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97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自2006年开始 ...

poetry-cn.com

孙晓娅

字号:        | 打印 发布: 2008-11-24 09:18    来源: 本站原创    查看: 789次

    

      女,197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自2006年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诗歌研究动态》之“新诗卷”与“古诗卷”执行主编。

     主要论文  

  1.《谢冰莹与〈黄河〉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2. 《超越现实世界的文化存在——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符号学解读》,《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被选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1年第3期。

  3.《存在的“虚无”与虚无的“存在”》,《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4.《情系华文诗坛》,《文艺争鸣》,2001年第6期。

  5.《洛夫长诗〈漂木〉印象点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

  6.《“浪比海高”——评王涛的诗》,《当代文坛》,2002年第1期。

  7.《访牛汉谈〈中国〉 孙晓娅》,《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8.《牛汉诗歌的美学风格与“七月”、“九叶”诗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3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9. 《鹰与汗血马:“自高自大”的诗人》,《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10.《再生与超拔——论80年代以来牛汉的诗歌创作》,《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1.《问题与方法——再谈大学新诗教育》,《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2辑。

 12.《穆旦的现实关怀和诗艺特色》,《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5期。

 13.《新诗的思维术——新诗教学的改进策略》,《语文建设》,2008年第6期。

 

    专著:

《跋涉的梦游者——牛汉诗歌创作研究》,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年。

 

        参编书目:

  1.《新世纪的思考——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新视角》(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任执行主编。

  2.《中国百年经典文摘》(《作家文摘》、商务印书馆2000年联合出版),任副主编、执行副主编,个人完成近30万字。

  3.《中学生课外阅读与欣赏——中国现代小说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任执行主编,个人独立完成近30万字。

  4.《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5月版),执行主编。

  5.《中国诗歌研究动态》(古诗卷)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执行主编。  

  6.《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五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执行主编。

 

     主持项目:

  1.《诗人、革命者、精神界战士——论“七月”诗人的精神向度与人格魅力》,该课题2002年获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培养经费”资助。此项目亦获得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2年度科研规划项目。

  2.《北京当代诗歌史的研究》获得北京市教委的面上项目。

 3.《走出大学(与中学)新诗教育的困境——“新诗鉴赏与朗诵”的重要教学意义》获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

 

 



TAG: 孙晓娅 今日访问量:10759 总访问量:37918861

... 区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同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负伤被俘,在 ...

blog.qq.com

孙晓娅

    

      女,197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自2006年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诗歌研究动态》之“新诗卷”与“古诗卷”执行主编。

     主要论文  

  1.《谢冰莹与〈黄河〉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2. 《超越现实世界的文化存在——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符号学解读》,《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被选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1年第3期。

  3.《存在的“虚无”与虚无的“存在”》,《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4.《情系华文诗坛》,《文艺争鸣》,2001年第6期。

  5.《洛夫长诗〈漂木〉印象点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

  6.《“浪比海高”——评王涛的诗》,《当代文坛》,2002年第1期。

  7.《访牛汉谈〈中国〉 孙晓娅》,《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

  8.《牛汉诗歌的美学风格与“七月”、“九叶”诗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3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9. 《鹰与汗血马:“自高自大”的诗人》,《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10.《再生与超拔——论80年代以来牛汉的诗歌创作》,《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1.《问题与方法——再谈大学新诗教育》,《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2辑。

 12.《穆旦的现实关怀和诗艺特色》,《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5期。

 13.《新诗的思维术——新诗教学的改进策略》,《语文建设》,2008年第6期。

 

    专著:

《跋涉的梦游者——牛汉诗歌创作研究》,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年。

 

        参编书目:

  1.《新世纪的思考——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新视角》(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任执行主编。

  2.《中国百年经典文摘》(《作家文摘》、商务印书馆2000年联合出版),任副主编、执行副主编,个人完成近30万字。

  3.《中学生课外阅读与欣赏——中国现代小说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任执行主编,个人独立完成近30万字。

  4.《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5月版),执行主编。

   5.《中国诗歌研究动态》(古诗卷)第四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执行主编。  

  6.《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五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执行主编。

 

     主持项目:

  1.《诗人、革命者、精神界战士——论“七月”诗人的精神向度与人格魅力》,该课题2002年获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培养经费”资助。此项目亦获得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2年度科研规划项目。

  2.《北京当代诗歌史的研究》获得北京市教委的面上项目。

 3.《走出大学(与中学)新诗教育的困境——“新诗鉴赏与朗诵”的重要教学意义》获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

 

 



TAG: 孙晓娅
今日访问量:10759 总访问量:37918861

... 区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同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负伤被俘,在 ...

blog.qq.com

民国杂记: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的舞台 附带图片

何道彦    发表于 2012年03月25日 00:10 阅读(1050) 评论(5) 分类: 头版头条
举报icon举报
 

    一部黄埔军校史,即是坚持还是背离孙中山倡导的黄埔精神的历史。在它所培养的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斗、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而奔走呼号的众多黄埔生中,产生了一批令人景仰的女军官。

  黄埔军校名闻遐迩,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后,开办了女生队,这是“破天荒的大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造就了中国现代第一代女军官。

  黄埔军校第6期培养了黄埔军校史上惟一的一期女生队

  武汉分校的全名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5年冬,国民政府为了统一军官培训,命令在粤各军取消他们各自办的讲武堂和军官学校,合并于黄埔军校,同时将“陆军军官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所以武汉分校的全称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黄埔军校以往只招收男生,不招女生,而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生,这是黄埔军校史上惟一的一期女生———被列为黄埔军校的第6期。

  黄埔办女生队阻力大,国民党右派反对,封建势力阻挠,中国共产党人下决心在军校培训妇女骨干

  成立女生队是武汉分校的创举,恽代英曾对女生队负责人说:“办女生队阻力很大,丁惟汾(国民党右派)等人反对,封建势力拼命阻挠,守旧的人也不赞成。我们党下决心要在军校培训妇女骨干,毕业后参加领导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斗争。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要努力呀!”原武汉分校女生队学员吕儒贞回忆说:“那时我也觉悟到,妇女要在革命的政府领导下,有了参政权,有了职业,经济独立,才能在政治、文化、经济上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国民革命胜利,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我无限欢欣鼓舞,盼望能参加工作,进革命学校,充实和锻炼自己。”那时女生当兵的动机,十有八九是为了脱离封建家庭的压迫,找寻自己出路的。

  武汉分校成立时,中国共产党派出许多同志到军校工作,如恽代英任政治教官,他还分管女生队的工作,施存统任政治部主任,叶镛、陆更夫在政治部担任重要职务。政治教官高语罕、谭平山、沈雁冰、李达、李汉俊、许德王行等,也多系共产党员,中下级军事和政治干部大半是共产党员,如徐向前任政治大队第1队队长,彭漪兰、钟复光任女生队指导员,陈毅“表面上当文书,实际上是中共党委书记”。李鸣珂任党的联络员,等等。这些党员大都能够以身作则。当时蒋介石只是挂名校长,校长一职实由邓演达代理,而“日常工作由恽代英同志实际主持。”这样一来,党的方针政策在分校能充分实现,体现了党对分校的直接领导,特别是在校级领导人中,从而提高了学员的政治素质,使其忠于革命。

  213人的女生队,有的已当母亲,有的还缠过足;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都敢于冲破封建藩篱,投身革命

  1926年2月,有183名女生正式入学,加上南湖学兵团30名女生被并入黄埔军校女生队,女生队从而扩大为213人。黄埔军校女生队中有的是在校大学生,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有的已当了母亲,有的还缠过足。从出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来看,大都参差不齐。其中萧楚女、恽代英在重庆、泸州时的学生接受革命影响较早,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有的在抵制仇货等爱国运动中,作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其他一些人,基本上是“爱国有心,知识不足。”无论怎样,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敢于冲破封建藩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去。

  1927年2月12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举行开学典礼。200多名女生,同男生一样,着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带着军帽,打着绑腿,并肩站立。

  由于新生入校后首先需受3个月的入伍教育,被编为1个大队的女生,与新招收的政治科两个大队统属第6期入伍生总队。女生队下分3个中队,9个区队,每个区队3个班。在黄埔本校的第1、2、3、4期学生内,是不设指导员的。武汉分校一成立,首先在女生队设置了指导员。女生队长是郑奠邦,区队长是杨伯珩、张麟书、彭漪兰、钟复光、唐维淑。

  做和男学员一样多的工作,接受军校一切严格的训练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设在武昌两湖书院,女生队设在这个大书院东首一个院落的两层楼里。楼上是宿舍,楼下是饭堂。军校纪律非常严格,生活节奏非常紧张。早上军号一响,马上起床、穿衣、梳洗,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个豆腐块,摆在木板床正中央。10分钟一切要收拾完毕,然后进行操练。在饭堂里吃饭也要军事化,只要队长放下筷子,学生们必须全体起立,没有吃完的要受到批评。从早上5时半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9时半睡觉,简直没有休息时间。每天8堂课,4节学科,4节术科。军事训练课有步兵操典、射击训练,还到蛇山“打野外”进行实地军事演习等。她们接受学校一切严格的训练,要做和男生一样多的工作,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参加受叶挺指挥的中央独立师,与叛军夏斗寅部、军阀杨森部奋战34天,写下了动人篇章

  1927年黄埔军校女生队参加了湖北省妇女协会在汉口举行的三八妇女节庆祝会,她们结合收回汉口英国租界的意义,向武汉三镇的市民进行宣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正当国民革命继续北上,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时,蒋介石一方面指使粤、桂、川、黔军阀分三路进攻两湖,另一方面勾结反动军官为内应。蒋介石唆使夏斗寅叛变,勾结四川军阀杨森,企图里应外合颠覆武汉国民政府,以达到其消灭革命力量的目的。武汉当时仅有卫戍司令叶挺的一师兵力,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叛军很快到了离武昌只有三四十里的纸坊,形势迫在眉睫。军校决定由留在后方的叶挺率领第11军第24师迎击叛军的进攻,并把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军校女生队编为政治连,又分为救护队和宣传队,分别隶属军医处和政治部,并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这200多名娘子军,要求和男兵一样,全副武装起来,持枪杀敌,与男兵并肩作战。”

  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自编歌谣,向群众宣传,调查情况。咸宁是叛军夏斗寅洗劫过的地方,群众一看见武装的军队来了,吓得四处逃窜。女生队就抓紧时机,向群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大众的”。经过反复宣传,革命军终于受到群众的理解和爱戴。妇女们主动给革命军送茶、送水。“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伤员的工作。她们个个勇敢,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热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34天。在这34天里,女生队学员“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

  黄埔军校女生队队员,有的成为喋血沙场的英烈,有的成为难得的红军女将,有的成为著名的抗日英雄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生班师回校后,取消中央独立师番号,仍恢复武汉分校的名称和建制,但是“学生中的那种激昂气概似乎消失。”1927年7月,汪精卫步蒋介石后尘,公开发表声明反共,一些进步的领导人脱离武汉政府。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决定提前结业,每个学员发一张黄埔军校第6期的毕业证书。女生队被迫解散。凡领到毕业文凭的女生可以自由离校,在地方上继续上学或找职业,愿意留校的则跟部队撤离武汉。

  女生中有一部分被介绍到叶挺和贺龙的部队中作政治部工作,有4个安置在教导团的军需处,其余则发给5元国库券听任自由行动。

  黄埔军校女生队从建立到结束,虽然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这在许多女生的人生道路上却是不平常的一段。她们中的不少人如郑梅仙、陈觉吾、廖德璋、盛业煌、邓苏、李蕴瑞、邱继文、王也华等,成为千古不朽的巾帼英烈;胡筠等成为难得的红军女将;如赵一曼等成为著名的抗日英雄。

  此外,像胡兰畦、曾宪植、危拱之、张瑞华、黄杰、黄静汶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从事了军事、政治、妇运等各方面工作,成绩卓著,她们中有不少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还走上了一些部委和全国妇联、中纪委的领导岗位。

  女生队的出现,的确在中国妇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那时封建保守的社会风气,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这不仅是震惊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创举。黄埔军校女生的英勇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同年加入中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赴东北。1935年春任珠河县铁道北区区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同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负伤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1936年8月28日英勇就义。


红军的“难得女将”胡筠

  胡筠(1898—1934)湖南平江人,1925年加入中共,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政治处宣传员。1928年7月,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胡筠率领游击队协助作战,胜利后首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此后,又相继任红16军独立团团长、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红军学校5分校女生团政委等职。1934年1月,这位“革命坚决,打仗勇敢”的“难得的女将”竟然被王明左倾路线执行者以“反革命”的罪名秘密杀害。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左翼作家联盟成员谢冰莹

  谢冰莹(1906—2000)湖南新化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征间隙完成《从军日记》。1930年夏,与潘漠华等共同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京分盟。九·一八事变后,从日本返回,参加救亡运动。1932年1月与鲁迅、茅盾等43名左翼作家在上海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呼吁全国人民愤起抗日。1940年在西安主编《黄河》文艺月刊。1948年到台湾从事教学和创作,1972年移居美国旧金山。

       谢冰莹,原名谢鸣岗,1906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她一生出版的作品多达80余种,共2000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感觉谢冰莹极像《红楼梦》里的史湘云。史湘云豪爽义气,男装打扮,我行我素,割腥啖膻,大吃大嚼,好不痛快。谢冰莹则是少年参军,直率真纯,四度逃婚,四度入狱,提枪打仗,飞扬恣肆。
  可相对于史湘云,横空出世的女兵谢冰莹,似乎更排斥传统对于女性的定义。在她身上,真是有一种革命的豪情与浪漫。当女兵,夜行军,她没有一点娇怯,虽然没有星光月色,看不到一丝景物,她却仍然能捕捉到迎面扑来的花香,听得到风吹树枝发出的哨音。即便是被迫出嫁,她也拒绝用香油梳头,拒绝画眉,拒绝一切胭脂水粉。这些在她看来,都用不到,她更想保持本来的面目。
  因为北伐的需要,中华民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女兵。1926年11月25日下午,谢冰莹正式入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革命(或者说是参军)挽救了冰莹的人生。革命,使得冰莹有借口从封建的家庭中逃脱出来 1926年冬天,母亲就要强迫她出嫁,要逃脱这个难关,就必须离开长沙,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孩子,身无分文,带着一颗从小就受到创伤的心,能往何处去?她二哥同情她,极力怂恿她去当兵 从这起,她才开拓出了自己的人生。
  谢冰莹自己也说:我相信,那时女同学去当兵的动机,十有八九是为了想脱离封建家庭的压迫和找寻自己的出路的。可是等到穿上军服,拿着枪杆,思想又不同了,那时谁不以完成国民革命,建立富强的中国的担子,放在自己的肩上呢?
  革命挽救了年轻的女性。年轻的女性,为革命所感召,汇入了民族国家主义的热潮中。可这些女兵们,在革命的过程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被按照“男兵”的规格塑造着。胭脂水粉当然是不能有,得洗得干干净净的头发一律剪短,最好是剃光 像“男兵”一样。在冰莹的叙述中,女兵的形象,是由男指导员来调配的。这是女兵去女性化的过程。

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

上海艺大时的谢冰莹

  
  恋爱也成了革命化的恋爱。普通的恋爱是个人的私事,可冰莹们当了兵,恋爱便不再那么简单,它必须与革命联系在一起,与大家所追求的民族国家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不然,恋爱便成了有闲阶级小姐少爷们的玩意儿了。怀揣着这种恋爱思想,冰莹就算是接到了情书,也没有恋爱的心情了。在她看来,生命已经交给了国家与社会,她要“一脚踢开这消磨意志的恋爱”。这时期的恋爱,已经有了“革命加恋爱”的苗头:革命理想的一致,让一批革命的青年男女走到了一起。革命是浪漫而飞扬,恋爱也同样浪漫。当两者叠加,释放出来的信念,足以支持恋人们走遍海角天涯,衣食住行,都不再是问题,都可以咬牙坚持。
  冰莹笔下,那一段段直率天真而不失可爱的女兵日记始一出现,便受到了男人们的追捧,冰莹自己也凭借几篇稿件,一跃成为文坛新星。平心而论,冰莹早年的文字,其实并无超妙之处,有的地方,甚至粗朴到简陋。可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西,引起了林语堂的赞扬:这些《从军日记》里头,找不出“起承转合”的文章体例,也没有吮笔濡墨,惨淡经营的痕迹;我们读这些文章时,只看见一位年轻女子,身穿军装,足着草鞋,在晨光熹微的沙场上,拿一支自来水笔,靠着膝上振笔直书,不暇改窜,戎马倥偬,束装待发的情景 这种少不更事,气宇轩昂,抱着一手改造宇宙决心的女子所写的,自然也值得一读
  冰莹笔下的女兵形象,多少满足了人们(尤其是男人们)的好奇心。女子与沙场的碰撞,让文人心中那条花木兰 穆桂英线索,得以复苏。于是,民国时代的兵,就因为一个女兵的添加,便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女兵被社会引为奇观。女兵形象的出现,是在原本只有男人胜任的战争领域,打开一道光鲜的门,那触目的光彩,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所以,当行军途中的冰莹,把自己的稿件寄往《中央日报》副刊的时候,报社的编辑,一下子便发现了她。
  读者也分外热情。“冰莹是谁”的问题,一度引起热烈讨论,甚至于某主席,竟还亲自向副刊编辑询问冰莹的真性别。这样的询问,耐人寻味,言下之意,真是女兵,便有看头,如果是“男兵”伪装成的“女兵”,便让人觉得寡然无味了。所以,为冰莹的《从军日记》写序的林语堂先生,则有点担心战争结束后,冰莹的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骨”,潜台词就是,这种女人身上男性化气质,太难得。

                                                                           

                                                                                            戎装的谢冰莹
  

         旧式女性对于裹脚留发的顽固,在冰莹笔下是可叹又可笑。三寸金莲的婆婆说:你的脚这么大,岂不要和你的“老板”穿错鞋子吗?有人劝妇女剪发:你们剪了发,就可以免得你的老板牵着你的头发打。妇女们则说:是呀!我们放了脚也都可以打得赢他了。她们感觉到了缠足的痛苦,但是她们又说,大脚要多耗许多布
  在战争中,冰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打量着旧中国的一切,她的笔触里,有一种发现的快乐,有一种改天换地的豪情,可是战争终归要结束。一个月零四天的战事,牺牲了七十多个同学,但是冰莹们还是高奏凯歌回来了。再往后呢,战事结束了,冰莹们该去哪?只有回家。
  谢冰莹第一次参军,仿佛一次冬日的旅行,很快就落下帷幕。西山的落日,给了她无限的惆怅。退伍的冰莹,失去了革命的庇护,一个月零四天的战事,对于冰莹的逃避旧式婚姻,也不过是扬汤止沸。很快,她回到了家乡,被母亲逼着去结婚,很不情愿地走进木兰的老道里去。

                                                                     
 

 

谢冰莹(右)和苏雪林

       五
  在日本,冰莹因为拒绝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遭到酷刑:不给饭吃,被大圆棍子打中前脑,被竹杠夹断了手指,被施以电刑,昏迷不醒,然而她还是坚贞不屈。残酷的战争,在冰莹身上留下的永远的痕迹 她那被击中的头部留下了后遗症。
  被遣送回国后,冰莹在1935年再度改名换姓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抗战爆发后,她返回祖国,立志为抗战服务。从上一次的参军到彼时,冰莹的女兵生涯中间已经隔断了十年。十年生死,颠沛流离,冰莹接受了生活的考验。如果说第一次的入伍,多少有着逃避封建家庭、逃避封建婚姻的因素,那么第二次她走上沙场,则完全是对于民族解放的热望。她抱着“救一伤兵,就是杀一敌人”的信念,在长沙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亲自挑旗,率领女兵上前线,抢救伤员。
  抗战时期的冰莹,更加坚决地摒弃一切女儿做派,显露出一派雄强作风。喝脏水、睡湿地、吃硬饭、嚼冷菜、穿单衣。战争的强大覆盖力,已经超越了性别,没有女人男人,只有战士和敌人。经历的恋爱的困扰、人世的苦痛、敌人的折磨,冰莹彻底蜕变成为一名女战士,踏着花木兰的脚印,又往前走了一步。然而作为一名女性,冰莹在战争年代的女兵实践,只能说是代表了女性发展的一种可能,毕竟女人什么时候都不会、也不能等同于男人。“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本身就饱含深意。那么,女性解放的路,究竟在哪呢?

 
  冰莹要逃婚!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她终于在做了新娘子之后,成功地从婆家逃了出去。从冰莹的记述看,她的婆婆,对她似乎并不坏,甚至可以说是蛮疼爱她。土匪来的时候,冰莹帮婆婆煮鸡蛋,更是让老太太既兴奋又感动。
  冰莹的新婚初夜也颇具喜剧性:夫妻二人整整谈判了一夜!老话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可冰莹的结婚当夜,却成为两个人相互说服、表达理想的演讲会。在冰莹和她丈夫之中,冰莹倒像是个男人,丈夫却在她面前哭泣了。她上来就给他一顿说教:人生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人生就是一幕悠长的戏剧,每个人也都像舞台上的演员,有时演喜剧,有时演悲剧 丈夫问:那么,我们今天演的戏是悲剧呢,还是喜剧?冰莹答:在你看来是自然是悲剧,我看却是喜剧。
  冰莹逃了出去,并最终解除了婚约。她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突破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回乡结婚的老路。可是,未来的路,又在哪里呢?以冰莹独立的个性,万水千山,她似乎并不常有同盟者,刚逃出来的时候,她曾在小学教过书,但是很快就因为自己女性的身份,而受到同事的排挤。她去了上海,吃苦、受穷、读书,后来又去北平的女师大读书,1931年,她用自己几部畅销书的稿酬,去日本留学。
  冰莹的出走模式,即便对于当代女子,也颇具有启发性。娜拉走后怎样?堕落或是回来。可冰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了新的生存模式:穷到去偷饭吃,她也坚持要接受教育,去上海艺大,去北平女师大,用知识武装自己。回首民国时代那些风华绝代留名留姓的女子,无非两条途径,一是从学校里学出来的,一是从革命的道路上杀出来的。当然很多时候,这两条道路在女性身上,有叠加,冰莹就是其中一例。

  不光是国内的男性们欣赏这种有豪气的女性,就连法国文豪罗曼·罗兰,在看到了法文版的《从军日记》后,也都要给冰莹写上一封鼓励的信。
  如果说文人圈对于民国时代冰莹式的女兵,有着一种欣赏加把玩的的态度。那么普通百姓眼里女兵,更是了不起的奇观:女兵不裹脚,女兵剪短发,女兵扛长枪,女兵骑大马。女兵很先锋,领导时代潮流。所以,当冰莹独自一人骑马走到一个小镇探查落脚点的时候,就引来了二三百人的围观,有人叫她老总的,有叫女先生的,有叫女长官的,还有个小孩叫她女司令官。女兵仿佛成了动物园的一种新奇动物,让人们啧啧称奇,镇上店里的小孩,不怕男兵,却十分害怕女兵。那时代的女兵,在孩童眼里,是新奇事物。乡村里的老婆婆,竟也会在同一桌吃饭的时候,突然向女兵发问:谁是你丈夫?
空间的其他文章:

评论列表

5篇评论
引用引用 举报举报 1楼 舒莺 评论时间:2012-03-25 09:41:40

作家-謝冰瑩說:「感懷、感傷、感恩、感動,回憶不一定全是美好的,然而,每一個 ...

student.chvs.hcc.edu.tw

晚年的謝冰瑩. 謝冰瑩1906年出生於湖南新化﹐早在1922年﹐謝冰瑩即開始從事文學 ...

big5.gmw.cn

謝冰瑩文學之路上的幾位良師益友
  2011-06-23 10:11:23 http://www.gmw.cn 來源﹕人民政協網

晚年的謝冰瑩

    謝冰瑩1906年出生於湖南新化﹐早在1922年﹐謝冰瑩即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在長沙女師求學時﹐頗受校長徐特立的器重。後赴湖北﹐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與趙一曼﹑羅瑞卿同窗。隨軍北伐途中﹐寫有聞名中外的《從軍日記》﹐作者從個人的感受和認識出發﹐勾畫出大革命時代的某些側影﹐也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思想感悟。謝冰瑩個子不高﹐皮膚有些黑﹐臉上有雀斑﹐剪著男士分頭﹐身上的衣服也是男式的﹐恰恰是這位男性化的女作家﹐在文學之路上的艱難耕耘﹐著作等身。謝冰瑩作為一個女性作家﹐積極投身北伐的精神﹐被各界名流所不斷頌揚。
  何香凝于1937年10月2日贈詩謝冰瑩:“征衣穿上到軍中﹐巾幗英雄武士風。錦繡河山遭慘禍﹐深閨娘子去從戎。”田漢當即贈詩一首:“謝家才調信縱橫﹐慣向槍林策杖行。應為江南添壯氣﹐湖南新到女兒兵。”柳亞子在1933年寫有《送謝冰瑩赴前線》詩:“三載不相親﹐意氣還如舊。殲敵早歸來﹐痛飲黃龍酒”﹐從此謝冰瑩的文學之路上便與這些良師益友結下不解之緣。
  謝冰瑩與柳亞子
  謝冰瑩和柳亞子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30年的秋天﹐謝冰瑩與柳亞子一見便覺得特別有緣。一段時間﹐謝冰瑩就住在柳家﹐與夫人鄭靜宜﹐兒女無忌﹑無垢﹑無非情同手足。
  謝冰瑩說﹐“亞子先生是這樣的和藹﹑誠懇﹐見到了他﹐真像一個孩子見到了他久別的母親那麼高興﹗他有口吃的毛病﹐說起話來﹐有時候很久才能繼續下去。”謝冰瑩說她小時候喜歡學口吃的人說話﹐學得多了﹐自己也變得口吃了﹐後來這毛病雖然改了﹐但一聽見別人說話口吃﹐她就傻笑個不停﹐可在亞子先生面前卻是一個例外:“不但從來沒有過笑的念頭﹐而且格外增加了對他的景仰和尊敬的情緒。我知道他想要說的是什麼話﹐有時候他只提一個字﹐我就替他說出下面的句子來。”從此﹐謝冰瑩和柳亞子先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柳亞子先生1887年5月出生於江蘇吳江黎里鎮﹐他曾入同盟會﹐後又在蔡元培先生的介紹下入光復會﹐他是南社的三個發起人之一﹐另兩個為陳巢南和高天梅。民國成立之初﹐他曾任南京臨時政府總統府秘書。但沒幾天便託病辭職了。據說﹐柳亞子先生有三個義女﹐其中之一便是謝冰瑩。
  1931年8月﹐柳亞子先生發表了一組題為《新文壇雜詠》的詩﹐分別贈與魯迅﹑郭沫若﹑田漢﹑茅盾﹑蔣光慈﹑陽翰生﹑葉紹鈞﹑謝冰瑩﹑丁玲等。當時謝冰瑩年僅25歲﹐柳亞子先生為其題詩曰:“謝加弱女勝奇男﹐一記從軍膽氣寒。誰遣寰中棋局換﹐哀時庾信滿江南。”謝冰瑩28歲生日時﹐柳亞子先生還專門填了《壽冰瑩‧浪淘沙》詞兩首﹐發表在當年《新時代》雜誌2月號上﹐其詞雲:“絕技擅紅妝﹐短筆長槍﹐文儒武俠一身當。青史人才都碌碌﹐伏蔡秦梁。舊夢斷湖湘﹐折翅難翔﹔中原依舊戰爭場﹗雌伏雄飛應有日﹐莫溫漫悲涼”。
  民國22年11月底﹐謝冰瑩在福建被卷進了“閩變”政治漩渦之中﹐她跑到上海避風頭﹐最先想看望的便是柳亞子先生。柳先生說上海是不安全的﹐勸她回湖南躲一段時間﹐於是﹐她便來到了長沙妙高峰下的青山祠。民國25年4月14日夜﹐謝冰瑩在日本因不願歡迎所謂“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而被其警察逮捕﹐被關在日本監獄中。謝冰瑩在《女兵自傳》中回憶﹐說當時上海各報都登載了她在日本被捕的消息:“許多朋友看了都為我著急﹐擔心我有生命的危險。後來柳亞子先生的電報來了之後﹐領事館和留學監督處都派人去保釋我﹐使我在三個星期之後就被釋放出來。”謝冰瑩在《我認識的亞子先生》一文中說:“亞子先生對待朋友﹐總是那麼熱情﹑關心。同情他們的境遇﹐體貼他們的困難﹐幫助他們﹐而不希望得到絲毫的報酬。對於我﹐他完全像個老母親對待幼小的兒女似的那麼關心。”
  謝冰瑩與魯迅﹑冰心
  謝冰瑩與魯迅及冰心都有過多次交往﹐魯迅與謝冰瑩的交往始于1930年4月到1931年11月﹐《魯迅日記》裡﹐有記載的他們之間的多次往來。
  1930年4月16日﹐魯迅在日記中這樣記載:“晴﹐上午廣平攜海嬰來。午後得冰瑩信。下午得小峰信並(美術史潮論)版稅三百十五元。侍桁來﹐同往市啜咖啡﹐又往內山書店雜誌部閱雜誌。夜柔石﹑三弟來。得詩荃信﹐三月二十七日發。”
  同年4月18日的日記寫道:“晴﹐上午廣平來。得張友松信。午後復冰瑩。柔石來﹐付新屋頂費三百。晚雪峰來。內山君邀往新半齋夜飯﹐同席十人。”
  類似這樣的日記在《魯迅全集》裡面有不少處﹐魯迅回復謝冰瑩的信有這樣一句:“做人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這句話影響了謝冰瑩一生。
  謝冰瑩在給魯迅的信中常表示出對寫作的嚴肅與認真﹐她說她喜歡把故事裡面的情節和人物﹐翻來覆去地思考﹐直到打好腹稿﹐許多對話能朗誦出來﹐這才開始動筆﹐她說她要學習托爾斯泰一連把《戰爭與和平》修改七次的精神﹐《女兵自傳》她修改了五遍﹐她說﹐在她寫作的作品中﹐最使她傷心﹑痛苦的就是寫《女兵自傳》。她說:“我要把每一段過去的生活﹐閉上眼睛來仔細地回憶一下﹐讓那些由苦痛裡擠出來的眼淚﹐重新由我的眼裡流出來。記得寫上卷的時候﹐裡面有好幾處非常有趣的地方﹐我一面寫一面笑﹐自己仿佛成了瘋子﹔可是輪到寫中卷時﹐裡面沒歡笑﹐祗有痛苦﹐祗有悲哀。寫的時候﹐我不知道流了多少次淚﹐好幾次淚水把字沖洗淨了﹐一連改寫三四次都不成功﹐於是索性把筆放下﹐等到大哭一場之後再來重寫。”
  1936年10月19日魯迅與世長辭﹐這一噩耗﹐使病中的謝冰瑩痛苦萬分﹐當即抱病草書祭文《紀念魯迅先生》﹐並在黎烈文主編的《中流》第一卷第七期上發表文章:正當日本帝國主義者侵略我國到了最猖獗﹐中華民族的生命危在旦夕﹐勞苦大眾處於萬重壓迫之下的非常時候﹐一生為真理﹑為正義﹐與封建勢力﹑帝國主義者奮鬥的魯迅先生﹐不幸因肺癆而與世長辭了﹗這不僅是中國文化界一個巨大的損失﹐而且是全世界新興文化領域裡的一個莫大的損失……
  永存在我們心坎裡的悲哀﹐是描寫不出的﹐真正的紀念你﹐惟有從艱苦的環境裡﹐打出一條血路來﹐解放被壓迫的中華民族﹐解放全人類的奴隸。
  謝冰瑩與冰心(謝冰心)的交往更顯出濃濃的“親情”。冰心一直稱冰瑩為“舍妹”﹐多年的或書信或見面﹐或聚或散都使她們難捨難分。不少人常將謝冰瑩與謝冰心誤認為兩姐妹﹐其實﹐稱冰瑩為“舍妹”的冰心生於1900年﹐為福建長樂人﹔稱冰心為“家姐”的冰瑩﹐生於1906年﹐為湖南新化人﹐冰心比冰瑩出名早。雖然冰瑩還在學生時代就讀冰心的作品﹐從冰心哪裡吸取過不少營養﹐但兩人走的是不同的創作道路﹐她們倆人第一次見面是1944年﹐此後又曾多次會面﹐謝冰瑩曾自豪地說:“我與冰心不是親姊妹﹐而勝似親姊妹。”
  謝冰瑩與林語堂﹑孫伏園
  謝冰瑩終生感激林語堂和孫伏園。若不是他們的栽培﹐她的《從軍日記》和《女兵自傳》就不會譯成那麼多種外國文字﹐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她就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她永遠銘記他們的扶持之情﹐培植之恩。 
  當謝冰瑩得悉林語堂從美國回到台灣定居的消息﹐連忙打電話過去﹐說要去看他們。謝冰瑩受到林語堂全家的熱情歡迎﹐林語堂在百忙中和她談了一個鐘頭﹐回來後她寫了篇《林語堂先生談語文問題》的訪問記。之後﹐謝冰瑩常常去他家看望他們。
  1927年﹐謝冰瑩隨中央獨立師葉挺副師長率領的討伐楊森﹑夏斗寅的革命軍西征。她在行軍作戰的間隙﹐堅持寫日記﹐因擔心遺失﹐便把它寄給在武漢《中央日報》編副刊的孫伏園﹐請他代為保管。孫伏園則以一個編輯的眼光﹐發現了這些日記的價值﹐於是就把他們以《從軍日記》為名一篇一篇地在《中央日報》副刊裡發表了。林語堂把其中一篇譯為英文﹐登在《中央日報》英文版上﹐後更全部譯為英文交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謝冰瑩解甲回鄉後﹐登上東下的輪船﹐去上海投奔正在主編《當代》月刊的孫伏園﹐這年秋﹐《從軍日記》由上海春潮書局出版。初冬﹐謝冰瑩考入上海藝術大學中文系二年級﹐藝大因其進步性質﹐第二年春即遭封閉。
  謝冰瑩幾乎沒有生活來源﹐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曾有三天三夜米不沾牙而只以自來水充飢的記錄。生活困苦之極﹐連禦寒的棉襖都是同鄉好友王克勤(即電影明星王瑩)贈送的﹐白天當衣穿﹐晚上當被蓋。謝冰瑩說:“這時唯一的安慰﹐是去林語堂先生和孫伏園先生兩家打牙祭。”
  林語堂更加關心謝冰瑩的寫作﹐在他的努力下﹐1928年﹐謝冰瑩同意將她原本認為“不成文學”的日記出版單行本。林語堂親自整理﹐並寫了熱情洋溢的序言。《從軍日記》由上海市春潮書局出版﹐林語堂譯成英文﹐此書出版﹐風靡一時。
  謝冰瑩于1936年完成了自傳體小說《一個女兵的自傳》。3月﹐由上海市良友圖書公司出版﹐很快就引起了轟動﹐成為暢銷書。1940年﹐林語堂的長女和次女如斯和太乙譯成英文﹐林語堂校正後又寫了序﹐把它交給好友賽珍珠夫婦的戴約翰出版公司出版。這部書相繼被譯成日文﹑法文﹑朝鮮文等10多種文字。
  林語堂逝世一周年後﹐謝冰瑩在紀念文章中滿含深情地說:“林﹑孫兩位先生是最早栽培我﹐使我走上文學之路﹐沒有他們的提攜與鼓勵﹐我絕對不會有今天﹐飲水思源﹐我沒齒難忘他們的恩情。”
  謝冰瑩與豐子愷﹑嚴怪愚
  謝冰瑩與豐子愷的第一次結交源於一幅《從軍日記》的封面畫。1928年秋天﹐謝冰瑩冒昧地寫了封信給豐子愷﹐請他為《從軍日記》畫一個封面﹐豐子愷回信一口答應。謝冰瑩把這消息告訴春潮書店的夏康農和方撫華兩位﹐他們也高興得了不得。
  兩天之後﹐謝冰瑩收到封面了﹐畫的是一群孩子們﹐手裡拿著槍﹐中間有一個比較高大的騎在馬上﹐很像一個指揮官﹐帥氣十足﹐而那匹馬活像一條狗。夏﹑方和謝冰瑩看了﹐都笑得合不攏嘴來。“開玩笑﹐這哪裡是子愷先生畫的呀﹖”方撫華說﹐“不是﹐是豐子愷先生的愛女軟軟畫的﹐她才6歲呢﹐你看豐先生的信。”謝冰瑩連忙將信給他們看﹐原來書名和畫﹐連子愷的簽名﹐全都是軟軟的傑作。“你喜不喜歡這封面﹖”夏康農問謝冰瑩。“當然喜歡﹐祗要有子愷兩字在上面﹐不論畫什麼都是好的﹔何況我最愛小孩兒﹐幼年時﹐我真的當過‘司令’﹐這封面太有趣了﹐明天我要去江灣﹐親自向子愷先生道謝﹗”謝冰瑩回答他。
  第二天謝冰瑩果真登門拜訪﹐豐子愷給謝冰瑩的第一印象絲毫沒有大畫家的架子﹐真有些一見如故。謝冰瑩談北伐時的生活﹐也沒考慮豐子愷是否有時間聽﹐反正兩人一談就近兩小時。
  說起來謝冰瑩與豐子愷緣分不淺。豐子愷在上海﹑漢口﹑成都﹑台灣﹐每次舉行畫展的時候﹐謝冰瑩都會在場﹐並得以大飽眼福。1949年春天﹐豐子愷應邀去台灣展畫﹐謝冰瑩與豐子愷又意外重逢。
  1930年至1943年﹐謝冰瑩在西安主編《黃河》月刊﹐常請豐子愷賜畫稿﹐每次豐子愷都是如期寄來。
  1945年﹐謝冰瑩在成都時﹐正好豐子愷暫住成都﹐他們見面的機會就較多﹐有時謝冰瑩全家請豐子愷去少城公園喝茶﹐有時做幾樣素菜﹐請豐到家裡喝兩杯。
  “什麼時候豐先生有空﹐請畫一幅比較大的送給我們﹐掛在客廳﹐使蓬蓽生輝。”末了﹐謝冰瑩又加了一句﹐“還要一幅字。”
  第三天﹐字﹑畫都由子愷先生親自送來了。
  謝冰瑩先打開畫:一張四方形的小桌子﹐坐了三個人﹐另一面畫了一枝梅花﹐畫題是:“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
  “太好了﹗太好了﹗畫中的三人﹐就是畫的我們三個﹐梅花是我們的國花﹐也是我最愛的一種花﹐太感謝您了﹗”
  接著再打開字看﹐是錄杜甫的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詩:
  劍外忽聞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結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正是抗戰勝利後的寫照﹐太好了﹗太好了﹗”謝冰瑩當時真像個孩子似的﹐高興地跳起來﹐不知道要怎麼感謝豐子愷先生才好。
  謝冰瑩與嚴怪愚﹐是姐弟更是老鄉加戰友的關係。臺兒莊戰役和李宗仁的採訪都是兩人同行的。
  嚴怪愚先生不畏強權﹑獨來獨往的膽識與人品﹐一直為人所欽佩。抗戰期間﹐他是第一個在全國揭露汪精衛叛國投敵的新聞記者。1946年冬﹐范長江陪著嚴怪愚到南京梅園中共代表團駐地拜望周恩來。周恩來稱讚:“《力報》確實是一張不簡單的報紙﹐是一張堅決抗日的報紙﹐嚴怪愚先生確實是一位有勇氣的記者”。
  1980年﹐在嚴怪愚沉寂二十幾年後﹐遠在美國的斷絕往來幾十年的謝冰瑩﹐寫信給《湖南日報》查詢他的下落。嚴怪愚在大病後﹐即給謝冰瑩寫了信。謝冰瑩很快給嚴怪愚回信:“怪愚﹐三十六年來第一次讀到你的信﹐看到你那熟悉的筆跡就好像聽到你那豪爽的笑聲﹐看到你那活躍的身影一樣﹐讀著你的信﹐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這一切的一切真是在夢中一樣﹐我們分別時﹐那還是精力充沛的中年﹐現在我們是白髮蒼蒼的老年了﹐回想我們在岳麓山一起共同討論文章﹐在長沙南門口妙高峰相鄰而居的情況﹐該是多麼地令人激動﹐現在這一切的一切﹐祗能永遠保存在記憶中了﹗我十分想回家看看你和你們一家﹐祗是目前我的身體很不好﹐前些日子又摔了一跤﹐因而祗有等身體好後﹐才能回家看望你﹗”
  ……
  顯然﹐一個作家成長的背後﹐都有如山般屹立的文學師長的扶持。(晉文)

 

            

[責任編輯:劉冰雅]

相關報道﹕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下午搭機離開台灣,孫亞夫在飛機上 ...

tvbs.com.tw

〈獨家〉孫亞夫談來台心得 盼兩岸關係緩和

記者:陸惠玲 區國強     報導
FacebookplurkGooglefunphemidemi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下午搭機離開台灣,孫亞夫在飛機上接受TVBS獨家專訪時,總結了這次來台的心得,他說:從最近的春節包機到他來台,希望兩岸關係走向緩和,而他這次來台和11年前來台背景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一樣沒有時間好好的看看台灣各地。

 

 

孫亞夫跟前一天抵台的時間一樣,在下午2點半搭上華航班機,在飛機上,孫亞夫也談到了他這趟台灣行的心得。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把這件事情和春節包機都聯繫在一起,來看看兩岸關係現狀怎麼樣,以後有沒有可能緩和下來。」

 

孫亞夫跟外界一樣,對於兩岸關係表示關切,而對於相隔11年又踏上了台灣土地,孫亞夫說,兩次的時空背景以及任務不同,不過相同的是,行程都很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93年、94年來的時候也沒有到各地去看,因為那時候是在談判嘛!那麼就走的範圍也非常少,那麼這一次呢,主要是由於比較特別,代表汪老來弔唁辜振甫先生,所以時間很短,也沒有可能到處走去看看,這一點是一樣的。」

 

面對TVBS記者的貼身採訪,孫亞夫一路上都保持笑容,也恰如其分的擔任辜汪兩老的信差,順利帶著辜振甫遺孀辜嚴倬雲所託付的信件,將親自將信函交給汪道涵。

 

〈獨家〉孫亞夫談來台心得 盼兩岸關係緩和

記者:陸惠玲 區國強     報導
FacebookplurkGooglefunphemidemi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下午搭機離開台灣,孫亞夫在飛機上接受TVBS獨家專訪時,總結了這次來台的心得,他說:從最近的春節包機到他來台,希望兩岸關係走向緩和,而他這次來台和11年前來台背景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一樣沒有時間好好的看看台灣各地。

 

 

何亮亮

hudong.com

 

沈醉. 2/19. 第一张图

tupian.hudong.com

 

好像是高中时代看过一本《我这30年》,之后就对沈醉挺感兴趣,后来零零星星看了几 ...

xilaw.net

 

沈醉的书

Categories: 读书札记
Tags:
Comments: 1 Comment
Published on: 2011-04-25

  好像是高中时代看过一本《我这30年》,之后就对沈醉挺感兴趣,后来零零星星看了几本他的书,现在统计一下有:《军统内幕》、《我这30年》、《戴笠其人》、《我的特务生涯》、《沈醉狱中趣闻》、《沈醉回忆录:人鬼之间》。沈醉的文章早先应该是他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当文史专员时写的东西,这部分大多是命题作文,有的还是一两个人合作完成的,当时应该都发表在内部的文史资料上,一般人大概是看不到的,改革开放后编辑出书我们老百姓才能一睹为快,比如《戴笠其人》这样的书。还有一部分是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有部分是以前的文章,有的加入了新的内容,但文体总是跑不出“文史资料”留下的印迹。

  沈醉的文章可读性还是不错的,文人还是武夫?抑或结合了两者的特征?其实旧社会很多人的素质真的很高,各方面都很厉害,比如沈醉,学问虽不高深,但文笔不错,字写得好,而且有一身武艺,社会又混得开,又处在乱世,想不出名都难。

  沈醉的文章确实有部分有向人民政权讨好的嫌疑,但我看来大部分还是真实可信的,可以看出来他没有写详尽很多东西,有些不能写的,他没有写,也没有颠倒黑白地胡写,这和他的性格有关,总的来说他还算是个宁折不弯的人。我很爱看他写的杜聿明、文强等人在管理所时的文章,很不错的小品文,让我们看到了一帮恶魔的另一幅孩子似的面孔。

  沈醉于1996年去世,遗憾的是虽后半生都在凭记忆著文,却没有写一个体系完整的回忆录。多少名人虽在历史留名,却未留下只言片语,相比来说,沈醉又是幸运的。

1  
 

孫亞夫跟前一天抵台的時間一樣,在下午2點半搭上華航班機,在飛機上,孫亞夫也談到了他這趟台灣行的心得。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把這件事情和春節包機都聯繫在一起,來看看兩岸關係現狀怎麼樣,以後有沒有可能緩和下來。」

 

孫亞夫跟外界一樣,對於兩岸關係表示關切,而對於相隔11年又踏上了台灣土地,孫亞夫說,兩次的時空背景以及任務不同,不過相同的是,行程都很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93年、94年來的時候也沒有到各地去看,因為那時候是在談判嘛!那麼就走的範圍也非常少,那麼這一次呢,主要是由於比較特別,代表汪老來弔唁辜振甫先生,所以時間很短,也沒有可能到處走去看看,這一點是一樣的。」

 

面對TVBS記者的貼身採訪,孫亞夫一路上都保持笑容,也恰如其分的擔任辜汪兩老的信差,順利帶著辜振甫遺孀辜嚴倬雲所託付的信件,將親自將信函交給汪道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南海(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