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墓谁盗的?什么时候被盗?有多少人参加?
2个回答
- mrlwy | 2009-03-24 00:01:32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 1928年夏,流氓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
窃宝案。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东
陵。
然而,当时的动乱年代中,首犯孙殿英不仅逍遥法外,照旧领兵当官,
而且日后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总司令;所捕获的重犯谭温江也被保释出狱,
继续当他的师长……这种反常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孙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本名孙魁元,号殿英,人们大都叫他孙老殿。
民国初年,军阀连年混战,割据为王者比比皆是。孙殿英也乘势而起,
纠集了一批土匪、赌鬼、烟贩等组成队伍,称雄一方。为谋取更大的势力,孙殿
英先后投奔过豫西镇守使丁香玲、国民军长叶荃等人,后又转投胡匪出身的张宗
昌,深受张的赏识,被任命为师长。孙殿英摇身一变,通过种种卑劣的手段,将
自己的部队发展成为一个流氓军事集团。后来,孙殿英率部与国民党作战,开始
很有利,后来见形势不妙,便投降蒋介石,被任命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在
河北遵化一带驻防。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
一山之隔。
对于孙殿英来说,清室皇陵无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块大肥肉。清室皇陵
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是满清入关后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的东西二陵
,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时期是满清最鼎盛的时期,慈禧太后则是满清掌权
者中穷奢极欲者之一,所以,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为奢侈
,里面放置了无数稀世珍宝。
当年清室让位时,东陵不仅设有护陵人员,机构仍然承袭清制,而且还
有旗兵、绿营兵驻陵守护,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
随着世事的变迁,东陵渐渐脱离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军阀手中。护陵大臣名存
实亡,常不在官署,不仅不能有效保护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卖财物。于是,
对东陵的破坏与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图全面挖掘偷盗,大发横财。
1928年春,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
,蓄意长期挖坟盗宝。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
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
抚。路途中,孙殿英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盗运,遂起了不义之心。
接着,他得知马福田进驻马兰峪准备掘陵的消息,认为天赐良机,马上命令第八
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往,赶跑了马福田。同时,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
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开始有计划的盗墓行动。
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封锁
关隘,实行戒严,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封锁严密,
所以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真相。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晋谒第
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
。整个盗墓活动充满了罪恶与贪婪。
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
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多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就这样,孙殿
英便为转运盗墓财宝铺好道路。当年留下的照片表明:起初,匪兵们并不知道地
宫入口,而是遍地开挖,宝顶上、配殿外、明楼里都留下了他们挖掘的痕迹。1928年
7月盗墓队最终找到了地宫入口。原来,在高大的明楼后面,有一个“哑巴院”,
传说招募的工匠都是哑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机密。在哑巴院北面的琉璃影
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东陵的陵寝结构大同小异。琉璃影壁下正隐藏着
地宫入口。如果从正面横向挖掘,会遇上条砖砌死的隧道;如果从宝顶上垂直往
下开掘,则会增加多倍的距离;而如果从琉璃影壁下直接坠入,便能就近打通金
刚墙,从最短途径进入地宫。能找到这个捷径的人,恐怕熟知内情。慈禧陵和乾
隆陵稍有不同,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慈禧陵没有哑巴院。在明楼底下进入
古洞门,过道尽头则是一道内部浇铸了铁筋的墙壁,它的里面就是“金刚墙”。
地宫的入口就在这金刚墙下。东陵修建得十分坚固,要完全刨开地砖不是件容易
的事,匪兵们盗宝心切,便动用了炸药。在硝烟弥漫的残砖断石中,再向下深挖
数丈,终于呈露出一面汉白玉石墙,它就是金刚墙。从墙中间拆下几块石头,露
出一个黑森森的洞口。一进宫门,匪兵们便被宫中金碧辉煌的建筑迷住了,他们
疯狂地抢掠着,从脚下的金砖到天花板上的金龙,无不被他们夺走。而谭温江此
行的最大目标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宫。入地宫的路径非常隐秘,匪兵们一时无法找
到。于是,他们抓到一位曾在这里建陵的老人,动用各种刑法,逼迫老人说出地
宫的门路。地宫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坚固,普通器械根本无法打开,最后,他
们搬来炸药,这才打开入口。
顺着入口往下摸走,先是来到一道高3米、宽3米的汉白玉石门,连砸带
撞之下,石门打开,匪兵继续向前摸走,紧接着打开第二座石门,他们发现了里
面的“金券”、正中的汉白玉宝座上面停放着慈禧太后的豪华棺椁。就这样,那
些神秘的珍宝出现在匪徒们的眼中,惨遭他们抢劫和破坏……
东陵里究竟有多少财宝,历史上有过记载。早在慈禧生前,地宫刚修好
之时,便有大量殉葬物品陆续送入安放,直到慈禧入葬关闭地宫为止。
就在谭温江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宫的同时,第七旅旅长韩大保正打着军事
演习的幌子,挖掘规模更大的乾隆陵墓。地宫中的珍宝同样被洗劫,棺中尸骨被
拽了出来,扔在泥水之中。
10日,孙殿英乘汽车返回马兰峪。11日,20余辆大车满载珠宝回到司令
部。此时,全国的报纸仍没有登出任何消息。直到8月初,路透社才有电讯透露此
事,某些报纸予以采用,但仍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事发一个多月后的8月13日
,《中央日报》才报道了“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这才轰动全国,此事成为当
时家喻户晓的特大新闻。
对东陵盗宝事件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末代皇帝溥仪。此时溥仪被逐出宫还
不到四、五年,寓居天津张园,与遗老之间以君臣相称,自 维持小朝廷局面。
清室和遗老们分别向蒋介石和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以及各报馆发出通电,要求惩
办孙殿英,要求当局赔修陵墓。张园的灵堂决定要摆到陵墓修复为止。起初,蒋
介石政府的反应还好,下令让阎锡山查办此事。孙殿英派到北平来的一个师长被
阎锡山扣下了。随后不久,消息传来,说被扣的师长被释放,蒋介石决定不追究
了……
溥仪及清室遗老们非常愤怒就不说了,单说溥仪在上面提及的那位被抓
获的师长,此人正是盗墓重犯谭温江。当孙殿英、谭温江等获得珍宝后,他们急
于销赃,于是潜往北平,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为销售珍宝。结果被警备司令
部侦察得知,黄百川、谭温江于9月初先后被捕获,关押起来。
人证物证俱在,已很明显地证明是孙殿英率部所为。但官兵对此仍然含
糊其辞,在当时的报纸及官方来往函电中,对盗陵部队的番号以及主犯孙殿英的
名字均讳莫如深,避而不提。即使南京政府也没有表态。
然而,东陵盗宝案毕竟是一件重大的案件,大量国宝不知去向,激起了
民愤。此案不可避免地当做特大案处理,即使是做做样子,国民党政府也必须堂
而皇之地实施,但都在走冠冕文章而已
由于案情重大,审理此案的审判长必须具备上将身分,审判官必须具备中将
身分,法官也需要具备少将身分。商震受任审判长后,即命令遵化县缉拿盗陵正
犯归案。孙殿英压根没被列入缉拿名单,国民党当局正倚重他所率领的上万人的
军队,派他讨伐张宗昌去了。已捕获的谭温江曾被保释在外,如今迫于社会舆论
压力,将其重新收押起来。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将谭温江以前呈报马兰镇剿匪
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移送到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态,决不宽徇属下。与此同
时,警方又缉拿到几名嫌疑犯,一并收押,等候审讯。从1929年4月起,军事法庭
开始了断断续续的预审。
庭后,商震与审判官和法官约定再次召开会议,讨论最后判决书,呈报
军政部请示办法,其中罪轻者须“酌量分别首从,以资判决”。本案罪名大致分
为掘墓、盗窃、军人犯罪等许多项。
6月14日,军事法庭请有关专家检查赃物。15日召开会议,将“判决草案
”的全部卷宗汇订成册,赉送赴京。会议上,商震等将判决书理由逐一说明,并
声述完全根据军法,毫无偏袒徇私之处。最后署名盖章,派员送往北京。所获赃
物及其他一切物件,均行加封缜密保存。借用河北省政府印信,加盖印信诸事,
当日办妥,送往北平,静候军政部军法司宣判执行。
最高当局对此案迟迟没有判决。几个月过去了,孙殿英却在作战中收获不小
,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2万多人,声势更大。不久之后,孙殿英被授为安徽省
主席,成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军阀最终还是军阀,而且慈禧墓中的财富也帮助
了她巩固并扩充了他的力量吧!孙殿英则于不久之后又任新的职务,率领部队讨
伐自己的旧上司张宗昌去了。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安然,不仅与他当时的势力有关
,而且与他所进行的“地下活动”大有关联。也许审判的目的就是为了分赃。
孙殿英自己对那些暗地交易并不忌讳,反而颇为得意地告诉别人。他承认乾
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确是用炸药崩开的。根据《孙殿英投敌经过》中的记载,
孙殿应曾回忆说:“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极了,棺材里的尸体已经化了,只留下头
发和辫子。陪葬的宝物不少,最宝贵的是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听说是代
表十八罗汉,都是无价之宝。其中最大的两颗朱红的, 在天津与戴笠见面时送
给他做了见面礼。还有一柄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面上,剑柄上嵌了宝石
。 托戴笠代 赠给委员长或何部长,究竟他怎样处理的,由于怕崩皇陵案重发
,不敢声张。慈禧太后的墓崩开后,墓堂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宝物却多得记
不清楚。慈禧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量一量大约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
头是一只翡翠西瓜, 托戴笠赠给宋子文院长了。她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
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
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个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
佛爷好像在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上才发了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 将
这件宝贝夜明珠托戴笠代 赠给了蒋夫人。宋氏兄妹收到 的宝物之后,引得孔
祥熙部长夫妇眼红,接到戴笠的电告后, 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
事。”此外,孙殿英还送给阎锡山价值50多万元的黄金,送给监察院长珍贵的古
玩……无怪乎这些当官掌权的国民党要员起初积极查询此案,到后来却只是做一
些表面文章。因此,孙殿英才得以逃脱法网。
如此一件特大案件就这样以闹剧形式不了了之。孙殿英继续官运亨通,
谭温江也继续当他的师长。直到十几二十年后的解放河南汤阴战役中,人民解放
军将这一罪大恶极的军阀抓获。后来,孙殿英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补充几点
1。慈僖尸首挖出后谭温江手下一团长见还有几分姿色,居然奸尸,后来吓得精
神失常。
2。当时盗墓传嚣甚上,欧美各国古玩商找孙殿英买宝,传到外国记者耳朵才把
事情公开。
这就是“民国”!
孙殿英见形势严重,于是多方设法,寻找门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后经他的顶头上司徐源泉的帮助,打通了宋美龄的关节,他立刻送上一批稀世珍宝,其中有慈禧凤冠上的特大珍珠。抗战期间宋美龄去美国访问,将此珠缀在鞋上,使白宫总统见了都大吃一惊。同时,孙殿英又把乾隆墓中的九龙宝剑和一批名贵的古玩、字画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还找文物专家进行过鉴定)。送给宋子文的是慈禧头枕的翡翠西瓜。送给孔祥熙的是慈禧鞋子上的宝石。阎锡山、徐源泉等高级官员也都有馈赠。这样层层贿赂的结果,终于使孙殿英化险为夷。
评论读取中...
- 黄阿清 | 2009-03-24 10:56:22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 孙殿英1928年盗掘清东陵的丑行,使其臭名远扬。军阀部队以野蛮手段用七天七夜的时间大肆盗掘东陵文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孙殿英是如何萌起盗陵的念头以及盗掘中的一些内幕,则是鲜为人知的。
清东陵有什么
清东陵是清代的皇陵之一,清代的皇陵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在河北省。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的马兰峪,北倚昌瑞山,南靠金星山,东邻倒仰山,西傍黄花山。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系顺治皇帝亲选的陵地。另一处则是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与东陵相对。东陵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这里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五座帝陵,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忠章皇后的孝东陵、孝贞显皇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孝钦显皇后(即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等皇后陵,此处还葬有136位妃嫔 (其中有身体能够发出异香的维吾尔族女子香妃)、三位阿哥、两位公主。东陵共葬有161人。
东陵的中心是昌瑞山主峰下顺治的孝陵,其他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依次排列两边,昭西陵、惠陵、惠妃园寝和公主陵单成体系。诸陵中以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规模较大,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历时30年方告完工,耗费白银达180万两。
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亦是气势不凡,十分独特。在隆恩殿前有一块“凤压龙” 图案的丹陛石,这在清代的丹陛石中是绝无仅有的。它周边雕刻缠枝莲花,中心为丹凤展翅凌空、穿云俯首向下,丹凤之下一条蛟龙曲身出水,腾空向上,全部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玲珑剔透,构图别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慈禧垂帘听政操掌清朝政权达半个世纪的历史背景。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
孙殿英,名魁元。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孙麻子。河南永城县孙家庄人。幼年丧父,其母对他溺爱娇惯,自幼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他十几岁时开始跟着当地流氓地痞鬼混,经常出入赌馆,很快成为一个闻名的赌棍。他还当过鸦片贩子、“庙会道”的头目。
1922年,吴佩孚在洛阳时曾严令缉捕孙殿英这个毒贩,孙在洛阳不能立足,乃逃往陕州躲避。由于他在贩运毒品时结识了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的官佐,因而在镇守使署混得了一个副官职位,不久升为机关枪连连长,居然成了一名军官。以后利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之机,率部哗变,搜罗郏县、禹县、临汝县等县土匪和庙会道徒,一时声势颇大。1925年春,孙殿英和其他匪首被憨玉春收编,孙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后又改投国民第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下任旅长,旋复升师长。
胡匪出身的山东军事督办张宗昌与孙殿英见面后,十分赏识孙,委任孙为第五师师长。在张宗昌的羽翼下,孙殿英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流寇式的军事小集团。1926年春,张宗昌与李景林合向国民军反攻,孙殿英率部袭击了国民军第三军所属徐永昌部,为张立下了显赫战功,张宗昌即将孙部改编为直鲁联军第三十五师,后又扩大编制,以孙为军长。在直鲁联军节节败退之际,善于见风使舵的孙殿英更换旗帜,投靠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总指挥的徐源泉,孙任第十二军军长,打起青天白日的旗帜。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不属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扣孙部粮饷。部下官兵已半年没有发饷,其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上峰若再不拨粮款,恐怕开小差的更多,甚至有哗变的危险。部队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着“解药”。蓦地,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萌发——“盗墓去!”
另一促使他盗陵的原因是耳闻目睹东陵陵区被破坏的景况。当时孙殿英的十二军正驻扎在河北省遵化县境内。东陵自建陵以来,一直设有护陵机构守卫,那里有管陵人员,并驻有旗兵、绿营兵守护,还有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自1914年(民国三年),经内务部将东陵红桩以内地区划归清室管辖后,守陵人员就以薪饷无着,解决旗民生活困难为名,由护陵大臣报请清室,准予开垦土地,用来维持生计。此后,对东陵土地和林木的破坏逐渐升级。
1921年,直隶省(今河北省)省长曹锐以查办天丰益铺商盗买陵树为名,派兵一团查抄没收天丰益在东陵地区的一切财产,并设立垦植局。至此,东陵完全落于北洋军阀之手。垦植局实际上是公开盗伐陵树的机构,东陵陵树多次遭劫,“仪树”和“海树”被盗伐一空,昔日群松蔽日、苍翠郁郁的青山,至1928年已变成秃山了。
更有甚者,东陵的地面建筑也被军阀和当地土著人偷盗拆毁,先是各庙宇所有铜制装潢如铜钉、铜字等全部被盗,继而各殿隔房、槛框、窗棂被拆卸一空。1927 年,惠妃陵被盗,殉葬珠宝被洗劫一空,惠妃尸身弃置棺外。1927年冬,奉军第二十八军军长岳兆麟到马兰峪收编土匪,当地土著人马福田被委以团长职。1928年6月,马福田率部由保定开赴滦县,探知马兰峪空虚无兵,遂率部于深夜占据马兰峪,改易国军旗帜。马福田向来不安分,早对东陵宝藏垂涎,只是没有机会下手。
孙殿英部开驻遵化县时,沿途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大量外运,孙殿英心里直发痒。
孙殿英找到顶头上司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向他诉说了苦衷。也是好赌的徐源泉没有理睬孙的诉苦,两手一摊,“唉,唉”叹息了几声,说:“蒋总司令手头也紧张,还要对付共产党,耗资巨大。希望兄弟们以精诚团结为重,再忍耐一时。”
孙殿英唯唯诺诺地说了一通“理解上头的困难”等漂亮话,接着凑到徐源泉耳根,很机密地说出部下有人建议掘皇陵筹款发饷。徐源泉一听,先是一惊,继而平静下来,他也觉得这是发大财的好机会,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说行,也没有表示反对。孙殿英一看这阵势,心中窃喜,总指挥没有表示反对,这就是默认了。于是他决定放手大干。
盗墓找不到入口
孙殿英把几个师长叫来商量了一番,几个师长当然积极赞成。1928年7月初,在马兰峪各街道路口的墙壁上突然出现了第十二军的布告,告示从即日起在东陵进行军事演习,严禁黎民百姓入内,并限令演习区域的居民必须从速迁出,否则发生意外概不负责。老百姓看了布告,谁敢不搬出,连那些守护陵寝的旗丁,也一个不剩地出了陵区。孙殿英唯恐泄露机密,又在陵园四周设置警戒,不许任何外人入内,并散出谣言,说陵园四周布有地雷。这样一来,更没有人敢靠近陵区一步了。与此同时,驻马伸桥的孙殿英部第八师师长谭温江率部向马兰峪马福田部袭击,激战数小时,马部不支,队伍溃散。
之后,谭温江和旅长韩大保率工兵营等部开始在东陵掘墓。7月4日首先掘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工兵营在陵寝各处连续挖了两天两夜找不到地宫入口。孙殿英急了,派人把当地地保找来。地保是个40多岁的小地主,听说是要为盗皇陵当“参谋 ”,顿时吓得脸色蜡黄,两腿直打颤,但又惹不起这个军长,只好说:“陵寝面积这么大,我也不知道入墓穴的具体位置,还是找几个附近的老旗人问问吧!”这话提醒了孙殿英,他立即派人找来五六个老旗人。但这些老人也不知道地宫入口,孙殿英以为他们是不肯说出秘密,开始还好言哄劝,渐渐失去耐心,就用鞭子抽、烙铁烙。老人哪经得起这折腾,不到半天工夫就死去两个,有一个实在受不了这罪,道出了离此地10多公里有个姜石匠,曾参加修筑陵墓,兴许还能记得进地宫的位置。
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地宫入口,古时修筑皇陵最后一道工程——隧道的匠工,往往都被处死。那么这姜石匠是怎么活下来的呢?这里面有一段奇事。原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他的命。当时慈禧入葬时,在工匠中挑出81人留下作最后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可以从另一事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们心里明白得很,这只不过是历朝沿袭下来的骗局,既然被留下了,就别想活着出去。这个姜石匠当时已40多岁了,几天前听乡里人带信,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独生子,可把他喜坏了,现在要他留下来,连儿子也没看一眼就死去,心里不是个滋味。他在搬动石头时走神,脚下一滑,一块大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过去了。当时正忙碌中的监工以为他死了,怕玷污了金券(即寝宫),便叫人拖出去扔到荒山坡。姜石匠醒来时发现自己不在陵墓工地,又惊又喜地拼命跑回家,这样才算捡了一条命。
深更半夜,姜石匠突然被几个军人请到东陵来,他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孙殿英对姜说,请指点一下进入慈禧寝宫的墓道入口就送你回去。姜石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吓得小腿肚子直抽筋,跌坐在椅子上。姜石匠想,我怎么能做出出卖祖宗的事呢?孙殿英用元宝、金条来引诱,姜石匠还是一言不发。孙殿英火了,吩咐手下搬来刑具准备用刑,转而一想,如果姜石匠经不住用刑,死了,我哪儿去找墓道入口?于是又没有上刑。孙殿英把桌子一拍:“他奶奶的,不说?把你儿子抓来,老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这一招真灵,还没等孙手下的人出门,姜石匠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在石匠的带引下,墓道口找到了,但道口被多层花岗石堵得严严的,石头与石头之间又用的是桐油糯米石灰浆粘固,真可谓天衣无缝,比自然山石还难凿。工兵营长叫人搞来两大桶硝镪水,想用侵蚀的办法打开石障,但还是无济于事。时值夜半,掘墓的官兵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瘫倒在地上。孙殿英一看急了,干脆叫部下运来炸药,牵上导火索。只听“轰、轰”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慈禧陵墓的墓道被炸开一个大窟窿,刹时“嗖嗖”——一股股阴霉气从墓里窜出,吓得官兵直往后退。“他奶奶的,还不赶快下去!”孙殿英吼道。于是掘墓官兵提着马灯战战兢兢地沿墓道往下,孙殿英又吼道:“他奶奶的,谁也不许胡来,谁胡来我崩了他!”又命谭师长带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谁敢携宝潜逃就打死谁。
这些官兵带着恐惧穿过墓道进入地宫,但见石条供桌上的珠宝闪闪发光,真像阿拉伯著名小说《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后的情景。已半年没发薪饷像饿牢里放出来的这些匪兵,已顾不得许多了,一拥而上,将供桌上的殉葬宝物抢得精光。然而他们贪心不足,又以刀劈斧砍,将慈禧的棺打开,那满棺的金银珠宝更是灿灿莹莹。匪兵们又群起向棺里扑去,将棺内珍宝劫掠一空。抢掠中,慈禧尸骸被扯出棺外;在争抢尸身宝物中,尸首被分拆,惨不忍睹。有三名军官为争夺宝物互相残杀,死于地宫内。匪兵们在撬动棺木时又发现一个地洞,复又将地洞宝物抢光。
慈禧墓盗毕,孙殿英又命挖乾隆的裕陵。挖法与前一样,也是用炸药开墓道入口。乾隆的地宫更富丽堂皇,其尸身已腐化,仅剩头发和肋骨等。匪兵们进去后,同样将乾隆棺的宝物抢劫一空。之后孙殿英还想盗掘顺治的孝陵,因听人说顺治帝于生前在五台山为僧,该陵里的棺系空棺,便没有下手。遂拟掘康熙的景陵,正欲动手,不料石下沟中流出黄水,后畅流如瀑布,顷刻地上已积水二尺余,故又未动手。7月11日,经过七天七夜的疯狂盗掘,孙殿英部满载开拔盗到了什么
乾隆和慈禧都是清史上的显赫人物,不言而喻,两墓中的随葬珠宝一定是车载斗量。既然两墓皆被盗掘一空,那么孙殿英及手下官兵的所得一定十分丰富。关于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的殉葬品究竟有多少,如今故宫保存的内务府档案及其他资料有记载,尤其是慈禧墓记载比较详细。慈禧地宫的随葬品分生前和死后两类,《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中,记载了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1879年4月16日)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1908年11月8日)慈禧生前在地宫中安放的宝物,计有金花扁镯、红碧瑶豆、金镶执壶、金佛、珊瑚佛头塔等150余件 (各件宝物上的正珠、东珠、米珠络缨达数千颗)。
至于慈禧死后入殓时的宝物就更为奢侈,据内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众人置后,方将陀罗金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一个。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复将珠网被掀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这里所说的西瓜、甜瓜、桃、李、杏、枣均不是瓜果实物,而是以翡翠、玉石等制作,尤以西瓜制作称绝,瓜为绿玉皮紫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为黑色。
至于慈禧地宫宝物的价值,《爱月轩笔记》中也有说明,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 000粒,估值22.8万两。
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
另外,从截获和上交的盗陵赃物也可看出。孙殿英、谭温江等盗掘东陵后急于想销赃,四处活动国内外有关人士。谭温江等人潜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被卫戍司令部截获。8月4日,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查获其携带的宝珠36颗。据张交待,其还在天津卖了10颗,得币1200元,这46颗宝珠是在慈禧地宫捡到的。一个士兵尚且能拥有46颗宝珠,那连、营、团、旅、师、军长所得的宝物就可想而知了。8月14日,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计有35箱,内有大明漆长桌1张、金漆团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猎人、瓦魁星、描龙彩油漆器、陶器等,系由某古董商委托通运公司由北平运到天津,预备出口,运往法国,所报价值2.2万元。与此同时,在遵化截获所谓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企图携带的铜质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在东陵案发两个多月后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上交东陵文物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由此可见孙殿英部所盗宝物之巨。西去。
盗案为何不了了之
孙殿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刀砍斧劈炸药炸,肆无忌惮地盗掘清东陵,理应受到制裁,但这一通天大案最后却不了了之。东陵盗墓之时,蒋介石、何应钦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正在离东陵仅100多公里的北平,举行告祭孙中山、庆祝北伐胜利的活动。由于孙殿英严密封锁消息,故北平的要员们竟一无所知。盗墓的第三天,孙殿英还派谭温江到北平晋谒徐源泉,实为打探风声,见风平浪静,谭次日即返东陵禀报孙殿英,孙更加放手掘墓。直至7月11日盗墓部队西去,北平方面仍一无所知。直到8月初由于谭温江急于到北平销赃,与所委托供销珍宝的古董商同时被擒,才东窗事发,全国哗然。最早披露这一丑闻的是路透社,该社于8月5日以醒目标题刊出,之后全国各大报均于8月6日予以转载。
盗案披露后,许多民众团体纷纷电请国民政府,呼吁究查主谋。文化维护会电请严办盗东陵人犯,从速收缴殉葬诸物,修葺陵寝。民族精神振兴社申请:皇陵者,我民族精神之象征也,盗陵者乃民族败类。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指出:乾隆、慈禧帝后陵寝工程坚固,断非少数人最短时间所能掘破!国宝整理委员会吁请当局:速收缴被盗国宝,严防流出海外。
在全国声势浩大的声讨声中,国民政府不得不摆出一副整饬军纪、维护公理、严惩主犯的阵势。蒋介石宣称: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遵蒋介石手令,北平地方法院于8月8日派检验吏俞源前往东陵检验乾隆和慈禧棺木。阎锡山电河北省主席商震派兵保护东陵,警备司令张荫梧派兵保护西陵,商震又限令遵化县府严缉盗墓正犯,依法惩办。国民党要员们如此“轰动”了一番,但在谁是盗陵主犯上却含糊其辞,有时称之为“直奉联军某部”,有时称之为“逆军残部”,或“某方残军”。8月10日,以国民政府委员刘人瑞为首的调查人员,前往东陵开始调查。
刘人瑞一行到东陵后,沿途见陵墓被盗的遗痕,他们在裕陵墓道捡到铁尖锄一把,这种尖锄系工程兵所特有,非农民之物。又在马兰峪街发现孙殿英于6月的告示、旅长韩大保于7月7日的告示各一张。了解附近居民陵户,皆谓听到两陵方向传来的爆炸声。不时有军人到街上购燃料,人人腿脚都沾有地宫灰泥。又有人禀报,正值盗墓的7月9日、10日两天,见到孙军长夜间乘汽车自马伸桥至马兰峪。
然而,就在政府大员调查之时,孙殿英却坦然自若,竟以十二军军长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递交呈文,为盗陵的要犯、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辩护,罗列谭与盗陵案绝无关系的种种理由。徐源泉看了孙的呈文,叫人捎信给孙,给孙指点迷津:你孙殿英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一手遮天,进行庇荫。可是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你们这回掳获不少,外人传说有几万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风浪平息下来,你们要下大本钱。甚至各军团长、各军长门前也要设法打点,只要他们不群起而攻之,民众方面是可以压服的。孙殿英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的,其中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孙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孙在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孙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孙将这件宝物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孔祥熙和宋霭龄见后十分眼红,孙便又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并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东陵被盗一个多月,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国民政府方面虽派过大员勘查,却无善后办法。寓居天津张园的末代皇帝溥仪闻讯后痛哭,即在张园设灵祭奠,并电召北京皇室宗亲以及清室遗臣速来津商讨善后事宜。一连两天两夜召开的“御前会议”,决定派宝瑞臣、耆寿民、陈诒重等人前往东陵勘查,办理一切善后事宜。8月18日,宝瑞臣等70余人乘车驰赴东陵。到东陵后,首先对乾隆、慈禧二陵及其他陵进行勘查,然后着手帝后的复葬。原打算按乾隆、慈禧长幼辈序,先重葬乾隆,再葬慈禧。但因当时乾隆的裕陵地宫积水很深,需排干水后才能复葬,故先到普陀峪定东陵复葬慈禧。当然,在这些清室遗臣们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况。直到8月31日,乾隆遗骨才被复葬。
自东陵被盗后,清室遗臣多次到卫戍司令部要求严惩盗陵凶犯,但要犯谭温江却被保释出狱,其他盗陵人犯又多逃出北平。各界人士纷纷电请政府,要求从速秉公处理,北平总商会请求组织特别法庭审判此案。不得已,阎锡山电令卫戍司令部从速组织军事法庭,军事法庭由商震上将任审判长。迫于舆论,陆军监狱马上将保释在外的谭温江重新收押,听候审判。与此同时,第六集团军总指挥徐源泉也将谭温江以前呈报所谓马兰峪剿匪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保存,移送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示对部下决不宽贷。东陵盗案于1928年12月中旬由军事法庭开庭调查,此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预审中,主犯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而主谋孙殿英更是逍遥法外,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并协同任应岐讨伐张宗昌。6月15日,军事法庭决定拟出审判书呈报中央,将谭温江等嫌疑犯在押,故久悬未决的东陵盗案结束。
军事法庭上报几个月过去了,因案情盘根错节,难以判决。这时孙殿英已率领军队到陇海线上与阎锡山、冯玉祥取得联系,又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两万多人,深得阎、冯的器重。经孙殿英与阎锡山交涉,谭温江亦被释放。以后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庞炳勋投敌组织新五军。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为“曲线救国”的“忠臣”,被委派为先遣军总司令,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1947年孙殿英被活捉后,他身边始终跟着一个随从。随从手里拎着两只木箱,木箱并不起眼,只是箱外裹着一层红色皮革。知道底细的人都知道,孙将这两只木箱视如自己魂魄,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让随从提木箱跟到哪里。因为提箱人是他的亲信,所以,即使孙成了俘虏,随从仍一步不离的跟在身边。他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两只木箱,孙早有交待:你在箱在、你不在箱必在!然而,箱里装的是什么?除孙知道,随从只知是宝物,却不知是何宝物。当然更不准他人瞧看。当时战乱年代,也没人过问,更没有他人看过。然而,远在中原晋冀鲁豫野战军总部的刘伯承和邓小平,却十分关注他身边的两件宝物,虽然不知是何宝物,但此人盗过慈禧墓肯定是顶级国宝,一旦汤阴解放,两件国宝必须上缴收回。孙殿英被捉后关押在18旅旅部。没多久,野司来电:命旅长肖永银(后为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务将孙身边两件国宝查到,收缴归公。肖永银哪里知道这事,心中纳闷,孙殿英身边还有国宝?他当即叫来保卫干事,说:你去查一查,看看孙殿英身边有什么宝物?放在哪里?查清报我。保卫干事走后,肖永银又觉不妥,野司命令将孙身边国宝收缴,肯定是无价之宝,不然总部首长岂能这么重视!又一想,对呀,当年此人盗过慈禧墓?留在他身边的肯定是稀世珍宝!顿觉事情重大,必须亲自前往调查和审问。他急急走进关押孙的房间。孙殿英马上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肖永银见他非常客气,并和颜悦色地跟他说:孙司令,听说你有两个宝贝,拿出来让我也开开眼!孙殿英一听,知道瞒是瞒不住了,脸色顿时出现一副苦相。此时,他虽已深陷囹圄,但要取走他身边宝物,似如利刃在剜他的心头肉,可是,自己一生作恶多端,已是性命难保,两件宝物就是保住了,倘若性命没了宝还有何用?他像傻子一样,木然发呆,好久他才醒过神来,点头哈腰地说:兄弟愿献宝,兄弟愿献宝!
说完,他掏出钥匙命令随从将箱子打开。两只普普通通箱子打开了。顿时人们眼前一亮,满屋生辉。只见一箱里摆着一个玉石西瓜,全是由珍宝玉石做成,且不说每一粒玉石的价值,仅玉石的数量已是一时难以数清;再说另一箱里摆一口宝剑,剑身已呈黑色,剑柄镂金雕玉,年代已是久远。肖永银一时也看呆了,看了好一会儿,才问孙殿英:孙司令,你这两件宝贝,是从哪里得来的呀?这一问,孙脸色顿时黯然,好一会儿,他才叹息道说起来惭愧,是兄弟我从慈禧墓里取出来的。肖永银又问:这两件东西有什么特殊吗?孙殿英又低头细细瞧看一番,然后低声说:这个玉石西瓜,是当年外藩进贡清朝皇帝的礼物:这口宝剑,是三国时代赵子龙的!
肖永银心头一震,啊!赵云的宝剑,当年叱咤风云的赵子龙用的就是这把剑?哎呀呀!肖永银不由地将宝剑握在手中,感觉沉甸甸的,望着发黑的古剑,两千年前赵子龙的神武英姿,仿佛活跃在眼前……肖永银将古剑放回箱内,慢慢合上箱盖,沉吟片刻对他说:孙司令,真对不起,这些宝贝是国家的,必须交公呀!
孙殿英脸立刻变白,他为难了,想不交,现已深陷囹圄不敢不交,不过他还是说:我太喜欢这两件宝物了,你不知道自从有了这两件宝物在身边,我活着都像有了精神头儿,能不能再让它陪我两天!肖永银说:不行啊,这是野司的命令,必须上交归公!孙殿英交出国宝后,被押送到中原野战军总部,刘伯承特意见他一面。随后将他送到涉县关押,生活上对他以优待,但他几十年抽大烟恶习难改,关押生活很不适应,不久即病,虽经多方医治,终因年龄大身体差,于1947年秋病死。
评论读取中...
回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
- 欢迎天涯er mouse_hk 回家
- 欢迎天涯er 方乒乓 回家
- 欢迎天涯er trista0822 回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