價格: 1484(P142-149)萬元
說明: 以「為台灣最早的平埔族集中地留下見證」為主題,在廣場草地上設置巨型「平埔族」人善走而佈滿滄桑之「足」的石雕,以緬懷清水地區為台灣平埔族自南島地區到達的首站。
作品圖:韻-生命之旅
創作作品: 韻-生命之旅
創作年份: 2000
尺寸: 400*250*400 (單位:公分)
製作媒材:
設置地點: 台北市市民大道與中山北路一段交叉口西側分隔道上
價格: 510萬元
說明: 象徵生命之旅,如地球的運轉,形成大氣的運行;也像水的流動旅程,不時興起不同的浪花;也像車輪的滾動。生命的每個過程都有不同時空的存在意義,人的一生像水,隨著不同的時空際遇而流動,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人生的脈動中,掌握自己的人生,努力實現自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南海(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