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與陳麗珠(下)

May 14th, 2010

文/李欣芬

另外,陳麗珠也自述在施明德因美麗島事件再次入獄後,有一次她去探監,「發現有很多黨外女同志全都拿著他的親筆函趕去探監」;對照另一位前妻艾琳達所言「施明德沉溺於女人」頗為吻合。1990年五月二十日,李登輝就職,對美麗島事件政治犯頒佈特赦令後,施明德出了獄。先是和過去就有淵源的作家李昂交往,並同時和多名女子來往,當時盛傳著他自己對外所言,由於被關二十五年,所以要彌補那段空窗期,因而有所謂「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戀愛三不原則;個人便曾在2004年的反核遊行時,和施明德前妻艾琳達並肩行進,親耳從她口中得知,有多名女子為施生下孩子。2005年一月,六十四歲的施明德選擇安定下來,和先前的助理,也是其中孩子的母親陳嘉君(1987年進入東吳大學社會系就讀,應是1969年出生)結婚。
  政治人物的感情問題屬於私領域,誠然應得到尊重,然而我們卻是從感情層面窺知了多年來享有社會高知名度與尊崇地位的施明德的真正面目。誠如網路上多人的推斷,施明德的現況是老夫(2010年虛歲七十)、少妻(四十一歲)、子幼(小學)又無業;加上2006年七月曾罹患肝腫瘤開刀,2007年二月發現有復發情況,再次開刀。因此施心中的恐慌可想而知,遂想安頓好妻小往後的生活;而在此統派當權的氛圍下,施不再追究加害者,槍口轉向往日的同志,竟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夫妻倆頻上藍營的政論節目大爆料,甚且共同出書撈錢。觀乎四月十七日新書《叛亂.遺囑》發表會那天,大小媒體無一缺席;甚至台灣電子業兩大龍頭之一的聯電公司董事長曹興誠也親往捧場,就知道施明德此書的版稅將豐富入袋。
 值得注意的,跟了施明德十幾年,一向隱身在後的陳嘉君,現在施明德的提拔下積極現身,儼然是他的接班人;而且夫妻倆有志一同指控並醜化昔日的同志,做為撈錢的資本。可以預知的未來,頂著「施明德妻子」頭銜的陳嘉君,將積極往政界發展,施明德正是她最佳的經紀人。
中國國民黨常在槍斃人之後,又安一個匪諜或叛亂犯的罪名給枉死者。施明德也不遑多讓,雖說政治犯在獄中不得自由,但獄外的家屬日子也著實不好過,面臨著精神與經濟的雙重壓力,受盡煎熬,陳麗珠便說她到處為施明德下跪求情;憑心而論,施明德的確不曾好好照顧到陳麗珠母女,不曾盡到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何況施明德在小金門擔任砲兵軍官服役時,已有了女兒,本人跟女政工間卻仍密切往來。然而1974年,在施明德囚禁十二年後,因先行出獄的政治犯蔡寬裕的介入下,陳麗珠要求離婚;同年十一月於板橋土城仁教所,由許晴富、施明正作證人簽下離婚協議書;1975年蔣介石過世,全台減刑,1977年六月十六日施明德囚滿十五年出獄,與陳麗珠至區公所正式完成離婚登記。結果數十年來施明德卻四處散佈,用「討客兄」、「壞女人」等不堪字眼加諸陳麗珠身上,甚至恩斷義盡情絕到用法律訴訟的方式,連「前妻」的名份都不願給,此舉證實了他可負人,但人絕不能負他!
至於與施明德現任妻子同齡的二女兒施珮君,從小就遭受白色恐怖的精神凌虐,背負著父親是施明德的原罪,在學校受盡師長與同學的恥笑;2008年施珮君竟因詐欺罪入獄,原來1997年設立後現代廣告公司,乃施明德構想,因身為立委不便出面,由珮君掛名並執行公司業務;就由於公司人員均反對施明德妻陳嘉君(當時還是施助理與女友)進公司任職,施明德便反目,憤而在提供開辦費及公司一個月薪資後,不再出資。加上由於母親陳麗珠被倒債;施明德購屋也以珮君為人頭戶,卻還款不正常,致使珮君信用紀錄不佳,無法取得銀行貸款;最後施珮君因借貸二百萬被判七個月,於該年十月二十四日發監執行。
因此,文章的最後,個人想為陳麗珠所獨立出版《台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一書呼籲,此書總長逾二十六萬字,包含一百三十二幅珍貴圖片,以及四十一封施明德家書,還有一封施雪蕙致蔣經國的信;由於此回憶錄將毀去施明德「聖人」的形象,因此2008年九月舉行新書發表會當日,施明德即傳真至各媒體,表示若敢引用書上一字一句即提告,後來只有蘋果日報做了大篇幅報導,自由時報篇幅較小,電子媒體播出兩三檔之後即拉下。
接著,施明德進一步委託陳長文的「理律法務事務所」寄存證信函,給印刷廠、誠品、金石堂、博客來、三民書局等,要求書店通路在五日內要完成下架回收的動作,不然就會提告。因此,現在只有「台灣的店」敢販售此書,以及在選舉場合才能看到陳麗珠擺攤販賣這本書。
由於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並且施明德已與加害者國民黨和解,加上其所委託的「理律法務事務所」就跟馬皇(馬英九)與媽媽桑金大班(金溥聰)委託的是同一家,因此現在施明德打官司也就跟馬皇與金大班一樣,幾乎都是贏的。我們同情弱者並站在他們這一邊,因此得幫幫陳麗珠的忙,買本《台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吧!畢竟這本書是陳麗珠的公道與維生之路,也是施明德從神壇走下凡間的見證;尤其,當施明德為了金錢在猜忌、爆料昔日同志的同時,我們更有必要將他從神還原成人!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前副秘書長)

Entry Filed under: 07-副刊



找知識

2006.8.18

〔記者蘇永耀、陳詩婷、彭顯鈞、田世昊/報導〕施明德發起倒扁運動,他的前妻艾琳達昨日直言批施「墮落」。艾琳達說,施明德這幾年金錢需求很大,一直間接接受藍軍金錢資助,近年更是大部分仰賴藍軍。她並直言:「施明德只能當國民黨、親民黨的尾巴,沒有獨立性」。

艾琳達,再度痛批施明德發起倒扁,動機不純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施明德,長期來接受藍軍資助。

艾琳達說,「他一直都有一些間接的藍軍的金錢資助,他現在是,最近五年也是,大部分是依賴藍軍,我認為他應該把他個人的財政、個人的家用啊、他個人的收入,全部應該公佈」。

質疑施明德的金錢來源,更痛批前夫私生活不夠檢點。

找知識

 

施明德前妻艾琳達出書 “小三”李昂站台

2011年11月27日 02:58
來源:聯合新聞網

字號:T|T
0人參與0條評論打印轉發

人權運動者艾琳達(右)昨天發表新書,好友李昂(左)到場站台。

人權運動者艾琳達(右)昨天發表新書,好友李昂(左)到場站台。

蒋方良出生于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她的父亲伊巴提亚 ...

hudong.com

 

 

記者陳瑞源╱攝影

施明德前妻艾琳達昨天發表自傳「美麗的探險」。「老情敵」作家李昂、施明德的女兒施珮君都來捧場。

身為國際人權運動者,艾琳達在台灣政界、社運、環保等領域擁有豐厚人脈,雖然艾琳達最不喜歡被冠上「施明德前妻」、「比台灣人還台灣人」等封號,缺席的施明德還是場上最夯的「隱形人」。

始終跟艾琳達維持友好關係的李昂說,外界常誤以為艾琳達和施明德是「政治婚姻」,其實她「非常愛施明德,比我還愛他」。可惜她始終「不是施明德的菜」。新婚期間,施明德甚至帶著另一位美國女友Dabbie一起度蜜月,溫順、甜美的Dabbie顯然比常為了左派政治理念與施明德起爭執的艾琳達受喜愛,其實艾琳達心中很抑鬱。

李昂說,艾琳達因「美麗島事件」被驅逐出台灣後,長達十年不在台灣,前後與施明德交往過的「小三們」多達十餘人,「我也曾是『小三』。」但她始終與艾琳達維持友好的情誼,這是因為艾琳達「雍容大度,把革命放在愛情前面!」

李昂認為艾琳達的書呈現了一名外國人如何看待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她對台灣民主的貢獻,絕對不是因為施明德。「這絕對會是未來的教科書。」

自詡是歷史見證人的艾琳達,如今在北醫開設「體驗台灣社會歷史」課程,常帶著學生走訪墳場,爬梳台灣的歷史記憶、思索生命與死亡。臆測未來或許台灣會有座小廟奉祀胖胖的白種女人,人們將稱呼她「番婆娘娘」。

[責任編輯:黄智慧] 標簽:艾琳 施明 

施明德前妻艾琳达(右) ,1978年,两人登记结婚。

tw.people.com.cn

 

蒋方良

蒋方良蒋方良

蒋方良(1916年5月15日-2004年12月15日),原名菲娜·伊巴提娃·瓦赫瑞娃(俄语:Фаина Ипатьевна Вахрева),白俄罗斯人,中华民国第六、七任总统蒋经国的妻子。

编辑摘要

目录

1 简介
2 简历
3 生平
4 传奇爱情
5 轶事
 
蒋方良 - 简介
蒋方良老年蒋方良

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Faina Epatcheva Vahaleva),(亦称:菲伊娜·伊巴杰夫娜·瓦赫列娃,俄语姓名:Фаина Ипатьевна Вахрева,英语姓名:Faina Epatcheva Vahaleva)。

蒋方良出生于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她的父亲伊巴提亚为铁路工人(另一说为前帝俄贵族,十月革命后由该工人领养),后全家迁至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自幼双亲亡故,并由姐姐安娜抚养长大。16岁时在乌拉尔河附近之工厂与蒋经国相识,于1935年3月15日结婚。

1936年12月,斯大林终于允许蒋回中国。在杭州被蒋中正和宋美龄接受后,在浙江溪口举行了第二次婚礼。除了学习官话之外,蒋方良也学习宁波话。蒋经国夫妇与蒋经国的亲生母亲毛福梅居住,并相处良好。

在台湾,蒋经国任职总统后,方良虽是第一夫人,却鲜少表现,有如传统中国深闺妇女。在整个政治生涯中,除了关乎国民党的重大事故以外,她通常与公众保持距离,因此外界对她所知甚少。蒋方良来华后,至逝世前因为身体状况等因素,不曾回过故乡。在台湾的年代,也只在1992年时与到访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市长见面过。

蒋经国死后,她的孩子也相继去世。2004年12月15日因肺肿瘤导致呼吸衰竭,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寿88岁。[1]

蒋方良 - 简历
蒋方良年轻时的蒋方良

1934年,在苏联乌拉山区,芬娜结识蒋经国。

1935年3月,这对异国恋人结婚。12月他们的儿子蒋孝文出生。1936年又添了女儿孝章。

1937年4月,芬娜远离故乡,和蒋经国回到了中国。蒋经国给她起了一个汉名“方良”。

1945年,蒋方良生下次子孝武。

1948年,三子孝勇诞生。

1978年蒋经国就任总统,蒋方良成为台湾的第一夫人。

1988年蒋经国逝去之后,打击接踵而至,三个儿子的相继过世。

1989年,因糖尿病长年卧病在床的长子蒋孝文,患咽喉癌过世。

1991年,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次子蒋孝武突然暴毙。

1996年在12月的酷寒中,蒋孝勇在病房与母亲永别。

2000年,与蒋方良亲如姊妹的佣人“阿宝姐”,在服侍蒋方良五十多年后,回到大陆定居,蒋方良为此情绪低落。她的女儿孝章则长年定居美国。

2004年12月15日,蒋方良因病逝于台北。

蒋方良 - 生平
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合影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合影

结识蒋经国

1934年,在苏联乌拉山区,一名来自白俄罗斯的十七岁女工芬娜,结识远从中国前来的蒋经国,这段异国恋情,使少女改名“蒋方良”,从而也改变了一生。

蒋方良原名芬娜·伊芭奇娃·瓦哈李娃(Faina Epatcheva Vahaleva),是铁路工人的孤女,与姐姐同住,相依为命。自技术学校毕业之后,被派往乌拉山区的重型机器厂。1934年春,与任职副厂长的尼古拉·伊利札洛夫结识。尼古拉也就是蒋经国的俄文名字。

1935年春天,蒋经国与蒋方良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工人俱乐部举行了婚礼,在荒凉的西伯利亚建立起温暖的家庭。

来到中国

1937年4月,芬娜的人生更有了转变,她远离故乡,和蒋经国回到了中国。蒋经国给她起名“方良”。不仅如此,她必须适应中国的风俗习惯,并且要适应丈夫的“太子”身分所带来的种种变化。从正式进入蒋家的那天起,蒋方良便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传统妇女产生了精神上的认同,在这种认同感的指引下,蒋方良努力以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来塑造自己在蒋家的形象。

从大陆到台湾,对蒋方良而言,像是又失去一个故乡,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她万万想不到两岸的隔绝并不亚于冷战时期的中国大陆和前苏联,在台湾40多年的日子里,她既回不了故国,也踩不到大陆故土。

晚年丧夫丧子

蒋经国与蒋方良有三儿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蒋孝文、蒋孝武和蒋孝勇,女儿是蒋孝章。后来,儿女长大各自成家,台北官邸内只剩两老彼此扶持。蒋方良的日子寂寞、孤独,但总还有个老伴可依靠。而这惟一的依靠,也随着蒋经国和三个儿子相继去世,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谁也没想到,蒋方良儿女成群,老来竟会饱尝孤寂和凄凉。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短短8年内,蒋方良的三个儿子一个接着一个病逝。[2] 

蒋方良 - 传奇爱情
蒋方良与蒋经国结婚照蒋方良与蒋经国结婚照

她和蒋经国是在苏联认识的,那时的蒋经国正在莫斯科留学。蒋经国于1925年底,也就是他刚满16岁的时候,由蒋介石批准到莫斯科去留学。没想到蒋经国这一去几乎回不了中国,且差不多要了命。但蒋经国在苏联幸运地遇到了蒋方良女士,结为异国鸳鸯。

1931年,蒋经国被送到农村体验生活。以后,蒋经国又到工厂去工作。在他管理下的一位女工,芳名芬娜小姐,慧眼独具,看上了蒋经国。蒋经国卧病,她悉心奉侍汤药,情意绵绵。1935年3月,在悠扬的《国际歌》声中,一对异国情侣结下白首之盟。

蒋介石对于这位身材高大、金发蓝眼、高鼻梁的俄罗斯媳妇,起先有些不习惯,后来发现这个俄罗斯媳妇,个性温柔婉约,孝顺公婆,体贴丈夫,又照顾孩子十分周到,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妇女的要求,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型,蒋介石相当高兴,于是替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芳娘”,这也等于是对这位媳妇的肯定。毛氏觉得称小辈娘啊娘的,是个罪过,于是给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3]

蒋方良 - 轶事

蒋方良最终接受“情敌”

20世纪50年代,蒋经国耍宝,戏弄蒋方良。老夫老妻仍捉弄打俏。20世纪50年代,蒋经国耍宝,戏弄蒋方良。老夫老妻仍捉弄打俏。

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的蒋方良,生性活泼开朗,帮助丈夫蒋经国在政治的领域上开创事业,蒋方良也被视为勤劳简朴、克己奉公的贤内助;然而,青年女子章亚若的出现,打破了蒋家的和睦;蒋方良最后则接受中国社会常规束缚,把一切埋在了心。[4]

裸奔事件

有气不发,有志难伸,终究是会闷出病来的。刚开始时,没有人知道蒋方良是犯了精神躁郁症,但见她楼上楼下到处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到处翻箱倒柜。书把箱子里的衣服全部翻出来,一会儿又把首饰盒里的首饰倒了一地,弄得寓所内凌乱不堪。
   
更严重的时侯,蒋方良竟然脱光了衣服,全身赤裸,口中念念有词,烦躁地满屋子里到处跑,总管阿宝姐见状急得满屋子追蒋方良,为她披上衣服,遮蔽裸体。
   
蒋方良固然没有攻击行为,大白天赤身露体,毕竟让蒋经国既难堪又紧张,马上请荣总派精神科大夫,到寓所帮蒋方良看诊。   
   
在荣总医师的悉心诊治之下,她的精神躁郁症病情控制得宜,幸未恶化。[5]

蒋方良险遭阿扁“扫地出门”

蒋方良居住的“七海官邸”,紧邻台“海军总部”之旁,但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时,市政府一度单方面发表都市计划,要将“七海”划为公园预定地,差点要将蒋方良“扫地出门”,经力争才挽回。

蒋方良 - 人物评价
蒋方良1944年蒋经国与蒋方良结婚9周年留影

蒋方良跟她的婆婆蒋宋美龄比较起来,有人说蒋方良是一位永远没有声音的第一夫人,尤其在蒋经国去世之后,蒋方良深居七海官邸,除了每年为故“总统”谒陵,几乎看不见蒋方良的身影。[6]

她一生都小心翼翼地深藏在公婆、丈夫身后,这位异国女子自进入蒋氏家族,就一直以中国传统妇女美德要求自己,她有个典型贤妻良母的名字:蒋方良 ——沉默寡言、不问政事、勤于内务、足不出户的蒋方良,被称为“最没有声音”的“第一夫人”蒋方良。

蒋孝勇生前曾说过,他的母亲蒋方良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而蒋方良的长媳蒋徐乃锦在外界询问蒋方良屡遭打击后的心境时,亦曾有过一段令人动容的解说:“她内心的痛苦到什么程度,那你要再多40岁才能明白。”

 

希望有認識溫淑梅的朋友看到這篇的話能跟她說一下:p

raindog.pixnet.net

 

【廣和坐月子料理外送餐】,是產婦調理身體的好幫手, ...

cowa-mother-care.com.tw

 

東森新聞主播-溫淑梅
 
  【廣和坐月子料理外送餐】,是產婦調理身體的好幫手,是產婦的救星!幽默的一句評語,揭開了溫淑梅主播私下可愛、活潑的一面。在簡短的訪談中,猶能感受到她初為人母的喜悅。在因緣際會下,接觸了廣和,不僅有十分專業的餐點外送系統,還有專屬的調理師全程協助,時常致電關心吃餐狀況,叮嚀該注意的事項,讓溫主播在月子期間備感溫馨,貼心的服務,讓她慶幸當初並沒有選錯決定。

提到廣和的餐點,雖然清淡、雖然簡單,但溫主播憶起當初吃餐的菜單,她還是大大的讚美了廣和的【油飯】,特別稱讚這個她超愛的餐點,不僅美觀更是可口,光是聽她描述,就足以垂涎三尺。廣和所使用的食材都十分的新鮮,品質管理十分的嚴謹,每天的水果也都非常新鮮甜美,若是有吃不完的餐點,家人更是樂於一起分享。

溫主播也提及坐月子的期間她也有乖乖的搭配【莊老師仙杜康】及【莊老師婦寶】一起食用,沒有偷吃,沒有偷喝,很謹慎的遵守廣和這一套食譜的規則,即使【莊老師腹帶】帶很麻煩,但溫主播仍每天不厭其煩的綁,這一整個月下來,讓她原本有些胃寒的狀況,也都不復見,一般產婦容易有的手腳冰冷,也因為食材熱補的作用,讓才剛生產完的溫主播氣色立即紅潤,特別是體質的改善及體力的恢復,效用驚人的連她先生都為之震驚,婆婆及媽媽也都對廣和的品質及食譜激賞不已,並感謝廣和的細心服務,讓坐月子這種大事不必再動員全家人,可以以最便利、最專業的方法坐好月子。

溫主播的先生更是感性的感謝廣和對妻子的細心照料,並將產後快速的恢復體力全歸功於廣和,對於這樣一個高品質又高效率的專業團隊,更是迫不及待的想推薦給大家,讓大家都能一同感受廣和專業的服務與驚人的效用,【廣和月子餐】的確是現代人坐月子的最佳幫手!
 



廣和集團簡介如何坐好月子養胎其實並不難料裡外送服務廣和系列產品媽媽教室場次試吃會場次
 
::廣和坐月子月子餐料理外送服務網::
台北市北投區立功街122號 全國客服專線:0800-666-620 傳真:02-2

(一)守在轉角的希望(溫淑梅師姊的故事5集)4/8-4/14

newdaai.tv

858-3769
Copyright © 2005 cowa-mother-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所有資訊內容屬廣和坐月子月子餐料理外送服務網所有,非經同意不得以任意形式轉載或使用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800X600,建議使用IE 5.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

 

 

大愛真善美劇場「回家」系列 四月八日真情上映 人文志業中心回首頁
類別:人文志業最新訊息 / 最新訊息FLV 400K WMV 700K 列印|字體大小:
 
這是
五個尋找幸福的故事
五個想回家的故事
無論你走在哪一條人生路上 站在哪個角落
請別忘了 回家的路






大愛電視台真善美劇場將在四月八日起推出「回家」系列,共有五個故事,
五個不同背景的家庭,五則動人的故事。每個人都渴望有個溫暖的家,不論出門在外或飄泊天涯,不論經歷多少人、事、物的試煉,在人生旅程中,我們總是尋找著同樣的方向,那就是尋找回家的路,找回家的愛與溫暖,找一個幸福的家、找一個心靈可以靠岸的港口。

四月八日起 週一至週五 敬請準時收看大愛真善美劇場「回家」系列
首播:下午兩點二十五分 重播:隔天上午零點十五分以及九點












(一)守在轉角的希望 (溫淑梅師姊的故事 5集)4/8-4/14
在戲班長大的翹嘴女孩,尋覓了一輩子的幸福,沒想到就在自己的身邊….

陳仙梅 李翊 林美照 蔡明毅 謝其文 主演
製作人:湯以白 林尹川 導演: 林博生 編劇: 黃素玉

◎在戲班長大的翹嘴女孩,尋覓了一輩子的幸福,沒想到就在自己的身邊….


陳仙梅說
如河東獅吼般地罵人實在不容易
更別說是嘴裡還帶著暴牙罵




打頭陣的是陳仙梅主演的「守在轉角的希望」--溫淑梅師姊(陳仙梅飾演)的故事,淑梅在成長過程中缺少母親的關愛,個性倔強的她,在自己婚後也對丈夫子女要求嚴厲,導致家庭關係緊張,後來在慈濟志工的引導下,淑梅開始改變自己,也改變了和子女間長久以來的緊張關係。最後全家在歲末祝福演出「跪羊圖」,不僅現場觀眾動容,也讓差點誤入歧途的兒子回頭,家庭關係變得更緊密。淑梅師姊明瞭行善行孝不能等,因此也將對母親的憎恨轉為關愛,讓一家三代同時找回了渴望已久的家庭溫暖。

陳仙梅表示,在劇中必須常常拉著嗓子扯著喉嚨罵老公、打小孩,對我來說,這真是個極大的挑戰!如河東獅吼般地罵人實在不容易,更別說是嘴裡還帶著暴牙罵...我將自己整個人的心態、眼神、肢體動作、講話方式、表情和音量,調整成在鄉下或菜市場偶爾會見到的歐巴桑。

記得有好幾場哭戲陳仙梅說,壓力大到不行.,事前,著著失眠了好幾天。哭得出來,哭不出來不是重點!重點是,兇巴巴又大喇喇的歐巴桑. 到底 都怎麼哭呢??我每天在想這問題,每天對著鏡子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哭…可見陳仙梅為了這齣戲卯足了全力。為了要更能詮釋本尊,陳仙梅特地戴上了假牙,暴牙的樣子讓人家認不出,有一天陳仙梅的爸媽到來拍戲現場探班,還不認得陳仙梅;更有一次戲組借了一間美容院協助拍攝,美容院的人直問林美照不是說陳仙梅要來嗎?他人在哪裡!林美照說陳仙梅不就在那裡嗎?陳仙梅笑說,牙齒真的會影響一個人。

(二)有你真好 (董慧慧同學的故事 5集)4/15-4/21
失智的爸爸、弱智的媽媽,看兩個姊妹如何用愛守護這個家園……

金士傑 趙詠馨 丁寧 何依霈 蔡函岑 主演
製作人: 郎祖筠 導演: 傅國樑 編劇: 費工怡

◎失智的爸爸、弱智的媽媽,看兩個姊妹如何用愛守護這個家園……



舞台劇泰斗金士傑
飾演失智老人入木三分




第二個單元是「有你真好」--董慧慧同學的故事,由台灣劇場界國寶級人物金士傑主演,在花蓮玉里的董家,家境貧困,父親(金士傑飾演)是因為中風導致失智的退休老兵,母親(趙詠馨飾演)則是先天弱智,不過兩個女兒慧慧、慧蘭,卻是從小功課好又懂事孝順。董家經濟僅靠父親微薄的退休俸支撐,導致慧慧在高中畢業後無法再升學,幸得慈濟基金會的援助,進入慈濟技術學院就讀。現在姊妹兩人相互扶持,除了努力向學,還會存下零用錢捐助需要的人,更努力照顧父母,年紀輕輕將家庭責任一肩扛起,維持了完整的家庭。

「我要回家!」當劇中飾演因為中風導致失智的退休老兵的金士傑講出這句台詞時,在試片會中,在場所有的觀眾莫不被話劇界的鬼才金士傑所感動。久未在電視台演出戲劇的金士傑,最新作品值得期待。金士傑在記者會上表示,要詮釋這個角色真的要有同理心,才能夠把這個戲演得更好。

製作人郎祖筠表示,自己的父親也是失智,所以當時一看到劇本時就感同深受;郎祖筠更表示說:他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爸爸不認得他;此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三)家在何方 (翟丕坤爺爺的故事 5集)4/22-4/28
遭遇白色恐怖而封閉心門的翟爺爺,飄泊了五十年後,他只想找一個家…

李天柱 安苡葳 小戽斗 洪綺陽 洪瑞霞 主演
製作人:章可中 導演: 章可中 編劇: 吳昭瑩

◎遭遇白色恐怖而封閉心門的翟爺爺,飄泊了五十年後,他只想找一個家…



李天柱再度飾演退伍老兵
深刻的演技 感情自然流露




四月二十一日播出的「家在何方」--翟丕坤爺爺的故事,是金鐘影帝李天柱,繼大愛劇場「流金歲月」再度飾演退伍老兵,翟爺爺年輕時的軍旅生涯遭受白色恐怖,導致疑心病重,封閉了自己,年紀大後也成為獨居老人。後來在慈濟志工的關懷陪伴下,敲開了他禁錮的心靈。翟爺爺說,「我到台灣五十多年,終於找到了我的家,我的家人就是慈濟的師兄師姊……。」

翟爺爺為了回饋慈濟人對他的愛,他決心用餘生投入環保,每天穿戴整齊到環保站報到,有時還會挑著扁擔四處去找可以資源回收的物品,雖然還有親人在大陸,但翟爺爺已經紮根在這裡,為這片土地付出,把慈濟認定為自己心靈的家。


進入演藝圈超過三十年,李天柱的作品多不勝數,包括首次入圍金鐘的《吾土吾民》、《幾度夕陽紅》、《追妻三人行》、《太陽花》和《流金歲月》等,無論是宮中的小太監,瓊瑤筆下的深情男子,複雜難解的三角習題,輕鬆搞笑的喜劇或是歷盡風霜的老兵……,李天柱都能詮釋的貼切自然,戲路寬廣的他此次,再度詮釋老兵的角色,可說是駕輕就熟,感人肺腑。

李天柱在記者會上表示,當時為了要接這個角色,其實猶豫了很久,因為跟他得金鐘的那個角色大同小異,但考慮了許久之後,還是答應演出,因為希望大家看到這齣戲之後,更能夠去關懷獨居老人,就是大家口中的老兵

(四)愛主的心願 (陳愛主的故事 4集) 4/29-5/4
寧願行乞,一家人也不能離散,殘破的草寮裡,最動人的母女情…

李淑楨 游安順 洪綺陽 李佳穎 主演
製作人: 王顯斌 導演: 周美玲 編劇: 劉宇均

◎寧願行乞,一家人也不能離散,殘破的草寮裡,最動人的母女情…


李淑楨表示
以往除了扮演受暴婦女外
很少有機會飾演視障的角色
很興奮自己可以扮醜演技得以突破



李淑楨和游安順主演「愛主的心願」--陳愛主女士的故事,李淑楨飾演自幼左眼失明的陳愛主在丈夫中風往生後,決心獨力扶養兩個年幼女兒,她到處打工求職只求溫飽,卻總是四處碰壁。無奈之下,只好帶著女兒行乞,最後在友人的幫助下,得到慈濟的接濟。母女三人雖然住在簡陋殘破的草寮裏,但愛主總是教育女兒們要惜福、感恩,長大一定要回饋社會。慈濟的濟助讓這家人得到了力量,也讓這份大愛灑播出去—愛主的女兒在大學時捐髓救人,也讓她們草寮下的愛與溫暖在社會上發光發亮。


李淑楨在劇中必須在一眼戴上兩層灰色的隱形眼鏡,既要扮醜還又扮老,在廟前面行乞,他戲稱自己是最紅的乞丐,前來探班的女兒和丈夫差一點都認不得,李淑楨直呼犧牲太大。李淑楨表示,以往除了扮演受暴婦女外,很少有機會飾演視障的角色,很興奮自己可以扮醜,演技得以突破。本身也參與了外型裝扮的意見,為了貼上滿臉的肉瘤,拍戲上工之前還得提早兩個鐘頭上粧。李淑楨表示,演完這檔之後發現自己很幸福,因為愛主的這個角色,實在太苦了,相較之下,自己生活很無虞。


(五)浮生若夢 (邱秀絨師姊的故事 4集) 5/5-5/8
守護一個家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少的努力? 情關難過,如夢、如幻…

尹馨 柯叔元 應采靈 柯一正 主演
製作人: 楊智明 導演: 林博生 編劇: 鄭榮華 羅珮綸

◎守護一個家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少的努力? 情關難過,如夢、如幻…


尹馨首次於大愛劇場中挑大樑
從十九歲演到六十歲
在詮釋角色時
讓她看盡了人生的起起伏伏



尹馨和柯叔元主演的浮生若夢 (邱秀絨師姊的故事 4集) 以養女身份嫁入富有人家,秀絨(尹馨飾演)以為從此可以幸福快樂,沒想到先生(柯叔元飾演)在婚後一年開始外遇,面對岌岌可危的婚姻關係,秀絨忍辱擔下家中大小事務,後來先生承包南橫工程,竟然又把賴以為生的米廠賠掉了,秀絨的家庭美夢破碎了,為了養活這個家,她只好放下身段到安養院當看護。家庭的不幸福,讓秀絨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怨恨,直到秀絨認識慈濟,上人的法語讓她漸漸釋懷,並且原諒了先生,放下仇恨,照顧他度過最後的癌末日子,找回自在人生。


尹馨首次在大愛劇場中挑大樑,從十九歲演到六十歲,在詮釋角色時,讓她看盡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一個養女嫁入豪門,成為人人稱羨的少奶奶,但又因先生不斷外遇加上生意失敗,讓她為了家中生計忍氣吞聲做了看護工,此戲的心靈轉折頗大,對尹馨來說是一大挑戰;另外為了詮釋與外遇對象打架,尹馨鼓足了勇氣,演完之後,尹馨直說,真是太可怕了。而柯叔元於戲中演出尹馨的先生,婚姻生活三十年間,其間不斷地外遇,柯叔元說,演出這角色真是享受人生。


尹馨在記者會上表示,他跟大愛的緣份,總是演出感情生活有問題的女人,不過這次的角色給他相當大的挑戰,從十九歲演到六十歲之外,幾乎場場有他,是業界俗稱的全壘打。
2009/04/01

 


延伸閱讀:
大愛劇場單元劇 實力派演員擔綱(1900) 2009-04-03
真善美劇場「回家」系列--守在轉角的希望 陳仙梅扮醜向本尊頻頻對不 2009-04-09
【守在轉角的希望】劇情介紹 2009-03-28

推薦閱讀:
【守在轉角的希望】預告 + 精華片段 2009-04-05
守在轉角的希望 溫淑梅曲折人生(0630) 2009-04-10
【守在轉角的希望】分集大綱 1~3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大爱无言悼念不朽女性王光美--时政--人民网

politics.people.com.cn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大爱无言悼念不朽女性王光美
 
孔东梅 
  2006年10月26日06:35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照片:王光美(中)与毛泽东女儿李敏(右)、本文作者在一起。

    专题报道:王光美逝世 85年传奇人生

  接到刘源叔叔的短信,得知光美奶奶去世的消息,我顿时意识到刚刚离开这个世界的,不仅是一位广受尊敬的传奇女性,而且是一位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她亲历和见证了那段既是伟人辈出、风云激荡又是充满曲折坎坷的红色岁月。

  创建新中国的五位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夫人中,光美奶奶是年纪最小的一位。记得今年2月,我们送别了陈云夫人于若木老人。我的妈妈李敏喃喃自语道:“老妈妈没有几位了……”身为中国共产党的同龄人,85岁的光美奶奶阅尽人间悲欢,堪称一部读不完的传奇之书。回顾光美奶奶与毛家几十年交往的点点滴滴,追忆她的风采,妈妈和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948年,光美奶奶第一次见到我外公毛泽东。同年,她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同刘少奇爷爷结婚,外公到场祝贺。据我所知,外公出席的婚礼没有几次,其中就有这一次。当时,周总理跟主席说:“咱们一起上少奇同志家,看看他们住的地方。”大家热热闹闹一起去了新房,新娘子给主席、总理和丈夫每人切了一份自己和同事们动手做的蛋糕。三位领袖一面说说笑笑,一面吃蛋糕,外公给李讷姨还要了一块蛋糕带回去。光美奶奶晚年曾感慨道:我和少奇同志结婚,说没仪式也没仪式,说有仪式也有仪式,毛主席、恩来同志亲自登门祝贺。

  不久,外公进驻北平香山,我的妈妈李敏就是在那里见到与自己分别多年的父亲的。当我问妈妈是否在香山见过光美奶奶时,妈妈肯定地说没有。我想,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光美奶奶正面临人生又一大事――成为母亲。那段时间光美奶奶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平平阿姨。平平阿姨是学有专长的科技工作者,还担负着繁重的领导工作。可惜,1998年她在50岁的黄金年龄一病不起。光美奶奶在中年痛别自己的丈夫,在晚年又遭此不幸。经历人生两大磨难,老人却始终保持豁达、平和的心态,不具博大胸襟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少奇爷爷有子女9人,身为这样一个庞大家庭的女主人,可想而知,光美奶奶要付出多少辛劳和努力!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修养、品德等人格力量以外,也许和光美奶奶的家庭不无关系。她出生在一个有11位子女的大家庭,在她前面是6位哥哥(其中3位是父亲前妻所生),后面是4位妹妹。王家的家教是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几十年来,光美奶奶与自己的兄妹一直保持着浓厚的亲情,这在近百年来发生剧烈变化的中国社会也是不多见的。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家搬进中南海,开始了与毛家比邻而居的生活。刘家在中南海的第一处住所名为万字廊,紧靠着春耦斋和外公住处丰泽园菊香书屋。其得名来自该处一条曲曲折折的碯字形的走廊,所以叫万字廊,是一处风格别致的古建筑。外公到万字廊做过客。进驻中南海以后,外公去战友家做客,轻松谈笑的次数不多,而其中至少有两次是到刘家。

  1950年,中南海甲楼落成。本来是准备给我外公住的,但他觉得菊香书屋空间高,住着舒服,就没搬。刘家搬进了甲楼。外公又一次来刘家做客,由少奇爷爷夫妇领着看了每个房间。他看到办公室一面墙上有多扇门窗,便奇怪地问:“设计这么多门窗干什么用?”少奇爷爷答:“我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墙上窗户太多是缺点,夏热冬冷。于是,光美奶奶就与丈夫对调了办公室,自己搬进这间满是窗户的房子。后来,中南海里的儿童逐渐长大,顽皮的男孩子居然爬上了外公客厅的屋顶,警卫负责同志很伤脑筋。出于安全考虑,刘家又搬到福禄居,也离毛家不远。遗憾的是,万字廊和福禄居在“文化大革命”中少奇爷爷蒙冤期间被拆除。但是,我相信:幸福的记忆和公正的历史将永留心底。

  春耦斋在外公住处旁边,那是为中央领导举办舞会的地方,毛刘两家经常在那里会面。有时,外公也邀光美奶奶共舞一曲。妈妈告诉我:自己第一次正式与刘少奇主席和王光美同志见面就在春耦斋。那次,妈妈随外公参加舞会,少奇爷爷和光美奶奶也来了,外公把自己的长女李敏介绍给他们。光美奶奶拉着妈妈的手,和气地坐着同她聊天,问她的年纪、学习情况……

  光美奶奶说过:自己一生喜爱的游泳是1954年在北戴河向我外公学的。经历人生浮沉的光美奶奶晚年依然坚持游泳,并教会了自己的孙子。我还听说,李讷姨之子效芝表弟小的时候,正是光美奶奶教他学会了游泳。象征自强不息的游泳,成为毛刘两家间传递三代的共同语言。

  外公很喜欢光美奶奶所生的几个孩子。刘源叔叔说过:主席见了我们兄妹几个,总是边打着手势边叫我们的名字――手掌放平来回移动,表示平平(老大);两手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圈,表示源源(圆圆的谐音,老二);两手掌斜合成屋顶状,表示亭亭(老三)。最有意思的是老四小小――她是光美奶奶40多岁上得的女儿,见到我外公时才1岁多,直直地盯着主席看,非常可爱。刘家子女叫我外公“毛伯伯”,只有老四小小叫他“毛大大”。一次外公听到后,说了一句:“噢,我是大大,你是小小……”

  就妈妈而言,光美奶奶的子女刘源叔叔、刘亭阿姨等是她的小弟弟、小妹妹,而自己在苏联莫斯科国际儿童院的校友――少奇爷爷的长子刘允斌和长女刘爱琴又是她的大哥哥、大姐姐。尤其是刘爱琴阿姨,一直与妈妈保持着友谊,两家经常走动。至于我和效芝表弟的成长,也总是得到刘源叔叔和刘亭阿姨的关心。从我回国创业开始,每前进小小的一步,他们都会时时给予赞扬鼓励,真心希望我们这些晚辈能够幸福安定地生活、发展……

  我和光美奶奶的接触发生在近几年,多为各种聚会上。最重要的一次就是2004年5月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的毛刘两家聚会。作为仅存的开国领袖夫人,时年83岁,德高望重的光美奶奶是大家共同敬佩的长辈。多日不见,老人惦记着毛家姐妹的身体,我妈妈和李讷姨关心着老人的安康,两家人在光美奶奶召集下走到一起。这是毛刘两家相识近80年来,三代人首次共聚一堂。中国两个有特殊经历的家庭的聚会因此具有了历史意义。

  那天的欢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出席者中,刘家有光美奶奶、刘源叔叔、刘亭阿姨及与光美奶奶亲如姐妹的老保姆赵姥姥;毛家有妈妈、李讷姨、王景清姨夫、效芝表弟,再加上我。话昔日友情,论世态风云,谈美好前景,欢声笑语不断。万字廊和福禄居前的风雨过后,留给后人的是爱心包容下的海阔天空。席间,刘源叔叔告诉我――他想起了苏轼的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慈祥而超然的光美奶奶看着在座的孩子们,孱弱清癯的面庞上泛起红晕,显得那么幸福,那么美丽!

  现在我才知道,光美奶奶是抱病出席的,多年来她一直用羸弱的身躯与病魔抗争。那天,光美奶奶很少说话,也很少进食。妈妈很感不安,就问刘源叔叔:老人不吃东西怎么行!刘源叔叔安慰妈妈说:回去后会吃一些她喜欢的麦片粥,不必担心。席间,妈妈和姨妈多次关切地询问光美奶奶的身体和起居。老人笑着说:“你们俩身子都弱,年龄也不小了。但比我还是年轻得多啦,所以更要多注意才是。”她向毛家姐妹举杯:“你们多保重!”随后转向我和效芝:“祝孩子们有出息!”毛刘两家聚会,成为老人生前得以了却的一大心愿。

  2004年10月,在刘源叔叔启发下,我采用外公诗句为题,撰文《山花烂漫时情谊别样浓――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聚会侧记》,记述了两家意味深远的团聚。文章发表后,无论身在国内还是海外,几乎所有感受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沉浮冷暖的人们都在谈论这则消息。大家又一次领略到光美老人的超凡大爱,由衷为毛刘后人之间的理解与同情,为继往开来的和谐中国而高兴。

  那次聚会之后不久,我在陪妈妈出席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时,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光美奶奶。她的位置在我们的左侧前方。当时,我的第一印象是――她又瘦多了!老人家满头银发,身着淡雅的浅绿色针织上装。我望着她朴素而优雅的背影,不禁想到:也许,只有经历过沧桑的女性,才会具备如此的超然气质吧!这一点,我想周围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得到。

  据我所知,光美奶奶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是2005年10月“幸福工程”10周年庆典。值得一提的是:光美奶奶在75岁时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担任扶贫项目“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此后,曾陪同少奇爷爷出访多国的光美奶奶又开始了在中国田间地头访贫问苦的行程。她利用一切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幸福工程”。为筹集资金,甚至把母亲留给自己的珍贵遗物送去拍卖。10年来,“幸福工程”已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公益项目之一,这也可以告慰她老人家了。在庆典上,轮椅中的她无力用言语表达感情,而是尽全力先向大家拱手、再挥手,既是鸣谢,又是告别,在场者无不动容。这就是光美奶奶给世人的最后印象:柔弱无言,重如千钧。惟有具备超越血缘、政见、阶层等世俗界限的大爱,才会拥有这样一份打动人心的力量。

  光美奶奶去世的消息传来,我们都非常难过,妈妈和姨妈第一天就来到灵堂吊唁。遵照姨妈的嘱咐,效芝表弟在五天半的吊唁时间里,天天守在灵堂,忙前忙后,向光美奶奶表达我们的深切哀思。10月21日那天,我和妈妈、姨妈、效芝表弟早早来到八宝山,最后送别慈爱的光美奶奶。

  光美奶奶已随历史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并不会真正离开我们,因为有包容万物的大爱。光美奶奶既传统,又现代;既属

... 了---馬克李斯特(Mark Lester),在我的腦海中,他就是演出【孤雛淚Oliver!

sean0304.pixnet.net

于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革命年代,又属于日新月异、和平安宁的建设年代;在她身上,既葆有与少奇爷爷忠贞的爱情和与毛家深厚的友情,又能以惊人的生命力开辟外公和少奇爷爷未竟的扶贫济困事业……光美奶奶,一位不朽的女性。历史因她而多彩!

  (注:本文作者为毛泽东同志的外孙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了---馬克李斯特(Mark Lester),在我的腦海中,他就是演出【孤雛淚Oliver!

sean0304.pixnet.net

 

... 个多月,但他的是非仍然传个没完没了。9日,杰克逊的多年好友马克·李斯特突然 ...

ny.stgloballink.com

杰克逊女儿亲生父亲曝光


2009-08-10 [ 打印 ] [ ]

杰克逊女儿亲生父亲曝光

杰克逊女儿亲生父亲曝光

 

  星岛环球网消息: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已个多月,但他的是非仍然传个没完没了。9日,杰克逊的多年好友马克·李斯特突然自爆秘闻,声称曾捐精给杰克逊,相信自己是杰克逊女儿Paris的生父,他更表示愿意接受DNA测试!

  童星出身的马克·李斯特(Mark Lester),小时候曾经参演过《苦海孤雏》(Oliver!)、《两小无猜》(Melody)等经典电影。81年他与杰克逊相遇后随即一见如故,多年来都是知心好友,2人更是彼此儿女的干爸爸。随着杰克逊在6月底突然逝世,马克·李斯特9日接受英国《世界新闻报》访问时,竟自爆当年曾捐精给杰克逊的秘闻:“这个秘密实在守得太久了!96年杰克逊曾问我可否捐精给他,我说可以。这是我送给他的礼物,不涉及金钱。我觉得这样做是我的光荣。那时他太渴望生孩子了。”

  马克·李斯特更表示杰克逊曾试过以自己的精子作人工受孕,但不成功,便寻求他帮忙;同时更踢爆杰克逊对性爱十分冷感:“杰克逊曾遭一名女歌迷全裸引诱他,当时吓得他差点上不了台表演。其后他便发现自己很难对女人发生兴趣,不过杰克逊肯定不是同性恋者,但就有点性冷感!”
无法接触契仔契女
在访问中,马克更表示自己可能是杰克逊女儿Paris生父:“我捐精后2年,Paris便诞生。我一直觉得自己与Paris有一种很实在的关系,她可能是我的骨肉。Paris和我的15岁女儿Harriet十分相似,很多人看过2人的照片后,都有同感。Paris皮肤白皙,有一双蓝眼睛,而Harriet同样有这些特质。”

  马克表示到现在才透露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是因为杰克逊死后不久,他便无法接触3名干儿子干女儿:“自从杰克逊母亲获得3名孙儿的抚养权后,我便无法跟他们联络,发出的电邮也没有回覆。但作为他们的干爸爸,如果我以后都不能见到他们,那实在太残忍了。”此外,杰克逊传记作家伊恩·霍尔珀林近日再向传媒爆料,指杰克逊死前一晚精神崩溃,更曾在家中高呼取消复出演唱会,又嚷着要见父亲乔和他诉苦,但最终佣人联络不上他。另一名医生就向《星期日镜报》表示曾为杰克逊注射一种名为Depo Provera的压制性欲药物,希望能治疗MJ的娈童僻。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