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观察】黄岩岛对峙之后的南海战役的突击方向问题
“台湾缩回去了,这是最近最让人失望的事情,但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一方面表明台湾的小马多谋而无断,国民党位卑而命蹙。明眼人都看出国民党的命运取决于能否走出台湾一隅,放眼华夏四方,如今蛇鼠两端,可见其未来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岛内今年统论开始抬头,虽为二月莺啼,却震动岛内各界。试想一个受到多年妖魔化,多年歧视的思潮竟然能如小草出头般地在荒漠中冒头,这意味这什么?我们必须给这个荒漠来一点和风细雨,让新绿变成大树。台湾没有离开南海,他走不了,只要太平岛不沉,只要他那海棠叶的想象疆土没有改变,他就走不了,走的是小马的政治生命和国民党的希望。”
“ 美日终于站到台前来了,他要牺牲台湾、越南和菲律宾的和平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想在东亚制造动乱,来满足他们某些阴谋的需要。可是他要牺牲的那些宵小之徒,没有这个胆略和本钱,美日注定要变成拖着三个油壶的落水者。”
从2001年6月到今天,可以看出局势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针对美日拖着的三个油壶,台湾由于马英九的当选,台湾独派惨败,民进党开始改弦更张,台湾的独立意识被极大的遏制,这就使得我们在东南方向腾出了手来。马英九通过连战提出的所谓一国两区的设想的本质是此人开始产生新的野心,他想趁某种机会登陆,也就是说东南竖子开始放眼华夏了。我始终认为南海问题实际上是台湾问题的一个变种,建国后南沙易手,台湾的责任要占70%,因为那时只有台湾有控制南沙的海军和基地力量,但他没有尽力,所以南沙问题决不能让台湾作壁上观。今年以来,菲律宾狂躁异常,与台湾局势的变化有本质的联系,事实上各种消息表明台湾正在加强太平岛的防务。而越南由于美国对其支持力度并未兑现,目前处于蛰伏中。从整个南沙三方(中、菲、越)四面(中、美、台、日)的情况看,在南沙展开攻势的时机成熟了。
展开攻势,突击方向的选择就成为了核心关键。多日以来笔者一直在纳闷菲律宾为什么会咬住黄岩岛不放?表面上看黄岩岛在南沙东侧,西沙南侧靠近菲律宾一方,但黄岩岛是中方已经实现控制的岛礁之一,菲律宾在南沙局势逐渐对己不利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一定另有图谋。笔者认为图谋有以下两点:一、以进为退,保护其欲保护的重点目标。二、制造热点,寻求美国介入,给台湾施压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
在军事上说黄岩岛对菲律宾而言是相对内线,菲律宾保护起来容易一些,但以中业岛、种子岛以东各岛礁就相对处于外线,外线的岛礁守护相对困难,但防守力度也应当最大,但为什么他首先出现在黄岩岛呢?本质就是在黄岩岛制造国际争端的事实状态,不给中方解决南沙问题的口实,同时在军事上拖住中国海军,争取时间以待局势变化,应该说他的打算还是高明的。但是他这种热化分歧的举动仍然是军事冒险,我敢肯定为他们制造这一战略的那个人此时眼里最焦躁的焦点在另一个地方。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看出整个南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在中业岛,这里距太平岛不到一百海里,处于南沙航道的中间点,岛屿面积较大有机场建设的条件,东侧各个岛礁皆距菲律宾本岛较远,属相对外线。这里是菲律宾占领中国岛礁最多的地方,一旦出现事变收复岛礁的效果也最好。
让我们设想太平岛驻军在人民解放军收岛战役中面临的困境。如果太平岛国军参战,则是我们极为欢迎的事情。支持我们,则大事可成,别说中业岛是囊中之物,就是“双方共御外辱的共同流血”这件事就比夺占中业岛的战略利益还要大。如果支持菲律宾,马英九的大陆梦就破碎了,这对大陆的稳定有好处,同时太平岛也可以就势收回,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成熟了。如果做壁上观,台湾当局目前的整个国体破碎了,人民心理将发生巨大变化,对而我们收复台湾有益。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美国的处境,台湾出现在南海问题中绝对是美国的噩梦,台湾是美国岛链战略的核心,是美国中断拦截中国弹道导弹的基石,台湾出问题是美国可以哭出声来的惨败,所以美国不敢对台湾施加过大的压力。菲律宾是美国传统小弟,美国抛弃他将会会丧失国家信用,但自己直接介入又鞭长莫及,且其东亚目前防御的重点仍在日本方向。
判断了各方的可能,我认为目前最佳的应对方式如下,一、在黄岩岛死死的拖住他,用海监船甚至包围他的军用舰只,迫使他举止失措,最好是让他打出第一枪。二、派遣特混舰队进入太平岛东侧海域开始大规模军事演习,做好出击准备。三、一旦菲律宾利令智昏敢于打出第一枪,就不管黄岩岛的得失直接夺占中业岛,并采取蛙跳的方式占领最东侧的马欢岛,隔绝附近各岛与菲律宾的联系,迫使其投降。四、在国际上谴责菲律宾武力对待民用目标的倒行逆施,争取舆论主动。五、将西面向越南的防御事实上交与太平岛驻军,迫使其加入收岛之战。五、东海舰队与俄罗斯舰队巡航钓鱼岛冲绳附近海面形成围魏救赵之势。六、与台湾讨论收复中业各岛后的防务问题,争取将这些岛的防务交太平岛驻军。七、只要台湾接手甚至可以采用心知肚明的方式移交,解放军海军离开热战海域班师,让美国哭去吧。
此帖被中年近卫军于2012-04-20 14:49:18置顶
此帖被新语3于2012-04-19 13:48:00编辑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