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早期佛教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教义不彻底 

印度民族的思想基础是婆罗门教建立起来的.婆罗门教的一个重要观点,或者说是本质的观点就是"享受人生",强调纵欲的正当性,并神化纵欲过程中产生的快感. 

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其理论核心就是针对"享受人生"而提出人生是苦海的理论.但佛教并没有完全抛弃婆罗门教的基本理论,因此佛教在禁欲和纵欲之间一直摇摆不定.释迦牟尼采取的是"中道"原则,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早期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模糊态度,造成佛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佛教的某些教派仍然把性欲神圣化,作为成佛修行的一个法门,就是这个原因. 

在印度佛教的发展为印度教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印度教提倡享受人生而反对纵欲.从教义上否定了对人生苦海的认识,也否定了婆罗门教纵欲的观点.实际上,在印度宗教发展史上,佛教成为一个阶段性的宗教,只具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性质而不是别的什么.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特别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比较彻底地破除了性欲的神圣性,将世俗的东西完全消除,这样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早期佛教的修行方式造成憎侣成为印度社会的负担,进而失去存在的基础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坚决反对僧侣从事生产活动,认为生产活动是修行的大敌.因此憎侣在印度的生存方式只能靠乞讨,这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但大量的僧侣存在而又不从事生产,必然形成社会的负担.实际上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早期佛教的这种修行方式,只可能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社会照此倾力维持,而最终整个社会生产水平和生产力枯竭,而导致民族灭亡,还一个是佛教被社会排斥而自己消亡.那么在印度的最终结果是,佛教在印度消亡. 

一个相近的例子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地区仍然比较多的保持着佛教的最初形态.在僧侣从事生产活动问题上,比较坚决地贯彻了释迦牟尼佛的意图.僧侣生活完全社会负担.结果是僧侣们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否都实现涅磐,我们不得而知,但藏传佛教地区社会经济不堪重负到可以看出来.根据社会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查对出来,这个地区的人口自唐朝以来是逐渐递减的,上个世纪初时统计的人口数,仅为唐时人口零头.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憎侣生存和修行方式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僧侣进行生产活动列为修行的必须功课之一.每个僧侣每天必须完成规定的劳动时间,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当然有些条件好的寺院可以不再进行田间劳动了,有些"腐化"了,但打扫庭院等内部还是必须的功课.要知道,就连这种活动,也是释迦牟尼坚决禁止的. 

中国的佛教,由于僧侣门自己进行生产活动,有了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这是印度佛教根本没有的一个主要生存条件. 

第三,佛教领袖自释迦牟尼佛逝世后,后继无人 

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所提出的佛教理论,都是由其弟子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而释迦牟尼佛自己没有任何著述流传下来.口耳相传就造成了在流传和理解上的歧义.佛教后期宗派极多,有学者统计在五位左右,但每一派人数却不多.特别重要的是,当时缺乏一个具有领袖水平的缺乏领军人物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实际上基督教在耶稣去世后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基督教出现了一个叫保罗的犹太人,是他引入希腊哲学改造了耶稣的思想,并整理了基督教内部文件,在这个基础上主持编写了<新约>,<新约>对统一基督教各教派的思想起了重大的作用.再如孔子去世后<论语>的编写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可惜佛教没有出现能承担这样历史责任的人物 

佛教的整个宗教体系并不完整,存在很大的缺陷,佛教内部混乱,缺乏领军人物,这也是造成佛教在印度无力抵御印度教替代佛教的一个根本原因. 

实际上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最后的发展阶段.释迦牟尼佛提出实现涅磐要靠人自己的"顿悟",是所谓"佛者,觉也".但如何顿悟,释迦牟尼佛没说,大概他的本意是想让他的学生们顿悟一下.结果他的那些门徒学生提出了无数的办法,却没有一个人说到点子上.中国的禅宗,提出了"心"的概念,彻底解决了觉悟的途径和办法,可以说比较准确地体现了释迦牟尼佛"顿悟"思想. 

不少学者认为,禅宗提出"心"的概念,是对佛教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发展过程.佛教理论的成熟和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就使佛教具有了较强的战斗里,不会被论敌轻易击垮. 

上面所说的三个因素,就是佛教在印度衰落的主要原因.
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紙本210頁) 莊春江 編著 ©不同意被抄襲或營利性引用

第五章 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及其思想
  第一節 總 說
  「秘密大乘佛教」,一般普遍的習慣,也稱為「密宗」,或「密教」。在《大智度論》與《央掘魔羅經》的漢譯本中,早有「密教」一辭,但意思是指深奧的教說,而不是指本章所要說明的秘密大乘佛教。
  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與印度教的復興,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秘密大乘佛教的一些特色,如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以「怛特羅」(義譯為「續」),取代原先的「修多羅」(義譯為「經」),為教典名稱;使用咒術;重儀軌;多採象徵性意義等,都和印度教相同。又從流行的時間來看:西元四世紀初,笈多王朝時代的梵文學復興運動,將當時衰弱不振的婆羅門教,蛻變成印度教,而興盛起來。就在印度教興盛後的西元四、五世紀間,佛教在北印度烏仗那地方,就有修「密法」的傳說。西元七世紀,秘密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大日經》與《金剛頂經》集出,在思想與宗教儀式上,都深具印度教色采。這是佛教在印度教一天天興盛的環境下,一些重信仰,重他力加持,重「般舟三昧」法門,以及「瑜伽」(禪觀)修行方法的佛弟子,於傾向如來果德中,對世俗的印度教信仰,做了太多妥協後的產物。
  西元八世紀,印度教的學者,在北印度有鳩摩羅梨羅,在南印度有商羯羅,二人深具才華,擅長辯論。印度教有了這兩位學者的到處遊化,論破許多佛弟子,而顯得氣勢日宏。反觀佛教,受到這樣的傷害後,在北印度與南印度,都衰弱下來了。西元八世紀以後,印度佛教只有在東方的波羅王朝(約現今孟加拉地方),得到了王朝的護持,而有所發展。但主要的,還是以那爛陀寺、歐丹多富梨寺、超岩寺等寺院為中心,形成據點式的活動與發展。內容上,就是以秘密大乘佛教為主的型態,在這三個寺院中延續著。
  從西元四世紀,到西元九世紀,印度北方的烏仗那(即罽賓一帶,是與釋迦族血緣相近的塞迦族活動區域),西方的羅荼國,南方的吉祥山(是擅長咒語的達羅毗荼族活動區域),東方的烏荼(約為今日的奧里薩地方),都不斷地有「秘密大乘佛法」的傳出。這表示了密教的興起,在印度是全面性的。西元九世紀後,衰弱的印度佛教,就只剩下波羅王朝護持下的秘密大乘佛教而已。
  依據西藏宗喀巴所寫的《密宗道次第廣論》,可以將在印度秘密大乘佛教時期所集出的教典,根據集出時間的先後,以及教典性質的不同,略分為四類:
  一、「所作怛特羅」:這是以說明對諸佛的禮拜、供養等宗教儀軌,以及「真言」(音譯為曼怛羅,又譯為明咒、密言,《大日經》解釋為「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的)、「讚」的讀誦等為主的教典,是著重於外在、形式上記述的典籍。大約來說,「所作怛特羅」是秘密大乘典籍中,最早成立的部分,部類比較繁雜。在中國與日本佛教中,所說的「雜密」,就是屬於這一類。不過,也有少數屬於「所作怛特羅」的典籍,是在更晚的時期才集出的。
  二、「行怛特羅」:這是著重於說明結合外在形式上的儀軌咒術,與內在思想上的禪觀,為修行方法的教典。教典集出的時間,約比「所作怛特羅」教典遲一些。在漢譯的資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所作怛特羅」教典,就是一般簡稱的《大日經》。《大日經》是說明以身密(手印)、口密(真言)與意密(禪定)等「三密相即」修行方法的經典。
  三、「瑜伽怛特羅」:這是說明身、口、意三密合用(相結合),以修色身相,成為佛身的教典。教典集出的時間,又比「行怛特羅」教典遲一些。漢譯的「瑜伽怛特羅」典籍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般簡稱的《金剛頂經》。在中國與日本佛教中,稱為「純密」的,就是相當於印度秘密大乘佛教中的「行怛特羅」,與「瑜伽怛特羅」這兩部分。
  四、「無上瑜伽怛特羅」:這是以「以欲離欲」為修行的方便法,接近於印度教中的「性力派」,主張以「修天色身」、「即身成佛」為目標的典籍。這類秘法中,又分為「父」、「母」、「密集」、「時輪」、「勝樂」、「喜金剛」等多個支派(也稱為部),這是最遲集出的教典。各部中,因師門傳承、修行經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修行項目與次第。
  秘密大乘佛法,發展到「無上瑜伽怛特羅」的階段,專以修色身為主要目標。不論是以性力為方法,或以修定為方法,都是以修自己的身體為主,而不是以「觀慧」,以離「貪、瞋、癡」的修行為主了。西元十二世紀,回教勢力不斷地入侵印度。回教徒對佛教,並沒有特殊的敵意,但他們是極端的偶像破壞者。在回教的教義中,視破壞偶像,以及屠殺偶像的崇拜者,為正當的行為,並且說成是有福報的。他們對當時,以神像與佛像為禮敬對象的印度教與佛教,都視為是「偶像的崇拜者」,而一視同仁,大肆破壞。印度教由於深入一般人的生活中,有廣大的群眾基礎,雖然深受回教徒「據點」式的破壞,但仍然保有廣大的信仰群眾「面」,所以能夠不被消滅。佛教就不同了,衰弱的佛教,在波羅王朝的護持下,只能以三大寺院為中心,表面上是十分興隆,但實際上卻早已失去廣大的群眾基礎。佛教被印度教所吸收、同化,在群眾的認識裏,已經失去其獨特的教義與教化。所以在西元一二0三年,僅存的超岩寺被燒毀後,僧侶被追殺四散,而頓失所依。佛教在印度,既失去了信仰的群眾,又失去最後的寺院與僧團標誌,就這樣迅速地沈寂消失了。於是,歷史上一般認定:
  「西元一二0三年,印度佛教滅亡。」


莊春江工作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