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齡

... 公,官至兵部尚书;父亲毕业于大清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叶挺、王伯龄同期。

luxury.qq.com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王柏齡
性別
政黨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籍貫  大清江蘇省江都(揚州)
出生 1889年
逝世 1942年8月26日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四川省成都
學歷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隊第十期步科畢業
經歷
  • 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司令部參謀
  • 雲南高等軍事學校砲兵科科長
  • 廣東大本營高級參謀
  • 黃埔軍校教授部主任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副軍長兼第20師師長
  • 第一軍副軍長兼第1師師長
  • 長江要塞司令
  • 中央教授部主任
  • 江蘇省政府建設廳廳長

王柏齡(1889年 - 1942年8月26日),字茂如,中國江蘇揚州江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曾為黃埔軍校教授部主任。因兩次戰役中的臨陣脫逃,遭到蔣介石的不滿,未被授予重要職務。

[编辑] 簡介

王柏齡出身江蘇名門,14歲入讀南京陸軍小學,畢業後轉往保定速成學堂,與蔣介石為同學。

畢業後往日本留學,進入振武學堂,同時加入同盟會。畢業後在日軍中實習,辛亥革命後回中國,參加南京、上海等地革命

二次革命後再往日本,進入陸軍士官學校十期,1915年畢業。

1916年回中國,繼續反袁活動。

1923年往廣州,參予創建黃埔軍校,孫逸仙任之為教授部主任。

1924年黃埔學生成立國民黨黨軍兩團,王柏齡任第二團團長(一團團長為何應欽)。次年黨軍東征陳炯明,王柏齡於淡水城陣前逃脫,事後免去團長職務,改為兼任軍校代理教育長。

1925年成立國民革命軍,黨軍改為第一軍,軍長蔣介石。

1926年1月第一軍增設教導師,由王柏齡為師長。之後與一軍第一師師長錢大鈞對調職務,王成為第一軍第一師師長,兼第一軍副軍長。

1926年6月開始北伐,初期一軍第一師及第二師為預備隊。後來第一師在9月進攻江西,一度攻下南昌;但之後即被孫傳芳在10月調主力包圍。王柏齡再次於陣前逃脫,事後被免除職務。

1927年後任長江要塞司令。

1928年初南京成立中央軍校,王曾一度被任為教授部主任,至年底被調任江蘇省建設廳長。次年獲選為國民黨中執委,之後未曾再任重要公職。

抗日戰爭時期,退出軍界,以國民黨中央委員身份僑寓昆明。晚年耽於禪理,與高僧印光往來。

1942年病逝成都。終年54歲。

 

[编辑] 參考文獻

  • 國民革命軍,師史總攬,知兵堂出版,2008年6月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有不少可靠来源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王玉龄 名媛为爱梦一生
http://luxury.QQ.com  2007年08月09日11:47   《淑媛》    评论7

 

 

 

  她出身长沙名门望族,母亲祖上驰骋沙场,曾被清朝皇帝册封为罗武勤公,官至兵部尚书;父亲毕业于大清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叶挺、王伯龄同期。与国民党抗战十大名将之一张灵甫的三载婚姻,将所有的爱与思念熔铸在她心中。无论她身处何处,这份爱都与她同在,陪她走过无数艰辛与快乐的日日夜夜。

 

 

 

  采访到王玉龄颇费了些周折,因电影《红日》翻拍,这位当年抗日名将张灵甫将军的遗孀、尘封已久的美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几经辗转,当我在《佳人——王玉龄画传》一书的编辑那里得知,已经年过八旬的她依然坚持帮助儿子打点在上海的生意,马上与她取得了联系。约定的那天上午十点,我准时将电话打过去,电话那头一个温婉而略带嘶哑的声音响起:“你好,对不起啊,我这几天喉咙有点不舒服,请多包涵。”很难想象,这位每天朝九晚五准时上下班,在儿子公司员工眼里和蔼慈祥的“张妈妈”,曾经一个人远渡重洋,考入纽约大学学习财经,并且留在美国航空公司一工作就是21年。“我觉得我现在从忙中间也感觉到很快乐,忙里偷闲也别有滋味。总是无所事事,你会感觉到老了,不被人需要了。”就这样,谈笑间一个女人历经六十多年的传奇故事在我眼前拉开了序幕。

 

 

 

 

 

 

  爱你有多深,就是苍天捉弄我几分

童年王玉龄(两个光头男生中间的一位)和兄弟姐妹们在长沙老宅

 

 

 

  1928年,龙年,在湖南长沙远近闻名的豪门望族,一个聪慧秀丽的女孩“衔着金钥匙”降临人世,她就是王玉龄。当时的王家富甲一方,有良田千顷,人丁兴旺,家风严谨。小玉龄一出生,就有外祖父为她讲子曰、诗云;到了能和堂姐一起去福湘读中学的时候,则有大伯父带她品茗听书;姨父母因为没有孩子,对她视如己出;因为是家中的独生女儿,父母对她更是千依百顺,直到十岁,衣服都不用自己穿。可就是这样一位本该幸福终老的小公主,却在17岁那年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一生所有的幸与不幸,都从这一刻开始。

 

 

 

  由于日军的入侵,王玉龄的中学几乎是在逃难中完成的,在福湘中学只上了一年,就随学校上山下乡,躲避战火,辗转到贵阳才完成了中学学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小玉龄终于按捺不住对长沙家园的想念,自己一个人坐着汽车,穿山越岭,从贵阳回到了长沙的王家大院。尽管楼房还在,但是在历经战火的庭院里,皂夹树、叫天子、黄蜂、菜花和曾经高筑在树冠上的鸟窝都已经消失不见。小玉龄第一次知道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忧伤和苦痛。那时的她完全想不到,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在等着她。

 

 

 

  时任国民党七十四军副军长,在抗战时期外号“常胜将军”的张灵甫也想不到,自己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在情场上却历经坎坷。下属的一封信把王家的小女儿说得佳人天成,才貌双全。于是,他放着南京戍卫司令的“肥差”不做,坐专机从重庆到福湘,从贵阳到长沙,一路寻找王玉龄。耗时一年多,居然连佳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好不容易在长沙摸清了王玉龄的脾气性格、作息出行习惯,还专门请下属制造种种偶遇:原国民党七十四军张处长的太太特邀王玉龄去长沙颇负盛名的“一乐也”理发厅烫发。在烫发中,张灵甫就站在她理发椅的后面,从对面的镜中窥视她的芳容。“要我这样追别人的话,人家会以为我神经病,但张灵甫比较执着。有时候他知道我到朋友家,他就来坐在门对面就想看看我什么样子,一等等三四个钟头,等不到只好回去了,因为我进去就不出来了,又是聊天,又吃东西。”王玉龄现在想起当时初遇爱人的情景还是忍俊不禁,“说实话,我根本就没看见他长什么样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