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中華路74號 76號:
(污水 D 北縣公物)
HT-5120(中華電信)
B6625 HC38
(華興街)
中華路141號:
(欣欣 2)
中華路141號 139號:
(C)
中華路139號~119號:
(污水 D 北縣公物) 2個?
中華路117巷:
中華路70巷1號(茶之鄉 小鳳茶行 春茶上市 千群廣告:2211-6861):
(台電YFC)
(污水 D 北縣公物)
B6625 HD79
B6625 HD78
中華路103號 101號(勇伯小吃店 陳松勇?)
中華路99號(金大興珠寶銀樓)(品一壺好茶 (02)8914-5751)
B6625 HC76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 | |
---|---|
![]()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機車 |
|
![]()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的雙層硬座車 |
|
概覽 | |
類型 | 柴油動車組 |
型號 | NMI |
原產國 | ![]() |
製造 | 四方機車車輛廠 |
製造年份 | 1958年 |
投入服務 | 1959年 |
產量 | 1列 |
技術數據 | |
列車編組 | 2M4T |
營運最高速度 | 120 km/h |
編組載客量 | 198 × 4 |
車輛長度 | 頭車:19,925 mm 中間車:23,600 mm |
車輛闊度 | 3,104 mm |
車輛高度 | 4,650 mm |
軌距 | 1,435 mm |
傳動方式 | 液力轉動 |
柴油機 | DV12A |
牽引功率 | 1200馬力 |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是中國鐵路第一種柴油動車組,也是第一種液力傳動柴油機車,由四方機車車輛廠於1958年設計試製。雖然這組動車組在結構性能上存在不少問題,未能批量生產,但其設計經驗為後來研製的衛星型柴油機車、紅星型柴油機車、以及22型雙層客車累積了經驗[1]。
目錄[隐藏] |
[编辑] 歷史
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制定了《鐵路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提出牽引動力的改造是鐵路技術改造的重點,要逐步由蒸汽機車轉到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2]。在1950年代末的大躍進年代,各大機車製造廠紛紛掀起「爭取生產內燃機車」的熱潮,北京二七機車車輛廠試製了建設型柴油機車、大連機車車輛廠通過仿製蘇聯柴油機車試製了巨龍型柴油機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試製了先行型柴油機車。而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則與鐵道部大連機車車輛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集寧機務段等合作,於1958年7月30日開始研製中國首列柴油動車組,經過僅僅55天後,於同年9月22日試製成功一列動車組[3]。這列動車組當時稱為東風型雙層摩托列車組,代號NMI,由2節動車和4節雙層客車編組而成,機車採用液力傳動裝置,構造速度120公里/小時,適用於近郊短距離快速客運[4][5]。
1959年,東風型動車組交付北京鐵路局北京內燃機車折返段(後改稱北京內燃機務段)試驗,開始在北京至天津間試運行。至1961年,機車停止使用,而中間的雙層客車被編進新造的22型雙層客車繼續使用,先後在北京—瀋陽、上海—杭州、杭州—金華等區間運行;根據上海鐵路局杭州車輛段的意見,四方機車車輛廠於1969年、1974年又對雙層客車進行了兩次改進,主要是將車內座椅改為與22型客車通用的座椅,並改進了轉向架等[6];1982年停用報廢。
[编辑] 技術特點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為6輛編組,兩端頭車為動力機車,中間為四節雙層客車。每節動車裝有2台山西柴油機廠製造的DV12A型柴油機,為12氣缸、四衝程、V型高速柴油機,是T-34坦克用B2-300型柴油機的鐵路機車用型號,標定功率是220千瓦(300馬力)。單節動車功率為440千瓦,動車組總功率為880千瓦。機車採用液力傳動方式,裝用由中國自主研製的SF2006-1型雙變矩器液力變速裝置,通過萬向軸向車軸齒輪箱傳遞扭矩。機車軸式B-B,整備重量65噸,構造速度120公里/小時。動力機車內部從前至後依次布置為司機室、動力室、冷卻間、儲存間以及餐室。兩台機車之間設有重聯裝置,可通過任一端司機室同時操縱兩台動車。
雙層客車採用魚腹型車體結構,車體長、寬與22型客車相同,均為硬座車。由於設計為近郊客運用途,車內布置較為緊湊,座位採用3+3方式布置,下層定員80人、上層定員104人、通過台部分定員14人,合計定員198人[6]。客車採用自然通風方式,採用202型D軸轉向架,車輛自重47.5噸[7]。該車體最大特點是上下層之間設有16根立柱,以加強車體剛度、承載上層重量,但缺點是導致車內空間壓抑,而自此後中國鐵路雙層客車均以橋式拱形結構代替立柱[5]。
[编辑] 參看
[编辑] 參考文獻
- ^ 山東省情資料庫:第一輯 製造 四方廠所產內燃機車主要性能和技術參數表. 山東省情網 [2011-12-22].
- ^ 毛澤東與中國鐵路(下). 環球視野 [2011-08-14].
- ^ 東方紅映紅琴島開中國內燃機時代. 青島新聞網. 2011-05-18 [2011-12-22].
- ^ 青島市志:第二節 內燃機車 [2011-12-22].
- ^ 5.0 5.1 博科. 我國雙層客車的發展. 《鐵道知識》. 北京: 中國鐵道學會. 5 2003: 10-11. ISSN 1000-0372.
- ^ 6.0 6.1 小野田滋. 中國の鉄道車両を探る-21型・22型客車. 鉄道車両輸出組合報. 日本鉄道車両輸出組合. 1 2008: 35-36 (日文).
- ^ 青島市志:第一節 客車 [2011-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