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暴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政治漫畫:Brooks毆打Sumner,美國著名的議會暴力事件

議會暴力指稱發生於議會中的暴力事件。

儘管當眾鬥毆有損立法機構的莊嚴形象,政治的高度對抗性帶給立法者的壓力和憤怒情緒使得議會暴力在各國都時有發生。[1] 現代議會暴力經常由意見不合、票數緊逼引起。

古代的議會暴力則無關政府的合法性,政府行為的不公義,危害公眾或極度無理等因素,因此形式與現代的議會暴力不同。古代的議會暴力有時候是政變或赤裸暴力,有時候是議員之間因為榮辱而攻擊對方或進行決鬥

目錄

 [隐藏

[编辑] 古羅馬

Morte de Césare(凱撒之死),作者 Vincenzo Camuccini

古羅馬最著名的議會暴力,當屬羅馬將軍、獨裁官凱撒於前44年3月15日Ides of March)的一次元老院會議中被一群議員刺殺的事件。以該尤斯·卡西烏斯Gaius Cassius Longinus)和馬可斯·布魯圖斯為首,自稱解放者的議員們已經謀劃多時要刺殺凱撒。最後他們選擇在元老院會議上付諸行動,因為在會議上只有議員而沒有凱撒的親信。議員偽造了一份請願書要求凱撒交出政權,而凱撒則要求為此召開元老院會議。凱撒到達龐貝劇院之後,在場的議員和刺客共計60人取出托加下的匕首亂刀刺死了凱撒,據說一共刺了23刀,但只有3刀是致命的。[2] 凱撒之死直接引發了一場爭奪共和國政權的內戰,以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告終。

[编辑] 英國

現在英國下議院的坐席劃分為執政黨反對黨兩邊,各自有一條紅線,兩條紅線相距為「兩把劍」的長度,兩方都不可以越過紅界,這意味是將議員分隔,不許他們決鬥,因為英格蘭的早期議會是容許持武器進場的。

1762

英國亦曾經盛行決鬥,議員之間也會因為口角而決鬥。1762年 John WilkesSamuel Martin 的決鬥,起因是Samuel Martin在下議院對John Wilkes進行言語侮辱,決鬥在議會離席後立即展開[3]

1972

在一場關於流血星期日中英國士兵行為的爭辯中,獨立社會黨國會議員 Bernadette Devlin 用拳頭毆打了保守黨內政大臣 Reginald Maudling,原因是後者無視公民的證詞(包括Devlin的),堅稱英國士兵當時只是在進行自衛。事後Devlin聲稱她的行為是要取回發言權。她被處以半年禁止進入下議院的處罰。

1976

在和工黨國會議員的一場充滿惡意的關於《航空造船業法案》[4] 的辯論之後,保守黨員 Michael Heseltine 終於被一群高唱紅旗歌的人激怒了。他拿起會議室的儀仗在頭頂揮舞,但隨即被 Jim Prior 制止。前者離席後當日的立法活動被暫停。[5]

[编辑] 美國

Congressional Pugilists,1798 的政治漫畫,內容為Griswold和Lyon打架的場景。
1798年2月15日

這場打架事件發生在美國眾議院的會議室中,主角是聯邦黨眾議員,康乃狄克州的 Roger Griswold佛蒙特州的代表 Matthew Lyon。Griswold用山胡桃木手杖猛擊Lyon的頭、肩和手臂,後者則努力抵擋。然後Lyon跑到壁爐旁拿起一隻火鉗,返回現場勇敢反擊。身手敏捷的Griswold絆倒了Lyon,未等後者起身又打他的臉。這時旁人把兩人分開了。稍事休息之後,Lyon又突然拾起火鉗追趕Griswold,戰火又重新點燃。二者此前就有過衝突。同年1月30日,Griswold公開指責Lyon 「懦夫」,後者向前者臉上吐口水作為回報。結果Lyon成了第一個受到眾議院倫理委員會指控的眾議員,但在投票後他被免於處罰。

1856年5月22日

在這起著名的暴力事件中,南卡羅萊那州的眾議員Preston Brooks笞杖毆打了麻薩諸塞州的Charles Sumner[6]後者曾宣稱前者的兄弟Andrew Butler是一個皮條客,娶了一個「別人都覺得醜,他卻覺得可愛極了;污染了這個世界的風光,卻點綴了他的生活」的妓女。此後數十年,參議員們常常攜帶笞杖甚至是左輪手槍以避免遭受類似的厄運。

[编辑] 中華民國

應避免有陳列雜項資料的章節。(2010年1月6日)
協助將有關資料重新編排入適當章節或條目內。

中華民國政府的議會暴力通常稱為立委鬥毆立委群毆,是立法委員集體打架的意思。中華民國立法院發生打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一般以1988年4月7日民主進步黨立委朱高正跳上主席台毆打立法院長劉闊才為首件議會暴力。[7]

在早期,中國國民黨時代,隨國民黨政府來台之原中國各省籍立委國民代表在不用經過選舉的情況下,任期可以無限制。議會決議過程,老立委的票數全被國民黨府掌握,因而與在野黨衝突甚少發展到肢體衝突。而現在,參與鬥毆的立委,通常可以獲得媒體的特別關注進而吸引選票,有「政治作秀」、「看到攝影機才打架」、「其實是好朋友」、「先私下約好才打架」及「早上在立院打架、晚上一起上酒家」之說。立委鬥毆已被認為是台灣政治的標誌之一。

[编辑] 軍系立委對民進黨立委

1990年1993年

郝柏村任國防部長和行政院長時,軍系立委、「秩序組」和駐衛警為「捍衛國防部」而幾乎天天打架,這時民進黨只有12席,有時有人(例如盧修一)被打到住院,甚至有一次立法院長動用警察權將所有民進黨立委趕出立法院。

1990年3月7日

上午11時,立委陳水扁參加國防委員會的會議,質詢國防部長郝柏村是否在政爭時有意推翻李登輝,郝答不宜說明;陳又問如果以後再發生政爭時郝要站在那邊,這時主席周書府說這超出質詢範圍,兩方發生口角,因此周宣佈休息。下午1時,陳繼續上台質詢其他關於國防預算事項,郝繼續避重就輕,說以後再書面回覆,這時周就說以後所有東西都書面回覆,換下個委員,於是陳不滿翻桌,張俊雄戴振耀也跟著翻桌。這時郁慕明聽到國防委員會有事,便趕來拿椅子亂摔,說「他媽的你們敢摔我也敢摔」,盧修一也拿起椅子要打郁,郁則拿攝影機腳架抵擋,大家打成一團。

[编辑] 黑色恐怖

1993年

民選立委大量進入立法院,這時許多有黑道背景的人士也進入立法院。[8] 這時國民黨在立法院有個組織稱為秩序組,大多都是「武功高強」的人士加入,如趙振鵬林明義施台生等。

1993年5月5日

國民黨立委林明義和民進黨吵架。下台後,林因民進黨立委蘇煥智罵他幹你娘,於是拿黑金鋼大哥大朝蘇頭上猛砸下去。蘇事後解釋當時是用閩南語勸他忍耐一點(卡忍耐),但林卻誤聽為幹你娘

1996年3月3日

民進黨秘書長邱義仁在回民進黨部途中遭3名不明人士毆打,後來民進黨的證據指向立委羅福助

1996年6月14日

國民黨立委沈智慧質疑國事論壇的登記有人讓別人頂替,要求重新登記順序,並將登記簿緊抱在懷。這時新黨立委傅崐成便說如果沈不放手便要咬她。後來傅真的咬沈,沈則回踢到傅的膝蓋,傅又回踢,沈緊急就醫,後來驗傷證實沈真的右手被咬傷,私處有擦傷。

1999年4月23日

在審查環保署預算休息時,民進黨立委賴勁麟因不明原因摔下樓梯,頭、頸、腹、手肘多處瘀傷、流血。傳是被國民黨立委曾振農毆打並故意推下樓,此後立法院樓梯間開始裝監視器。[9]

1999年6月

立法院發生大規模鬥毆,朝野各黨都有參與,具體請看「參考」。[8]

2001年3月28日

當時為親民黨籍的立委李慶安在教育委員會質詢教育部長曾志朗,懷疑景文工商學校有黑金介入,這時無黨籍立委羅福助認為李在影射他,兩人發生口角,李拿茶杯向羅潑水,羅便打李一巴掌。[10]

[编辑] 近期

2004年3月23日

在重新統計總統選舉的票數之後,立法院朝野立委協商行政驗票的辦法未果,在立法院中發生嚴重肢體衝突。[11][12]

2004年5月7日

立院當日就「支持政府加速推動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進行決議,無黨籍立委朱星羽當場表示反對,引起民進黨立委賴清德不滿,隨即爆發衝突。朱星羽試圖把賴清德扭到桌子上,然後又猛擊他的肚子,還試圖用頭撞他。賴清德懷疑朱星羽喝了酒,結果最後喊來了交警測試酒精含量,結果為0。[13]

2004年10月26日

在討論軍購條例的過程中,立法院場面失去控制,朝野立委互相謾罵並互丟午餐便當。[14]

2004年11月6日

親民黨籍立委鍾紹和與民進黨立委郭榮宗等,對召開「全院聯席會或各委員會議」一事意見上不一致,而在立法院發生鬥毆。

2004年12月22日

無黨籍立委朱星羽與民進黨立委余政道發生口角,前者拳打後者,並揚言要「算帳」。[15]

2006年5月30日

在關於與中國三通的提議中,民進黨立委王淑慧奪過文件塞進了嘴裡。國民黨立委拉扯她的頭髮,想要藉此讓她把文件咳出,但以失敗告終。她本人最終吐出了文件並撕毀了。這是民進黨人第三次強行中止投票。

2007年1月19日

立法院正討論事項第一案「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草案」之時,藍綠陣營的立委之間再次爆發嚴重的肢體衝突,立法院長王金平遭波及。立委強行霸佔主席台,並將鞋丟向院長,卻打偏擊中王金平院長身旁護駕的立委。

2007年5月8日

同樣是審議「中選會組織法草案」時,民進黨的立委為了阻擋草案二讀,搶佔被藍營立委包圍的主席台,院長王金平無法主持會議。藍綠陣營爆發激烈肢體衝突,更投擲水杯、鞋子、文件等。事後兩者又互推責任,民進黨方面認為國民黨立委霸佔主席台,最大責任應由前黨主席馬英九來負;國民黨方面則認為「民進黨不照議事規則,拒絕表決,還誣賴馬英九」。王金平也譴責民進黨「以各種手段阻撓議事運作」。[16]

2007年5月21日

臺南市議會民進黨籍市議員劉益昌,因不滿國民黨籍市議員謝龍介印製「民進黨貪腐」撲克牌,劉在議會上向謝潑糞。

2008年10月22日

國民黨立委洪秀柱與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發生衝突。[17][18]

2009年4月22日

上午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邀請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等人報告即將舉行的第三次「陳江會談」。國民黨立委李慶華在進行程序發言時,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在台下表達不滿意見,引發李慶華不滿,要邱議瑩「有點風度跟家教」,邱議瑩與李慶華爆發口角,並突然從後面打李慶華一巴掌。李慶華下午到台北地檢署,按鈴控告邱議瑩傷害及公然侮辱罪。[18][19]

2010年1月12日

民進黨為了阻止《地方制度法》修正案,而與國民黨立委大打群架,最後國民黨版本的《地方制度法》驚險通過。

[编辑] 國際影響

中華民國立法院曾以「證明立委鬥毆比戰爭更有政治效果」而獲1995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和平獎。

[编辑] 印度

[编辑] 泰米爾納德邦

1989年3月26日

泰米爾納德邦立法會議上因投票結果發生了騷亂。執政黨和反對黨成員用拳頭互相毆打,並彼此投擲文件、桌子和麥克風。反對黨領導人,曾是著名電影演員的 Jayalalitha Jayaram 在被一堆文件打中之後含淚離開了現場。[20]

[编辑] 北方邦

1997年10月22日

北方邦立法會議騷亂中,立法會議成員們使用麥克風和椅子作為武器。[21][22]

[编辑] 南韓

2004年3月12日

南韓總統盧武鉉遭彈劾前夕,一群親盧武鉉的議員在國會內與反對派展開約20分鐘的肢體衝突。

2007年12月14日

在距離南韓總統大選還有5天的時候,南韓大國家黨和大統合民主新黨的議員在國會大打出手。之後雙方又在17日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

[编辑] 墨西哥

2006年12月1日

在贏得總統選舉的費利佩·卡爾德龍就職前幾個小時,立法院爆發了打架事件。電視台對打架過程進行了現場直播。[23] 儘管如此,當選不久的總統還是從後門進入了國會會議室,在一片揶揄聲中舉行了就職典禮。總統唱起了國歌,成功地讓反對黨安靜了一會兒,然後就快速離開了現場,跳過了就職演說。

[编辑] 香港特別行政區

此章節的準確性有爭議
掛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對話頁說明本文準確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香港議會中發生的議會暴力大多是由議員在議會範圍內向政府官員單向進行的侮辱性言論或行動,而非議員之間發生的暴力事件。這些行為沒有使用真正暴力是有誤導成份。

2008年10月15日

特首曾蔭權在立法會議事廳宣讀新一份《香港施政報告》時,黃毓民議員打斷了特首宣讀《施政報告》。其後在被請離場時突然向曾蔭權站立的主席桌前一次過投擲了三隻香蕉。部份議員認為這是香港有史以來在立法會的首宗議會暴力,事件成為香港政壇焦點。

2010年1月7日

黃毓民和詹培忠議事廳「嗌大交」(吵架)——在財委會會議中,詹培忠議員指黃毓民議員是「黑底就大哂」(有黑社會背景便肆無忌憚),而黃毓民議員否認自己「黑底」(否認黑社會)則反指詹培忠議員是「死監躉」(「臭釋囚」即詹培忠坐過牢)、「乞兒」(乞丐)、「仆街」(粵語髒話)、「走狗」等等。與黃毓民議員有相同政治背景的陳偉業議員後來加入罵戰,強逼詹議員辭職,否則詹便是「縮頭烏龜」,又公開指「佢(詹培忠)好大機會搵人斬我哋(砍我們),如果陳偉業畀人斬(被砍),肯定係詹培忠叫人斬嘅」,過程由香港傳媒攝下。但除了互罵兩方都沒有任何暴力舉動。[24]

2011年2月17日

香港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討論「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交津)。梁國雄議員因為不滿計劃,扭曲四個膠樽之後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擲出,暗指政府將交津計劃扭曲(在粵語中膠樽是交津的諧音)。會議主席李卓人作出勸止未能成功,會議中斷約一分鐘。膠樽並無擲中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與其它地方多人大打出手不同。[25][26][27][28]

2011年2月23日

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期間,梁國雄議員以茉莉花、黃蓮、苦瓜拖鞋等雜物擲向曾俊華司長,馬上被立法會主席趕出會議廳。是次事故也非任何肢體暴力,屬於抗議行為。[29][30][31][32][33]

2011年2月24日

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後翌日,曾俊華司長向立法會再簡介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期間陳偉業議員以祭祀鬼神、祖先用的紙錢(陰司紙)擲向曾俊華司長。陰司紙並無擲中人,無傷人能力,非任何暴力肢體衝突。[34][35]

2011年7月15日

人民力量在議會內外發起行動抗議政府推出「替補機制」,其中議員陳偉業,在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答問大會回答議員提問期間,向曾蔭權擲紙飛機。多名保安人員站在曾蔭權前,用手擋著,陳偉業其後被要求離場。紙飛機並無擲中人,紙飛機無傷人能力,並非任何暴力肢體衝突。[36]

2011年8月29日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在會議尾聲,黃毓民議員突然走到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及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前,展示一件寫有「平反六四」字句的T恤,其後將T恤擲向二人,擲中曾偉雄的臉。曾偉雄向委員會主席涂謹申抗議,要求記錄在案,但涂謹申則表示看不見T恤是否擲中了曾偉雄,不用驅逐黃毓民出會議廳。9月12日續會時,黃毓民否認自己向曾偉雄投擲T恤,只是揚起T恤。

[编辑] 其他國家

烏克蘭、印度、俄羅斯、義大利、玻利維亞日本等國家也曾發生過國會議員肢體衝突的事件。[37]

[编辑] 參考

  1. ^ "When politicians attack...". BBC News. 2004-5-23 [2009-06-25]. 
  2. ^ Death of Caesar. UNRV History [2009-06-25]. 
  3. ^ Hyde Park. British History Online [2009-06-25]. 
  4. ^ 這一段所譯自的英語原文此處為「Bill」而非「Act」
  5. ^ Mace - Commons. BBC News. 2005-12-22 [2009-06-25]. 
  6. ^ Canefight! Preston Brooks and Charles Sumner. U.S. History [2009-06-25]. 
  7. ^ 朱高正跳上主席台 似引爆的活火山. 聯合報. 1988-4-8 [2009-06-25]. 
  8. ^ 8.0 8.1 台「立委」三分之一出身「黑道」 打架鬥毆最為擅長. 人民網 [2009-06-25]. 
  9. ^ 立委賴勁麟 疑遭曾振農推下樓梯毆打. 聯合報. 1999-4-24 [2009-06-25]. 
  10. ^ 黑道說爆衝突 羅福助立院毆打李慶安. 聯合報. 2001-3-29 [2009-06-25]. 
  11. ^ 廣場上示威 立院內打架. 聯合早報網 [2009-06-25]. 
  12. ^ Taiwan leader denies vote-rigging. BBC News. 2004-3-23 [2009-06-25]. 
  13. ^ Taiwan politicians brawl over procedure. BBC News. 2004-5-7 [2009-06-25]. 
  14. ^ 台灣立委互罵 以便當作武器. BBC中文網 [2009-06-25]. 
  15. ^ 立院開打 朱星羽揍人. 聯合晚報. 2004-12-22 [2009-06-25]. 
  16. ^ 審中選會組織法 立院再混戰. 中國時報 [2009-06-25]. 
  17. ^ 2女戰爭 管碧玲摑洪秀柱巴掌. 聯合晚報. 2008-10-22 [2009-06-25]. 
  18. ^ 18.0 18.1 細數台立法機構暴力事件. 中新網 [2009-06-25]. 
  19. ^ 邱議瑩呼巴掌 李慶華怒告. 聯合晚報. 2009-4-22 [2009-06-25]. 
  20. ^ Riot in Indian State Assembly. New York Times. 1989-5-26 [2009-06-25]. 
  21. ^ Brawl In Uttar Pradesh State assembly, India. Youtube [2009-06-25]. 
  22. ^ Indian Government Ousts State Leaders. The Washington Post. 1997-10-22 [2009-06-25]. 
  23. ^ Mexican Congress in brawl before inauguration. CNN. 2006-12-1 [2009-06-25]. 
  24. ^ 監躉詹培忠大戰黑底黃毓民
  25. ^ 政府跪低交津允放寬. 東方日報. 2011-2-18. 
  26. ^ 新交津再讓步 兼職可攞半津. 太陽報 (香港). 2011-1-18. 
  27. ^ 長毛四擲膠樽 張建宗譴責. 
  28. ^ 梁國雄向張建宗掟膠樽抗議交津計劃. 
  29. ^ 2011-2012財政預算案 - 社民連梁國雄
  30. ^ 長毛向曾俊華擲物被逐 (足本)
  31. ^ 「社民連」救市不救人 長毛白果苦瓜掟財爺
  32. ^ 長毛擲茉莉花斥救市唔救人. 東方日報. 2011-2-24. 
  33. ^ 長毛掟茉莉花苦瓜被逐. 太陽報 (香港). 2011-2-24. 
  34. ^ 篤數被踢爆 曾俊華拒下台. 東方日報. 2011-2-25. 
  35. ^ 議員怒吼曾俊華下台. 太陽報 (香港). 2011-2-25. 
  36. ^ 陳偉業議會內向曾蔭權擲紙飛機被趕離場. 香港電台. 2011-07-15. 
  37. ^ 看他們用拳頭解決問題:世界議會暴力大觀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連接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评弹名家特辑:程美珍

表演者: 程美珍
出版者: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条型码: 9787799217994

   

(少于10人评价)

 66.7%
 33.3%
 0.0%
 0.0%
 0.0%
推荐

简介 · · · · · ·

  《评弹名家特辑:程美珍》程美珍,一九三六年生。一九五一年从前辈弹词名家、祥调唱腔创始人朱耀祥为师习唱长篇弹词《林冲》、《玉堂春》、《啼笑因缘》,旋即以[插边花]形式与朱耀祥同台演出。其后短期与杨仁麟拼档弹唱《白蛇传》。一九五四年加入上海市评弹实验小组第九组,参加了《盘夫索夫》、《复活》等中篇的演出。一九六零年加入上海先锋评弹团,与周燕雯拼档弹唱长篇弹词《十美图》。八十年代初加盟东方评弹团,与女程小珍拼档弹唱自编长篇弹词《女太子》。程美珍嗓音甜润清亮,精于弹唱。早年唱过蒋调、丽调,后以擅唱祥调名闻书坛。她对韵味独特、拖腔跌宕多姿的祥调唱腔从旋律、伴奏两方面进行美化和腔从旋律、伴奏两方面进行美化和发展,强化了祥调的特征,赋予了祥调唱腔新的生命力。她演唱的《别凤》、《哭凤》、《旧地寻盟》、《听歌》、《骂金钱》、《西厢》等祥调开篇和唱段均有很好的口碑。为了展... (展开全部)   《评弹名家特辑:程美珍》程美珍,一九三六年生。一九五一年从前辈弹词名家、祥调唱腔创始人朱耀祥为师习唱长篇弹词《林冲》、《玉堂春》、《啼笑因缘》,旋即以[插边花]形式与朱耀祥同台演出。其后短期与杨仁麟拼档弹唱《白蛇传》。一九五四年加入上海市评弹实验小组第九组,参加了《盘夫索夫》、《复活》等中篇的演出。一九六零年加入上海先锋评弹团,与周燕雯拼档弹唱长篇弹词《十美图》。八十年代初加盟东方评弹团,与女程小珍拼档弹唱自编长篇弹词《女太子》。程美珍嗓音甜润清亮,精于弹唱。早年唱过蒋调、丽调,后以擅唱祥调名闻书坛。她对韵味独特、拖腔跌宕多姿的祥调唱腔从旋律、伴奏两方面进行美化和腔从旋律、伴奏两方面进行美化和发展,强化了祥调的特征,赋予了祥调唱腔新的生命力。她演唱的《别凤》、《哭凤》、《旧地寻盟》、《听歌》、《骂金钱》、《西厢》等祥调开篇和唱段均有很好的口碑。为了展开她端庄大方的演唱风采,我们特辑录程美珍现存全部影像节目,以飨喜爱祥调唱腔的评弹爱好者。
  
  01 啼笑因缘·旧地寻盟(选段)
  02 啼笑因缘·骂金钱(选段)
  03 啼笑因缘·天桥听歌(选段)
  04 啼笑因缘·别凤(选段)
  05 文明村(开篇)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7个) · · · · · ·

程美珍(2)  评弹(2)  中国(1)  影像(1)  戏曲(1)  祥調(1)  蘇州彈詞(1)  

程美珍食品

zh-tw.facebook.com

 

程美珍老師. jennifer600304@yahoo.com.tw

campus.ckgsh.ntpc.edu.tw

 

100.4.29高二和班劉姥姥進大觀園─程美珍老師

ckgsh.ntpc.edu.tw

 

bbs.voc.com.cn

489 × 360 - 程美珍(梁珊饰) 淑贞母亲。性格啰唆,重男轻女,因经岁月风霜, ...

 

 

 

 

類似圖片 ‑ 其他大小

 

程天放先生,原名學愉,江西新建人。民國前13年〈清光緒25年,1899年〉 ...

csil.org.tw

 

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歷任理事長簡歷

程天放
程天放先生,原名學愉,江西新建人。民國前13年〈清光緒25年,1899年〉生於杭州,56年病逝於美國,後歸葬台北。
民國6年入復旦公學,8年復旦大學畢。9年公費留美,11年獲伊利諾大學政治學碩士,15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曾任上海學生聯合會會長,為五四運動時的學生領袖之一,參與監督北京政府執行對巴黎和會代表之訓令、實施抵制日貨;亦曾為加拿大《醒華日報》總編輯。
回國後任教於復旦大學等校;16年任中國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後歷任江西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中央大學教授、國民政府參事、中央軍官團政治總教官、政治部主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19年代行省主席職、20年任國民會議代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21年任國立浙江大學校長、江蘇省政府委員兼祕書長、湖北省教育廳長、23年任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24~27年任駐德國大使、28~32年任國立四川大學校長、32年任中央政校教育長〈曾兼新聞系主任〉、兼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委員、36年獲選為立法委員、38年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39~43年為政府遷台後首任教育部長;卸任後赴美,任教於華盛頓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政大在台復校後曾任外交研究所所長;47年任考試院副院長;54年任故宮管理委員會委員。
著有《歐亞歸途》〈47年〉、《美國論》〈48年〉、《二十世紀之科學(四):社會科學之部 政治學》〈55年〉、《使德回憶錄》〈56年〉、《程天放早年回憶錄》〈57年〉、《胡適與中國》〈57年〉;編有《國父思想與近代學術》〈56年〉。現存有《程天放先生紀念集》;另,王家瑩著有《樂育菁莪─程天放傳》〈72年〉。
其藏書捐贈政大,政大亦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命名為「天放樓」,以茲紀念。
程先生多年代表我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亦為我國籍之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員候選人。



杜光塤
杜光塤先生,字毅伯,山東聊城人。民國前11年〈清光緒27年,1901年〉生,64年逝世。
民國9年國立北京大學預科卒業後入本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法學系榮譽學士、15年獲碩士學位、辛辛那提大學榮譽博士。
曾任中山大學教授、國立青島大學教授兼教務長;26年獲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29年任西北大學教授、教育長等;32年當選為監察委員;36年獲選為立法委員、外交委員會召集委員;兼任國立政治大學教授。來台後任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兼政治系主任、東海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政治系、華盛頓大學客座教授;政大外交研究所所長。
著有《現代憲法問題》〈30年〉、《法國第四共和之政府與政黨》〈40年〉、《民主國家的政黨》〈42年〉、《民主國家的憲法問題》〈42年〉、《論艾森豪總統》〈42年〉、《現代國際關係與國際組織》〈46年〉、《近代國家之對外關係》〈51年〉、《兩次大戰期間憲政制度》〈62年〉、《論政治與外交》〈65年〉。
59年,杜先生獲提為我國籍之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員候選人。



張彝鼎
張彝鼎先生,號鑑秋,民國前10年〈清光緒28年,1902年〉生於山西省靈石縣,81年病逝於台北。
民國17年北平清華學校〈留美預備部〉畢,18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學士學位,翌年獲碩士學位,22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
學成歸國後,追隨時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先生,任侍從室祕書,並兼任中央政治學校國際法教授、26年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28年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部政治部主任、34年任綏遠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再調為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晉察綏分署署長。36年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37年任國防部政工局副局長兼軍事發言人。40年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副主任、43~45年升任主任,後兼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副主任,45年任國防部常務次長。51年應聘執教於國立政治大學,歷任法律學系系主任、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主任、法律研究所所長、法學院代院長;59年轉任司法官訓練所所長。
著有The Interpretation of Treaties by Judicial Tribunal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3〉、《戰時法律概要》〈27年〉、《行政學概論》〈54年〉、《中外人權思想之比較》〈70年〉、《鑑秋憶往錄》〈70年,與俞士英合編〉、《國際法論集》〈75年〉;並曾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四、國際關係》〈60年〉。
另,張彝鼎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有《張彝鼎先生紀念集》〈81年〉。
張先生長期擔任本學會總幹事和The annal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中國國際法學會年報〈英文本〉總編輯,杜光塤先生過逝後獲推選為理事長。


薛毓麒
薛毓麒先生,民國6年生,江蘇武進人,90年病逝於台北。
民國28年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畢;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政治碩士;韓國清州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34年任駐菲律賓馬尼拉副領事、公使館二等祕書;外交部條約司聯合國科科長、幫辦、39年升任司長;44年任駐聯合國大使銜常任副代表〈蔣廷黼與劉鍇兩大使之副手〉、聯合國第17~25屆大會全權代表、多次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法律〉委員會、亦曾任出席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代表之一;56~59年任駐加拿大大使、60年任駐西班牙大使〈曾於會場親睹我代表團退出聯合國〉;62年任外交部常務次長;64年任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72年任駐大韓民國大使;75~85年獲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77年任我亞洲開發銀行代表團副理事、78年曾出席在北京舉行之亞銀年會。
著有《盛母八十榮慶詩文集》〈59年〉;編有《國際危險地段概述》〈28年,與張道行合編〉。另,賴樹明先生著有《走過聯合國的日子:薛毓麒傳》〈83年〉一書。
薛先生於80~82年任本學會理事長。



丘宏達

丘宏達先生,民國25年生於上海,福建海澄人。
47年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51年美國長島大學政治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碩士;54年哈佛大學法學博士〈S.J.D.〉。
曾任哈佛大學法律學院研究員;56年台大副教授、59年國立政治大學教授;現為馬里蘭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現代亞洲研究專刊》。
曾任國是會議籌委會委員〈79年〉、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79年〉、行政院政務委員〈82~3年〉、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國統會委員〈84~89年〉、外交部無任所大使〈87~89年〉;現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
著有《條約新論》〈48年〉、《中國國際法問題論集:兼論最近國際法問題》〈61年〉、People's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Law〈1974,與Jerome Cohen孔傑榮合著〉、《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64年〉、《中美關係問題論集》〈68年〉、The Future of Hong Kong〈1987,與Y. C. Jao、吳元黎合著〉、The Draft Basic Law of Hong Kong: Analysis and Documents〈1988〉、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Sea: Cases, Documents and Readings〈1991,與Gary Knight合著〉、《釣魚臺列嶼主權爭執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的研究》〈80年〉、《聯合國研究》〈83年〉、《現代國際法》〈84年〉;另編有《丘漢平先生法律思想和憲法問題論集》〈62年,與丘宏義合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76年,與任孝琦合編〉、《現代國際法參考文件》〈85年,與陳純一合編〉、《國際法學會第六十八屆大會報告》〈89年〉等。
另,丘宏達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有《國際法論集:丘宏達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90年〉。
丘先生於1981年起擔任改版後之Chines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affairs年刊總編輯;76年起即任《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總編輯;並於82~88年任本學會理事長,任內成功爭取國際法學會1998年年會於台北召開;1998~2000任國際法學會世界總會〈ILA〉會長,現為該會終身副會長。



馬英九

馬英九先生,民國39年生於香港,祖籍湖南衡山,41年隨父母來台。
61年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65年美國紐約大學法學碩士;70年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在美期間曾任波士頓第一銀行法律顧問、馬利蘭大學法學院研究顧問等。
返國後,於70年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兼蔣經國總統英文祕書;73年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祕書長;77年任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兼大陸工作會報執行祕書;80年任大陸委員會首席副主委兼發言人;81年獲選為國大代表;82年任法務部長;85年任政務委員。
曾長期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校法律系兼任副教授;86~87年任政大專任副教授。
87年當選台北市長。
著有《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75年〉、《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回顧與展望》〈85年〉等書。
馬先生於74~78年任本學會副祕書長;86~88年任副理事長;88年獲選為理事長。



會  長:陳長文
 93~96
陳長文先生。民國33年生於昆明,38年來台。

56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58年取得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59年獲得哈佛大學法學碩士、61年獲法學博士。

曾任海峽交流基金會首任秘書長,並曾以紅十字會秘書長的身份,為兩岸交流破冰,79年9月簽署歷史性的兩岸協議-「金門協議」。

現任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兼執行合夥人;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財團法人台北歐洲學校董事長;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董事;元智大學董事會董事;政治大學研究所教授『超國界法律問題』;中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財經法律與企業經營』專題講座;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經法律政策與企業經營』專題講座;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客座教授及教授委員會主席。
秘 書 長:陳純一 93~96
英文年刊:丘宏達
中文年刊:馬英九
副秘書長:何曜琛 93~96 王冠雄 93~96
執行秘書:孫揚明


 

會  長:楊楨 97
學歷:東吳大學法學士

   澳洲國立蒙納西大學法學碩士

   澳洲龐德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經歷:曾任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

   現任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副 會 長:陳純一

秘 書 長:姚思遠

英文年刊:馬英九
中文年刊:陳長文

©Copyright 2008 Chinese (Taiw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管

中委程天放向請願學生演說(各地學生集京向中央黨部請願出兵東北抗日)。

km.cca.gov.tw

 

中委程天放向請願學生演說(各地學生集京向中央黨部請願出兵東北抗日)。
中央社攝 二十三年一月一日
   
中委程天放向請願學生演說(各地學生集京向中央黨部請願出兵東北抗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