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教授, 陳湘琴

sparc.nfu.edu.tw

 

 

 

唐志中13岁含泪与初恋女友分开 为泡妞苦练英语(图)
http://www.shcaoan.com 中华娱乐网  2011-3-25   
-


唐志中19岁时和妈妈韩湘琴、爸爸唐威、姐姐唐可珊合影

32岁的唐志中出身演艺世家,父母唐威、韩湘琴是资深艺人,姐姐唐可珊曾是知名主播,嫁入元大集团当长媳,日前他也与小3岁的圈外人张庭婕(小咪)结婚。唐志中说,13岁时举家移民美国洛杉矶是他人生中转捩点,从只会1句英文到为泡妞苦练英语,甚至因语言优势进入演艺圈,他曾想过:“假如我没移民,也许人生就不同。”

 

唐志中国三时(13岁)因老爸带全家移民美国,原本庆幸逃过高中联考,但因此被迫与女友分开,唐志中在飞机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但这副模样却被老爸笑说:“你才几岁,懂什么爱情?”

唐志中刚移民美国时只会1句英文“你家有几个人?”就连跟别人打球,也只会问人家这句,大家被问烦了根本懒得理他。他笑说:“还有女生笑我是刚下船的人(指偷渡),后来每天练英文,也尽量说,想办法把英文学好。”

唐志中强调:“当地ABC女生感觉比较漂亮,玩的东西也比较好玩,更想把英文学好。”唐志中坦言多了第2语言优势,改变了他的人生规划:“假如我不会英文,就不能成为Channel 的VJ,更无法访问到球星麦可乔丹,因为我热爱篮球,以前怎么想都没想过麦可乔丹接受我访问、回答我的问题。”

移民经验除让唐志中体认到文化差异,也学会如何跟各色人种做朋友,他解释:“任何种族都有好相处的或王八蛋的,不能因为一个黑人打你,就认为黑人都很坏。”

在国外的生活,让唐志中学会交朋友的秘诀不外乎先诚恳示好:“不用担心热脸贴冷屁股,或担心被人误会是不是想干嘛,假如想太多是交不成朋友的。”


9127
分享到:
新浪微博
百度贴吧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网
Facebook
来源 中华娱乐网(www.shcaoan.com) 原文:http://www.shcaoan.com/wy/Flash/75149.html

 

韋蓮司:為胡適終身未嫁的美國女人
2011年01月27日 09:37:30  來源:新華網博客
【字號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文\夜雨一江

http://394977485.home.news.cn/blog/a/0101000000000B2D6FEAA637.html

    胡適一生行走在傳統與現代,新與舊之間,1962年他病逝時,蔣介石在送他的挽聯上寫到,“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這可以說是對胡適最佳的人生總結。

    在中國學術史上,有兩位大家深以“懼內”而聞名,一個是周作人,他被老婆逼得與魯迅兄弟失和,後來甚至做了漢姦。另一個就是胡適了,可憐的胡博士在悍妻的淫威之下,不情願地與這個小腳太太走完了一生。

    胡適(1891~1962),安徽績溪人。1910年赴美留學,師從著名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1917年,胡適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學教授,首倡“新文化運動”而一夜成名,很快就成為中國文學的領袖人物和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他學識淵博,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不小的建樹,傳奇般的獲得過35個博士學位;他早年得志,一生顯赫,人生相當的順達;他是中國自由主義的首倡者,是“五四”運動的旗手,倡導獨立的精神,成為影響廣泛的思想家。

    13歲那年,胡適離開了安徽績溪,到上海接受新式教育,開始接受《天演論》等新思潮。1910年的夏天,一個難得的機會改變了胡適一生的命運,他考取了第二批留美庚子賠款官費留學生的資格,前往美國留學。

    胡適考取第二批留美庚子賠款官費留學後,先進入康奈爾大學學習農科,在對農科失去興趣後,轉入文科, 1915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追隨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學習哲學。1917年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在回國之前,胡適經陳獨秀之手,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

    1926年,北京醫學專門學校首任校長湯爾和曾贈給胡適一首詩:

    薔花綠柳競歡迎,一例傾心仰大名。

    若與隨園生並世,不知多少女門生。

    纏頭拼擲賣書錢,偶向人間作散仙。

    不料飛箋成鐵證,兩廓豬肉定無緣。

    此詩說的是當年胡適周旋于紅袖之間的情形,“自古文人多風流”,胡適可以說也是個處處留情之人。據說他講課時,看到女生坐在窗邊,有寒風吹進來,他也會很細心地走過去替人家把窗給關上,體貼入微,紳士風度十足,引得許多女孩苦苦追求。江勇振先生曾著書說,胡適的女朋友不少,三個月亮,好幾個星星,都圍繞著他這顆太陽。甚至,他的漂亮的美國女友韋蓮司為他終身未嫁。 

    韋蓮司是胡適在美國留學期間結識的女友,這位才女撥動了胡適最初的情感之弦。才女才子于湖邊散步,公寓約會,共蕩雙漿,得知無法結合,終生尺牘傳情。1914年在美國小城綺色佳,胡適和韋蓮司相識。胡適是這樣評論她的:“其人極能思想,讀書甚多,高潔幾近狂狷,雖生富家而不事服飾;一日自剪其發,僅留二三寸,其母與姊腹非之而無可如何也,其狂如此。”又說:“女士見地之高,誠非尋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見女子多矣,其真能見思想、識力、魄力、熱誠于一身者惟一人耳。”他還說:“與女士談論最有益,以其能啟發人之思想也。”    

    在胡適日記中,韋蓮司的名字最初出現是在1914年10月20日,胡適首次離美歸國是在1917年6月中旬。在這三年中,胡適與韋蓮司之間雖然相互傾慕,但卻是發乎情止乎禮的。在胡適方面因為有婚約在身,至于韋蓮司本人,當時的態度似乎比胡適更加理智。

    1927年初,胡適重訪綺色佳,與分別10年的韋蓮司重聚。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纏綿繾綣,感情發生了深化。胡適跟韋蓮司分手之後寄了一張明信片,表示整個美洲大陸“也阻隔不了我對綺色佳的魂牽夢係”。在這裏,“綺色佳”肯定就是“韋蓮司”的同義語。同年4月5日,韋蓮司致胡適信中更充滿了對他們離合聚散的無奈與辛酸。“讓你走,是如此的艱難”,這是韋蓮司跟胡適分手時的心語,說明他們內心都充滿了理智與激情的劇烈搏鬥。

    1933年6月18日至10月5日,胡適三度赴美,43歲的胡適跟48歲的韋蓮司再度相逢。此時,他們之間的關係顯然發生了質變。在周質平所著的《胡適的情緣與晚境》一書中寫到,狂娟的韋蓮司,情書寫得讓人看了非常吃驚:“沒想到,我會如此愛你……胡適……我崇拜你超過所有的男人……”

    此時,近50歲的韋蓮司感到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她多麼希望能跟胡適快快樂樂地白頭偕老!甚至無視橫亙在她和胡適之間的時空距離,她覺得那道隔離她和胡適的高不可測的石墻頃刻之間就會坍塌。但回歸冷靜和理智的時候,韋蓮司又清醒地認識到,無情的現實使她不可能得到全部的胡適。她對胡適說:“在我一生之中,有一種苦行僧的傾向,對于我自己非常渴望的東西,我寧可全部放棄,也不願僅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實際上,在跟胡適交往的全過程中,她所能取的僅僅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也不能否認,胡適是她惟一鐘愛的男人,“惟一一個願意嫁的男人”。

    1937年有人向韋蓮司求婚,當韋蓮司徵求胡適意見時,胡適表示“立即讚成”。胡適這種順水推舟的態度背後隱含著男人的自私和怯弱。對此,韋蓮司在1937年10月26日致胡適信中十分尖銳地責備了胡適:“在一個小范圍裏,我不知道你是否言行不一;你並非受制于一種高壓的道德,而只是自己膽小……”

    對胡適來說,他需要的不是韋蓮司這樣刻骨銘心、為他犧牲一切的情人,他追求的只是短暫的浪漫的愛情火花。而韋蓮司對胡適的愛,愛得大度。

    

    1934年,為胡適終身未嫁的中國情人曹誠英去美國深造時,胡適竟然拜托這個美國為他終身未嫁的情人照顧她,韋蓮司明明知道胡適和曹誠英的戀情,但她還是答應了這個請求,並且將來美的曹誠英照顧得很好。

    1953年7月6日,胡適夫婦同訪綺色佳,韋蓮司邀請他們到自己家中住了一個月,住得胡適都有些不想走了。1959年12月28日,胡適虛歲70,韋蓮司送給胡適一件生日禮物:用她終生的積蓄設立了一項基金,資助胡適著作的出版和翻譯。

    

    胡適的悲劇在于,在愛情面前,不敢堅定的選擇自己所愛的人。在胡適的人生中,更重要的不是愛情,而是事業,是自己國學大師的形象。所以,當愛情受阻時,他是很難有不顧一切的犧牲精神的,胡適此時所想的,不是像浪漫詩人一樣為愛情而犧牲,而是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傳出去讓別人笑話。

    “忽聞河東獅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家有悍妻,胡適又能如何呢?“一枝濃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就此事,胡適留下了不少情詩,其中一首無題詩可見胡適“膽小君子”的本色:

    隱處西樓已半春,

    綢繆未許有情人。

    非關木石無思意,

    為恐東廂潑醋瓶。

    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過,十幾年後的胡適已經對這一切淡然處之了。他也不在意別人譏笑他“懼內”了。胡適甚至開始收集各國關于“怕老婆”的文學故事、笑話和漫畫,然後得出了一個搞笑的“發現”: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裏,只有德國、日本、蘇聯三個國家沒有“怕老婆”的故事,所以凡是有怕老婆故事的國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國家;凡是沒有這種故事的國家,都是獨裁或集權的國家。胡博士這樣用“科學實證”來為自己“懼內”辯解,真讓人哭笑不得。

    胡適是韋蓮司惟一想嫁的男人,但她知道,永遠也別想讓這個男人成為自己的丈夫。韋蓮司堅持自己對愛情和婚姻的理想———終生未嫁。她寧可孤寂地度過一生,也要捍衛自己的愛情理想。他與胡適雖未成眷屬,卻一往情深。韋蓮司的一生是在等待與回憶中度過的。一次午夜的傾談,一片共賞的霞光,林中的一個黃昏,湖邊的一個午後,都閃爍著悸人的光彩。在胡適和韋蓮司五十年的交往中,我們看不到絲毫的牽絆與怨嘆,只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得知胡適化鶴仙去,韋蓮司檢點整理好100多封書信輾轉交到寓居臺北的胡適遺孀江冬秀手中,作為文物,由胡適紀念館永遠收藏。

    1962年胡適去世後,韋蓮司在他的墳頭獻上十束小花,每束五朵,以此來紀念她跟胡適50年的情誼。

    1971年,86歲的韋蓮司在西印度群島的一次事故中喪生。她終身未嫁,人們在她的遺物中,發現了她保存完好的幾十年中與胡適交往的所有信件。

    韋蓮司,一個讓傳統的中國女人也為之側目而視的西方女子,她對愛情的理解與大度,不是一見鐘情而能解釋清楚的。這樣的女

人是應該受到尊敬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