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完整大小圖片(106 x 135 · 33kB · png)· 更多不同尺寸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陳坤 趙薇

 

 

林懷民

 

檢視完整大小圖片(100 x 144 · 7kB · gif)· 更多不同尺寸
嘉義縣東石鄉公所全球資訊網-認識東石鄉-傳奇人物
顯示這個頁面可能會迫使您離開 Bing 圖片。在新視窗開啟頁面即可避免發生這種情形。
在新視窗開啟 | 在此開啟
吳踏–海派豪爽的大善人  
*
 
吳踏

吳踏(一八四五~一九二○),字述修,封號明德,猿樹村人,是先民渡台以來最成功的東石人之一,曾經受過清帝冊封,及日本天皇授與紳章。他長年經商貿易,商務興隆,為人又樂善好施,海派豪爽的作風更是聲名遠播。

 

推展源發號聲名遠播

吳踏可說是天生的生意好手,他協助父親推展「源發號」的貿易,因為為人守信豪爽,源發號的規模遂由一艘帆船擴展至十五艘,航線從福建、廈門,延伸到溫洲、上海、天津、廣東、香港,以至南洋,使「源發號」成為中國沿海七省皆知的頂尖行郊。

(註:行郊即為貿易範圍相同的商號所結合而成的商業集團。)

一般航商於海上若看見漂流的屍體,都認為不吉利,但是卻又必須簽報官府,大家皆不願自找麻煩。每回不幸遇見漂流的屍體都迴避不理。只有吳踏認為屍體在海上漂流,必定很想回見家人,無法入土為安,而家人也急切地等著他的消息。所以,他吩咐船員,凡是發現漂屍,必須帶回來招認若是貧家就代為埋葬,又加發龍銀四元賑助患難家屬。而大陸每次鬧飢荒,他也都會解囊賑濟,所以曾為清帝封為「武德騎尉明德」。

 

天生的海派作風

在吳氏家譜中曾提到,吳踏為人極為好客,源發號鼎盛之時,食客三千,廚房終日煮個不停。家人認為無此必要,但吳踏說:「食旺偷盜衰」,他認為商場取勝之道在於「交情」,所以必須廣結人緣,雖然食口多,但工作量也會愈高。
當時布袋嘴有一位海賊蔡砂,他自封為「鎮海大將軍」,凡在東石沿海航行的船隻,必須以一百兩銀買他的令旗插於船頭,吳踏亦是主顧之一。之後,因吳踏的海派,蔡砂也敬重三分,吳踏若添新船須買令旗,蔡砂總說「銀子免了」,或說「我奪來之船任你選擇,不必再花錢訂造了」,但是吳踏都一一婉謝。

 

東石區長勤政愛民

日據時代,吳踏曾被推舉為第一屆東石區長,轄區為朴子以西包括港墘、鹿草、義竹、新塭、布袋、牛挑灣、六腳等地。
那時,鄉民生活清寒,做區長的吳踏也曾竭又向政府申請補助並陳情減稅,但均不獲准,友而緊催稅款。可憐的窮人,至期限日仍無法繳稅,而政府又要強制執行,吳踏因此義憤填膺,一一替他們繳完內稅。此舉感動了鄉親也感動了日本官員,從此區長的職銜,非吳家莫屬。也因為他的貢獻,日本天皇曾在大正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大正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分別授與他大禮紀念章及授佩紳章。
民國六年,五年千歲降乩指示要遷建先天宮,這項改建,吳踏、吳嘏父子可說是付出最大心力的人。建廟資金,除了向各地信徒募款之外,東石人以徵收丁錢方式來湊集,而不足部分則包在「阿踏叔公」身上。當時,地方經濟蕭條,大多數人家已落至食蕃薯簽配蚵漬,所以募款甚為艱難,阿踏叔公總是說:「不必勉強,我做得到的。」
又因為他張調行功德只可意會不必言傳,所以沒有留存建廟的帳目資料,結果工程完成時,他不但存款告盡,還有一筆負債。吳踏的義舉功績因此獲得村民的認同,往後先天宮歷屆董事長,村人幾乎都會推舉吳家後裔來擔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