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台北寫作聚」 每月第二個禮拜六
[關閉]

一九九五閏八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一九九五·閏八月
作者 鄭浪平
原名 一九九五·閏八月:中共武力犯台白皮書
出版地 中華民國 台灣台北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商周文化
出版日期 1994年
ISBN 9579002819

一九九五閏八月》出版於1994年,作者為美籍華人作家鄭浪平,出版者為台灣商業周刊出版社。內容預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於1995年農曆閏八月,出奇不意武力進犯台灣,書中並詳細描述過程及動武的手法。

該書引發台灣、中國大陸和全球華人社會的廣大爭論,鄭浪平隨後出版一本「閏八月,震盪」,收錄該書出版後各界的評論文章。

1995年有一部《一九九五年閏八月》與該書近乎同名的電影上映,電影公司還強調多了「年」字,由黃安林瑞陽王靜瑩庹宗華等主演,情節內容為台灣1945年之後50年的社會發展縮影。

[编辑] 相關條目

 

第二章 中國天文學發展簡史
中國古天文學的宿命

回大綱 

天文學常被稱中國最古老的自然科學,也曾經有過輝煌的成就。但翻開現代的天文學教本,除了討論超新星遺骸「蟹狀星雲」時,偶而會提及北宋至和元年的「天關客星」外,幾乎很難找到討論古中國天文學成就和發現的篇幅。

古中國為世界的文明古國之一,有許多的天文發現,領先西方文明達數百年之久。回顧過去的歷史,除了讓我們再次沈浸在過去榮光的餘暉外,也讓我們在進入歷史的敘述前,試著回答 "中國古天文學" 到底出了什麼差錯?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答案也沒有定論。筆者從過去讀過的資料和文章中,試著列舉一些可能的原因,以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話題材。對「中國天文史」有興趣的同好,不妨多造訪 清華大學黃一農教授的網頁

以下為「中國古天文學」為什麼沒有在當代天文學的發展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可能原因:

  • 中國與西方在地理環境或政治所造成的隔閡,導致中國天文發現並未即時傳到西方,對西方天文學的發展基本上並無影響。
  • 改朝換代時,常採取全盤否定的方式,燒毀前朝的典籍,殺戮前朝的精英份子 (包括天文官)。使得經驗和知識常無法累積,需得從頭開始,並使天文學的進展停滯不前,逐漸為西方文化趕上和超越。
  • 篤信天人感應,相信天象和人世間的事物相互呼應,使得天文學、星占和術數緊密結合,而具有濃厚的非科學色彩。皇室為了保衛政權,將天文異象的解讀 (或天文知識)視為機密,限制世襲的天文官才能學習天文知識,阻礙了天文學的普及和生根。世襲的天文官未必對天文學有興趣,對所觀測的天象。常只記錄天象但並沒有系統性的了解,空累積了大量數據,而沒較完整的天文知識。過度相信星占導致政治目的高於忠實的天文記載,常因政治的需要,而偽造和篡改天文記錄。特例舉兩例以為佐證:
    • 五星聯珠:
      五星聯珠在古書中稱為「五星聚舍」,它是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夜空上幾乎連成一直線的天象。「星占學」將此種天象解讀為「明君出現」和將「改朝換代」的預兆。現代的天文軟體,可以很精確地往回推算過去「五星聯珠」出現的年月日。據黃一農教授的推算,漢代以後史籍記載的「五星聚舍」,有十多次可能觀測條件不佳,不可能實際觀測到。而有十多次應觀測到的「五星聚舍」天象,卻未見史籍記載。史書記載發生在漢高祖元年的一次「五星聚舍」,據推算實際發生在登基後的第二年。可能是為了強調劉邦得天下的必然性和正當性,篡改了天象記載。另外,在漢朝呂后和唐朝韋后當政時,也應出現過「五星聯珠」,但可能後世對這兩位女主的評價不高,和「五星聯珠」天象的詮釋抵觸,所以史書略而不提。

    • 熒惑守心:
      在中國古天文學上,「熒惑」即是火星別稱。在星占學上,「熒惑」為勃亂的象徵,所以火星常和殘賊、疾、喪、飢、兵等惡象有關。《史記.天官書》中云:「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則理政,故曰『雖有明天子,必視熒惑所在』」,這也顯示古人相信「熒惑」和君主的天命關係非常密切。

      圖一 (黃一農教授:星占、事應與偽造天象─以「熒惑守心」)

      心宿為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屬東宮蒼龍,共三星。依星占家的說法,中央大星代表天王(即皇帝),又名大火,前後星則分指太子及庶子。「熒惑守心」的天象,指的是熒惑在心宿發生由順行(自西向東)轉為逆行(自東向西)或由逆行轉為順行,且停留在心宿一段時期的現象。火星的逆行自秦曆以後始為天文家所知,並被解釋為凶兆。黃一農教授檢索「二十五史全文資料庫」,找到正史中有關「熒惑守心」的記事共有二十三則,但卻有十七次未曾發生過。而又據電腦推算,從西元前三世至四元十七世記之間,每隔50年就會發生「熒惑守心」的天象,共計發生三十八次,但絕大多數的「熒惑守心」的天象,正史未曾記載。從這些觀察可以佐證,史籍中天象記載的可靠性,有時必需細加考證。

      在有些特例中,偽造的天象竟然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其中最著名的案例發生在漢成帝綏和年間。這個假天象造成當時權傾一時的丞相翟方進,為塞「熒惑守心」災異而自殺。事件後,政爭的勝利者王莽獨掌大權,挾孺子嬰而號令天下,漸露代漢的野心,後來更滅東漢而立新朝。當然東漢之亡,未必和「熒惑守心」的偽天象有關,但在回顧這則公案的過程中,我們對古人的星占觀會有較深刻的體會。

      據《漢書》的記載:「綏和二年春,熒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進欲塞災異自殺,三月丙戌,宮車晏駕。」

      這段表面看來沒有什麼不尋常敘述,其實背後隱藏一起血淋淋的政爭。因為據黃一農教授的推算,「熒惑」在綏和二年的2月1日左右留角宿後,轉為逆行,至4月22日留軫宿後,又轉成順行。所以綏和二年春,並不曾發生「熒惑守心」的天象。可能是有人 (王莽?) 買通了當時的天文官,捏造了這個子虛烏無「熒惑守心」的天象,呈報到漢成帝面前。以當時星占學說的詮譯,「熒惑守心」的當災者應該是皇帝,代表皇帝將受天譴而死亡。但在漢代的宰相,除了輔佐皇帝之外,還要肩負「理陰陽,順四時」的特殊使命。當災異發生時,則是丞相未克盡輔弼之責,修德不敏,以致人民怨懟上達天庭。為了保命,漢成帝只有移罪給當時的丞相翟方進。漢成帝下了一份嚴厲而冗長的詔書,文中看似他和丞相,必需共同承擔歷年來所有災異的責任。不過卻自認為自己的罪過已改,將所有的過錯全推卸給丞相翟方進。在此情形下,翟方進只有服毒自盡以塞天譴。不過更諷刺的是翟方進之自殺,表面上並沒有達到轉移災異的目的。次月,正當壯年的成帝暴崩,死因不明。

      在天人感應和星占的枷鎖下,後來又加上科舉制度的夾擊,中國古天文學的宿命,其實也就不難預料。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特色:

回大綱 

  1. 曆法的編篹帶動了整個天文學的發展。
    參見中央氣象局之天文百問(曆法篇)

    在中國古代社會,頒曆法為皇權的象徵之一,故改朝 換代,也往往要改年號、改曆法。自秦漢以降,約有 一百多種曆法。

    古人相 信天象為國家命運、氣勢的指針,故重視太陽、月亮 的運行,日、月食的推算,五大行星﹙水、金、火、木 、土﹚的出沒,各節氣長短推定,每月南中天星象 ,及各種天文異象的記錄、判讀與解析,是以中國古曆 法為天文曆法。

    古人也深信星占,認為國家興衰與 皇權持有人的運勢,皆可由天文異象中預測、解讀出 來,故天文知識常被視為「國家機密」,嚴加保密, 阻礙了天文學的普及化與發展。

  2. 以代數方法作為處理天文數據的基本計算方法,與西方的幾何方法不同。
  3. 古人認為盤古開天闢地 為宇宙(或稱天地) 的啟源,又認為天地都在一層球殼上運行
  4. 以自己意識形態觀念給星空分區和恆星命名如:

    二十八星宿,辰星(水星),太白(金星),熒惑(火星), 歲星(木星),鎮星(土星)。

    註:土星繞日的周期為29年,故稱為年鎮一宿的鎮星略為牽強。

  5. 我國古採用365 1/4度的周天分劃,西方通用360度周天 制。
  6. 我國古天文儀均以赤道坐標系統標定恆星位置,西 方採黃道系統。
  7. 我國古代全天恆星總數以陳卓的283官1464星為準,分 屬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個天區。西方以托勒密 (Ptolemy)的1022星為定數。
  8. 古曆以陰陽合曆為傳統,創立了二十四節氣,與農業關係密切。
  9. 中國占星術的哲學觀點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為基礎。
  10.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注重實際,勤於觀測詳細記錄,對異常天象的出現尤其 重視。中國的古代天象記錄是當時世界上最豐富,最有系統的。
中國天文學大事記:

回大綱 

  1. 遠古時期(-404 BC):
    1. 《尚書·堯典》已有年、月、日、旬、四季、閏月的概念,並有以星象定季節的 描述。
    2. 《大載禮記·夏小正》相傳記載了夏朝的曆法,按月記載中星、斗柄指向、氣候的變化。《夏小正》可能是人類最早的曆法。
    3. 甲骨文中已有六十干支表,並有日、月蝕新星 、恆星(甲骨文有「鳥星」、「大歲」等名字) 的記錄。
    4. 哈雷慧星在中國的最早記錄–《左傳》魯 文公十四年(613 BC)。

      由秦始皇七年(214 BC)到西元1910年共有29次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一次不漏,惜並無人發現它是同一顆彗星。

  2. 戰國時期(403 - 256 BC):

    戰國時期舉凡曆法、天象記錄、 天文儀器製造、宇宙理論皆已相當完備。

    1. 陰陽合曆: 陽曆(二十四節氣)與陰曆(朔望月)之間的周期為十九年(加七個閏月)?
    2. 星空的命名:二十八宿。
    3. 研究太陽,月亮,行星的運動。有日、月蝕﹑新星爆炸的觀測記錄。
  3. 秦漢時期(246 BC - 219 AD):
    1. 漢《太初曆》─流傳至今最早的一部較完備的曆法。
    2. 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已記載在漢代《淮南子.天文訓》裡。
    3. 已製造了測角儀器—渾儀﹙落下閎﹚。
    4. 漢張衡─渾天說﹙見于《渾天儀圖註》﹚。
    5. 已有太陽黑子,極光的記錄。
    6. 最早的天文著作:馬王堆帛書《五星占》,漢《周髀算經》。
  4. 魏晉南北朝(220 - 477 AD):
    1. 虞喜發現歲差
    2. 祖沖之將歲差的影響引進《大明曆》中。
    3. 發現太陽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導至二十四節氣的 安排由均勻發展到不均勻。
    4. 陳卓編全天星圖共1464星,著名之天文教材《步天歌》以陳卓的星圖為基礎。
  5. 唐代(618 - 904 AD):

    張遂﹙一行和尚﹚製造天文觀測儀器,發動全國規模的天 文大地測量,重測二十八宿及其他許多恆星的位置,據之以 編製《大衍曆》。此次工作可視為古代天文學工作的第 一次全面檢閱,並留下載于《新、舊唐書》裡的《大衍曆議 》與《大衍曆術》等兩份重要天文學資料。

  6. 宋代(960 - 1279 AD):
    1. 多次製造大型儀器─渾儀、渾象水運儀象﹙渾儀、渾象、計時器之總成﹚。 
    2. 北宋至和元年﹙西元1054年﹚超新星的記錄。
    3. 蘇州石刻天文圖─世界上最古的全天星圖之一。

      註:渾儀–天文觀測儀器。渾象﹙渾天儀﹚–天象模擬儀器。

  7. 元代(1297 - 1368 AD):高峰期

    郭守敬簡化複雜的觀測渾器而製成簡儀,另設計建造仰儀 、玲瓏儀、正方案等重要天文觀測儀器。進行第二次 大規模的天文大地測量,是為我國古代天文學工作的第二 次全面檢校。於實測的基礎上編制《授時曆》,為我國古曆 的最高成就。

  8. 明清兩代(1368 - 1911 AD):

    整理舊說,制作新式天文儀器,翻譯介紹近代天文知識。

  9. 民國以後(1911 - ):

    台灣:

    近期的主要活動有:國家天文台﹙二米口 徑﹚尋址階段﹙鹿林前山?﹚,參與夏威夷Mauna Kea 次微八陣列計劃,成立連續觀測太陽震波的日震觀測網(Taiwan Oscillations Network, TON)。

    大陸:於小行星、彗星的發現觀測較有所成,1989年北京天文台興隆觀測站口徑2.16公尺之光學望 遠鏡啟用。

中國之星座:

回大綱 

為了便於辦認星星,進行天象的觀測、記錄與研究,中國古代把星空中若干相鄰的恆星組合在一起,並以人世間的事物或職位的名稱,來加以命名。這種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與西洋的星座有同工之妙。每一星官中的星數不等,少至一個,多則可達數十顆之多。

三國時代吳國人陳卓,為我國古星象圖的集大成與奠基者。他以甘德、石申與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圖為厎本,將星空分別283官共有1465顆星。283官含三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

星官的命名極富天人合一的色彩,舉凡出將入相、市井、酒舖、九州地名及皇室家族的成員、皆可成星官之名。

二十八宿:天上的賓館,也就是太陽、月亮的宿舍。

二十八宿分布在天球赤道和黃道帶一周,是我國古代對在赤道和黃道一帶恆星的分群系統。 這二十八個星官,在漫無邊際的空間中,就好像太陽、月亮的宿舍。二十八宿的距星大 多數是暗星,一等星只有一顆,而四等星以下達八顆 之多,「鬼宿一」為肉眼難辨的六等星﹙這是否與中 國人傳統之「光廳暗房」相合?﹚。

二十八宿又分成四個大星區,用動物來命名叫做四象,就是:

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
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

西洋星座與中國星座的對照,請參見李欣哲先生的中國古代星座簡介

中國星座、星名與西洋星座、星名的對照,請參考邱國光先生所編的「天文星圖」﹙可在台北市環河路的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資料館購得﹚。

唐代一些銅鏡的背面,形象逼真地鑄造著四象圖,說明二十八宿位置。

有關二十八宿的說明:東漢王充《論衡‧談天》:「二十八宿為日、月舍,猶地有郵亭,為長吏廨矣!」

張衡:「蒼龍連蜷于左,白虎猛距于右,朱雀奮翼于前,靈龜圈首于後。」

二十四節氣:

回大綱 

在西洋的曆法中,只分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四個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兩次穿越赤道與最北與最南的四個時刻,以作為四季的中心。而我國農曆裡則把節氣分得很細,定出了二十四節氣,相鄰兩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度。它們的名稱大都反應物候、農時或季節的起點與中點,很明顯是以方便農耕為考量的曆法。由於節氣實際反應太陽運行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故二十四節氣為陽曆的自然衍生的產物,與陰曆無關。

地球繞橢圓軌道公轉,在近日點附近(冬至)的運行速度較快,而在遠日點(夏至)附近運行速度較慢,所以以地球的觀點,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也是冬快夏慢,運行15度所須的時間自然有別,因此兩節氣之間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冬天的節氣較密,而夏季的節氣較疏。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完全按迴歸年的長度。

為了調合迴歸年(陽曆)與朔望月(陰曆)之間的差異,農曆把二十四節氣中,雙數的叫中氣,單數的叫節氣,而且規定每一個中氣標定在一個農曆的月份,例如雨水必定在正月,春分必定在二月,穀雨必定在三月,其餘依此類推。另月名也必須和相對應的中氣相合。

朔望月一般比太陽在黃道上運行30度的時間短,故經過數月後,按朔望月排出來的月份,就有一個輪不上任何中氣,而這個月在農曆裡就定為「閏月」,由於它沒有月名,所以仍沿用上一個月的月名,而稱為閏某月,例如著名的1995年閏八月。此種置閏的方法,可以保持季節與月份相差不會太遠。是以,每年的春節最早不會在陽曆1月23 日之前,而最遲不會晚於陽曆2月21 日,因為正月的中氣「雨水」一般定在陽曆2月20 日左右。 (註:規矩上是不閏正月,過兩次農曆新年拿兩次壓歲錢,可能只有兒童會讚同。對必需把舊債還清,並發出壓歲錢的成人來說,這可是惡夢中最糟的一種。)

下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其物候:

  •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這一天春天開始。
  • 雨水:降雨開始,雨水將多。
  • 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蟄伏地下冬眠的生物,它們將開始出土活動。
  • 春分: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相等,所以古代曾稱春分秋分為晝夜分。
  • 清明:明潔晴朗,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發繁茂。
  •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雨水增多,適時的降雨對穀物生長很為有利。
  • 立夏:夏天開始,萬物漸將隨溫暖的氣候而生長。
  • 小滿:滿指籽粒飽滿,麥類等夏熱作物這時開始結籽灌漿,即將飽滿。
  • 芒種: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繁忙時節。
  • 夏至:白天最長,黑夜最短,這一天中午太陽位置最高,日影短至終極,古代又稱這一天為日北至或長日至。
  • 小暑:暑是炎熱,此時還未到達最熱。
  • 大暑:炎熱的程度到達高峰。
  • 立秋:秋天開始,植物快成熟了。
  • 處暑:處是住的意思,表示暑氣到此為止。
  • 白露:地面水氣凝結為露,色白,是天氣開始轉涼了。
  • 秋分:秋季九十天的中間,這一天晝夜相等,同春分一樣,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
  • 寒露:水露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
  • 霜降:見霜。
  • 立冬:冬是終了,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 小雪:開始降雪,但還不多。大雪:雪量由小增大。
  • 冬至:這一天中午太陽在天空中位置最低,日影最長,白天最短, 黑夜最長,古代又稱短日至或日南至。
  • 小寒:冷氣積久而為寒,此時尚未冷到頂點。
  • 大寒:寒冷到頂點。

二十四節氣中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與冬至等八節氣最為重要。它們之間大約相隔46天。一年分為四季,「立」表示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而「分」與「至」表示正處於這季節的中間。

現代我國所使用的曆法,皆依迴歸年製定,二十四節氣基本上是一致的,前後的相差不會超過一兩天。有興趣記這些節氣的人,可用下列的速記調(每節氣取一個字) ,或許有幫助。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暑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年二月開始算,最多相差一兩天。

中國古代主要天文學家略傳

回大綱 

張衡(78 - 139 AD)
張衡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對于天文學(渾天儀)、數學(圓周率3.162)和地震學﹙候風地動儀 ﹚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在世界科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其《兩京賦》亦為文學佳作。

祖沖之(429 - 500 AD)
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在數字、機械製造、樂律等方面都有研究,特別是 在數學方面著有成就,天文曆法也是他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大明曆》就是他這方面的代表。

張遂(一行和尚)(683 - 727 AD)
為避武則天之侄武三思而出家為僧,法名一行,唐玄宗時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 、氣象、地震等工作,支持「渾天說」。製黃道游儀 、水運渾儀等精巧天文儀器,以進行我國古代第一 次大規模的天文測量,所得之數據後用以編成《大衍曆》。

郭守敬(1231 - 1316 AD)
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不但是個傑出的天文學家,而且還是個水利學 家和機械製造專家。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 AD)任工部郎中,借 調至太史局主持曆法改制工作,簡化複雜難用的舊式 渾儀,而成精度高而結構簡單的簡儀﹙明代複製品現 存於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主導我國古代第二次全國 性的天文大地觀測,以實測所得之數據編成《授時曆 》,為我國古曆法的最高成就。

徐光啟(1562 - 1633 AD)
引進、翻譯許多西方天文學與數學書籍 。

王錫闡(1628 - 1682 AD)
清初著名的民間天文學家,一生從事天文研 究工件,吸收中西曆法之精華,更經二十多年的辛勤 天象觀測後撰寫成《曉菴新法》。從未獲得清朝廷 之資助,經常處於飢寒交迫之中,有時甚至須著僧衣 ,冒充和尚去化齋。

王真儀(1768 - 1797 AD)
清代女天文學家,辭世時年僅二十九歲 。精通天文、地理、數學、醫學、詩文繪畫與氣象, 但以天文學最有造詣。相傳生平共有著作六十四卷, 惜大多遺失而不傳。

主要參考書目:

回大綱 

  1. 〝中國天文史話〞,明文書局 (1983) (真實作者可能是陳遵媯)。
  2. 張嘉鳳、黃一農,1990 ,〈天文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殺為例〉,《清華學報》,新20卷第2期,頁361-378。
  3. 黃一農 ,1991,〈星占、事應與偽造天象─以「熒惑守心」為例〉,《自然科學史研究》(北京),第10卷第2期,頁120-132。
  4. Huang, Y.-L. 1990, "A Study on Five Planet Conjunctions inChinese History, (中國歷史上的五星聯珠)" translated in English by Edward L. Shaughnessy, Early China (U. S. A.), 15, pp. 97-112.
  5. 黃一農,1996,〈從湯若望所編民曆試析清初中歐文化的衝突與妥協〉,《清華學報》,新26卷第2期,頁189-220。
  6.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共六冊,明文書局 (19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