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理和 鍾台妹(鍾平妹) 電影: 原鄉人(1980) | 中文電影資料庫


htfjsw10.pixnet.net


第一次去國家電影資料館看金馬獎試片展,從家裏走路去,原本排定是播放「汪洋中的一條船」,卻臨時更動為「原鄉人」。

你拍攝的 l_p1003891741。
我只知道是我很小的時候秦漢和林鳳嬌演的片,但看了後才知是講台灣作家鍾理和一生的愛情和人生奮鬥史。





片頭開始傳來鄧麗君的歌聲~~~


我張開一雙翅膀
背馱著一個希望
飛過那陌生的城池
去到我嚮往的地方

在曠野中我嗅到芬芳
從泥土裡我攝取營養
為了吐絲蠶兒要吃桑葉
為了播種花兒要開放

我走過叢林山崗
也走過白雪茫茫
看到了山川的風貌
也聽到大地在成長

多麼久遠的聲音啊,但是卻深深打動人心,從鍾理和愛上自家工廠女工鍾平妹,由於當時同姓不婚的觀念,但為了堅貞愛情卻不顧家人反對私奔到冰天雪地的東北大滿州國奉天的劇情開始,我看著,覺得還是以前人的愛情偉大,門不當戶不對有啥關係,愛就好了,能一輩子在一起,就算吃苦也是甜蜜。

秦漢演身體不好的鍾理和,因肺病拿了幾根肋骨掉,他得歪身聳肩演戲,林鳳嬌化黑扮老表示美濃山上婦人的樸實與耐苦,俊男美女為戲而扮演,還真的很令人讚賞,我一直覺得以前的懷舊電影很好看耶,還看見聶雲和顏正國都還是片中的小童星呢!

鍾理和於1995年完成唯一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1996年11月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第二獎,是他寫作生涯的巔峰,不過還真是有平妹的顧家和打理生活的一切,他才能安心的專一寫作,平妹功勞不在話下。


鍾理和一生以寫作為志業,46歲走完人生路,嗑血於「雨」的稿紙上,作家張良澤稱他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鍾理和


鍾台妹(鍾平妹)

電影: 原鄉人(1980) | 中文電影資料庫
金馬影展專題回顧 李行 大師經典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鍾理和長篇小說《笠山農場》簡介
一生守護堅貞愛情 鍾台妹安詳辭世

 

 


〔記者蘇福男/美濃報導〕

素有「台灣現代文學之父」之稱的鍾理和遺孀鍾台妹,10月9日辭世,享壽97歲,當年兩人因「同姓結婚」不容於家族出走中國東北飽受折磨,鍾理和後來寫成「笠山農場」、「奔逃」等不朽作品,見證這段苦難堅貞的愛情,傳頌一時。


小說家鍾理和人稱「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1915年出生於屏東高樹,鍾家不僅擁有大片土地,同時經商從事海外貿易,19歲時鍾家在高雄美濃買下大片山地經營農場,鍾理和被派到農場督工,與大他4歲的同姓女工鍾台妹相戀。


當時「同姓結婚」遭遇到家庭和社會的強烈反對,這和鍾理和從文學及現代知識所獲得的體認有極大的出入,因此決定向背後代表的封建意識展開反抗與挑戰。


1940年兩人奔逃到中國滿洲奉天,擺脫封建社會對婚姻的桎梏,隔年再舉家遷往北京,直到1946年戰爭結束,被迫遷回台灣為止。


小時養尊處優的鍾理和,由於堅持同姓之婚不惜與家裡鬧翻,孤單無援地處在天寒地凍的中國,又因不肯為日人機構做事,在現實、經濟和心理意志上都面臨極大困難和挑戰,但鍾理和卻更堅定走寫作之路的決心,直至1960年肺疾病逝,享年僅46歲。


在鍾理和貧病交困的十幾年間,鍾台妹不撓不屈地為全家人生活掙扎、打拚,才讓鍾理和有一個專心寫作的環境,鍾理和的「笠山農場」、「同姓之婚」、「奔逃」等自傳小說,即取材自他和鍾台妹同姓私奔結婚的真實故事。


在長子鍾鐵民心目中,母親鍾台妹容貌出眾,個性分明,待人溫柔體貼,處事則剛強果斷,善惡清楚,而且具有客家傳統講求實際、勇敢面對現實的性格,這正是有浪漫氣質的鍾理和所缺乏而格外欣賞的。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表示,10月1日鍾家人才為鍾台妹歡慶97歲大壽,這幾天精神很不錯,未料9日下午5時許安詳辭世。


2008華語競賽暨金馬獎頒獎典禮

海豚飛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留言(2) 引用(0) 人氣(174)










▲top


open trackbacks list 引用列表 (0)




















「台灣現代文學之父」鍾理和遺孀鍾台妹9日辭世,享壽97歲。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提供、記者蘇福男翻攝)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昨天仍有遊客慕名前往參觀。
(記者蘇福男攝)


 


 




十月十三日是台灣知名文學作家鍾理和遺孀鍾平妹九十五歲壽誕,高雄縣長楊秋興二十 ...


epochtimes.com


 












十月十三日是台灣知名文學作家鍾理和遺孀鍾平妹九十五歲壽誕,高雄縣長楊秋興二十七日與客家電視台「瀰濃戀情」電視劇飾演鍾平妹的演員廖家儀(右),贈送壽桃、壽麵與唱生日歌,提前為鍾平妹暖壽。//中央社


楊秋興為鍾理和遺孀鍾平妹暖壽






【大紀元9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二十七日電)十月十三日是高雄縣美濃鎮已故台灣知名文學作家鍾理和遺孀鍾平妹九十五歲壽誕,縣長楊秋興今天下午到鍾家致贈壽桃、壽麵,一起唱生日快樂歌,提前為鍾平妹暖壽。

高縣美濃鎮有座鍾理和紀念館,而他與太太鍾平妹的浪漫愛情故事,不僅是鍾理和多部著作的內容,也是世人傳頌的美談。客家電視台十月十四日晚上八點檔「瀰濃戀情」以美濃鎮為背景,以鍾理和與鍾平妹間的愛情故事為主軸,邀集陳昭榮、葉全真、羅時豐、廖家儀等演員擔綱。


「瀰濃戀情」電視劇中,飾演年輕鍾平妹的演員廖家儀,曾被鍾理和長子鍾鐵民稱讚與鍾平妹人年輕時十分相像,因此今天下午特地與楊秋興一同前往美濃鍾家為鍾平妹暖壽。


楊秋興與廖家儀分別致贈鍾平妹壽桃、壽麵後,並一起合唱生日快樂歌,楊秋興現學現賣,以客家話祝福鍾平妹「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希望她永遠平安、健康、快樂。


廖家儀與鍾平妹一見如故,不僅鍾鐵民兄弟,連鍾平妹也連讚廖家儀與她年輕時非常相像。鍾鐵民表示,鍾平妹一直在田裡勞動到八十五歲,且長年吃自家耕種的有機蔬菜,保持身體健康。



9/27/2005 9:25:26 PM


 



鍾理和與鍾平妹


yeats1103.pixnet.net


 



image/img488225_1.jpg. 楊惠珊張毅在接受采訪


birthday.eastday.com


 





















琉璃世界比翼鳥--楊惠珊張毅印像









image/img488225_1.jpg

楊惠珊張毅在接受采訪









image/img488225_2.jpg

楊惠珊張毅在布展現場



她,曾經是人稱"魔鬼身材、天使臉蛋"的影壇巨星,在十多年的時間裡,拍了126部電影,兩度獲得金馬獎影後稱號;他,曾是臺灣"新電影運動"中的新銳導演,《我的愛》、《玉卿嫂》等代表作屢獲大獎。然而,就是他們--楊惠珊和張毅,這一對銀幕搭檔和伴侶卻出人意料地在十多年前,將其電影創作嘎然而止,在事業的巔峰期激流勇退,離開了電影圈這個花花名利場,一頭扎進了當時並不為人熟悉,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太了解的"琉璃工藝"的新天地。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由他倆創建的"琉璃工房"已頗有成就,琉璃藝術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今天來看,他們的經歷真的就是一部"傳奇"。


今天,由楊惠珊和張毅籌劃的《國際琉璃藝術大展》將在上海舉行,日前,他倆在上海美術館欣然接受了東方網記者的專訪。


選擇琉璃,那是因為有緣


 


在記者面前的楊惠珊和張毅雖已不是做"電影人"時那般青春年華,但歲月在他們身上透發出的成熟與智慧則更讓人感到親切與回味。


話題是從當初他們為什麼離開電影圈去選擇琉璃開始的。張毅說,當年,在搞電影的時候,就一直在找一個電影之外的工作,那時因為拍電影越到後面,就越是等待,等待好的劇本,等待好的角色、等待好的演員,然而,這樣的機會隨著演員的年齡增長會越來越少,特別是對女演員而言。另外,他覺得從事電影,自我主動性的介入受到限制,電影是項需要與他人配合完成的藝術,受客觀條件制約,而不能隨心所欲的創作。同時,導演演員往往成為矚目的焦點,被寵壞了,被抬高了,其實自己又算什麼呢?於是,便開始了尋找。


楊惠珊回憶說,那是在他們的最後一部影片《我的愛》中,需要有一個道具來體現詮釋影片的內涵,這個道具應該是精致而又脆弱的,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它--就是現在叫做琉璃的那種玻璃飾品。當時,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了,難以忘懷,真是"一見鐘情",所以後來就做起了琉璃。選擇琉璃,那是一種緣份。


隻要有學習的能力,可做人生任何事


 


雖然,做出了選擇,可那時,楊惠珊和張毅對琉璃制作根本沒有一點基礎知識,可說是兩個門外漢,真有些"無知者無畏"的意思。當被問及於此,張毅說,當時好像有些有恃無恐,因為那是我們的興趣所在,更重要的是覺得,人活著不外是學習。當初,楊惠珊從事演藝事業前,她也沒學過表演,但她後來成為了表演藝術家,那是因為她願意學習。一個人,隻要有學習的能力,他可做人生的任何事,當然,那是在確定了正確的學習途徑和方向的前提下。


選擇是第一步,具體做起來則又是有千般滋味在心頭。開始的時候,困難挫折接踵而來。在創業前,張毅的預算投資隻是15萬新臺幣,可是,3年過去了,卻總共投了7500萬臺幣(合2000萬左右人民幣),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報廢品,錢都被燒光了。"那時真是身心交瘁啊!但沒辦法說放棄,也不能說放棄,如果放棄了,那投進去的錢怎麼辦?不去想,隻是往前走。"就是憑著這樣一股勁頭,兩人終於開拓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琉璃世界。楊惠珊說:"整個過程挺辛苦的,起初什麼也不懂,制作時就睡在爐子邊上,看著裡面的變化情況。後來是越來越喜歡,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讓中國琉璃走向世界


 


大概在1990年左右,琉璃工房在日本參加一個展覽會,就在那裡,張毅和楊惠珊第一次得知在中國河北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金縷玉衣"的頭部兩側,各放置著一尊湖綠色的"曲水流觴",這便是2千多年前中國最早的古琉璃制品。也就從那時起,他們開始覺得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業已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愛好,他們意識到這也是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展。讓中國琉璃能重新煥發光彩,能真正走向世界,成為了他們的心願。張毅說,在國際琉璃舞臺上,中國琉璃不能缺席。


從7月底開始,先後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國際現代琉璃藝術大展》便是楊、張二人為此所做的初步努力。21個國家200多件作品將向中國的觀眾奉獻上當今世界頂尖巨匠們的精品佳什。巨資的投入,繁復的籌展過程,其中的甘苦,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有人說他們"傻",然而,楊惠珊和張毅對此卻心甘情願。楊惠珊說,"中國琉璃要加入世界的行列,必須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我們和國際大師們交往頗深,我們有這個條件向國內的同行推介國外優秀的作品,讓人們多方位地了解不同的風格,從而找出自己適合喜歡的材質,而不是簡單的仿冒。讓更多人投入到這個行業來,那纔好玩。"


執子之手 相伴偕老


 


楊惠珊和張毅的默契和深愛在熟悉他們的人中是出了名的,有人說他們好得都快要粘在一起了。常常,他們無需說話,靠著一個眼神,細微的肢體語言就能傳遞對對方的感情。


確實,楊惠珊在不久前的一次電視訪談中也承認,自1998年,張毅突發心髒病搶救過來後,也許是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無常,他們在一起的時間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離不開對方。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他們都出入同行,相伴相隨。在琉璃工房裡,張毅是總設計師,而楊惠珊則是將藍圖變成現實的實踐者;在工作之外,張毅像棵可依靠的大樹,為楊惠珊遮風擋雨。楊惠珊曾說:"張毅最懂我,如果我有任何成就,那也不過是他光芒的反射。"那麼,這麼要好的一對,是否也有摩擦和意見相左的時候呢?"當然有,"楊惠珊說,"有時也會面紅耳赤,有時也會冷戰。不過過後,大家都會反省,接著是讓步。""那麼誰讓步的時候多?"記者好奇地問,"是我啊!"楊惠珊搶著說道。張毅在旁微笑著說:"生命的學習不太容易,兩個人在一起學習有階段性的變化。雙方不可能都一樣,需要相互適應和學習。隻要沒有分開的念頭,有時爭吵也是一種樂趣。"


"上海,那是出過張愛玲的地方"


 


當被問及琉璃工房在上海的發展情況,張毅表示目前情況良好,現在上海開設了8家門市,在閔行還有一家工廠。但他似乎對此還不太滿足,覺得8家門市還不算多,其雄心在此也可見一斑。


張毅說,上海是出過張愛玲的地方,是出過李金發的地方,是中國現代藝術和商業開始的地方。他還特別提到了和平飯店九樓門上的那塊裝飾玻璃,"那可是快有年頭的玻璃,而且做工非常精細,"真是三句不離本行。他和楊惠珊都覺得上海的人文、自然環境很好,目前每年一半時間都在上海,很喜歡這個城市。"現在,上海'吳越人家'的每一家分店我都知道在哪裡,"張毅頗為得意地說。


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特殊稱呼,同時,琉璃在中國佛經中也是純潔明淨的像征,楊惠珊和張毅正是以他們的宏大願力與執著追求構建起了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廣闊世界,同時也以兩人獨特的個性魅力寫下了一個內外明澈、相互支撐的"人"字。


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震 攝影 蘇珊 








 








 



吴仪:中国将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方式. 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news.xinhuanet.com


 






















我国对外投资迈入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新时期

2007年10月04日 11:42:2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于2007年9月8日在厦门“立足香港迈向国际”论坛上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加快建立对外投资的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相应的年检制度和统计制度,着力提高内地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水平。中新社发


中国对外投资“路径”解读:“出海”之路多元化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张毅 周英峰)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日前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211.6亿美元。其中,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已占近四成。


    公报的数字说明,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国家统计局的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经从建点、开办“窗口”等简单方式,发展到目前的投资建厂、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方式,这标志着中国对外投资迈入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新时期。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此前表示,并购IBM的PC业务已经有两年多时间,过去两个季度的业绩证明,联想已经顺利完成并购的整合阶段,“可以把这次并购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并购”。


    联想是中国企业以并购的方式迈向世界的缩影。中国有竞争力的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收购、兼并的方式开展投资,跨国并购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就包括:紫金矿业全面收购英国蒙特里科公司,这是中国公司以全面要约方式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第一例;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第五大移动运营商巴科泰尔有限公司88.86%股权等。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冯赫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方式的变化,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国内一些企业的发展空间,希望开辟海外市场;国家的对外政策更加宽松,为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提供了政策保障;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进入发展关键期,需要进行国际化经营。


    当前,“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日前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中国将积极探索跨国并购等投资方式,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先进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


    有关专家指出,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仍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除了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差距外,还存在不适应国际竞争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善于处理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等问题。


    冯赫还对开展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提出四点建议: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选准时机,找准目标;学会规避有关风险;重视前期准备和事后整合。













新闻链接  
 


    吴仪:中国将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方式



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厦门主持召开跨国公司座谈会。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新华网厦门9月7日电(记者张毅 卢志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7日在厦门主持召开跨国公司座谈会时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自主创新,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方式,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希望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一道,在共同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在互利共赢中取得更大发展。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势强劲 去年达211.6亿美元


      9月14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金融类35.3亿美元。


    “十一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600亿美元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  张毅)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商务部“十一五”规划,预计2006至2010年五年间,中国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600亿美元。   


>>>>更多内容请关注财经频道<<<<




 


 


蕭颯 張毅 楊惠珊 王俠軍....前塵往事&新作 新景況


分類:人間故事 2010/06/17 00:07 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



這些人與事我都熟悉   讀了這篇故事讓我非常敬佩蕭颯的智慧與大度大量


畢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優秀痴情女子


有情有義


張和蕭也夠智慧還能保持互相關懷的朋友關係  麗思


感謝瑪麗王后


 


原標題:炒一盤冷飯翻一些舊帳


 
               


   炒一盤冷飯翻一些舊帳


     寫這篇文章我自嘲就像白頭宮女話當年………


     話說最近客家電視台製播以張毅的原著小說「源」為劇本的連續劇,


     還有530日中國時報的一篇由蘇惠昭執筆「林清玄再出發」的報導,


     勾起了我沉殿在心湖塵封已久的青春往事。


     林清玄的故事容我以後再述,先讓我跟張毅翻翻一些舊帳。


    


     「琉璃工房」的創立,讓現在的年輕人還認得張毅,


     但台灣六、七十年代頂尖的女作家蕭颯,我想年輕人對她應該都很陌生。


          1986年「給前夫的一封信」這篇文章,讓她毀譽參半,


     有人說她有勇氣,有人說她太犀利,但讓張毅、楊惠姍從此化暗為明是不爭的事實,


     反倒是這篇文章刊出之後,造成蕭颯封筆銷聲匿跡隱居至今,文壇隕歿一顆星。


    


          2005年曹瑞原要以白先勇的小說「孤戀花」開拍電影,白先勇指定要由蕭颯來編劇。


 


     這是她沉寂了二十年後,首度在媒體上再看到她的消息。


     我和張毅是同班同學,當年我們一起上陳耀圻導演的課,


     陳耀圻老師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系碩士, 


     是繼胡金銓導演之後拿下電影碩士學位的第二人


     在五、六零年代的電影圈,這樣的學歷背景是相當少數與顯赫的。  


     當時他指定每個學生在學期結束之前要繳交一部八釐米的電影作品,


     我們必需分組,每四個人共用一部八釐米攝影機,


     分到最後僅剩下的三個人被湊為一組,而那三個臭皮匠正是我、張毅和邱銘誠。


     為了這個作業,我們必須利用課餘的時間去拍片,而當時蕭颯、張毅已經是一對戀人,


     她是張毅實習作品的女主角,所以也跟著我們一塊拍片作功課。


     也因為這樣的因緣,我和蕭颯自然而然成了好朋友。


    


     他們都住在劍潭,在一次青年戰士報舉辦的青年作家活動裡認識了對方。


     當年蕭颯正是所謂寂寞的十七歲,而張毅是闖入她生命的第一且唯一的男人。


     蕭颯是人家的獨養女,養父母住在只有十坪大小的劍潭國宅,


     張毅的母親有很深的門第之見,嫌棄蕭颯的出身,對這段感情萬般阻撓。


     因為張毅家庭的排斥,蕭颯一度要放棄這段感情,


     經過張毅用心良苦的懇求,這段感情才得以緣續。


     張母為了要逼張毅就範,於是狠心斷絕了他的經濟來源。


     張毅為了維護蕭颯和母親起了很大衝突,憤然離家出走。


     離家後的張毅,邱銘誠收留了他,兩人睡一起,讓他暫時有了棲息處。


     三餐就靠我和邱銘誠買二份自助餐,然後三個人分著吃,渡過了青黃不接的日子。


     當時我們這樣的肝膽相挺,單純只為了成就他們的愛情。


     後來,張毅找到了房子,才搬離開了邱銘誠的地方。


     而這時候蕭颯台北女師專畢業當了小學老師,有能力接濟張毅的生活。


    


 


     以前男大學生都要上成功嶺接受軍訓,上成功嶺前要先體檢。


     而就在這次的體檢,張毅的身體被發現出了一個大問題,


     因此他進了醫院開刀,動了一個大手術,在他的腎臟裝上兩條人工血管。


     寒假結束開學時,我記得張毅傷口因為還未痊癒,時時都拱著身子挺不起腰身。


     因為這個病,讓張毅免除兵役,也使得他比其他男同學早二年進入社會。


     張毅畢業後在當時國泰集團底下的「理想傳播」任職,工作收入穩定,前程看好。


     蕭颯一邊教書一邊寫作,成為當時暢銷作家,收入遠遠超過張毅。


     在得到張家父母認同後,張毅和蕭颯終於修成正果步入禮堂。


     他們結婚後,還是住在劍潭,一棟張毅父母名下的公寓,


     家住南部的邱銘誠、蔡明輝那時跟著陳耀圻老師拍戲,就借住在他們夫婦那裡。


     有一天陳耀圻老師請張毅去完成一部小說,描寫台灣在苗栗發現第一口油井的故事。


 


     這部小說就是「源」,而「源」後來也成為張毅和蕭颯女兒的名字。


     張毅為了完成「源」這部小說,於是辭掉原來的工作,專心投入寫作。


     從事電影工作和執筆寫作一樣,收入是不穩定的,


     當時我曾經偷偷問過蕭颯,她怎麼放心讓丈夫做這個冒險的決定。


     她回答我說,因為她知道她的男人要的是什麼,所以她支持他。


    


     「源」後來成為中影的第100部電影,也因為「源」,張毅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雖然蕭颯當時已經是高收入的作家,為了維持一份穩定的生計,


     讓張毅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實現他的電影夢想,蕭颯一直不敢放棄教職。


     當時台灣的環境相當閉鎖,為了追求新知,張毅一年至少要到東京兩次,


     除了去觀賞黑澤明、今村昌平等日本大師的作品,也了解其它國內無法取得的資訊。


     而這樣昂貴的朝聖取經之旅,每次都花費不貲,


     但為了滿足他的求知慾,蕭颯再如何精打細算,也會成全他。


     婚後大約3年,有了穩固的積蓄後,務實的蕭颯才放心的讓自己懷孕。


    


     「玉卿嫂」張毅當初屬意的人選是施思,可惜沒能如願,於是蕭颯建議了楊惠姍。


     誰也沒想到,因為她的慧眼,不但成就了影壇新勢力,還為台灣的琉璃工業埋下伏筆。


     楊惠姍跟蔡揚明導演的愛恨糾纏雖然轟轟烈烈,但她未曾為蔡導演作出如此的犧牲。


     拍張毅的「玉卿嫂」時她全裸演出,雖然事後她自覺委屈而號啕大哭,


     但也因此哭出了張毅的不捨,哭出了張毅的憐愛。


     拍「我這樣過一生」時增肥17公斤,這是多大的賭注,台灣女星第一人!


     萬一瘦不回來,魔鬼的身材變成水桶模樣,豈不毀了她一生?


     但這犧牲卻讓張毅感動得從此就這樣陪她過一生。


     蕭颯17歲認識張毅,他們分居那年她34歲。


     她當時哭著說對我說:「我一半的人生都給了這個男人……」


     自幼蕭颯孤苦無依,跟張毅風風雨雨走過這些年後,凡事她都信任他,


     所以當媒體捕風捉影的報導時,她都當它是電影的宣傳。


     可是後來她有所質疑時,張毅一慨信誓旦旦的否認,急了還會發脾氣,怪她胡鬧。


     最後讓蕭颯孰不可忍的是張毅對她的欺騙,把她矇在鼓裡那麼多年,


     她不願忍氣吞聲於是就發表了「給前夫的一封信」,控訴張毅對她的欺瞞。    


     而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張毅和楊惠姍一時亂了分寸慌了手腳,


     他們沒想到一向悶不吭聲的蕭颯突然向天下昭告他們隱藏已久的情事。


     因為「給前夫的一封信」的發表,讓人以為張毅、蕭颯已經離婚,


     但事實上他們一直是掛名夫妻,近幾年才正式結束婚姻關係。


    


     王俠軍也是我們同學,曾赴美國底特律創意設計學院研習玻璃創作,


     他和張毅、楊惠姍成立「琉璃工房」之初,因為需要大量的資金


     楊惠姍拿房地產去抵押,傾家蕩產投入了她所有的積蓄,


     後來還到處舉債,張毅每天跑三點半。情急時,還曾找過蕭颯調頭寸。


     我問過蕭颯:「你有借他們嗎?」


     她嘆口氣說:「借,我不甘心,不借,又好像我沒情義。」


     我又試探問:「你到底借了沒?」結果她還是有情有義的借了他。


     所以今天「琉璃工房」的成功,還是應該要記上蕭颯一筆的。


     究竟張毅和蕭颯都是明理的人,事過境遷後大家還都是互相關懷的朋友。


     張毅長年旅居海外,在台灣的蕭颯偶而還會和年邁獨居的張母聚聚。


     他們唯一的掌上明珠已經有了美好歸屬,目前定居舊金山。


     我和蕭颯一直維持著往來,反而是張毅在外遇事件後我就沒再見過他,


     直到四、五年前,琉璃工房在高雄漢神百貨舉辦展示會,我在電梯裡巧遇他,


     二十年不見,除了擁抱我們再也無法表達懸在彼此之間的掛念。


     回想當年我們都有烈火般的青春,時隔數十載,有些人已不再。


     邱銘誠1997死於肝癌,他的死亡最不捨的是陳耀圻老師。


     他回憶起邱銘誠,泣不成聲說了這樣的話:「為電影鞠躬盡粹,回報卻不成比例。」


     蔡明輝定居嘉義,一兒一女都已成家,但是這些年來一直很辛苦的在跟癌症奮鬥。


     而我依然是你們口中的花蝴蝶,只要有陽光永遠都可以看到我飛舞的身影。


 


     蕭颯生活極為低調,她的照片非常稀少,所以格外顯得珍貴。


     照片出自【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她曾是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邀請作家,這張照片是那時候拍的


      白樺(左)在非馬家作客。著紅衣者為台灣女作家季季,右為蕭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