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品之死 文 / 王五四

这个周末很热,王三品也很热,因为刚才路过药店门口的时候药店里的小服务员笑嘻嘻地塞给他一张广告:“美国进口,专治xxxx,让男人省事,让女人不省人事”。王三品很高兴,他觉得这个小姑娘肯定对他有意思,不然这么多男人为啥只发给他,又一想,王三品不高兴了,我年轻力壮的用得着这玩意嘛。不过本着对小服务员的尊重以及认真负责的审美态度他决定把广告拿回家,仔细研究一下广告上那个金发碧眼眼神迷离的姑娘。

 

这是一幢为出租而盖的五层楼,一楼被人租去当理发店,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王三品曾经去理过一次发,后来再也没去过,一是因为理得不好,二是太贵,那次理发竟然收了他100块钱,王三品当场就表示怀疑,小姑娘挺起颤巍巍的胸脯笑嘻嘻的对他说,“理发10元,其他的嘛90元,嘻嘻。”王三品本打算争辩一下,不过看着小姑娘明眸流盼、朱唇皓齿的模样,又简单地回味了一下刚才的感觉决定不跟她计较了。以后的日子里每当王三品回家经过一楼时,小姑娘总是对他笑眯眯的,还不时地送点电波,王三品觉得自己受尊重了,而且是受到了女人的尊重,他突然觉得自己很牛,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牛了,就迫不及待的想告诉别人自己很牛,可是当王三品跟同事说这事的时候,同事却说他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王三品心想,就算是井底之蛙,那老子也是井底的牛蛙。

 

王三品租的屋子在三楼,对门租住着一对年轻的情侣,之所以说年轻,是因为他们不论刮风下雨夜夜笙歌,不论白天黑夜天天折腾,因为出租屋本身空间就不大再加上出租屋的门就是一块薄板木,所以声音很容易从床上漂荡到走廊里,时而荡气回肠,时而婉转悠扬。这些声音留在王三品脑子里往往三日而不绝,再加上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累加,没多久王三品的脑子里就开始嗡嗡的响,有一次王三品实在受不了了,就敲开了对门的门,低头红脸轻声地对邻居说:“你们能不能轻点?”对门的姑娘用手捋了捋凌乱的头发绷起脸说道:“这跟你有什么关系?”王三品说:“现在没关系,以后可以发生关系!”“臭流氓,谁跟你发生关系啊”姑娘嘭得一声把门摔上了。自从上次理完发之后,王三品竟开始学着欣赏这种声音了,以至每个月总有七天挺不习惯的。

 

 

王三品拿着广告刚走上三楼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他骂了句畜牲转身进屋了,把门摔得哐哐响。南方的夏天格外闷热,屋子里比外面更闷热,王三品突然觉得对门屋子里肯定很闷骚,想到这心情居然好了,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于是他决定到楼房顶层的平台上去吹吹风,那肯定有风,从晾衣竿上迎风摇摆的女人内衣就能看出来。

 

王三品拿了块西瓜并且顺手拿起小服务员给的广告直奔顶楼,他脱了鞋屁股坐在顶楼边缘把脚搭拉在外面,这样就像坐在秋千上一样可以把脚晃来晃去。王三品品完西瓜后习惯性的想把西瓜皮顺手扔到楼下,但转念一想从今天开始要做个有素质的人,不能跟对门的小子一样,甚至是不能跟住在这个贫民窟里的人一样,他要变得有素质有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机会,而机会就像小鸡鸡,把握在手里才会慢慢变大,才能让自己脱离这个底层社会,想到这他规规矩矩的把西瓜皮摆放在旁边,并且拿起广告单子欣赏起来,他觉得这广告上面的姑娘跟小服务员一样漂亮。相对论告诉我们跟美女在一起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没多久王三品就感到饿了,他起身穿鞋正准备去吃饭,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喊声:别动!!!

 

喊别动的是在楼下摆摊卖水果的小贩,洪亮的嗓门吓得王三品差点从楼顶上摔下来。王三品满眼疑惑地俯视着小贩,小贩饱含深情地仰视着三品:“兄弟,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跳楼啊?”,这一喊不要紧,周围打电话的、打瞌睡的、打孩子的、打情骂俏的听见“跳楼”二字就像听到了集结号一样齐刷刷的围了过来,各样表情的各色人等都团结成一个动作:仰脖。刚才还哭闹的孩子也文静地跟着大人来仰视王三品,事实证明,一件普通的事情比如说老实本分地坐在顶楼,只要加点想象力就可以变得很热闹,这可以转移内部矛盾,我是说打孩子的,不是说奥运会。

 

从家里闻风赶来的居委会大妈急忙把红袖章套在胳膊上拿起高音喇叭冲王三品喊道:“楼上的小伙子,你千万别冲动,有什么事情好商量,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肯定活不了,万一活下来也落个残废。”王三品坐在高高的楼顶,风吹得他很惬意,他听着老太太的大喇叭不停的响,看着人们躲在人群中不停的窃窃私语,王三品觉得下面的人很有意思,因为他根本不想跳楼,虽然生活辛苦点虽然没有女朋友虽然时常看别人的白眼但是长久以来早已习惯,有人自杀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已没有可留恋的东西,但是眼前的这个世界却深深的吸引着王三品,有很多东西他没吃过,有很多衣服他没穿过,有很多姑娘他没有认识,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活不下去了他也不会选择跳楼这种把自己摔得跟西瓜一样的自杀方式。

 

王三品很想告诉楼下关心他的人们其实他不是要自杀,其实他们可以回去忙自己的事情了,他还想说句谢谢,因为从没有如此多的目光注视着他而且是仰视,这让他觉得自己像是在高高的舞台上表演的明星,他甚至想像电视里的明星一样对着底下的人大声喊我爱你们,想到这他不由得露出微笑。

 

“快看,他笑了,他一定是准备跳楼了。”人们迅速后退留出一块空地,人群中不停的有人开始掏出手机,有的是打电话给110,有的是打给119,有人是打给电视台,也有人是拍照。王三品坐在楼顶望了望周围的街道,原本冷清的街道上开始出现人群,而人群正在向他这边移动,越来越多的人让王三品开始担忧起来,他站了起来,他想下楼去证明自己不是想跳楼。人群中的惊呼声更大了:“看啊,他站起来了,他马上就要跳了!”于是人们又往后撤了一下给王三品留出更多的地方,王三品开始觉得这些人无聊了。

 

一辆车停在了人群外面,不是警车,比警察还积极的是媒体,一个记者模样的人急匆匆的冲进了人群,“这位先生,请你不要激动,我是报社的民生记者,跳楼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是不是有人拖欠你的工资?或者是其他事情都可以通过媒体反映,我一定会呼吁全社会来关注你,帮你解决问题。”说着记者拿出了本子和笔仰脖看着王三品做准备记录状,记者的这一举动让王三品觉得他不应该就这么下楼了,他应该留下点什么,可这个月的工资刚发不存在拖欠工资问题,“我觉得房价太贵了,开发商太黑了,有些政府部门还跟开发商勾结,我还觉得工资太低,每个月都不够用,看病太贵......”王三品把平时新闻里别人的话结合自己心里想的一股脑说了出来,记者刚开始还在认真记录,后来手中的笔停了下来,围观的人群又开始了骚动,“还有对门太吵,每天晚上我都睡不好.......”严肃的人群开始有笑声了,王三品越说越激动竟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1 2 下一页

意见反馈 电话:010-52939030 加入书签
 
 
王景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王景弘,福建人[1]。明朝宦官,曾隨鄭和、馬歡等人率船隊下西洋。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偕同鄭和等人第一次下西洋,返國後升任總兵正使。永樂五年(1407年),第二次下西洋。宣德五年與鄭和同為正使,人稱王三保,據《明會典》記載:「王三保赴西洋水程在赤嵌汲水。」。洪熙元年(1425年),王景弘和鄭和同被任命為南京守備。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第六次下西洋。宣德六年(1431年),鄭和、王景弘等人撰鐫《婁東瀏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碑》,立於天妃行宮的牆壁中。宣德八年(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鄭和病逝於印度的古里(Calicut)[2]。王景弘率隊歸返,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一般史書記載王景弘參加了第一、二、三、四、七次下西洋[3],但也有人認為王景弘無役不與[4]。一說王景弘在三寶養過病,晚年死於爪哇,葬在三寶[5][6]

[编辑] 注釋

  1. ^ 蔡永蒹《西山雜志》
  2. ^ 康熙《江寧縣志》:「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樂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復命入西洋,卒於古里國。此則賜葬衣冠處也」
  3. ^ 《明史》、《明實錄》、《星槎勝覽》及郎瑛《七修類稿》
  4. ^ 陳學霖撰〈王景弘下西洋史事鉤沉〉引南明佚名編之《天妃顯聖錄》
  5. ^ 鄭健廬《南洋三月記》稱:「景弘卒於爪哇,葬於三寶洞旁」。
  6. ^ 林天祐指出:「在三寶的三寶廟附近,有一塊墓碑,可能是王景弘的葬地。但三寶的善男信女都相信是鄭和的墳墓,因為一般以為王氏死於中國」(見《三寶歷史》中譯本第87頁)。

[编辑] 參考文獻

  • 徐曉望,〈八次下西洋的王景弘〉,《鄭和研究》
  • 曹木旺,〈王景弘籍貫考略〉
  • 莊景輝〈隨從鄭和下西洋的福建人員考〉,載《泉州文史》第九期,1986年12月
  • 莊為璣〈試論鄭和. 與王景弘之死〉,載《海交史研究》,1987年第一期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来源绝对可靠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比较清晰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个人工具
操作

 

王景弘

 添加义项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 1.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2. 2.HTC营销长HTC营销长

1.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编辑本义项  

王景弘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王景弘   
王景弘

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详。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入宫为宦官。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偕同郑和等人首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二下西洋。宣德五年与郑和同为正使,人称王三保。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六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王景弘率队归返,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一般史书记载王景弘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七次下西洋,但也有人认为王景弘无役不与。他同郑和一样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

编辑本段出使西洋

  建文年间(1399~1402年),王景弘随朱棣起兵,助朱棣夺取帝位,得朱棣赏识。永乐三年(1405年),奉成祖命,以副使身份协助正使郑和,率62艘巨型海船、27800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出使西洋(今南洋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东海岸一带)。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先后到占城(今越南南方)、暹罗(今泰国)和爪哇苏门答腊、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等。船队在三佛齐歼灭以陈祖义为首的、企图抢劫船队的一群海盗。后经满剌加(今马六甲)到天竺(今印度)、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北上印度洋西岸的柯枝(今印度的柯钦)、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加尔各答,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斯港)后返航。历时两年多,于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回到南京。返航时,西洋各国大都派遣使臣携带珍宝,随船队到达南京朝贡。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王景弘与郑和再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并送各国使臣回国;随带中国丝绸瓷器等物赏赐各国。船队经过锡兰山时,还专程到立佛寺进香布施,立碑纪念。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船队回到南京。   永乐七年九月,王景弘与郑和受命第三次出使西洋。先后到过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山、小葛兰(今印度南端)、古里,抵孟加拉湾后折回满剌加。在征得满剌加国王同意后,在那里修筑城墙和仓库,后回国。
  王景弘 王景弘

 

永乐十年(1412年),王景弘受命,到闽、浙沿海招募大批水手和造船工匠,在太仓、长乐、福州、泉州等地督练水师、监造海船、修建天妃宫。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祖北上,到北京建新都。王景弘随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兼管招募舟师、监造海船等事务,为郑和第四、五次出使西洋做准备。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王景弘和郑和受命第六次出使西洋,并护送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时随船来中国访问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回国,同时将锦、绫、纱、罗、绮、绢等物分赐给各国国王。沿途苏门答腊、满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国)等16个国家又共遣使1200人,带各国贡物随船队到中国。   永乐末年,王景弘在激烈的皇位之争中,因拥立太子朱高炽有功,被擢升为正使太监,其嗣子王祯也受赐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洪熙元年(1425年),王景弘受任南京守备;同年八月,与郑和一起选用下西洋官兵1万余人,修造南京大报恩寺等宫庙。宣德四年(1429年),王景弘受敕省视南京旧皇宫。同年四月,开始督造船只,操练水兵,准备再下西洋。
  王景弘 王景弘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太监身份与郑和一起率船队第七次出使西洋。次年十二月中旬,船队从五虎门出海,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忽鲁谟斯等17国。其间,曾派一支船队访问阿拉伯半岛上的祖法儿(今佐法儿)、阿丹(今亚丁);同时,还派出由熟悉外交贸易事务及翻译等7人组成考察组,随天方国(今麦加)船只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宣德七年(1432年)三月,郑和卒于古里。王景弘率船队,扶柩返航,西洋十余国派使臣随船队,到北京朝贡。   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船队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京朝贡。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英宗命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不再使洋。王景弘晚年潜心整理航海资料,撰有《赴西洋水程》等书。卒年不详。   王景弘先后6次出使西洋,历30余国、60多个地区。每次使洋,都随带金银、丝绸、铜铁及各种工艺品与外国交流,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关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增进友谊。

编辑本段政绩

王景弘曾任南京守备,政绩斐然

  1424年8月,明仁宗命王景弘率下番官兵镇守南京。9月设南京守备,郑和、王景弘任之。在任期间他们与襄城伯李隆共管南京军务;奉命“提督将九五殿各宫院凡有渗漏之处随宜修葺”。王景弘将南京明故宫整修一新。明宣德年间拖延多年的大报恩寺未能完工。明宣宗下令郑和与王景弘用心提督,限在1428年8月完工。王景弘配合郑和终于如期建成大报恩寺。1429年王景弘受命负责郢王育王起居。《明宣宗实录》载:“敕太监王景弘等,移郢王育王宫眷居南京旧内,凡时朝暮衣服饮食百需,皆内府依期给之,仍时遣人省视不许怠慢。”   郑和去世后王景弘仍负责南京水军的操练。《明英宗实录》1435年载:“请以各卫风快船四百艘作为战船,令都督陈政操江。上敕守备太监王景弘计议行之。”王景弘是福建漳平赤水镇香寮村人。福建是富有航海传统的地区。宋元时福建泉州是世界著名贸易港口。生长于斯的王景弘对航海事业有着极大优势。他在下西洋中负责航海的线路与管理船队,侧重于船舶的制造、航海人员的选拔,航路的确认等一系列工作。晚年王景弘在南京编著有《赴西洋水程》航海专著,此书后流落民间并被辗转抄录,成为明清航海人员驾舟出海的导航“秘本”。王景弘为促进中国航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王景弘在担任南京守备期间与郑和共同掌管宫廷内务,多次主持宫殿、寺庙的建造修葺,富有建筑才能。在第七次出洋前,明宣宗还赐诗给王景弘,称其“昔时将命尔最忠”。内臣中能获皇帝赐诗,仅郑和与王景弘。

王景弘曾当任南京运输“总指挥”

  郑和于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古里不幸去世,王景弘当起领导整个船队的重任,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将整个船队带回祖国,至此长达28年轰轰烈烈的郑和七下西洋结束。在长达28年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物资交流中带回大量的舶来品,明初南京库藏物资已经非常丰富,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赏赐下西洋有功人员,大宗库存物品急需运往北京。此时,同样作为下西洋正使的王景弘承担起下西洋大量物资善后处理和人员安置工作。王景弘充当起将南京皇库物资运往北京工作“总指挥”。据《明英宗实录》卷十五记载“正统六年(1436年)三月丁卯朔,敕南京守备内外官员太监王景弘等,比闻南京永承运八库递年收贮财物数多,恐年久损坏,负累宫攒人等”。“正统元年(1436年)三月甲申,敕王景弘等,于官库支胡椒、苏木等三百万斤,遣官运至北京交纳,毋得沿途生事扰人”。再据《明英宗实录》卷十八记载“正统元年六月已巳,南京装运胡椒、苏木马快船100艘至京”。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王景弘执行皇帝的指令是如此雷厉风行。试想用100艘马快船装运300万斤胡椒、苏木从南京启程经长江进入扬州大运河运往北京,其场面是何等壮观,再现明初大运河繁忙景象。

编辑本段墓葬

  王景弘长期担任南京守备,府第在南京。王景弘之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景弘晚年归宿应在南京。其逝世的时间大约在正统二年(1437年)。因为正统二年后《明实录》与其他史籍再无王景弘的记载。王景弘此时已属高龄,且没有受迫害的记录。老死于长期生活的南京是很自然的事。而王景弘的葬地,笔者推断也应在牛首山一带。牛首山一带名寺林立,与高级宦官的关系密切。王景弘好友郑和生前就多次布施牛首山佛窟寺,死后得以赐葬牛首山。墓道与山中弘觉寺塔成一条中轴线,可见关系密切。与郑和同时期的许多宦官也葬于牛首山附近。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智葬于牛首山北静明寺;内官监太监杨寿藏葬于普应寺;司礼监太监金英葬于不远处的西善桥,王景弘后任的宦官也都以牛首山为中心,择吉地安葬。不久前牛首山附近还发现宣德时太监杨庆的墓地。王景弘长期追随郑和,与郑和感情极深,葬于老朋友墓地附近,最符合王景弘晚年心境。笔者希望不久的将来王景弘墓会被发现。

编辑本段故里

  据《宁洋县志·中官》(康熙三十一年版)记载:“王景弘,集宁里人,明永乐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恩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这是关于王景弘籍贯目前最早的记载,比张廷玉修《明史》写《郑和传》早了47年。另外,在清乾隆三年版《龙岩州志·人物·中官》条目中,也记载了:“王景弘,龙岩集贤里人”。
  王景弘故里 王景弘故里

 

《漳州府志·武勋》更明确记“王景弘,集贤里香寮人”。香寮村位于福建漳平龙岩永安三市的结合部,共辖6个自然村,计1587人,有89个姓,是全国闻名的“百姓村”。据漳平市旅游局局长曹木旺、漳平市博物馆罗宣生馆长实地考证,王景弘为香寮村许家山自然村人。据当地老人介绍,许家山鼎盛时期人口有200多人,由于战乱、匪患,目前已成为废村。村里随处可见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旧址,以及残墙基、石臼、石础、陶瓷残片、断落的石旗杆。王景弘后裔人间蒸发。所幸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的香山桥碑记中,寻找到许家山王景弘家族捐银名单,乡宾王应文、王任荣、王志通;监生王拨元、王达元、王衍思;贡生王殿文;庠生王任煌、王思义、王国任等十人捐银四十七两,由此看来,清末时期,许家山王氏家族还是人文鼎盛,人丁兴旺。

编辑本段后裔

  《宁洋县志·中官》载,王景弘有拥立皇储功,恩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景弘是太监,但史料中显示他有嗣子王祯。王祯是正千户(正五品武官),率领1120名兵丁。显然,王景弘也效仿郑和从其家族中过继一子成为后代。这种情况在明代太监中已是习惯。长期以来,自王祯以后的后裔不得而知。近日,王景弘故乡研究专家曹木旺先生来信告知最新史料:王景弘后裔在南京生活了二百年。明代卫所《武职选簿》是记载明代京内各卫所职官袭替补选情况的登记簿册,是了解明武职人员生平家世的珍贵史料。现抄录如下:   一辈:王祯永乐二十年选跟太监王景弘等下西洋公干,擒获伪王苏干刺等,即次有功回还,永乐二十二年升锦衣卫左所正千户。宣德七年殁。无儿男。王英,系锦衣卫常俸故正千户王祯亲弟。(王英袭王祯正千户一职)   二辈(成化年间):王珙,龙岩县人(今福建漳平市),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世袭正千户王英嫡长男。   三辈(弘治年间):王臣,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故世袭正千户王珙嫡长男。   四辈(嘉靖年间):王选,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年老世袭正千户王臣嫡长男。   五辈(嘉靖年间):王心,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锦衣中所故正千户王选嫡长男。   六辈(万历年间):王贞吉,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锦衣左所年老正千户王心嫡长男。   七辈(万历年间):王建中,系老疾正千户王贞吉嫡长孙,伊祖多支米麦二石一斗于本舍,俸内扣还。   八辈(崇祯年间):王延祚,系故正千户王建中嫡长男。   以上史料推证,王景弘之子王祯曾出使西洋立下战功,升任正千户。第一代到第四代是服役于南京锦衣卫水军的,其后几代调换到地面部队。第六代的王贞吉还因多支粮受到处分。通过对《武职选簿》档案的分析,可以考证出王景弘后代在南京生活了二百多年,八代人,从明初一直世袭锦衣卫正千户直至明末。由于明末战乱,八代以后的王景弘后裔是否死于战火或迁回原籍,尚留待更新史料发掘,并希望更多学者提供新证。
扩展阅读:
开放分类:
福建明朝宦官郑和西洋

2.HTC营销长

 编辑本义项  

王景弘

  HTC营销长王景弘负责公司的经营策略、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以及品牌建立,以拓展HTC在全球市
HTC营销长王景弘 HTC营销长王景弘

 

场的品牌价值与营销策略。 在加入HTC后,王景弘创立了HTC首个创新设计的自由工作环境——MAGIC Labs,目的在创造成熟度足以商品化的突破性产品,其最重要之代表产品为2007年HTC Touch及Touch FLO,带给使用者前所未有的触控新体验。近年来,随着HTC朝向自有品牌策略发展,王景弘专心致力于HTC全球品牌营销总舵手——营销长一职,建立全球一致的品牌价值与形象,强化全球消费者对HTC品牌的认同。   王景弘在执行突破性概念方面有长足的经验。加入宏达电之前,他曾担任Quickdot公司执行长,并带领Quickdot成长为拥有全球600万用户的网络暨无线宽带服务公司。在此之前,王景弘创立了信息导向(information-driven)的营销软件公司iMarket。在王景弘的带领下,iMarket连续三年进入Inc 杂志每年所选出的全美成长最快速的500家私人企业排行。更早之前,王景弘在Lotus担任产品经理,负责开发新产品。他也曾创立Digital Media Publications,出版了80年代最早期的电子杂志之一。   王景弘拥有哈佛大学MBA硕士及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王景弘

王景弘(6张)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王景弘(6张)

词条图片(1张)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223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分享到:
更多
合作编辑者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去兑换>> 您尚无道具可使用

成长任务

日常任务

  • 本月累计点亮0天。今日笑脸还没点亮哦。
  • 大展宏图日常任务:参加任务,拿点亮任务日历获得额外财富值

热词推送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

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3
您目前的经验值是626
您还需574点经验值即可升为4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33608
编辑次数:14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1-11-08
创建者:ygk234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金钻世家 用户等级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cpnandajie 用户等级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超级酷乐猫007 用户等级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明代航海家王景弘

  王景弘在汶萊被稱為“王總兵”或“王三品”。雖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但王景弘在汶萊人民的人心目中依然享有很高的威望。2002年5月,閩西客家聯誼會代表團首次訪問汶萊。為緬懷王景弘這位偉大的鄉賢,他們首先參觀了離王宮不遠處的“王總兵路”。在汶萊,王景弘的名字和“王總兵路”人人皆知。當地的伊斯蘭教徒說:他是我們的國王,回教就是他傳過來的。當地華人說,自從王景弘到汶萊后,華人的地位大大提高。當地的中小學前些年還在歷史教科書中傳授有關王景弘的事跡。無論是汶萊王室,還是一般百姓,都相信王三品就是與鄭和一起率領隊出使西洋的王景弘總兵。在汶萊王室的祖墳上就有一座“王總兵墓”,王室對墳墓地址保密,一般群眾不知道。

 

留下謎團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但留下的懸念太多。盡管海內外有不少專家學者試圖搞清明初的下西洋活動,成果見諸報刊雜志不少,仍有許多的疑問難以解開。王景弘的一生給世人留下許多謎團。

  王景弘生平活動的記載,最早見諸明初與王景弘一起下西洋的費信所著的《星槎勝覽》,點點滴滴依附在鄭和之后。明末張燮的《東西洋考》和清代蔡兼秋的《西山雜記》以及《龍岩州志》都稱他為“龍岩集賢里人”,也就是現在的漳平市赤水鄉香寮村。人們依此稱他為“閩人”、“閩南人”。至于王景弘何時出生,為何離鄉和何時離開漳平老家并前往北京成為燕王朱棣的隨從并得以重用,至今無人知曉。

  王景弘能夠“隨太宗巡狩”,說明他起初是受明成祖朱棣寵幸的近身內宮,他的地位應在朱棣還未取得皇帝位時就已確立,因此,在朱棣一旦取得皇位后,王景弘就得以與鄭和一道組織、准備率領船隊下西洋。永樂后期,作為南京留都的高級內宮,由于王景弘等人的擁護,鞏固了太子朱高熾的皇位繼承權。然而,朱高熾命短,即不足一年而卒,又是在王景弘、鄭和等南京官吏的簇擁下,太子朱瞻基迅速北上,登上帝位。兩次皇位嬗替,都是在王景弘等人的支持擁護下順利完成,因而“有擁立皇儲功”。為表彰王景弘的功績,朱瞻基即位后,賜詩給助他登上皇位的各重臣,載諸史冊。王景弘一生經歷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個皇帝,有人甚至說他直到1457年還在。關于王景弘的官位,《明仁宗實錄》卷七載:“洪熙元年二月古書戌中,命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南京,于內側與內官王景弘、朱卜花、唐觀保協同管事……”又《西洋番國志》載:“敕:南京守備太監楊慶、羅智、唐觀保、太使袁誠。今命太監鄭和等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干……”正守備在明初為正二品官銜,唐觀保是南京守備太監,而王景弘又排名在唐觀保前,王景弘也應是正二品以上官員。王景弘的養子禎因王景弘的功績而得以世襲南京錦衣衛正千戶。正千戶官階在正五品,由此可想象王景弘的實際官位、社會地位之高。

  王景弘和鄭和一起率領船隊下西洋是他一生的輝煌時期。據船隊同行者馬歡在《瀛涯覽勝》中有關第四次下西洋的記載,船隊有27670人,其中官868人,包括正使太監7人,監承5人,少監10人,內使53人。雖然正使有多個,但王景弘在船隊中的地位僅次于鄭和,這在一些文獻記錄、遺跡署名以及東南亞各國的“三寶廟”和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紀念鄭和、王景弘的古廟龍海市鴻漸村“二保廟”中的神像排位都體現鄭、王二人的關系。王景弘下西洋的次數,有的說五次,有的說八次,但不論几次,王景弘在船隊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上升,越來越無可替代。特別是王景弘受命為船隊第四次及以后航到閩、浙沿海招募大批水手和造船工匠后,船隊出現“多閩人”現象。作為閩人,他在船隊官兵中的影響更加重要。1433年3月,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中卒于印度古里后,王景弘成為整個船隊的“總兵官”,并且在1435年獨自率領船隊完成第八次下西洋活動,這就是為什么王景弘在海外又被稱為“總兵”的原因。

  王景弘終歸何地至今仍是個謎。國內有關王景弘生平記載自1438年明英宗小皇帝即位他失寵后就一片空白,學者推測王景弘逝世地點在南京。

  鄭和、王景弘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明初中國的強盛國力和海上遠航能力,雖是為“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所到之處賜與當地人財物,以換取當地人對中國皇帝的“臣服”,但他們入鄉隨俗、求真務實的和平外交方式,至今仍具有重大的意義。(下) (李貴海)

   

福 建 省 海 外 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