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黄志豪献歌. 老文艺家吴三才新春贺诗

gxwenlian.com

 

广西文联2008年新春团拜会在邕召开
2008-02-02
新闻来源:广西文联网 作者:晓 言 责任编辑: 严 琴 文章访问次数: 246

 

广西文联2008年新春团拜会在邕举行.图为潘琦主席率主席团成员向大家恭贺新春

 

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和党组书记、副主席傅磬合唱他们合作的新歌《风生水起北部湾》

 

广西文学杂志社成员向大家贺新春

 

广西文联历任办公室主任向大家拜年

 

广西文联副主席韦苏文、唐正柱两家庭共同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黄志豪献歌

 

老文艺家吴三才新春贺诗

 

日新月异金猪去,国泰民安银鼠来。131日下午,广西文联2008年新春团拜会在广西新闻中心举行。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党组书记、副主席傅磬,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如锋、韦苏文,副主席李格训、黄健、黄志豪、唐正柱、常剑钧、林万里、东西等广西文联主席团成员与文联机关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欢聚一堂,共贺文艺事业不断发展,共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潘琦在团拜会上致祝词,向广西文联全体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致以节日的祝福与问候。潘琦在祝词中回顾了过去一年文联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他指出,2008年是我们国家更加充满希望、充满机遇重要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文联的组织、联络、服务职能,抓人才、促精品,推动广西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傅磬主持了团拜会。会上,潘琦和傅磬共唱他们合作的新歌《风生水起北部湾》,歌唱了广西这片充满希望的神奇热土;吴三才代表离退休老同志新春献诗,展示了老文艺家的不老才情;黄志豪一曲《桃花盛开的地方》亲切悦耳;韦苏文、唐正柱两家庭共同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昭示着新的一年文联团结合作、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晓 言/图文)

 

 
·相关新闻
    ·广西文联领导新春慰问和看望老文艺家 2008-02-02
    ·阳朔县文联书法协会开展新春文化下乡活动 2008-01-31
    ·广西电视台十大晚会喜庆欢腾闹新春 2008-01-30
    ·广西五台大戏贺新春 新春文艺“盛宴”节目单出炉 2007-12-17
    ·新春梧州市兴办旅游景点摄影大赛作品展 2007-04-09
    ·电视剧《没有语言的生活》鸣响新春“第一枪” 广西作家创作“触电”两不误 2007-03-05
    ·“老三届”合唱团新春唱响《祝愿歌》 2007-03-05
    ·南宁:城乡节日气氛浓 好戏连台闹新春 2007-02-19
    ·蓝怀昌出席世华文协新春联欢会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书系•王一桃卷》首发式 2007-02-14
    ·广西文联领导新春看望慰问老文艺家、离退休老同志 2007-02-10

·发表评论: 目前有 0评论,查看当前评论
您的大名:

 

 

吳三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吳三連
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士
性別
政黨
籍貫 台灣台南
出生 1899年11月15日
大日本帝國國旗 大日本帝國臺灣台南廳學甲庄
逝世 1988年12月29日 (89歲)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北市
學歷
  • 台灣總督府國語師範學校畢業
  • 日本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畢業
    (1925年)
經歷
  • 大阪《每日新聞》記者
  • 《台灣新民報》總編
    (1932年-)
  • 大阪《每日新聞》東京分社分社長
    (1932年-1940年)
  • 天津臺灣同鄉會會長1945-
  • 第一屆國大代表
    (1947年-)
  • 臺北市政府(省轄市第三任)市長
    (1950年2月6日-1950年11月)
  • 臺北市政府(省轄市第五任)市長
    (1951年2月1日-1954年6月1日)
  • 臺灣省臨時會議員
  • 第二、第三屆省參議會議員
  • 台南紡織公司董事長
  • 環球水泥公司董事長
  • 大臺北瓦斯公司董事長
  • 南紡企業董事長
  • 太子龍紡織公司董事長
  • 中和紡織公司常務董事
  • 國賓大飯店常務董事
  • 泰安產物保險公司常務董事
  • 彰化商業銀行董事
  • 國貨推動中心董事
  • 棉業倉儲公司董事
  • 自立晚報發行人
    (1959年-)
  • 台灣日報常務董事
  • 台灣時報常務董事
  • 新生報業公司監察人
  • 延平中學董事長
  • 天仁工商高級職業學校董事長
  • 南臺工業專科學校董事長
    (1965年-)
  • 吳三連文藝獎基金會創辦人
    (1978年)

吳三連(1899年11月15日-1988年10月29日),台灣台南學甲人,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畢業。前台灣省議員、台北市長及自立晚報、台南紡織創辦人,亦為日治時期與戰後台灣政治民主化運動、台灣本土化運動、及社會運動的重要先驅人物。

[编辑] 簡介

吳三連留學日本期間曾經參與改革台灣的運動團體「新民會」、「東京台灣青年會」等組織,並積極參與過林獻堂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大學畢業後出任大阪每日新聞記者,後於1932年返台出任台灣新民報編輯。之後又轉任台灣新民報論說委員、整理部長兼政治部長,一直到1941年2月被迫離職。

吳三連(左二)於1951年1月7日獲悉以65.5%高票當選中華民國首都台北市第一屆民選市長後在辦事處與支持者舉杯同歡。

1946年吳三連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制憲國大代表選舉並以全台第一高票當選,1947年又以高票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國大代表,1950年出任官派台北市長,並且於1951年民選時得到九萬兩千餘票,以得票率65.5%連任;1954年吳三連參選台灣省議員並當選,與郭雨新郭國基李源棧李萬居並稱為「黨外五虎將」,吳三連在此段期間不但投入自立晚報的經營,也參與雷震的組黨運動。

吳三連認­為文學和藝術是民族長遠生存發展的命脈,也是一個國家人文精神的寄託,­所以全心推動相關活動,1978年1月30日成立「財團法人吳三連先生文藝獎基金會」,豐富了本土文學和藝術的內涵;其後於1989年,獎項擴增到人文社會科學獎、數理生物科學獎、醫學獎、實業獎、社會服務獎等,故更名為「財團法人吳三連獎基金會」。

吳三連為「台南幫」重要精神領袖、地位崇高,在實業界有相當分量。在經營自立晚報上也秉持客觀、中立、本土的原則,為當時的台灣留下一小片言論自由的空間。而在1980年代黨外運動勃興時,吳三連也多次扮演調和鼎鼐的角色。吳三連不但資助傑出的新聞媒體編寫者,也獎勵本土研究,以關懷台灣本土文化。另外,吳三連也創立台南紡織、環球水泥,興辦南台工專(南台科技大學前身)、天仁工商、延平中學等三所學校。

吳三連晚年曾出任國策顧問,1988年12月29日10時15分因心臟衰竭逝於台大醫院。身後歸葬故里學甲鎮頭港里淳吉堂墓園。

[编辑] 外部連結

前任:
游彌堅
台北市長(首次)(省轄市時期官派第3任)
1950年2月6日1950年11月
繼任:
項昌權
前任:
項昌權
台北市長(再次)(省轄市時期民選第1任)
1951年2月1日1954年6月1日
繼任:
高玉樹
显示▼隐藏▲
 ·  ·
日本 日治時期臺北市尹
(1920-1940) 日本 日治時期臺北市長
(1940-1945) 中華民國 省轄市時期
(1945-1967) 中華民國 直轄市官派時期
(1967-1994) 中華民國 直轄市民選時期
(1994-)
 
臺北市政府徽章
 
 
黃朝琴 - 游彌堅 - 吳三連 - 項昌權(代理) - 吳三連(民選) - 高玉樹 - 黃啟瑞 - 周百鍊(代理) - 黃啟瑞(復職) - 高玉樹(二次)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客观性

稍有偏见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个人工具
操作

出身台南北門鄉下頭港仔村貧窮農家的吳三連在留日期間,就已是在政治上相當活躍的 ...

eden.rutgers.edu

 

林獻堂

林獻堂1881年生生於臺中霧峰的望族林家。

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其父林文欽旅居香港,林獻堂奉祖母之命,以十四歲的幼齡率全家四十餘口內渡泉州避難。

20歲喪父,自此負責經營家族事業(製糖及製樟腦),22歲任霧峰區長,1905年又被邀請擔任台灣製麻株式會社董事,在這些經歷下,被稱為「阿罩霧三少爺」的林獻堂逐漸成為家族的代言人。

 

 

 

 

 

 

 

 

 

 

 

 

 

魑魅魍魉国度,无法无天世界。
  • 目睹中国巨变
    作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3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Bernard Yau是一位前国民党将军的儿子。他父亲是在1949年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前最后一批撤退到台湾的。Yau先生后来加入美国国籍,定居在夏威夷。现在他回到大陆,是位于成都出口加工区的四川高龙机械有限公司(Golden Dragon Aerospace)的董事长。

    Yau先生有理由得意。他的公司创办只有三年,现在为世界上100座以上的商用客机生产燃油喷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s)所需的这种零部件全部由高龙公司提供。高龙也同时向GE公司供应其所需这类产品的60%。当公司于2000年开始运作时,世界上生产这种零部件的企业有三十几家。现在仅剩下两家:高龙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这家美国公司已经有点危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龙公司的成本只有它的四分之一。

    高龙公司的员工素质较高,队伍稳定。雇员的工资相当于当地国有企业两到三倍。即便如此,生产线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250美元,而月薪1250美元或更少即可招聘到高层员工。高龙公司生产的燃油喷嘴能保证高质量,且准时交货,从不打折扣。用Yau先生的话说,他的公司已经现实了“零次品”和“交货延误零天”的记录。Yau先生遇到的只有一个难题,即怎样面对公司的扩张。今天,公司生产燃油喷嘴,明天,也许会生产别的产品。眼下,高龙公司的年营业额只有500万美元。下一年,可能达到1000万至2000万美元。

    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作为国民党将军的资本家儿子,毫无疑问,Yau先生是一只不同颜色的猫。但是,有谁在乎呢?他能逮住老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高龙公司的故事只是中国正在发生的许多故事的一个缩影。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报道,说中国正在变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500家外国公司已经在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了15亿美元。例如,英特尔正投资3.75亿美元,建立一个测试和封装工厂。

    我喜欢数据。无论中国的数据怎样不可靠,这些数据一定比一个局外人仅仅在中国访问10天的印象要更可信一些。这是我十年中第三次访问中国,中国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到处可以见到蓬勃发展的景象。不仅在北京、上海,甚至在四川的省会成都,都可以看到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四川是中国西南省份,人均省内生产总值只有上海的六分之一。但在成都这个4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中,处处是新建的高楼。道路上有无数的汽车。

    北京现在严重塞车。当我6年前访问北京时,一刻钟便可以赶到开会地点。现在,同样的距离需要花两到四倍的时间。到2007年,中国各类汽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万辆。这将造成全球产能过剩。在中国,汽车数量的增速看来要超过中国人修路的能力。北京已经开通五环路。但这还是不够。

    高龙公司的故事并不仅仅关于中国的增长,而且也体现了中国的实用主义方法。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没有完全消失,比如,国家仍然拒绝实行私人土地绝对所有权,以及想要维持相当比例产业中的国家所有权。但是,共产党必须领导人们走向繁荣。只要有利于达到此目标的政策便是好的政策。

    当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时,我遇到的许多高级官员都是负责传统党务工作的。现在,取代他们的是技术能力更强、更加专业、通常在国外接受过培训的官员。这些官员面临巨大的挑战。银行失去偿付能力只是一个例子。不难相信,他们的某些努力将不能成功。而且他们会作出某些错误的决策。但是,有可能阻碍他们成功的,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对世界的无知。

    如果说蓬勃发展和实用主义是当代中国两个明显的积极特征,那么事情的另一方面也同样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整个沿海地区,有可能会出现世界上最长最大的都市群。中国也可能造成该地区严重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且不说这还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巨大增加。

    即使人们不把这些不良后果预测得这么严重,但却不能忽视即将到来的剧变。如果中国在出口方面维持过去十年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时,中国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将从目前的大约6%增加到三分之一。届时,中国将毫无疑问地占有比现在要大得多的比重。

    同时,剧变也是形容中国国内变化的恰当词汇。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大约占4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表示,20年后这个比例将接近60%。这意味着将有3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地区。有人认为,该数字将接近5亿。不管转移多少,中国将不再是一个沿袭了几千年的农业国家了。这是场真正的“文化大革命”,掀起这场“革命”的不是红卫兵,而是市场。

    尽管存在各种统计上的困难,中国之行能让人完全清楚地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不仅是实实在在的,而且除非发生灾难性的大事,也将是无法阻止的。这是十亿多人产生的能量。中国官方的目标是,在今后二十年内使中国的GDP翻两番。我不会下相反的赌注。如果政策环境能够进一步改善,增长速度很容易比这更快。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说,赚钱本身无可厚非。Yau先生在努力赚钱,同时帮助他的祖国发展。这也是几亿中国人正在努力做的事情。赚钱本身的确是没错的。但是,他们通过赚钱,也在创造革命性的转变。整个世界将不得不逐渐习惯这样的事实。

     

    作者简介: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是《金融时报》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和首席经济评论家。他对全球经济有着精辟的深刻分析,获得了国际上各界广泛普遍的承认赞赏。最近,在他荣获2003年度“最佳商务记者奖”评奖中,他获得了其中的“十年杰出成就奖”等殊荣。沃尔夫先生197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然后,他到世界银行任职工作,并于1974年出任世行资深经济学家。1999年以来,他一直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的特邀评委成员。

     

    martin.wolf@ft.com

    译者/秋实

  • 作者:胡疯

    时下关于《Matrix》(《黑客帝国》)的讨论,已经抛开了玄学和伪科学的外衣,正在一步步地接近真相。

    有网友曾经提出两个非常有见地的问题:一是不管我们怎样猜测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二是关于“Zion(锡安)是否真实”的疑问,现在看来却似乎已经不再成为主要问题了。我认为这两位网友分别以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使讨论转向了对电影本身的思考,从而真正把我们带到解开《Matrix》之谜的道路上。可惜的是,这两个极具巅覆性的革命话题一是淹没在概念和考据“电子乌贼”般扑天盖地的吞食中,二是在触及最后真相的瞬间,他们霎时失去了全部的勇气。

    难道在《Matrix》的最底层,埋藏有我们不敢面对、不愿接受的秘密?!

    一、《Matrix》是什么?

    《Matrix》是一部电影,也仅仅只是一部电影——这是讨论的起点,也是由此而引发的所有解释回归的终点。

    是电影,就是讲叙一个故事,而不是某种哲学理论的阐释或形象化图解。故事“有开始就有结束”(Oracle:“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而故事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的全过程,创作者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暗示、比喻、象征等等,都必须服务于一个合理且统一的剧情逻辑,起到渲染气氛、强化悬念、煽动情绪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这,才是一部“好”电影!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种种“郭XX”式的解释和说明,如果不能有助于对剧情以及剧情发展逻辑的理解,即使不算是谬误,也不过是某种阐微发幽的学术研究,冒似深刻科学,实则离事实本身越来越远。(笔者无意诋毁此前种种“假说”的努力,只是《Matrix》和“Matrix现象”之间确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此,我将以一种顺叙的方式,为大家层层解开《Matrix》之谜的最后真相。

    二、故事的背景:《Matrix》前传

    “在很久很久以后,在一个机器的国度里……”

    一场惨烈的人机大战后,机器最终占领和统治了地球,把人类当做能源的提供来“种植”;与此同时,为了维系人类的繁衍生息,确保能源产量的稳定,机器通过某种机器向人类提供精神生活的假像,这就是Matrix(矩阵)。抛开计算机原理不谈,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Matrix是机器的机器,用于生产能源,一如人类生产粮食所使用的工具;第二,Matrix得以实现的原理是基于所谓的人类“意识论”(可参考网上各种关于帕拉图哲学的解说)。

    Matrix做为生产工具,唯一衡量标淮是生产效率的提高。The Architect(设计师)按人类理想设计的第一代Matrix是一个完美世界,原以为人人会安居乐业,但却不想由于人类的劣根性,导致人类(或称“粮食”)大量坏死,于是,The Architect只好按照人类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人类20世纪末)相符的世界。

    即便如此,人类天性中独立、自由的意识仍然不能泯灭,于是Matrix之父The Architect与Matrix之母Oracle(先知)合作,把一种“假想”的选择权赋予人类,让人类以为进出Matrix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这就是Zion的由来。可Zion的五次重建与五次毁灭,证明了人类仍然为一种循环论所控制;此外,机器也找到一种通过与人类生生不息的抗争意识做斗争的途径,不断改良和升级他们的“粮食”生产工具。(这个过程,一如人类与土地斗争的历史,直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才摆脱土地的束缚,诞生了灿烂的文明,具有AI智能的机器也是通过不断改良生产工具来追求自己的机器文明的——机器正重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也算是人与机器之间一种和谐共存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是其原则由原来人类居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论”变成了机器占领地球后的“机器中心论”而己。在哲学意义上,这两个命题是等值的,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是同样错误的——即然“人类中心论”导致人类盲目狂妄自大,漠视机器的存在,最终走向自我灭亡,那么“机器中心论”也将同样导致机器自身的毁灭。

    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的想象力从这里开始展开:机器国度内的统治莫非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有国王Deus Ex Machina(机器大帝);有当权的统治者The Architect,其维护Matrix秩序的统治原则就是“机器中心论”;还有意识到“机器中心论”潜藏着巨大危机的改革派Oracle;以及在Matrix升级过程中被淘汰的、腐朽没落的贵族阶层Merovingian,他们为了自身的存在而顽固抵抗,是阻碍机器社会进步的反动力量。

    三、故事的开端:《Matrix 1》

    代表机器国度“潜在”进步力量的,还有The One(救世主)。在这里,我明确提出The One肯定是机器;其次,The One是升级程序,他是用来测度和监控人类反抗意识的,这个程序可赋予任何人,当他被唤醒,就标志着人类对机器的抗争已经到了某种不能为继的程度(在《Matrix 2》中表现为:“这几个月,我们从Matrix中解放的人比以前的总和还要多。”),此时The One就要站出来,通过The keymaker(钥匙人)回到源程序,完成Matrix系统的升级。

    这种升级,既是工具的进步,同时也是机器对人类控制的加强;而在思想上,则是“机器中心论”的恶性膨涨。Oracle并非如一般人想像的站在人类这一边(所谓的“人类解放者”),她是程序,必然要最大化地维护机器的利益,她不过是机器国度里第一批的“觉醒者”,在看到了“机器中心论”毁灭性的危机后,她决心借Matrix即将第六次升级之机,在行动上,向The Architect的统治发起一场冲击。这,不啻于一场暴风骤雨的社会革命。

    如果电影《Matrix》讲叙的是Matrix前五次往复升级的故事,将毫无意义。故事要从变化开始:面对The Architect的统治,Oracle的改革目标,是要把进出Matrix的选择权由假变真,还给人类;而她行动上的第一步,就是争取The One(在前五次升级中,The One无所谓立场,也没有独立意识,他的选择权也是虚幻的,他只为升级Matrix、改良机器的生产工具而存在),从而让The One在《Matrix 2》中回到源程序时,做出与前五任相反的决择;这当然也严重威胁到Matrix系统的生存。

    Oracle要把革命意识“灌输”给具有实践能力的The One,她的办法是“爱”。如果一定要追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广义的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原动力,也只有爱才能帮助The One同时感悟机器与人这两个矛盾对立双方的疾苦,从而深刻反省人机关系及其未来。

    直到《Matrix 3》我们才了解沃卓斯基兄弟对爱的理念:爱不过是一种关系而己,可以发生在任何有意志的两个事物之间,既有人与人之间的爱(象Morpheus和Niobe),也有机器之间的爱(象Rama和他的妻子)。Oracle选择了其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机器和人的爱。她以先知的口吻,唤起Morpheus对The One的信仰与热情(他俩在并肩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手足情谊),又引导Trinity爱上了植入The One程序的Neo。

    无论《Matrix 1》是部怎样的电影,只要你看懂了这是一个几乎与经典言情片一样伟大的爱情故事,就足够了!影片从Trinity爱慕Neo开始,历经了爱情磨难的全部痛苦:关心、思念、信任、奉献、牺牲、生死与共……直至影片的最后时刻,Neo从一场荡气回肠的绝杀中死而复生,与Trinity深情一吻,方明证了两人之间的爱情。说《Matrix 1》简单易懂,是因为影片要讲叙的故事以及剧情比较简单:The One恋爱了!虽然埋着机器爱上人类的伏笔,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在导演眼中,所有的爱都一样美丽,所有爱的历程都同样艰辛。

    爱情第一次改变了The One的属性(在不具备爱之前,Neo不是Oracle心目中的The One,是故她当面否认),Neo站到Oracle这一边,革命燃起了希望的火种。但,正因为我们看完了整部《Matrix》系列,所以我们知道Neo是机器,他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机器的升级,他将在爱和使命中挣扎,他最终选择了牺牲。所以接下来,我们将满怀痛苦地看着一场爱情悲剧无可避免地上演。

    革命开始了!Oracle抛下了骰子,冒险一赌,以后发生的事,她再也无力控制,这就是革命的代价,不是成功就是毁灭,变革的道路上布满了重重困难和危机,而身居其中的任何人也不知道,这一切又将何去何从?

    四、故事的发展:《Matrix 2:Reloaded》

    这里插一笔,把《Matrix 2:Reloaded》译成《重装上阵》比《冲出矩阵》要更符合原意得多,因为第二集在整个系列当中,属剧情的发展,讲叙的是Neo以“觉醒之眼”巡游Matrix和Zion,同时体味机器与人类的疾苦,切身感悟全人类即将遭到灭亡的危机,深入反省人机关系的矛盾,最后终归要回到Matrix,完成系统升级(Reloaded)的使命的故事——一个“英雄成长(或自我认识)之路”的故事。

    Neo在《Matrix 2》中的经历应该与他的前五任The One大体相同,因此作为故事,其间最有趣、也最值得叙述的就是已经具有爱的属性的Neo与前五位The One的区别之处。请大家在阅读下文以及观看影片时,在心中时刻保持着这种比较。

    在人类即将遭到毁灭的恐怖前景下,Neo、Morpheus和Trinity杀回Matrix,寻找Oracle;与此同时,Matrix第六次升级也即将开始,与升级有关的Oracle、The Keymaker也遭到抗拒升级的Merovingian的追杀或封锁。

    Neo与Oracle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秘密会面。此时 The One的属性已经改变,Oracle虽然争取到了Neo,但却无法控制Neo下一步的行动,所以她在照例指明The One去夺取The Keymaker之 前,则以长篇谈话暗示Neo,你已被改变,你就要作出去营救Trinity的选择,但你必须认清自己的使命:你也是程序之一,你必将回到源程序。

    以后的剧情讲叙故事发展必须交待的两件大事:一是跟随Neo,我们首次看到了Zion的人类生活实景,在整个旅程中,Neo都是带着对Trinity的无限深情俯视人类生活的美好家园,没有这片热土,他的爱也将不复存在。

    第二件事就是夺取被Merovingian囚禁的The Keymaker。请注意Merovingian与情妇Persephone合谋演戏窃取The One代码的一场戏(这是Neo将在第三集里被Merovingian囚禁的原因)。若比较前五位The One,可以想到,如果没有Neo对Trinity的爱,索吻一幕绝对不可能发生(Persephone要求Neo必须吻得象吻Trinity一样深)。换而言之,这是机器国度保守势力第一次偷到了The One的代码,以为可以就此阻止Matrix的第六次升级。这当然超出了Oracle与The Architect的预想,为革命投下一道不详的阴影。

    在接下来紧张刺激的“高速公路追逐戏”中,也许前五次也曾发生过类似一幕,但请观众留意,这是Merovingian首次发现The One虽能抵挡子弹但却仍能为刀剑所伤,遂以一场群殴围困住了Neo,结果以Morpheus和Trinity为代表的人类是在没有Neo的帮助下孤身闯关,这既是出于对Neo的爱情和友情,也在战斗中表现出力拼人类最后一线生机的英雄气慨。若这里没有人类勇闯禁区的殊死搏杀,The Keymaker难逃被Agent半途劫掠的厄运(意识简单的Agent犯了一个错误,以为The Keymaker是没有用途、待将删除的程序,但The Keymaker坚持说他自有自己的用途;这是因为The Keymaker和Neo一样,属于升级程序的一部份,他们的重要性均不为Agent所知),这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人机之爱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遵循剧情编排的逻辑,第二集在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的意图中只是铺垫和过渡,没有太剧烈的高潮,着力于对转折点——Neo毅然选择去救Trinity——的渲染上。故事的精巧在于,影片从已具有预感能力的Neo的一场噩梦开始,他请求Trinity无论如何都不要进入Matrix;但最后形势逼迫,Trinity为援救Neo奋不顾身杀入Matrix,使得Neo在转折处带有千钧一发的紧迫性和几近爆炸的感情迸发。至于影片结尾处,Neo在真实世界以血肉之躯只手毙倒电子乌贼,而后昏厥过去,一句“我能感受他们”证实了Neo的程序属性。

    容易被忽略而又与全片紧密相关的内容是:机器国度的暴政——机器在机器的统治下,也是没有选择权的(包括The One),程序只为目的而活,无用者将遭到删除的命运。所以到第二集结束止,敢于起身反抗暴政的只有三个程序:Oracle、Seraph(先知的守护天使)与The One。直到第三集,我们才看到有更多程序的自我意识觉醒:Rama和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小女儿Sati(未来的Matrix管理员),但在革命之前,他们仅有一种选择:借Merovingian地下势力偷渡出01城(机器城)——这其实与人类在暴政国家生活的境况岂不是一样?!

    五、故事的高潮和结局:《Matrix 3:Revolutions》

    哪里有暴政,哪里就有革命;革命一旦爆发,就不是革命的领袖——Oracle——所能控制的;革命的结果也不必然是胜利:不是机器的进化,就是两败俱伤。影片就这样带着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悬疑逐渐进入到高潮。

    由于在《Matrix 2》中出现了与前五次不同的波折,Neo被Merovingian窃取了代码,囚禁在火车站中。Oracle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再次现身,向人类求助(她由于领导这次革命,已成了巅覆机器国度的反动派,同时遭到Merovingian和The Architect的双重追杀),幻想破灭、气急败坏的Morpheus厉声责问:“你叫我怎么还能相信你?!”Oracle用以打动他们的,对Trinity是爱,对Morpheus则是他与Neo的友情。

    其后人类杀入地狱酒吧,此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Persephone转而帮助人类,救出了Neo。这是因为Persephone在索吻之时,既偷取了Neo的代码,同时也体会到Neo对Trinity的爱——机器对人的爱,她被这种爱所感动,在某种意义上背叛了她的组织。

    这是否在昭示这场社会革命必须由人与机器携手才能完成?

    答案是否!因为Neo被囚禁已经超出了Oracle的预想,在业已让人类失去信心的情况下,Oracle仍然向人类求助,显然是不得以为之的唯一办法——Oracle事先并无把握人类是否会答应。剧情发展到此,读者可能已经在脑海中产生深深地疑虑:在这场伟大的革命当中,人类莫非只是一道工具,先是被Oracle诱以影响乃至改变The One的选择;现在又要去拯救革命中意外发生的变故?这个疑问将把我们指向《Matrix》最后的真相!

    我到这里才开始阐释影片另一条主要线索——Smith。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误解,这只是由于文字与影像表述方式的不同。

    对于Smith,影片明确说明他是Neo一体两面的对立面。换成剧情逻辑的表述,就是说如果Neo代表着机器对人类的爱,那么Smith就代表着机器对人类的恨,机器的这两种情感同时存在,也同样强大,任何单独一方都可以威胁到整个Matrix的生存。

    以下是一个猜想,也许计算机专家能从另一面论证:The Architect是阴险的当权派,当他不得不与Oracle达成妥协,接受Zion人类存在的事实时,他就已经在背后安插了提防Oracle发动革命的另一种相对等的克制力量——赋予Smith随着Neo的变化而同等变化的能力,甚至可以反过来打入人类Zion内部。这样Smith就沦为了统治阶级镇压革命的武器,他具有所有社会革命中邪恶势力的一切属性:黑暗力量与光明力量同步增长。

    当Neo与Smith在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狭路相逢时,全剧达到了最高潮,我们也走到了《Matrix》之谜最黑暗、最激动人心的入口:如果爱与恨同样强大,爱怎样才能战胜恨呢?这样的革命怎样才能成功?

    这其实也是人类进化与发展过程中一个恒古不变的悖论。在现行体制下长大的我们,是很难理解现代西方人对社会革命的看法和观念的,特别是其中西方人在经历一系列社会变革之后痛定思痛的反思。我只能告诉大家的是,沃卓斯基兄弟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观念和方法并非创新,在西方也非常流行,甚至一眼看上去颇似佛教的大同之道,但其精神实质却是西方的:殉难。一如耶稣之死;也象佛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自我牺牲;延续至今,是甘地一次又一次地绝食。

    《Revolutions》(《革命》)这个题目很好地道出了《Matrix 3》的实质,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部爱与恨、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改革与保守较量的社会革命片。所以在目睹了Smith强大力量后,Oracle选择了殉难,平静地坐在哪里等待死亡(Smith凶恶地在她头上挥舞拳头咆哮:“你明明知道结果了却还要坐在这里,你一定有你的目的!”)唯有在听到Sati也被杀害时,她脸上才流露出一丝恐惧:她预感到自己发起的革命可能带来了最坏的恶果。Neo在与Smith一场地动山摇的决斗后,最后一刻他才突然明白了自己使命的最后一个问题:“何时?”,他选择的,也是殉难。

    没有必要追问先烈殉难之后,黑暗势力是怎样被摧毁的,革命又是怎样发生的,因为,这就是历史。

    Oracle的冒险成功了——她为人类争取到了自由进出Matrix的选择权!这是第六位The One与前五位最大的不同,升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革命;Neo在斗争之旅中与Trinity一同看到的阳光,为Matrix带来了第一道温暖的曙光。这样的一个结局,却让大多数黑客迷们陷入了绝望: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Zion被打得千疮百孔,Neo与Trinity双双罹难,一段美丽的爱情黯然消逝,可不仅Matrix完成了更高等级的升级,而且 99%的人类还囚禁在Matrix中,这样的结果怎么还能叫做革命?!

    我的态度是,我既同意这是一种新的人机关系的进化,同时也同意这并非是人人梦想的翻天覆地、轰轰烈烈的革命,但如果你在这一刻回顾人类八千万年的文明史,你也会赞同我的说法:进步虽然缓慢但弥足珍贵,未来虽然漫长但值得期待!

    影片的结尾,是小女孩Sati天真地追问Oracle,“我还能再见到Neo叔叔吗?”Oracle怅然回首这段艰辛曲折的全部历程,连她自己也无法明白,为了这样的进步,曾经的牺牲是否值得;也正因为这样的革命,Neo只有一个。她无尽地眺望远方,幽幽地说出与自己先知身份全然不符的话:“也许。”

    六、最后的真相:机器革命

    总结全片,我们可以这样说:《Matrix》是一个讲叙Matrix系统在第六次升级时,由Oracle领导的一群在意识和情感上率先觉醒的机器者,包括Neo、Seraph 、Sati乃至Persephone,所进行的一次机器国度社会革命的科幻惊险故事。

    《Matrix》最后的真相是:这个革命是机器的革命,是机器革命者的壮举,与人类无关!革命所取得的微少变化,也只是机器社会的演化,是机器文明的进步;至于人类,他与机器的斗争还将持续,只是不象前五次那样要重头再来而己,人类文明由此得到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至少可以延续下去。

    这个结论令人震惊!你会喜欢一部与人类没有任何关系(或人类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的讲叙机器的电影吗?你会接受一个机器比人类更自觉、更有进步和反省意识,甚至可能更先进的结论吗?这种令人失望的情绪,在影片中深深地刻画在机器狂潮般退却后,Morpheus茫然若失的脸上,他喃喃自语:“难道就这样结束了?”他梦想的那个推翻Matrix的伟大时刻没有降临,依然遥遥无期。而在网上,则早有人挥臂高呼:“我不愿意相信这是一个机器的神话!”

    沃卓斯基兄弟的伟大不是在于他们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人与机器永恒的斗争中,你愿意打破“人类中心论”吗?(这是目前我在网上看到的全部讨论所停留的层次),兄弟俩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提这个问题的方式,他们想说的是: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吧,那就是,假想一下,在遥远的未来,如果你是一个具有高度AI智能的机器,你会怎样看待人类?你也愿意打破“机器中心论”吗?

    这种立场的转变,看似轻松,实际上需要我们彻底砸碎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的,一切人类至上、人类中心论等等惯性思维。

    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在影片中以整个剧情的方式提出来:如果打破“机器中心论”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和牺牲,包括爱情和你最爱的人,可得到的进步却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你还愿意做一名舍身取义的机器革命者吗?天啊,你要知道,这和你是否愿意为打破“人类中心论”而付出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啊!

    伟大的电影永远只是提出问题,激发人的思考,而不提供教条化的答案。《Matrix》做为一部在我眼中不失为伟大的电影,也同样具备这个优秀的品质。他并不象大家众口一词说的那样——把人与机器关系的哲学命题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没有答案!他提出的是一个思考这个问题全新的角度。

    这才是《Matrix》真正的电影革命!正如《星球大战》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银河系……”为开端,从而打破我们思想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把人类想象力提高到宇宙视野的高度一样,《Matrix》以“在很久很久以后,在一个机器的国度里……”,把人类的想象力延伸到机器的情感和内心深处。(如果以沃卓斯基兄弟的“关系”理念为桥梁,我们的想象力还能深入到万事万物当中去。)

    跳出了时空观念和人类中心论的桎梏,难怪沃卓斯基兄弟屡屡能出人意表、捉摸不定,让我们一次次难以追随,猜测落空。

    虽然没有最终答案,但沃卓斯基兄弟仍然透过电影,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他们的基本观念:一、“人类中心论”和“机器中心论”可能同样都是错误的,而且错得可怕;二、对于社会的变革发展之路,他们倾向于佛教,万事万物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关系,而且诸关系是平等的。很简单吧,但沃卓斯基兄弟想说的,也许就这么多!

    最后,如果一定要说任何影片除了娱乐功能外、也仍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的话,那么我想,沃卓斯基兄弟用了一个近乎残酷的问题,在拷问我们人类的意志和心灵:如果你喜欢上这部电影,那你就迈出了视机器与人平等的第一步;而如果你还想去改变他,那你就要准备付出难以估量、也无法预期的代价吧。

    七、补白:解释几个重要问题

    接下来,我从剧情入手,尝试去解答目前网上许多令黑客迷们迷惑不解、争执不下的问题:

    1、为什么使用如此多的文化象征?

    沃卓斯基兄弟在答记者问时已经明确表示,这是有意而为之。原因很简单,机器国度是人类历史及发展的投影,在一场触及灵魂思想大变革的革命当中,机器文明的进化就是一部人类思想发展史的浓缩版,在这样一个机器国度里,可以同一时间蕴含人类历史上一切曾经存在,并改变过人类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神话、宗教、哲学精髓。科幻电影的本质,就是在一个假想的时空当中,其运作是科学逻辑,但情感、命运却是人性逻辑,这点在《星球大战》里也一样。

    2、Neo为什么具有超能力?如果具有超能力是否就成了一部神话电影?

    如前所言,关于人机关系的思考和解决之道,沃卓斯基兄弟倾向于佛教,是佛的诞生才把人带到众生平等的思想境界。而释伽牟尼同样有过许多佛法无边、神通广大的神迹记载,这些令现代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历史当中则是活生生的事实。即然《Matrix》的时空观是假想的机器国度,Neo是革命思想的先行者,有超能力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沃卓斯基兄弟有意把Neo视为佛来塑造,其在影片中的经历与佛的生平暗合,佛所经历过的觉醒、顿悟、圆寂与影片三部曲相等,至于Neo眼瞎之后仍能看到真实世界,也是佛在洗尽人性之后,获得了直接明悟真实事物的“天眼”。因此我反对说这部电影是所谓的“机器神话”,就象不能把《星球大战》简单地视为神话故事一样。

    3、Zion是否真实为什么不再重要?

    关系这个概念虽然直到《Matrix 3》才提出,但却是沃卓斯基兄弟一个重要的思想发展。人机关系只是人类诸多关系中的一种,假想即然机器能在可见的将来获得AI智能,进而发展出理性与情感,那么在未来的未来,万事万物不也会有这种可能性吗?所以,“万物皆平等”可能是人类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即然电影《Matrix》一开始就摆脱了传统时空观的束缚,那么Zion即使不是人类,那怕只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一种关系,只要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这样的故事还是要发生;这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关系当中。

    4、关于对几段关键性对白的理解。

    如果大家以我的文章为出发,相信会更容易理解剧情,也能更好地理解剧中几处非常关键性的对话,在此留给读者去自行发现,籍此印证我的观点。非常重要并再三提醒的是,这是一个机器国度的故事,他打破了我们的时空观念……这也是沃卓斯基兄弟得以在银幕上放纵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肆意驰骋的前提和原因。而其中推出的动画和游戏,虽然有助于剧情的理解,但大家如果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动画和游戏的重心换了一个角度,是从人类的视野来叙述这场革命,与电影从机器的角度(影片隐藏的叙述者是Oracle)正好相反,所以才能做到与影片并行不悖,又不影响影片剧情的展开。

    5、最后,卖弄一下小聪明,片名《Revolutions》并不是指多重革命,复数之意是说这次革命是数码的革命,也就是机器的革命;而把《Matrix》翻译成中文名《黑客帝国》,多少也先入为主地误导了我们中国观众(当然这个猜测错了也无妨)。

    附、我最后的话:一切欢乐尽在电影里

    再次对大家的留言表示衷心的感激。我觉得大家的意见现在已经越来越接近并有益于对剧情的理解了,正如我在文章中所反复强调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看《Matrix》时,得到莫大的观影乐趣。不过我也注意到,可能由于文章过长或表述不清的原因,大家的意见似乎过于集中在对“机器中心论”的攻击上,更有人以为籍此就可以轻松一击驳倒全文,这多少有些背离了我本人真实的意思。

    我决定不再重写文章,改以另行撰文的方式,充实文中最容易被误解、被忽略的几个地方,可能与上文有重复之处,但我试着尽量写得简洁一些,突出重点。同时申明这是我关于《Matrix》最后的几句话了——一切欢乐尽在电影里!

    第一,首先声明这是我个人的第一篇影评。以前不写影评的原因,是我认为电影本身已经足够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了,观影所得完全取决于个人(作者:“与其煞费苦心写一篇影评美文,不如掏7块钱送我一张DVD。”)。可是后来我在网上发现,关于《Matrix》的讨论趋于复杂化,陷入到哲学、科学、宗教、神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我感到非常义愤:一群伪影迷们以天花乱坠、哗众取宠、玩弄技巧的方式垄断了话语权,完全剥夺了我们看电影的乐趣,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在误导和荼毒着影迷们真诚的心!

    第二,现在来回答网友的第一个问题:我的文章并没有把电影主题复杂化而正好恰恰相反。认定这个故事是探讨“人机关系”的想法才是一切复杂化的起源,这里面隐藏有两个根本性的错误:一,当故事被用来诠释某个哲学命题时,故事就不是艺术了,而是寓言,连故事本身也会变得枯燥乏味(所以才会有人在网上不遗余力地探求主题寓意,以为这样就可以一举破解整部影片);二,这无形中也贬低了沃卓斯基兄弟的创造力,一个导演的成功不在于思想有多么深刻、多么超前,他的贡献在也只在艺术上。读完我文章的网友会知道对于《Matrix》的本质,我与其他人的立场是鲜明对立的:《Matrix》是一部电影,是记叙一场社会革命全过程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发生在科幻想象的机器国度里罢了;而导演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个故事讲得既入情入理,又紧张刺激。

    第三,不必过于拘泥概念,如果我们不知道概念就看不懂电影的话,那电影也不会是什么好电影。这也是前一阶段“黑客”讨论的错误所在!就象在《Matrix》中,虽然也大量使用到异常丰富的文化象征,但象征如果重要到观众不明白其寓意就跟不上剧情发展的话,相信沃卓斯基兄弟也会无情删掉——这是艺术创作的最一般原则。我对于这些象征作用的理解,是辅助和工具性的,用于强化效果、提示悬念、渲染革命前夜的紧张气氛。

    第四,请大家留意“关系”这一非常重要的观念。任何“XX中心论”的提出,所指的无非都是两个事物之间某种不平等的关系,知道这一点,就足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剧情了,不必再去深究概念深奥的哲学定义。如果你不喜欢“机器中心论”这个词,也可以说成是:在未来机器统治地球的社会里,机器与人的关系仍然是不平等的;甚至在机器内部,机器与机器之间也是不完全平等的,存在着机器的暴政。在电影里,The keymaker的悲惨命运和结局就是真实的写照,这段情节感人至深。

    第五,有位网友的留言,起首似乎是要强烈反对我提出来的“机器中心论”,但细读下去,却是在通篇赞扬机器要比人类更先进,更人性,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比较以及比较出来“谁比谁更好”的结果,都说明了这绝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和那些认为人类比机器高明的论调如出一辙,这难道不就是“机器中心论”的具体表现吗?!此外,为什么“先进”的机器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平等”的人机关系,那是因为解决“平等”靠的不是技术,而是感情,是“爱”,而且这个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坎坷——这不正是《黑客》最想说的故事吗?在此,我再一次坚持并重申我的观点,爱情之路贯穿了这场革命的主线,是全片的主题,反过来推论,一部讲叙爱的电影难道不比某种寓言片要更有趣得多吗?!再深一层想,这不也正是西片和国产片精神上的本质区别吗?!

    第六,受网友意见的启发,我愿补充说明一下小女孩Sati的重要性。一开始我们知道她注定要被系统删除,她是程序却没有任何用途,为什么?因为她是程序之爱的结晶,真正的爱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的。而后来,在这场机器革命过后,她反而当上了Matrix的管理员。Sati本身的经历就已经足够戏剧性了,同时也是这场机器革命的成果——机器社会也开始平等对待那些没有任何用途的机器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深究她到底是更高级的机器还是机器-人。若再联想到这场革命的惨烈,可以说Sati不代表未来,她代表的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一如孩子在任何革命中的象征。

    第七,至于会不会有一个把“机器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统一起来的观点?我的看法是,沃卓斯基兄弟对人机关系未来前途的思考,在影片中仅仅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暗示:佛教的“众生平等”。对佛学感兴趣的影迷可以继续研究,但那业已是电影之外的问题了。我也承认,如果真是这样,可能结尾才是大家心目中所向往的宏伟壮观的胜利,但事实不是,电影讲的是一个故事,一次悲壮的抗争历程,而由于革命所取得的进步与牺牲的代价差别如此之大,使得这个故事几近希腊神话的悲剧。

    第八,《Matrix》即然是一个故事,要讲叙剧情,还能有另一种表述方式:即从人物情感、命运、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历程入手,同样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特别是主人公Neo从混沌、觉醒到顿悟,最后走向自觉的牺牲,若套用中国俗话简直可以用“惊天地泣鬼神”和“感人肺腑”来形容(自然,沃卓斯基兄弟这个典型的西方故事又要比《英雄》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体生命要更复杂、更人性得多)。至于有人认为我推导剧情的逻辑仍然要依托佛学理论,那是一种误解,我不过是用以说明,Neo蜕变的历程(包括超能力)并非导演凭空想象,也绝非前无古人、不可理喻的,而是非常人性的,人类历史上有太多的宗教可以证明Neo的故事决不是一个“机器神话”。

    为什么我没有这样去写呢?因为我认为,与网上的错误相比,更大的、更根本性的错误在于我们的观念还停留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论”上,不破除这个前提,就根本不可能理解《Matrix》的剧情!

    brian 发表于03:13 | 阅读全文 | 评论 5 | 编辑 | 分享 0
  • 《性与经济学》这个帖子是在西祠胡同看见被别人转贴的,不知道原作者是谁?

    ————————————————————————

    (一)
    对我来说,性是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当然,我指的是性生活,而不是性别,性别我自己也有一个,这是我快乐和烦恼的根源,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成本,这成本在有生之年能给我创造多大的价值和效益,或者赔个一毛不剩,变成呆坏帐和闲置资产,我心中还十分没底。
    波茨纳说,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知道茱迪•福斯特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不管我多么仰慕她,也不会跟她上床,这事风险太大。这说明做爱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有需求,有供应,有风险,有收益,还要计算投入产出比,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贝克尔断定: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那么毫无疑问,深藏床帷之后的性爱和农贸市场上的萝卜具有某种共性,这也符合波普艺术家们的价值观,1954年艾伦•金斯伯格接受记者采访,说世上并无尊卑,如果有不平等,那也只是价格上的不平等。我觉得既然谈到价格,那其实还是一种平等——钞票面前人人平等,比如香港的淫媒组织就曾经列过一张菜单,把演艺界的女明星一网打尽,我心中的那些偶像,从清纯玉女到三级肉弹,谁值多少钱标得清清楚楚,如果我手上有一亿美元,那感觉就象走进了超市。
    不考虑宗教信仰和道德的负面影响,那么一次单纯的、形而上的性爱就是一个契约,酒店里的桑拿小姐问先生要不要服务,可以视为一个要约邀请,至于老婆掐着老公的脖子发令:官人,我要!就明显是一个标准合同,不明白标准合同的朋友们可以这么理解:虽然你反对手机双向收费,也不满意中国电信的服务,但你还是要入他们的网。
    合同订立后的性爱象一单混合了FOB和CIF特征的国际贸易,FOB的意思是船上交货,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前,发生任何毁损灭失、遗弃泄露都不能算是交易成功,失败后的男人们一个个垂头丧气、额头冒汗,这充分说明做爱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而“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保险”,于是就有了杜蕾丝、拉士丁和杰士邦这些品牌,根据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论题”,我们可以断定杜蕾丝和中国人寿作的是同样的生意,而第一个把避孕套叫作“保险套”的人堪称伟大,他要不是天才,就一定是个经济学家。CIF术语指的是货主承担成本、保险费和运费,所以到药店里买避孕套的大多都是男性,交易过程中,出力最多、忙前忙后的大多也是男性,货主嘛,规定要承担运费的。
    如果探究到细节,性爱合同比其它合同更加完备:除了交货、验收,它还有交易后的信息反馈机制,电影《一声叹息》里,张国立问刘蓓:好不好?刘蓓娇喘一声:好死了。看得人心潮激荡。当然,这种反馈机制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对称,上海有个美女写了一篇文章,大标题就是:《伪装高潮也快乐》,这明显是在号召提供虚假信息,如果这种作法如果被会计师事务所学了去,必然会引发信用危机,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我在此要引用的第二个案例是美林证券,这家世界闻名的证券公司因为提供虚假投资评估,2002年被罚了一亿美元,那笔钱如果给我,我就有能力去逛逛超市了。
    (二)
    对体制内的交易双方来说,性象一块永远嚼在口里的口香糖,它的好处是随时都东西让你咬,不至于空虚,不至于闲得牙疼;缺点是越嚼越无味,到最后就成了一种纯粹的习惯。“七年之痒”的说法,不仅说明消费者对单一产品、无差别服务的厌倦,也证明了性资源使用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最开始拉拉手精神抖擞,亲一下浑身颤抖,但后来拉得越多、亲得越多,这事就越没有吸引力,美国一个无聊的民间调查机构统计了三百多对夫妻的睡姿,最后得出结论:婚龄半年以内的夫妻,大多是面对面搂抱着睡,婚龄超过2年的,几乎百分百是背对背睡。这些姿势和体位,我们可以看作是人性化的市场需求信息。还有一位专攻下三路的诗人说,他在婚姻中唯一获得的“体制性的阳痿”,看来他需要到消费者协会去投诉。
    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薛兆丰说婚姻是“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这些都说明婚姻是一个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与单干户相比,优势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成本小,没结婚的两个人需要两张床,结了婚就只需要一张;二是可比价格低,香港报纸上有很多色情广告,广告卖点多是皮肤、身材,或者武功,从来没见过有小姐宣称自己价格低,“跳楼价、大出血、拆迁甩卖”什么的,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优势——老婆是不用花钱的,所以只好在差别化服务上作文章。
    性市场大概是唯一一个供应不足的买方市场,一方面,小姐们纷纷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另一方面,体制内外的男人们都在进行着DIY,这情形有点象我们经历过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我表哥那时候曾因为“投机倒把”坐了几年牢,出来后赚了一点钱,据说养了好几个二奶,然后我表嫂就开始留指甲,时常偷袭他。这两种审判说明投机倒把始终是一种背德恶行,而走私更加不可饶恕。但根据我表哥的供述,他也确实值得原谅,我表嫂出身名门,教养过人,对做爱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要洗澡,要关灯,要遵循法定程序,要正面交流,决不可暗度陈仓,等等。这大大提高了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高关税壁垒,我表哥不懂经济学,他用最朴素的话表达他的意见:真他妈没意思。其实他讲的是一个利润问题。
    张五常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交易成本越高,人就越穷,交易成本降低一点点,人民生活就会快乐很多。这话简直就是我说的。法国人心中的完美妻子是“客厅里的贵妇、卧室里的荡妇、起居室里的仆妇”,这其实也是在响应张先生的理论:降低交易成本。我表嫂因为她长期供应的质次价高的性产品,终于在1999年被我表哥取消了交易资格,他们离婚了。这对一直持币待购的投资者,我,是一个沉重打击,从那以后我见人就说我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三)
    前些日子各地都有“换妻俱乐部”的报道,我这个人有点趣味低下,遇到这样的新闻,总要反来复去地看。《圣经》上说“亲近邻舍之妻的,不免受罚”,所以搞换妻俱乐部的这些家伙,最后全都被捉将官里去,打板子,捱班房,我是一个独身主义者,没资格参与这种非法活动,见了总不免有点幸灾乐祸。
    换妻这事可以算是一种等价交换,稍具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交换是一种增值行为,农民拿粮换布,是因为他织布要比种粮食花更多的时间,这种交易让他节约了时间。由于没有人想作亏本买卖,所以换妻肯定也是一种增值行为,前面说过了,夫妻之间有个“性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而换妻则可以解决生产中的设备老化问题,以自己的不新鲜换别人的新鲜,使效用大大提高。萨缪尔森有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在欲望不变的情况下,效用越高,就越幸福。所以换妻事实上是一件幸福的事,但这结论显然不符合上帝的旨意。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帕累托优化”,是指在资源分配中,不损害他人福利而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福利,1980年华罗庚数学竞赛有这样一道题目:大家排队取水,桶各有大小,怎样排列才能保证总体效率最高?答案很明显:小桶在前,大桶在后。但这损害了大桶者的利益,所以它是一个伪帕累托。阿瑟•奥肯1975年的“漏桶试验”,损害富人的利益来帮助穷人,是另一个著名的伪帕累托。照我看世间真正的帕累托优化不多,而换妻就是一个。它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大家自愿,换过后也不影响使用,但每个人得到的效用都大大提高,当然这里必须排除性病传染的因素。
    几单位的性资源换一辆保时捷,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值,也付不起,香港某位著名女星还换了一套几千万的豪宅呢,你怎么说。不过这也正常,交换总会有价格问题,电影《不道德的交易中》,黛咪摩尔的老公拿她换了一百万美元,事后十分痛苦,觉得这生意不划算,如果他换来的不是一堆钱,而是别人的老婆,想来就会好过一些。
    换妻应该算是男人的恶行,网上有些女网友评论,说这样的男人真恶心,拿老婆当玩物。这话看似偏激,实则非常接近真理——性其实就是种物权。物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排他性,你买了一只锅,这只锅就只属于你自己,别人不能轻易碰。性也是这样,尽管老婆大多时候都闲着,但谁也不会让别人轻易使用,也许变态会这么干,但我从没见过。再说说网上评论的事,女网友评论完了,有个男网友在后面骂,骂得十分提神:三八,你们怎么不说那些当老婆的,她们不也在换夫吗?
    当然,换妻这事最终是个道德问题。经济学要不要兼顾道德,经济学家们也一直在吵个不停。但道德这东西谁能说得清呢,除了上帝。宗教主义者认为上帝是人类最终的理性,这话可以跟波茨纳那句“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联系起来理解。《圣经》里是这么说的:“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值得称赞。”这话有点费解,如果我有个老婆,让她怕耶和华我没意见,但非要她敬他爱他,我就觉得他是在占我便宜,单方面的我不干,要就换妻。
    (四)
    按古龙的说法,性产业是最古老的职业,“堪为百代祖师”,那时候没有钞票,人们拿贝壳换粮换米,我怀疑有些人收藏贝壳就是想回到原始社会。根据伪学者慕容雪村的考证,“性”这东西可以算是另一种贝壳,每一单位的性资源换多少张狍子皮,换几捧高梁米,大概早有定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性依然是万能结算工具,可以换彩电,换房子,换工作,换城镇户口,有个美女还拿它换了一个法官当。所以英国前首相狄斯赖利说“货币是唯一比爱情更让人发狂的东西”,这里的“货币”如果不是指性资源,我就觉得不大好理解。
    站在动物的立场,人类的性压抑、性苦闷实在是不可理解,93年春天我去北京动物园玩,看见一只老虎四脚乱跳,咆哮不止,据说是发情使然。想想这些动物们也真可怜,一年只有那么一季,还不容易遇见合适的对象,茫茫林海,真爱何求啊。人类就不一样,一年到头都不闲着,自带设备搞生产,方便又轻松,资源又丰富,没有稀缺性。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指的是对需求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这种理论应该不适用于性资源,人类的性需求十分有限,“百年三万日”,这数字大概可以算是人类的极限,即使威猛强悍如张伯伦,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与这有限的需求相比,人类拥有的性资源可以算是无穷无尽的,50亿人口中有一半都是异性,如果我们也是老虎,肯定用不着四脚乱跳,咆哮不止。
    一个开放的性市场需要制定交易规则,这是套用康芒斯的话。为了避免性市场陷入萧条,政府应当以行政干预拉动需求,比如对性产业免税等等,这大概可以算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不过在现阶段的中国,康芒斯和凯恩斯们都无用武之地,性产业不合法,从业者只好在地下状态左躲右闪,偶尔生产,这显然不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就象爱伦•坡的诗:被光明弃绝/向幽暗中寻找自我。这诗是我查字典翻译的,不知道译得对不对,但2000年我曾见过一个被收容的姑娘,她这样对警察说:找不到工作,摆个摊你们又要没收,不干这个干什么?那姑娘如果会用英文写诗,中国可能要多一位女文豪。
    红灯区合法化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有争论,反对者认为性产业合法化会导致伦理危机,上帝是这么说的,“妓女如深坑…她埋伏好象强盗,她使人多有奸诈。”上帝的比喻总是很形象。除此之外上帝还说了一句:“与妓女结交的,浪费钱财,”事实上有钱不用才是恶行,因为那将导致经济危机,否则政府拼命拉动内需干什么。18世纪初,英国医生伯纳德•曼德维尔写过一首诗叫《蜜蜂的寓言》,说节约并非美德,奢侈浪费才是致富之道,这诗对凯恩斯有莫大影响,但明显跟上帝过不去,所以被禁了好几百年。反对者的第二个理由是性病,认为红灯区合法化就是性病泛滥的前兆,这话也有事实依据,比如泰国就有爱滋病泛滥的问题。
    我个人倒是赞成合法化,但谁如果认为我这是为了自己嫖娼方便,我也无话可说。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既然不可能禁绝,不如拿它来赚钱。一个阵地,政府不去占领,黑社会就必然去占领。钱在政府手里和在黑社会手里哪个更能为广大人民造福,这事不好说,但逃税总不是美德。至于“伦理危机”,我看就是个幌子,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米蒂亚这样告诉阿辽沙:关于伦理学,我没法对你解释清楚。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所有解释不清楚的东西都会成为幌子,比如雷公电母、狐仙和柳树精,乡村巫医们靠着这些发了老鼻子财了,但最大的一个幌子就是所谓的伦理道德。再说说泰国的爱滋病,据我分析它不是红灯区合法化的问题,只是政府管理不当,如果不合法,可能传染得更厉害。众所周知,地下状态什么东西都传播得快,比如小道消息、黄段子,还有SARS。
    上世纪九十年代,荷兰鹿特丹曾打击过色情行业,结果政府税收锐减了几亿盾。据说太原也有这种情况,但身边的事不好说,我们还是说别人吧。
    (五)
    作为一名独身主义者,我坚决认为婚姻是个赔本买卖。首先它的机会成本太高,我们形容某人得不偿失,常说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么结婚就是捡了一粒芝麻,却丢了一个谷仓。投资理论讲“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结婚显然是违背了投资理论,你把所有的蛋都放了进去,最后却未必就能孵出小鸡鸡来,弄不好连蛋都要打破。前些日子广东有个案例:有个人在外面包了个二奶,老婆发现后怒不可遏,一刀将他的作案工具割下来扔进了马桶,连生产设备都报废了,可以算是鸡飞蛋打的典型。同例我们还可以参照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他现在一年要付给前妻300万美元,有一次差点就破了产。
    说起婚姻的实质,连我这个独身主义者都替你们难过。人类的性供应时间不长,20岁开张,60岁打烊,也就40年左右的时间,听说有人七十多岁还能搞批发,我觉得那肯定是部长以上级干部,全靠补药顶着,要不然就是su-su-super猛男。40年是14000天,按三天一次计,人一辈子能消费的性资源不过4600单位。如果不生孩子,也不谈爱情,那么结婚其实就是为了这4600次。“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细细分析起来这事其实并不怎么浪漫,白首偕老,终生相伴,不过是4600次活塞运动的另一种说法。为了使问题更好理解,我们对结婚的成本进行实证分析:
    一、结婚的直接成本。北京人结婚时,前来道贺的小伙子会这么唱:“结婚了吧,傻冒了吧,一个人挣钱两个人花……”可见结婚要付出50%的收入,即使离婚也要按这个标准来分割共同财产。根据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取决于人一生的收入,我们假设一个人月收入1000元,工作40年的总收入是48万。48万一半自己用,一半拿来跟老婆换那4600次,平均每次也就是52块多。在这个问题上富人比穷人吃亏更大一些,如果月收入一万,那么性交的单价就是500多,据说莫斯科四星级酒店里就是这个价格,所以富人容易包二奶,因为每多包一个,他的成本就会降低一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决定夫妻关系并不是所谓的道德伦理,而是供需关系。如果你不巧是比尔∙盖茨,那就太惊人了,按上述计算方式,你跟老婆亲热一次的价格是1100万美元,这钱如果买成猪肉,可以买16,000,000斤。
    二、结婚的简接成本。胡塞尔说真正的自由主义是不结婚的,这说明结婚要损失自由,裴多菲有诗道:为了自由,生命也可抛,爱情也可抛,可见自由是无价的,除了这无价的自由,你还必须在婚姻生活中花费大量的个人时间,比如陪老婆逛街,或者陪老公打麻将,这时间也是金钱;有人婚后感情不好,喜欢跟老婆吵架,说不定还要发生武斗,但不管是打坏了老婆,还是被老婆打坏,都要付出修理成本;如果被抓伤了脸,还要编谎话请假,产生误工成本;如果老婆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你可能要磨破几双皮鞋,经济学中把这种成本叫作“皮鞋成本”。
    这么说来,婚姻就是一个大竹杠。批发本来应该比零售便宜,我们都知道商业采购的原理是“批量越大,成本越低”,现在可好,你一下子全包了,结果还被人狠狠敲了一竹杠。
    当然,婚姻还有其他的价值,比如社科院的一个博士就说婚姻是人类繁衍的工具。我不大赞同这种说法,据我所知,人类繁衍靠的是性器官,而不是靠结婚证书。否则你去领个结婚证,再回家把那什么割了,看看能不能生出孩子来。要是生得出来,我情愿输你一本《葵花宝典》。照我看,婚姻不仅不能保证繁衍,反而大大有害于人类繁衍,我们都知道杂交水稻好,不仅长得壮,产量也高,五八年的时候据说一亩地能打几十万斤。而结婚即使有一千种好处,也掩盖不了这个致命的缺点:在婚姻的稻田里,你永远没法培育杂交品种。
    (六)
    在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之前,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怎样增加生产,避免出现饥荒。我们都知道,饥荒是生活基本资料,尤其是粮食的供应不足引起的,三年困难时期,因为高估产、高征收,再加上大办人民公社的过度浪费,弄得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活活饿死了几千万人。
    性爱市场也会产生供应不足的问题,对男性来说,女方不断提升的性技术、不断扩大的性需求真是个灾难。据说有个丈夫天天在汤里放安眠药,让老婆一吃完就呼呼大睡,不去想性供应和性需求的事,这法子可能有效,但实在是有点缺德:你万一把人家吃傻了怎么办?
    供应不足如果严重了就会发生饥荒,有饥荒就会有逃荒者,这事就叫红杏出墙。平常人们对逃荒者总是很同情,除了安徽凤阳在1961打击过要饭的,说他们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大好形象,捉进去吊起来打,此外还真没见过这么没人性的。但对性爱逃荒者,人们却一直都很鄙视,说她们淫荡、道德沦丧、不守妇道,它的代表人物就是潘金莲,人家不过就是在饥荒时吃了几口别人家的饭,就被道德学家们骂了一千多年,骂得人人自危,连慕容雪村这么大胆的人都有点哆嗦。这事其实是一个产权不清的问题,跟我们的国企改革差不多:潘金莲有没有权利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分配她的性资源?或者说,究竟谁是潘金莲性工厂的真正所有者?是她自己,还是武大郎?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武大郎最多只有经营权,但你们非要连所有权都夺去,我觉得这中间一定有什么猫匿,建议清河县反贪局介入调查。
    我在企业里管过采购工作,一般情况下我都会选一家固定的供应商,定点采购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供应及时。但如果这家供应商供不上货,那我就要多找两家,这和潘金莲做的没什么区别,也没见谁说我淫荡或者道德沦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有点同情潘金莲,她和我一样都是优秀的采购员,关注采购质量,寻求足量、及时的供应,但我又加薪又升职,过得滋滋润润,潘采购却被公安局长武松一刀砍了,其间的迹遇,真是令人不胜嘘嘘。
    前面说过了,经济学有时要研究如何增加生产,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有很多理论,比如提高劳动生产率,延长作业时间,还有费亨氏理论、德罗定律什么的,金正日将军提出还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科学技术,所以西门庆买了两个银托子,所以印度神油和龟鳖丸才会那么畅销,社会学家说性药泛滥是一个社会道德沦丧的标志,我觉得这事跟道德关系不大,我们卖春药只不过是为了避免饥荒,而众所周知,搞出饥荒可实在算不上什么道德高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说也奇怪,性工业应用科技不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反而是为了降低生产效率。说起“效率”这个词人人都明白,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做一件事,比的是谁更快,而在性爱问题上,人们却总想用最多的时间做那件事,比的是谁更慢。
    (七)
    经济活动会产生外部效应。关于“外部效应”,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办教育,除了能赚钱,还能提高国民素质,这“提高国民素质”就是一种外部效应,它是好的,所以叫作正的外部效应;开化工厂要污染大气,这是坏的,就是负外部效应。工厂污染大气,这是政府要管的事,所以要对化工厂额外收税,这种税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来的,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庇古税。
    我们的主旨是谈性。性产业的负外部效应十分明显,前段时间澳大利亚有家妓院上市,我到他们的网页上浏览了一下,发现满页都是黄色图片。我这个人虽然趣味低下,自制能力还是有的,所以看了也不会出什么事。换了是个没有自制能力的人,说不定就要跑到大街上骚扰妇女,这事我看就该算到妓院头上。
    除了诱发犯罪,性产业更严重的外部效应是伦理问题。伦理是人间正道,不管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反对色情,如来讲不可邪淫,耶酥说不可亲近妓女,安拉更彻底,连妇女穿高鞋他都会不高兴。在这个问题上三位神仙站到了一起,旗帜鲜明地反对色情事业,不过照我看也没妨碍了它的兴旺发达。
    性产业悖德,主要是因为它的非法性、经营场所的隐秘性,以及它兜售的廉价的快感。我们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快感应当通过高尚的途径获得,比如阅读,观赏革命电影,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什么的,要有集体主义的思想觉悟,独乐不如与众乐嘛。现在你悄悄地躲起来,只顾着自己快活,全然不想亚非拉的受苦人民,这事即使不算卑鄙,至少也有悖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根据司各特•埃里金纳的理解,肉体的快感是人类独有的,肮脏也是人类独有的,与完美的上帝无关。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肉体的快感是肮脏的。由于性产业拿金钱换快感的经营方式,而金钱是亵渎灵魂的东西,这就不仅是肮脏了,简直可以说是罪恶。
    我不是清教徒,没有代上帝宣旨的义务,所以上面这些话只是随便说说,当不得真。因为性产业的严重的负外部效应,各国政府都制订了措施,限制它的经营规模,另外还要额外征税,我们前面说过了,这税叫作庇古税。有的地方采取的是征收管理费的方式,这管理费也可以算是庇古税。我有个朋友特别没文化,有一次我跟他谈起这个税,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这税好,这税好,卖屁股嘛,当然要收屁股税。仔细想想,这话可能比任何经济理论都接近真理。
    (八)
    “做爱”是个动宾词组。根据我的观察,男性和女性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大一样,男性偏重于那个动词,女性偏重于后面的名词。由此引发的逻辑是:如果“做”是重要的,那么跟谁“做”就可以忽略;反过来,如果“爱”是重要的,那么显然只能跟固定的对象“做”。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对“性解放”的理解。一谈性解放,很多人都要皱眉,说那是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堕落的象征,这明显是把“性解放”跟“性泛滥”混淆了。事实上性解放是一个挺不错的事,第一是消除性别歧视,第二是把人从宗教的禁锢中解脱出来,让性真正成为取悦身体的工具。这两件事哪件都不坏。有个保守主义学者反对这第二条,说性应该与婚姻有关,是人类自我繁衍的工具云云,我觉得这其实是在把人当骡子看。如果只为了生孩子才交配,那么人跟牲口有什么区别。另外现在也计划生育了,活好几十年,只准来那么一次,未免太不人道。所以说这人应当被送到维多利亚时期去,众所周知,那时候连鸡胸脯都不准说,叫作白肉。丘吉尔就犯过这个错误,被一位夫人斥责,后来他给这位夫人送了一朵兰花,说如果你将它别在你的“白肉”上,将是我莫大的荣耀。
    再说说“做爱”这个词,如果光“做”不“爱”,那么它有一个大概的价格。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了,从几十元到几分之一辆保时捷,不同类型的的产品有不同的价格策略。“爱”字就要复杂一些,有人说它是无价的,有人说它其实也很便宜,根据贝克尔的观点,万物皆可交易,即然什么都可以交易,那么就没有无价的东西。但究竟爱情值多少钱,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我们还是要进行实证分析。
    在实际调查中,我拿这个问题问过6个人:假设你很爱你老公,给你多少钱,你会背叛他一次?这背叛当然是指身体上的背叛。从100万开始,所有人都点头;到50万,有一个人表示不行,这说明她爱她老公大于爱50万,但小于爱100万,我们取中间值:75万;到20万,又一个人表示不行,那么她的爱情大约值35万;再往下问,在10万元价位上有两个人退出,我们算作是两个15万;等到了5万元,最后的两个也无法接受,根据上述计算方法,是两个7万5。
    这六位女性的爱情总值是155万,平均价格是26万不到。她们都是白领,月收入在3000到8000元之间,我们也取中间值:5500,那么26万相当于47个月的收入。稍具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上面提到的价格不是纯粹的零售价,而是一种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这26万,她们必须抛弃些别的什么,要承担风险,如果被老公发现了,不仅要失去老公的爱情,还要失去老公能给她的那一部分钱,如果这钱大于26万,那么此人的爱情很可能就是个负值。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叫作负价格;用商业术语讲,叫作无偿赠送;用我们的俗话说,这就叫倒贴。一钱不值。
    我是在深圳进行上述调查的,深圳物价指数之高,是谁都知道的事实。如果换在别的城市,这价格很可能还要打折。我们甚至可以根据全国的物价水平,列出一张爱情价格表,沿海富庶地区的爱情贵一些,内陆穷一点的省份就便宜一些。所以内地的漂亮姑娘都爱找沿海的男人,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这就叫作要素禀赋。
    这种统计肯定不够严谨,但可以说明一个基本事实:爱情是有价的。另外,爱情肯定与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有关,收入越低,爱情就越便宜,只有亿万富婆的爱情才可能价值连城。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是个双务合同,光剃头挑子一头热还不行。即使一个人的爱情价值连城,如果她老公拿着不当一回事,那买卖还是做不成。这道理就象两口子卖车,女的说给我多少钱都不卖,男的说一块钱您就拿走,你说这车它值多少钱?
    这种结果很难让人接受。在我们的观点里,爱情是无比美好的东西,它甚至是我们俗世生活的信仰,怎么可以象萝卜白菜一样,摆在柜台上任人挑拣?怎么可以用钱来衡量,有钱人拿贵的,而我们穷人,就只配拥有那些一钱不值的烂货?它应当超越金钱啊。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身体的偶尔出格是否就等于背叛爱情?如果不是,那么我们上面的分析就不能成立,那个26万就不是爱情的价格,而是婚外性行为的价格。如果坚持认为两者是一回事,那么毫无疑问,你的爱情即使超越了26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谁还没见过钱啊。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的放纵算是背叛爱情,那么思想上的放纵是不是就更严重?我在四川的时候学会了一个词,叫打望,打望就是在街头观看美女的意思,我承认我在打望时有过非份之想,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这就叫作亵渎爱情。打望这事不大好管,除非你每次上街都戴个眼罩。话说回来,如果连打望的权利都取消了,那还真不如直接给我一刀。
    翁倩玉唱道:爱是love,爱是amour,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要我看,如果正大的爱情真是那么美,那一定跟性无关,不会因为偶尔的放纵就收回去。否则那就不是无私奉献,而是倒贴。

    brian 发表于02:42 | 阅读全文 | 评论 0 | 编辑 | 分享 0
  • 始料未及 - [每日一禁果]

    2003-11-18

    木子美当初写日记的时候,虽然明明知道会引起不小的反响,但是反响到这种程度,恐怕是始料未及的——所以我猜她没事儿的时候一定乐不可支。

    那些跟木子美发生性事的男人们,忽然有天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脚底的石头,估计也是始料未及的。

    还有BlogCN的用户,没招谁没惹着谁,自己的日记本便连自己也进不去了,也是非常始料未及的事。

    最始料未及的大概是BlogCN。没来由就受了人利用,点击率上升得快肯定下降得也快,没准儿忠实用户也要流失不少,最后自己还落得一个骂名,实在是不值得——要是我,一定将《遗情书》问斩。

    看见某专家对木子美的论述,搬来放在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子美的颠覆生活

    裴谕新 (香港大学女性研究博士)

     

      木子美,我认识她时她大三,因为一份公开提交的性爱清单,已然成为广州传媒圈里的名人。那份清单她用数字化的冷静盘点她的性经验:与多少男人接过吻,与多少男人上过床,最快上床速度是认识几天,最长关系又保持了几个月……媒体大约是没有勇气接受这样的冷静,可是又舍不得放过这样的猛料,便用了编辑的话之类的招数,痛陈“一个当代女大学生的迷失”。从此,圈里无人不识“木子美”,只要一提“那个列清单的当代女大学生”就是了。

      我认识木子美纯属偶然。约一群在校生谈爱,木子美也在其中。她很快脱颖而出,因为她说,“我的爱就好像一把米,东撒一把,西撒一把。”她纤瘦的手指做出撒米喂鸡的姿势,每个人都笑得东倒西歪。这个女孩具有不动声色的爆发力,比起她的性史,更让人印象笃深。

      后来我写书,第一个想到的又是木子美,于是又约她出来谈。那时她刚刚毕业,在报社做个采写经济新闻的菜鸟,收入完全不能支付她想要的生活,当然男人更不能,于是她说想嫁了,又说像你们这样的贤妻良母怎么不觉得闷呢?这让我想起我导师的名言:如果结婚之后还可以有男朋友,结婚也挺好。

      这些天木子美终于得以让自己的生活走进大众视野:6月份她在博客上写自己的性爱日记。英国的性爱专家8月份在杂志上刚刚说过:网络,手机,汽车,单身公寓,它们蓬勃发展的地方就是一夜情蓬勃发展的地方,以此你尽可理解为何一本《天亮之后说分手》在中国速生并热销。但是“天亮”有所有“口述实录”体的安全措施:就是第三者的身份,只叙不议。木子美也只叙不议,文字像那份清单一样冷静精当,杀伤力却是具爆炸性的。因为一个女人,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体面职业的女人,怎么能像到超市去买一瓶水那样到酒吧、网络、party、office轻易地就找到一个男人,然后,一饮而尽,空壳丢进垃圾筒。

      书商闻风而动,预计她将比卫慧更具投资潜力。有人打她了,当然是有头有脸的女人。有人在网上说,其实木子美不是女人的敌人,而是男人的敌人。

      认识我的朋友都和我大谈木子美,说我应该把她当成我的个案。其实木子美的颠覆表现在何处?我不认为在她换男人的速度或者俘获的数量上,而在于,她说话的态度。在多数人,包括她一夜情的对象都希望把之间的故事维持一种秘密状态时,她坦然自顾说了出来,冷眼看众人慌乱,这种制造慌乱的能力就是她的快感来源,炒作倒还在其次。就像诸多沉迷于一夜情的人,说是性的刺激,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的刺激,可以隐秘地去做一件不为人认可的事情的刺激,其价值仅仅在于个人心理的满足。所以一夜情一旦重复再重复,也有闷的一天。

      我的一位心理医生朋友最近常常接待一夜情的个案,就是猎艳无数的人,通常是年轻帅气的男人,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问自己是否还正常,是否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原则上来说,如果你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你就有改善的可能。即便有一百次一夜情,它在人的生命中所能占据的时间又是多少呢?可是关键是,习惯了一夜情的刺激,所要寻找的总是更大的刺激,“正常生活”能够提供吗?有一天木子美对性史的坦白也无法制造慌乱了,木子美该怎么办?当然,这一天还有点远。

    brian 发表于11:11 | 阅读全文 | 评论 1 | 编辑 | 分享 0
  • Sand - [每日一禁果]

    2003-11-13

     

    Korean finger painting video at SICAF 2003

    Sounds strange but is actually quite nice. The Hungarian artist Parangako paints with sand on glass and changes one picture into another like a real-time animation. It was part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at the Seoul International Cartoon and Animation Festival.

    要去除原来的背景音乐,可按ESC,再重新点击播放器Play键。

     



     

    brian 发表于01:24 | 阅读全文 | 评论 0 | 编辑 | 分享 0
  • THE MATRIX——更高级智能的诞生

    作者: 9个苹果咬一口 发表日期: 2003-11-07 12:31:02 《后窗看电影》


        本以为讲述的是人机大战,结果却是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融合与发展。从智能的角度看,本就没有什么人机之分。所有的差别,最后都可以融为一体。从对立到统一,这好像是中学政治课本里就有的矛盾论。人机共存,尤其是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融合,这就是The Matrix的内涵。而它的外延,却可以由我们肆意发挥与联想。这,也许就是M作为一部电影的最伟大之处。

        不是最初的最初,人类奴役着机器,人类智能高于机器智能——毕竟,那是老子造的东西,当然得听老子的无条件控制,就像曾轰动科幻界的“机器人三大定律”。
        可是,谁说老子一定比儿子强?长江还后浪推前浪呢。当机器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终于有了自主意识,终于不再无条件的接受人类的奴役。而人类智能,恼羞成怒的发动了战争,甚至在机器智能理性的提出和平建议时依然妄自尊大,把战争推向更高的程度。
    机器智能忍无可忍,暴力反抗。碳基生物脆弱的物质躯壳在铁基(也许该叫“金属基”更确切)生物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前浪被推上了死亡的沙滩。绝望的人类智能完全丧失了仅存的理性,不惜烧毁了美丽的天空。悲剧,开始了。

      失去太阳能的机器智能很快找到了新的能源——人类。为了让支持人类躯壳的人类智能继续存在,于是,Matrix诞生了。几次升级之后,机器智能似乎找到了欺骗人类智能的办法,Matrix日趋完美。但是,机器智能显然没有完全了解人类智能,甚至没有完全了解机器智能本身。Matrix系统总是面临着来自人类智能甚至机器智能自身的“异类”的威胁,以至于不得不一次次的Reloaded。
      负责机器智能理性一面的建筑师没有根本解决系统异类的办法,负责研究人类智能感性一面的先知却悟出了道道: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而不是水火不相容。机器智能进化的最后一步,其实就是人类智能的进化,就是两者的融合。

      Matrix眼看就到了第6次Reloaded的时候,先知说服了建筑师:别再对人类智能感性的一面(包括爱情、执着、希望等)不屑一顾,就像别再忽视机器智能感性的一面(比如,没有目的的程序的生存价值)。事实上,先知已经隐约预见到这种忽视将会导致Smith的诞生,但她也相信,人类智能也必然会相对应的产生一个与众不同的The one。他们是两种智能非理性的集中体现。
      建筑师将信将疑,最后还是答应了先知,在第6次Reloaded时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系统升级。先知负责引导人类智能的The one,机器智能的The one呢?先知坚信创造了机器智能的人类智能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人类智能看似无效实际却很让机器智能吃惊的感性因素让先知坚信这一点。

      后来发生的事,对先知和建筑师一定非常乏味: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只有他们安排(或者说启发)的neo和tri的爱情偶尔泛起几朵惊喜的浪花。但是,最大的意外却演变成最深的恶梦:机器智能的感性代表Smith竟迅速发展,以至于不受系统控制!
      建筑师已经不安了,先知却还是坚信人类智能的力量,尽最大努力计算并引导着neo走向正确的选择。当Smith终于因为无法理解neo的感情而恐惧,先知知道,她的计算完全正确。当neo与Smith这一对矛盾冲突从激化走向平衡,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也就完成了融合的第一步。
      革命过后,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都获得了之前无法自由选择的选择:人类智能可以选择是否留在Matrix,机器智能也可以选择无所目的的生存。至于和平,本是同根生的两种智能的和平是什么?当然就是融合为一体。
    这种新的智能(地球文明智能?)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是选择使用碳基物质躯壳,还是铁基物质躯壳。那个小女孩sati就是机器智能选择无理性目的的生存甚至选择使用碳基躯壳的先河。

      回到第一集最初的那个问题:What is the matrix?它一开始的确是机器智能的能源场,但是后来,它已经是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融合的一个平台了。凭借片中所描述的科技水平,我就不信过了那么长时间还只能把人体生物能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智能是什么?我们的感觉又是什么?墨菲斯第一集就告诉我们了,其实以我们目前的科学知识也能得出这个结论:无非是一些电流符号而已(科学家尤其是医学家应该能说的更确切)。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neo为什么能无线接入Matrix和机器智能,并通过机器智能感知一个金光闪闪的世界和摧毁机器战士。所以,拜托别再说什么ZION和机器城01也是虚拟的,而且,如果精神本身也是物质,虚拟和现实又有什么实质分别呢?

      再以后呢?没有人能说的出来。因为这是一种比我们更高一级的智能了,如果你不指望你家的小狗理解你的思想,就别指望我们人类或者我们创造的机器智能能理解融合后的智能。所以,无论龌龊司机再怎么聪明,无论帮助他们的电脑再怎么先进,都无法拍出The Matrix 4。

      这是我看了M3后24小时所能琢磨出来的Matrix的内涵。但是,它的外延,它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没有停止。不说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Matrix,无法分享(共享)……

     

    brian 发表于02:04 | 阅读全文 | 评论 0 | 编辑 | 分享 0
  • 晚上一边写东西,一边在听Carpenters的老歌。因为Karen Carpenter今年逝世廿周年。我昨晚还买到一张别人向她致敬的翻唱大碟,没有来得及拆开听。

     

    中间去冲茶的时候,发现有一首歌词尤为有意思。一想,还竟然是一句真理!要是大家都听过,估计痴男怨女就少了一大半。

    歌曲的作者叫做Steve Eaton,不知道词是不是他自己写的?放到今天,简直就是一个难得的广告文案人员啊。

    ALL YOU GET FROM LOVE IS A LOVE SONG

    Like sailin' on a sailin' ship to nowhere,
    Love took over my heart like an ocean breeze.
    As season fly I knew that I was losing
    Love was washed away with the driftin tide.

    Now the tears in my eyes are ever blindin'
    The future that lies before me I cannot see
    Although tomorrow I know the sun is rising
    Lightin' up the world for everyone, but not for me.

    Oh it's a dirty old shame that all you get from love is a love song
    It's gotcha layin up nights waiting for the music to start.
    It's such a dirty old shame when you got to take the blame for a love song.
    Because the best love song is writing with a broken heart.

    brian 发表于01:25 | 阅读全文 | 评论 2 | 编辑 | 分享 0
  • 那天去无锡出差。肖逸民坐在后座上看某财经类报纸,忽然大笑。给我看,原来是一则关于Google IPO的新闻,其中有知名金融界人士称,Google的股票,只要有“五只猴子和一部电话”就能全部卖出。这个说法实在是太形象生动了,以至于我回来以后一上网查看,发现到处被人引用,连伦敦的金融时报也不例外。

    便笑说,我们以后要是股票上市,一定要找“7只狒狒+一部小灵通”来承销。现在都3G了,还用固定电话未免稍稍有一点落伍。

    无锡的供应商请我们吃饭,饭店叫“醉香园”。点了一道菜,名字叫做“蚂蚁扒玉米”。我们以为是肉糜之类的,没想到竟是真的蚂蚁,而且好大个儿,被烹前一定比百威广告里面那些还要生猛。

    据说是专门人工饲养的食用蚂蚁,对关节颇有好处。我想着最近早上起来都会感到腿痛,于是就猛吃了几勺。

    没吃出什么大味道来。有点像是在吃蛋白质。

    Album home

    不过我在这间饭店看见有两个彩陶的花瓶/罐子很漂亮,恨不得据为己有,总比摆在食客不屑一顾的走廊里来得强。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买来的?

    Album home

    Album home

     

     

    Google IPO:“市”不可挡
    作者: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约翰•盖普尔(John Gapper)
    2003年10月27日 金融时报 星期一 出版

    Google能否破除华尔街的证券承销同业联盟?作为互联网新贵,Google似乎不可能完全摧毁美国金融界最强大的联盟。但自上世纪90年代股市牛市终结后,投资银行业丑闻迭出,在这样的情况下,Google破除上述联盟的希望还是存在的。

    年轻而单纯的互联网公司若试图上市,多数都要通过华尔街看门人这一关。华尔街看门人是一批大型投资银行,它们控制着公开出售股份的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为自己净赚7%的收入。

    但从前期谈判来看,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互联网搜索公司,Google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至少部分游戏规则。在整顿华尔街方面,纽约首席检察官艾略特•斯皮策(Eliot Spitzer)也许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而现在,Google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将向人们表明,整顿后的华尔街究竟有多大改观。

    这是新千年的第一次大规模IPO,有两个因素表明,这次IPO将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首先,在新股发行中,Google可能是自1995年网景(Netscape)发行上市以来最热门的新股发行,因此Google有很强的议价能力。1995年,网景凭借其开发的网页浏览器引发了后来的网络大繁荣。尽管Google可能无法像网景那样引发如此广泛的投资狂潮,但它拥有早期网络公司基本都缺乏的一样东西:已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通过在网页上出售广告空间、并将广告与互联网搜索结果链接,Google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普遍承认,Google现在已是一家盈利非常丰厚的公司。

    在未来数年,搜索引擎市场可望以指数级增长。不过,随着微软(Microsoft)即将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最艰巨的挑战可能还在前方。的确,硅谷一些人士认为,今后20年内都没有事件能和Google的IPO相比。虽然Ebay和雅虎(Yahoo)等其它公司的IPO也曾很受欢迎,但这些公司上市早得多,与Google股票可能获得的数十亿美元的估值相比,这些公司的股票估值也低得多。

    另外,此次IPO恰好选择在硅谷开始逐渐显露出摆脱长期衰退迹象的时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其它公司未来怎样,风险投资商命运如何,都将取决于Google这次能否成功带头上市。许多人已对此表现出极大热情。一位小规模网络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互联网的第二波热潮已于2003年春天开始。”

    据了解Google IPO过程的一位人士透露,对Google股票的需求将极为旺盛,以致只需“五只猴子和一部电话”就能卖出全部股票。他还表示,由于投资者争相抢购,加上投资银行近年来承销收入极度匮乏,因此Google也许真能说服银行把收取的承销费降到正常水平以下。这是否意味着,其它公司今后寻求IPO时也有可能支付更低费用呢?“有可能,但它们不是Google,”一名银行家这样反驳道。

    可能使Google打破固有模式的第二个因素是人们对金融丑闻的反应。在网络科技泡沫期间,华尔街处理股票发行的方式曾引发丑闻,其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弗兰克•奎特隆(Frank Quattrone)是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的银行家,他被控故意妨碍司法部门对其行为进行调查,目前在等候判决。在如何将网络股出售给华尔街方面,奎特隆当时产生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人都大。

    对华尔街处理股票发行方式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确定股票价格的方法,二是某些投资者似乎在配售股票时总能得到实惠。

    传统的定价过程是,投资银行将潜在投资者的认购定单汇总成“簿”,并据此得出一个价格。IPO时股价若跌至发行价以下,发行将被视为失败,因此投行自然倾向于将价格定低。另外,大多数投行认为,公司应该有一批很大的机构股东,因为这些机构股东才是能给市场带来流动性的投资者。制定适当的价格,吸引各类股东,形成合理的股东组合,这是华尔街声称已掌握的一门艺术。

    不过,在近几年的丑闻之后,Google似乎不再打算把华尔街投行往好处想了。一名接近Google的人士愤怒地表示,投行在股市繁荣期故意将股价定低,藉此回报投行偏爱的客户。这个观点认为,由于投行这种几乎不加掩饰的贪污行为,硅谷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家被剥夺了一部分本应属于他们的资金。

    就Google的IPO而言,硅谷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中将有两家受到影响。早期投资于这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Sequoia Capital公司和Kleiner Perkins公司已稳获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利润。而且,估计Google的创始人塞尔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仍持有Google三分之一的股权,因此他们在Google IPO中也能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Google正考虑选择的是一种曾在上世纪90年代股市繁荣时期被广泛采用的方案,即聘请两三家投行来处理认购定单及股票配售程序,以确保任何一家投行都无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操纵IPO。

    一些接近Google的人士正在力推一个更加戏剧性的方案,即通过网上拍卖收集认购定单。两名了解Google IPO程序的人士称,该方案对Google格外具有吸引力,因为Google的基本业务就是通过“实时”的网上拍卖出售广告空间。在拍卖过程中,潜在的广告客户出价竞标,以便在Google的搜索结果旁显示其信息。以这种方式公开出售自己的股票,这难道不是表明Google对网上拍卖程序有十足信心的最佳方法吗?

    而大型投行则声称,电子拍卖存在内在的缺陷。不错,电子拍卖可能是个好方法,可以通过较为透明的方式收集和比较认购定单。但从长远来看,为Google股票确定的最高售价可能会有损公司及其股东。

    一位银行家警告说,这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极受关注,因此,它一定会吸引许多渴望迅速致富的小股东下单认购。结果是,IPO股票开始交易时常见的那种股价陡升现象就会在正式交易价格确定后出现。这时,公司及其风险投资者就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股票,从中获利。但是,被吸引来购买股票的大量小股东将非常不满,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支付了过高的价格,其利益受到了损害。

    当然,Google可以选择它认为最稳定的股东群,如果将将股票出售给这样的投资者,则股票发售后的市场将会有较强的流动性。但这样做只是重复了银行过去所做的事:根据价格以外的因素决定哪一类股东对自己更有利,而置其他股东于不顾。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围绕Google IPO的谈判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有些事情至少是有可能发生的。Google及其投资银行已一致同意,与网络热潮时的IPO相比,这次IPO需要显著提高透明度。而一向唱主角的华尔街这次或许只好接受一个更次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仍在努力修复那个时代留给他们的创伤。IPO承销业务迄今仍是华尔街获利最丰厚的业务。

    译者/曹湘颖

     

  • 很久没有看见孟大小姐写东西。这篇是25日就贴出来的,今天才在BBS读到。

    我90年去过美庐,已有13载了,那时感慨只能在景物上,还不懂蒋公提笔的风情,也不知道毛主席曾如何贬损他。

    但是对于宋氏三姐妹,一直敬佩有加——在那个时代,竟有那样的女豪杰!更不曾想原来宋美龄尚独自在人间徜徉了这许久。

    孟大小姐当日于美庐旁,独自迎风喝酒吃大排档;今日此文就算并非纪念宋美龄,可能她在上边看见也是微笑着喜欢的吧。

     

    庐山行

    by: Memphi

    一定有些什么,是让我惦记的,否则我不会在九江这座小城里兜兜转转;
    一定有些什么,是让我牵挂的,不然我不会在庐山顶上不断地寻寻觅觅。

    到底是些什么,在我最深爱的你的眼眸流转中,在时光穿梭倒退中,还是孩子的你在某个角落嬉戏玩耍,黑白照片里定格无心的笑脸,早已不复单纯青春的我,与你遥遥对视。

    在九江市的四天里除了培训就是猫在白鹿宾馆打牌,不愿意出去,因为发现这座城市喧闹而芜杂,九江长江大桥跨江西九江、湖北和安徽宿松三地,注定这里的人群也是口音各异,眼光迷离。看得出市府领导招商引资寻求发展的诚恳迫切,也同样看得出这里发展的速度是缓慢的,诸侯经济注定很难扭转这样的局面。

    去庐山前一天抽空去了湖口的龙宫洞和石钟山。龙宫洞较之全国各地大小山洞的区别在于洞中有个篮球场,曾举行过全国篮球邀请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给它发了证书。而石钟山则因中学教科书里苏轼的《石钟山记》而留名,你若不知道也要假装知道,否则别人会怀疑你只有初小文化:)站在石钟山顶远眺,发现长江和鄱阳湖相交处形成一条清晰的水线,一边浑浊暗黄,一边清澈透明,不知道究竟为何如此互不交融,让人感叹江有江的执着,湖有湖的淡泊,就如有些人厮守一辈子,心却各有各归依。

    回程路上去看了当年曾经决堤的长江入口处,现在已修建了坚实的堤坝,正准备修建抗洪英烈纪念馆,站在堤坝上只能猜想当日破口的惊险,觉得平平安安地活着,真好。

    最后两天去了庐山。因为读过历史课本和池莉的小说《绿水长流》,所以我对庐山是不陌生的,只是拿现实中的风景和书本里的记载相比较对应而已,牯岭镇、如琴湖、美庐、含鄱口、三叠泉和仙人洞,到处有老蒋和老毛的足迹和笔迹。庐山最多的是樟树,是当年蒋介石派飞机撒的树种,等到可以享受风凉时毛泽东入住美庐,真正应了那句古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据说老毛看到美庐二字哈哈大笑,说蒋介石这个大王八,住的屋子也叫“大王八庐”(美字倒过来看),辜负了蒋介石的初衷,他把这座别墅送给娇妻美龄,意思是最美的山上有一幢最美的房子,里面住着最美的女人。可见当爱情遭遇政治,一切美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一个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奚落嘲讽。

    庐山的夜是寒冷的,我在月黑风高中找了一家大排挡,点了几个爱吃的小炒,喝小瓶的红星二锅头,不一会儿就不怕冷了,觉得酒真的是个好东西,不单单可以麻醉你,还可以御寒。年轻的时候怕冷,觉得最浪漫的事就是风起时有你在身边,可以拥我入怀;现在长成一个臃肿的妇人,知道听天气预报多加件秋衣,如若再不能抵抗也还有烈酒,反而觉得两个人大狗熊式的拥抱有些矫情和多余,难怪他们说,每一个年纪都有各自的可爱美好之处,要做那个年纪该做的事。所以年轻时我们一定要好好谈恋爱,中年时我们一定要好好喝顿酒。

    一边喝酒一边和栩发短信调侃,她遗憾我坐在大排挡却没有手雷,我遗憾有好酒好菜好山色,却没有可以对饮的人。
    夜风寒冷,抬头看见低垂的星星,想起一定有些什么,是我们所不能忘记的。

  • 经过3周的装修,Banner Associates终于有了完全独立的空间。

    整个办公室的面积大约是80M2,有单独的会议室、接待区、主设计室、客户代表办公室和经理室。

    玄关处做了玻璃材质的大幅绿色背板,把公司的黄绿相间旗帜Logo放在上面。

    Album home

    旁边设计了一面Logo墙。墙上开了6列4排共24个小灯箱,每个灯箱里面用幻灯片做一个企业的标志。这样可以很清楚表明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商业视觉策略和VI设计。

    我们打算每做成一个案例,就增加一个幻灯片到灯箱里面去。以后不管Banner Associates 搬到任何的办公空间,都会做这样一面Logo墙。这是我们自己识别系统的一个要素。

    椅子和桌子都是Han设计的,全部用原木制造,加上绿色和黄色的垫子。工厂很仔细地把椅子都用泡沫包起来,刚运到公司来,还没有来得及拆除。

    Album home

    还有很多东西要一点点安置起来,比如文件柜啦电话线啦网络啦……,以及人员招聘的事情要准备。

    先在门口拍一张照片吧,算是创始人纪念。

    Album home

     

  • 《这个杀手不太冷》被剪掉的那二十四分钟
         
    转来的,原作者不详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中文片名:终极追杀令(1994, director's uncut version)
    导演:Luc Besson 编剧:Luc Besson
    演员:Jean Reno Natalie Portman
    Gary Oldman Danny Aiello
    类型:次类型剧情片、反类型爱情片、反类型动作片、後现代电影
         
      生活在光影之交的Leon是极有效率的「清洁工」,专门扫除社会的秽物,同时拥有工作以外一份安宁、平凡的生活。这一切在隔壁惨遭灭门的十二岁小女孩Mathilda来敲他的门寻求避风港时改变了。
         
      薛晓岚,MS Word小公主,曾经写过几本关於微软字的说明书。在当时乱成一片的办公室攻略本市场上,随便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讲解Word使用技巧的书没有两打也有半百,绝大多数却是烂货,要不就是用一堆无用的图表浪费版面骗钱,要不就是把软体的说明档生硬地翻译下来。这个小姑娘(其实是大姊姊,她比我老的)的书却创下电脑书少有的畅销记录,原因无他,用心而已矣。她会设想一个初学者想读到什么资讯,有什么需求,最常遇到的困扰是什么,在写书时切合这个使用者导向的逻辑,让读者能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找到他需要的功能使用方法,还提供很多非常实际好用的小技巧。我的Word使用概念就是靠她的书建立起来的,多少使得那个大而无当的烂程式还不至於完全不堪使用。
         
      当【The Word Book 95】改版时,她在再版序里提到【终极追杀令】。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她叙述了最後Mathilda把Leon的树种在土中,让它生根。「Leon死了,Mathilda和这棵树,又开始一段新的生命。」还没看到电影,就觉得这个意象很美,有点凄凉,但并不哀苦。
         
      然後大概过了两年。不知道话头怎么带到Luc Besson身上,我想起这段描述,问我朋友有没有看过。「当然有罗!好像是高中的时候跟学姊她们去看的吧!我就是看了这部片以後开始喜欢卢贝松的。」看她那副欢喜的模样,我租了LD,在半夜里把它看完。很不错的电影,音乐很棒,光影的处理也很有象徵性。那个时候的心理状态还算「正常」,没有太多延伸的感觉。
         
      感谢DVD技术,我在二十一世纪所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导演一刀未剪版的【终极追杀令】,而且是在一种非常微妙的情境下。我,一个受到中国文化教养的台湾人,看一个由法国人饰演的义大利人,在美国讲英语,跟一个在以色列出生的小女孩谈恋爱,而由於不会操作旅馆的碟片机,画面下方的德文字幕怎样也去不掉。Quite funny,尤其是电影里的旅馆走道看起来跟我投宿的这间好像。
         
      看完以後的第一个感想:是哪个智障跟我说剪掉的是Leon跟Mathilda的床戏,我要杀了他。Luc Besson的原始拷贝在登陆美国的时候被剪掉了二十四分钟,如今看来,完全搞不懂美国人到底在想什么。首先,那个床戏的传说完全是讹传。Mathilda的确邀请了Leon为她开苞,但Leon没答应,还告诉她一个关於他自己的悲伤故事(是的,这个杀手也是身背故事的);他们当晚的确同床,但不但没脱衣服,甚至没有抱在一起入睡。再者,美版剪掉的片段对於角色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补齐这些交代,很多当初看起来过於突兀的转折都显得自然多了。欧洲大陆跟新大陆,文化背景的深度以及思想的广度的差异,在这片DVD上就可以看到。
         
      被剪掉的片段如下:
      一、刚到Hotel National check in时,Mathilda告诉Leon她十八岁,Leon将信将疑。
      二、在电影进行七十分钟後,Mathilda查到凶手的姓名跟办公所在,拿著钞票要雇Leon杀他。Leon不答应,表示他厌倦了Mathilda的游戏,不想再跟她有牵扯。Mathilda於是在左轮里装进三颗子弹,玩俄罗斯轮盘。
      「If I win, You keep me with you...for life.」
      「...And if you lose?」
      「Go shopping alone, like before.」
       Leon在千钧一发之际伸手拨开Mathilda扣下扳机的手。
      「......I win.」
      三、Leon带著Mathilda去见Tony,宣布她是他的搭档。
      四、他们第一次合作,袭击一个毒贩的家。Mathilda看到桌上的毒品,一把火烧个乾净。
      五、他们在一家高级餐厅(看起来有点像The Four Season)庆祝第一次的合作行动成功。Mathilda想要吻Leon,害羞的他坚持不要。然後Mathilda喝掉一整杯的酒,喝醉了,歇斯底里地一直笑,搞得Leon很尴尬(这段实在是很好笑,尤其是Leon脸上的表情)。
      六、某一次的袭击行动被识破,Leon把手榴弹丢进房间去炸人。他指著手上的保险拴,说这是「the ring trick」。後来他用同一招解决Stansfield。
    七、Leon要去宰中国人,不让Mathilda跟。
      「You need some time to grow up a little.」
      「I finished growing up, Leon. I just get older.」
      「For me it's the opposite. I'm old enough. I need time to grow up.」
       八、传说中的「床戏」...-_-
         
      其实,就算以没什么大脑的美式观众的美式品味来看,两场节奏清晰鲜明的动作戏也很流畅啊!就这样剪掉不觉得可惜吗?美国人的愚蠢,真是让人不敢领教。那么一味哈美的台湾中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家庭养出来的哈美大学生,美式愚蠢照单全收,又算什么呢?套句Obiwan的名言:「Who is more foolish, the fool or the fool's follower?」而我,不跟著蠢蛋走的聪明人,却被逼得要跟著一堆蠢蛋看残缺不全的美版电影,实在是有够悲哀。
         
      这么多的抱怨从何而来?这是一部好电影。正因为它是一部好电影,我看到当年失落的二十四分钟时才会又激动又生气。泰戈尔的诗作翻译成英文以後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他却不屑一顾,因为当他的诗作以更美的印度文存在的时候,却没有得到肯定。经过翻译、意境严重打了折扣的,反而得了大奖,他觉得很荒谬。Luc Besson,以及许多被电检局、片商、不知道什么其他权力结构里握有剪刀的谁,自以为是地乱搞一气的艺术工作者,都体会得到泰戈尔那种杜烂的不爽。
         
      但对我而言,这部电影的意义远不只此。看这部电影,对我是非常私密的经验,不能也不会与旁人分享的。看【卧虎藏龙】,我不能客观的原因是对题材的熟悉;看【终极追杀令】,我更不可能客观,因为题材於我不是熟悉,而是太过熟悉。曾经也有过一个那样的人,教我如何用枪,教我用枪时的视线永远不要离开枪口的延伸线。同样的人告诉我,能信任别人是一件好事,但这跟你把BBS的帐号交给他保管的时候,是不是要先把信箱里的私人信件处理一下,有时候并没有关系。她跟Leon一样,觉得猪通常比人还要好,所以一点也不在意被人骂做猪头。她跟Mathilda一样,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家人。
         
      我们甚至也玩过一次俄罗斯轮盘。「There's a really great game. Makes people nicer, starts them thinking.」或许那是第一次,我直接认识到这个吃香蕉不吐鸡蛋皮的世界的荒谬本质。从那天开始,我真的变得更好,开始思考。Thank you, Claire, I love you. 既然是私密的观影经验,就停在这里吧!不是我害怕自我揭露,而是我想你根本就不会懂。别人会懂得什么呢...
         
      


    【终极追杀令】是Luc Besson登峰造极之作,因为这是他唯一一部,运用视听方面的高度技巧建构人物性格以推动剧情的电影。身为卖座导演,他一向被学院派的影评人评价为光有形式、缺乏内涵。这样的评价太粗糙也太肤浅,我稍微修正为「华丽的形式很可惜地无法与内涵连结起来互相强化」。Luc Besson的电影,就像是一碗辣油浮在表层的酸辣锅,表面辛辣够味但没料,里面的豆腐泡菜却嫌平淡无奇。材料本身都够好,可是酸辣的味道如果没有做进火锅料里头去,就不能说是杰出的酸辣锅。汤头让人喷火流鼻血,火锅料却让嘴里淡出鸟来,实在是半调子。
         
      这一切的缺点,【终极追杀令】都没有。这虽然是Luc Besson玩弄华丽最少的一次,却也是他捕捉气氛最准确、结构最严谨的一次。例如,开场的镜头是从一片绿油油的郊区森林推到NYC的水泥丛林,这个原始与现代的对比镜头暗示著本片的後现代背景。在Mathilda种下Leon的盆栽後的收场镜,用了跟开场镜完全相同的远推镜头,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叫做「前後呼应法」。在电影开头二十分钟,一共出现了三次几何构图重复的楼梯镜头,除了表示现代主义社会的单调,也影射生命就像是楼梯一般,只是绕著一个几何重心一直旋转、回圈式的重复。
         
      光影的运用同样令人佩服。你看不到Leon打开房门,只看到位在镜头正中央的Mathilda脸上亮了许多,那是Leon房内的光线打在上面的,象徵著Mathilda的救赎。另一个镜头模拟Leon的视觉:亮光一闪,原本持续在前进的视野顿然停住,视角开始歪斜,然後在慢动作播放的速度下「快速」降到地面,呈四十五度角倾斜。原来是Stansfield在他背後开了一枪。这两个镜头颇为经典,就算是漫不经心的观众也忘不了。
         
      Luc Besson还做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把纽约拍得很巴黎。而且我确定他没有挑选纽约特别美的地方入镜。紊乱的交通、喷著热蒸汽的地下铁通风口、杂乱的人行道及店家、人潮、卖热狗的路边摊、看起来千篇一律的烂公寓...非常典型的纽约。直到现在我还是想不出他是怎么办到的。明亮柔和的采光吗?均衡的构图吗?一些写意的慢动作的运用吗?适当的摄影角度跟距离的掌控吗?
         
      或许最後我会发现,这个诗意的纽约不是单靠运镜塑造出来的。Eric Serra的配乐本身并未带有讯息,但跟影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却展现极强大的辅助效果。主题音乐肃杀气味极浓,「I like these calm moments before the storm.」几乎所有的动作场景,都搭配了Eric Serra精心谱写的旋律,而且配合神经质坏蛋Stansfield喜爱听Beethoven的设定,这些配乐大多是小型交响曲、有著咏叹调风格的室内乐。更了不起的是,虽然这是一部以杀手为名的杀手电影,但在没有戾气的时候,配乐也跟著转换基调,却不会给观众突兀的感觉。在开场一段腥风血雨、鬼魅味弥漫的动作戏後,紧接的竟然是一个清秀的小女孩出场,而背景此时充满叮叮当当的温馨柔和音乐。我简直不能相信这样接戏居然可以那么自然,这完全是Eric Serra的功劳。乱说一下,这两场戏连结在一起的气氛,像极了【太空战士七】(Final Fantasy VII)。
         
      我在T-Wave买了电影原声片。除了歌舞片那种本来就依靠音乐而存的电影,我还没看过任何一部电影的配乐,如此紧密而适切地跟场景、段落、剧情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你还要知道,这么漂亮的形式还只不过是包装戏里人物的彩妆。
         
      Leon是後现代的英雄(其实这样说有语病,後现代主义本身是反对英雄这种概念的)。他是纽约最顶级的杀手,我们在开场的动作戏里被告知他杀人不眨眼、血比变色龙还要冷。戴墨镜、喜欢穿毛线帽、总是关起灯来坐在沙发上睡觉。然而在这个任务完成之後,镜头跟著他一起回到住处,观众会发现他的生活除此之外跟一般人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他做运动、喝牛奶、烫衣服、还会去电影院看Gene Kelly的电影。住在简单的套房里,没有太多装饰,跟大多数的单身男人一样像住在一个帐棚里。
         
      很显然的Leon没有什么人际网路。除了他的老板兼经纪人Tony以外,他唯一的朋友就是一盆生意盎然的盆栽。「He's my best friend. Always happy, no questions. It's like me, you see...no roots.」没有根的人跟这个社会不能也不需要有什么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有的时候,他就彷佛是人际关系中的黑洞,反射不出任何的光线,没有身份认同,消失了不会有任何人发现,出现了还是不会有任何人察觉。当整个宇宙都围绕著他旋转崩解时,只有他是蛮不在乎、甚至是浑然未觉的,因为周遭的环境、人们对他的评价,都不是他关心的焦点。
         
      邻家的小女孩Mathilda,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邻家的小女孩而已。他与她的短暂对话不是出於关心,递过去的手帕也不是出於疼惜。那些都只是没有感情、很单纯的动作而已。是善意的表现,但其中却没有半丝温暖。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他只是说实话而已。你通常不会这样安慰人的。可见Leon对她没有感觉(但是,somehow,听到这种话让我觉得很镇静、被抚慰)。
         
       Leon去电影院看Gene Kelly的歌舞片时,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我看不懂歌舞片。我不明白为什么歌舞片里的那些人会突然就又唱又跳的,没有任何理由。」Lars von Trier在他的诡异新作【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里让一个角色这样说。另一个在Lars von Trier之前没人敢胆挑战的事实,就是歌舞片里的世界永远快乐、光明而充满希望。你瞧,Gene Kelly穿著溜冰鞋怡然自得地滑过人行道,侧靠著邮箱悠闲地唱歌,无视於身边所有路人投射而来的眼光。如果他是女的,这段影像正好就是轻舞飞扬的具体写照,比起台制电影版好上一万倍。
         
      而他唱什么呢?张大耳朵仔细听:「Why am I feeling, when things could look black, that nothing could possibly go wrong? This has been a most unusual day. Love has made me see things in a different way.」
         
      你应该已经看出这段歌词的伏笔了。但我看到的,是一个非常讽刺的安排。Leon出门看电影前,站在门口听著Mathilda的父亲在房内大声吆喝咒骂;Leon看完电影回家,看到的是流著鼻血的Mathilda。当Leon一脸痴痴地著迷於Gene Kelly的美妙歌舞世界时,在电影院的外面,一个残酷而没有音乐的现实世界包围著每一个人。如果有人脑中自有音乐,【在黑暗中漫舞】的Selma脑中的魔幻音乐,也被Stansfield的Beethoven杀人前奏取代。
         



    Leon的後现代标签甚至被Gene Kelly这一小段的出现更加强化了。Leon走在路上,没有任何人会去瞧他一眼;Gene Kelly在人行道上溜轮鞋,每个人都投射过去异样的眼神,诧异也好,欣赏也罢,并不曾使他的舞步凌乱。你想是什么让Gene Kelly飞扬呢?年轻的心吗?其实不管是什么,Gene Kelly都是让人羡慕的,因为他不但视若无人,还极其自然,一点都没有勉强的感觉。他所代表的,正是那种就算身处在漩涡当中也能自得其乐的人种,而且他不需要跟这个世界切断一切的关系以保持自身的清楚明白。
         
      这却是後现代的Leon无法做到的。当Mathilda站在Leon的房门口,请求他开门时,我们看到Leon的挣扎,可是在他脸上,我读到的不是善恶的交战,而是一种不堪其扰的烦躁。他对这个小女孩没有感觉,而收容她无疑是让麻烦进门。他的心理状态其实跟是不是要开门应付一下那个看起来很辛苦很卖力的推销员差不多。从某个角度来说,Mathilda也是推销员,卖的是她自己的一条命。而就像那些凹不过推销员的舌灿莲花,买下一堆垃圾的人们,有时会有想把买来的垃圾全丢出去的冲动,Leon一度想用枪轰掉Mathilda的脑袋,省烦。这个小女孩扰乱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没错,杀手也有属於他的平静生活,我相信你也看到了)。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在看了Gene Kelly的电影之後,说这种话,没有比这更讽刺、更酸涩的了。
         
      相对於在很多方面都很孩子气的Leon,Mathilda不是早熟而是成熟世故。「I finished growing up, Leon. I just get older.」不要被她十二岁的年龄欺骗了。我认识Claire的时候,她还不满十六岁,可是通情达故、圆滑机灵的程度,远远超过所有我直接或间接认识的女人。算那些美国影评人倒楣,没看到这句被剪掉的台词,才会迷惑於小女孩的年龄问题,而老是觉得这个类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的爱情故事太难以下咽。
         
      後现代主义的英雄Leon,与现代主义的英雌Mathilda的相遇,所带给他精神上的刺激与冲击,非常的活性化。
    「What's your name?」
      「Leon.」
      「Cute name.
      「Leon, what exactly do you do for a living?」
      「Cleaner.」
      「You mean you're a hit man?」
      「...Yeah.」
      「...cool.」
       No,你非得要看看Natalie Portman怎么样目不转睛地说「cool.」,然後再看看Jean Reno怎么样带点出奇不意的错愕回望著她。一段在平面上软弱无力的简短对话,被他们无懈可击的演技赋予了生命。一直是透明的Leon(「冷血杀手」只是观众自己上的涂装而已。我知道Leon一点都没察觉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是这样子)被赋予了符号,得到了简短的正面评价,这是他的後现代气息崩坏的开始。
         
      後现代...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三个字就抓狂,就有想要指责把这三个字丢出来电人的发声人的冲动。其实什么是後现代,一点都不难(虽然用这个写论文的研究生一定不承认),简单来说就是「我知道到目前为止的这些东西都不行,都是错的、有问题的、不完美的,我们要丢弃这些狗屁倒灶不理它。啊?你问我什么才是对的、没问题的、完美的?我,我凭什么会知道?!我还指望你告诉我咧,送你个阿鲁巴」。因为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只好漂浮在那里;因为不确定要的是什么,你就不知道要往什么方向努力。
         
      不识字的Leon当然没听过什么是後现代,但他确实无意识地活在後现代里。他干杀手这一行,不是为了从中得到乐趣,或是自我价值的肯定,而是因为他只会这个。对他来说,生命就是如此,做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看看电影、每天喝两瓶牛奶、悉心照顾他的盆栽。他不会去想四十五岁以後面临中年失业的危机,因为想也没有用,也不会去思考他是不是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因为他从未尝过生命的喜悦。
         
      我个人认为後现代是一种有点病态的逃避。偶尔後现代一下不错,扬弃一些既定的事物,拒绝被符号定义。但你不能一直漂在那里,跟周遭的一切保持断裂的疏离。那是病态的孤立(isolation),跟存在主义所讲的,追求自由度的孤立截然不同的。Leon说他是没有根的人,真意在此。那就是为什么我说他是後现代的英雄:他的孤立是病态的,但他很幸福地并不为此苦恼,也不企求妄想别的。
         
      Mathilda,相反地,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的东西。「I don't give a damn shit about sleeping, Leon. I want love...or death. That's it.」她背著猪头父亲偷抽烟、冒著被烂姊姊殴打的危险把电视转台看卡通。下定决心要为弟弟报仇之後,她就缠著Leon教她「清洁工作」的技能,谈条件,讲生意,还毫不犹豫地抓起桌上的枪,对窗外胡乱开了六枪以明志。「Bonnie and Clyde didn't work alone; Thelma and Louise didn't work alone. They were the best.」一个在1994年的时候12岁的女孩,会知道Bonnie and Clyde...
         
      李安觉得玉娇龙才是【卧虎藏龙】里真正的英雄。「她敢爱敢恨,不顾一切。这是属於坏人的情感,只有坏人才能这样子。但她真的是英雄。」Mathilda也是【终极追杀令】里真正的英雄,就如同Claire是我个人的英雄。这几个女孩子共有的特质是:爱恨分明、不怕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去冲撞看似牢不可破的观念。旁人会觉得这些女孩很可怕,因为无法预测她们的行为,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难以把她们驯服在体制内。但她们其实很单纯,只是想要「爱」而已。大部分的人在现代或是後现代的悲剧中跟死了没有什么差别,只有她们这些「坏人」还带有生气。
         
      我不知道那些用後现代主义麻醉自己官能,甚至以此为傲的笨蛋,看到他们的英雄Leon与Mathilda谈恋爱,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一个以反对现代主义为出发点的意识型态,被现代主义正面粉碎其价值,这不只是异化、不单是讽刺,而是近乎荒谬。可是虽然我也不怎么喜欢现代主义的导向,但看到没有灵魂、殭屍般的类後现代以及伪後现代主义的灰飞湮灭,我心里的感觉不只是喜悦、爽快,甚至是一种救赎,「悲剧净化」之类的作用。
         
      在原先的美版里,你看到Mathilda如何需要Leon保护她的性命;在DVD的导演版本里,你会看到Mathilda如何把Leon从那片近乎荒芜的心灵沙漠中拯救出来。被Columbia Pictures剪掉的二十四分钟,绝不是如他们声称的是一些小细节(small things)。补上这些桥段,原本显得有点硬凹、做作的爱情故事,变得极流畅自然、顺水推舟;许多本来看起来别扭的场景,因为前後文的「补齐」而开始讲得通了;一些需要伏笔才能发挥作用的设计,也在这个较为完整的叙事结构里得到动力。
         
      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看似不重要的枝节接回去後,这部电影从一个参杂著几场精彩紧凑的动作场景的爱情故事,或是一部有著另类怪异的爱情故事的动作片,升级为探讨孤独灵魂之间的互动、末世纪的解放与救赎的启蒙之旅(journey of initiation);从单向的受害者--保护者关系,延伸为双向的依靠与安慰;从平面的杀手生活,转化成立体的性格成长。性格已经成长完成,只有年龄增加的Mathilda,终於遇到她所追求的放手一搏;年龄已经够老但依然青涩的Leon,因为遇到了Mathilda,得到他或许终其一生都不会有的成长与满足。若非如此,那盆他视为挚友,不断出现的盆栽,到後来不会交给Mathilda搬运、照顾,在情势最危急的时候,他冒险救下的盆栽也不会托付给Mathilda带走。再蠢的观众都不会对那个盆栽视若无睹,但在盆栽後面的寓意,观众能体会多少,端视他对故事的了解度而定。少掉这些被剪掉的尺数,观众的损失真的很大。
         
      你可能已经看过【终极追杀令】,可能跟我一样本来就很喜欢这部电影。但DVD版本实在是有力太多了。Far more powerful. 我看到最後Mathilda挖土种树的镜头,「We'll be safe here, Leon.」感觉跟两年前我看美版时截然不同。这两年发生很多事(I'm not old enough, and I havn't finished growing up yet),使得我变得难以抽离这部电影的意境,但还是能分辨那二十四分钟的差异。如果你想看,或是你想要「再」看这部电影,你要做的就是去弄一部没有区码限制(region-free)的DVD机,上Amazon订购Region 1或Region 2的「Leon--The Professional (Uncut International Version) DVD」,然後把你手上的美版copy丢到垃圾桶里----Just as I did.
         
      这部电影会让你看到编导合一的力量、亲耳确认电影配乐的价值、体会入木三分的演技、见证光影及声响交织的人生有别於文字的描述、最後了解电影这个艺术的形式是为何而存在的。对了,我决定不浪费时间在演技论上。Jean Reno完美无瑕(flawless)。Natalie Portman完美无瑕(我从未看过这么会演戏的童星)。Danny Aiello完美无暇(即使戏份很少)。Gary Oldman...就算不是完美无瑕,至少极有特色。A must-see.
         
      最後我要说的是:这不是一部杀手与小女孩的跨世代爱情片。这是一部关於个人救赎的电影。不是在片尾的植树、或是在大批警力的围城下生离死别的对话,而是早在一个小时前的俄罗斯轮盘游戏时,救赎就已经出现了。
     「...What's it to you if I end up with a bullet in the head?」
     「......nothing.」
     「......I hope you're not lying, Leon. I really hope that deep down inside there's no love in you. Because if there is...just a little bit of love in there for me...I think that in a few minutes you'll regret you never said anything.」
      Mathilda把枪口抵著自己的头。
      「I love you, Leon.」
       砰!
      「......I win.」
         
       类似的情节我跟Claire也玩过一次。该怎么说呢?真是救赎。
       I want death. I want love, too.

  • 设计稿 - [每日一禁果]

    2003-10-19

    下午去办公室看杂志的几张设计样稿。我们这位美编YJ有点厉害,自己是外国语学院的在读外贸硕士研究生,却在杂志社兼职美编来赚钱养活自己。咦?这两者之间哪有什么关系?

    更吃惊的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以为是82年出生的。没想到他居然是72年出生,还比我大5天!

    芬特!

    办公室在黄浦路,路上就肯定会路过外滩。我特别喜欢延安高架外滩的那个出口,可以从10多米的高空,一边饱览浦江两岸风景,一边徐徐驶至地面,有种镜头感。其实我之所以这么喜欢,是因为我每次坐出租车都会睡着,错过了看美景的大好时机,所以偷不如偷不着,总是惦记着。今天幸好,我一路都很清醒,便打算到了出口那里仔细瞜瞜。

    结果我又大跌眼镜!

    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假如发现你建了浦东第一高楼,他就会要再建一个比你还高的——自然要花上很多力气,还有钱;第二种人没有第一种人那么笨,不用费那么大力气——他会想办法把你的楼弄倒、炸烂,或者是更绝更毒的:把你的楼挡住。别人要找你这第一高楼,得先看看我这楼。

    中国人的劣根性是有目共睹的,要不然柏杨就不会去坐牢了。不信?有照为证,不是Aurora一座楼想要挡住你,旁边还有有好多在蠢蠢欲动呢!我只要有你的一半高,挡在你前面,浦西就只能看见我看不见你啦,哈哈

    Album home

    杂志的设计稿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出来了。今天的10个Page是新西兰蜜月专题《离天堂很近(Newzealand: Close to Paradise)》。我说还不如叫《下一站,天堂!》,负责蜜月旅游板块的吴大编辑表示可以考虑我的建议,并鼓励曰:“再说几个再说几个”。分明是怀柔政策嘛……

    我很满意美编YJ先生的设计。和Han有很大不同的是,他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把美学问题放在第二位。我想Han 在处理文字的方面,需要多借鉴美编YJ先生的做法。

    Album home

    肖逸民最满意的,是我们有一间编号为208的“江景”房,作为聚会休闲讨论等多功能办公室来用。而且每次开会都跟我说:“我们到208去吧。”前不久刚刚装上窗帘的208,有玻璃小桌、彩色休闲椅、Ikea生产的铝合金马灯、某著名品牌的电咖啡壶,和江上传来从来不间断的轮船汽笛与马达声,的确是一个可以用于偷懒放松的好地方。

    这个房间是肖逸民特意租下来的。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他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

    Album home

  • 备份 - [每日一禁果]

    2003-10-19

    Blogbus也有时候不稳定。不懂为什么他们不肯收费呢?
    把这里作为一个备份的地方,万一blogbus登录不上,还可以在这里找得到。

    至于转移到blogbus后至今的那些blogs,可以去看存档文件
    地址是:::URL::http://blogbus.com/blogbus/blog/archive.php?id=1234
    brian 发表于14:21 | 阅读全文 | 评论 0 | 编辑 | 分享 0
  • 上海威斯汀原先是虹桥开发区的那个太平洋。现在太平洋变成了喜来登,河南中路的外滩中心辅楼变成了上海威斯汀。在黄浦江两岸都看得到的那座“菠萝顶”建筑便是。

    前日去参加上海威斯汀的周年庆。开头是外方的总经理发表祝辞,说有今日成就是因为四块基石。上海威斯汀的确厉害,虽然只不过开业一年,却已经赢得奖项无数,包括世界咨询最佳商务酒店提名、最佳意大利餐厅、喜达屋年度最佳酒店,以及今年上海烹饪艺术比赛所有7个项目当中的三枚特别优质金奖、一枚金奖和三枚银奖。

    外方总经理说,这四块基石,第一是上海威斯汀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硬件环境,第二是卓越的客户群,第三是优秀的经营团队。第四块是“一个人,而且只是他一个人”,因为9年前这个人就计划在这里修建这座酒店,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其他任何困难,都没有阻止他实践这个理想。

    这个人是黄柏年先生(Djafar Widjaya),外滩中心、“家外之家”公寓和上海威斯汀大饭店的业主、董事长和CEO。黄柏年先生也是印尼第二大企业金光集团创始人黄奕聪先生的五子,金光集团在中国的首席领导。

    我在台下看着黄柏年先生致辞。他的语调不疾不徐,抑扬顿挫,坚定有力。他穿着融合了印尼和中国风格的礼服,站在聚光灯里,高大威武,仿佛不是50岁的长者,而是30岁的年轻人。

    我后来去Google整个金光集团的背景,了解了当年黄奕聪先生在印尼的创业史,深受震动。然而更受震动的,是黄奕聪先生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计划地送子女分别到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以及印尼本国接受教育,分别掌握各国的语言、文化和国际商务知识,并逐渐培养他们成为集团各公司的主要领导。这样的深谋远虑,实在是令人惊叹!

     

    黄奕聪:在奋斗中崛起的企业家

  • 昨天和肖逸民商量,要把客户数据管理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支持采编们的工作。

    MS-Office-Access提供了联系人模版,可惜太简陋了。今天在网上狂找了很久,终于发现到有一个Star Office CRM程序,不但免费,还可以通过修改来满足一般的客户管理需要,实在是好东西。

    我花了很短的时间来修改那些数据库字段,所有的修改都可以直接在用户界面进行,非常方便。软件不但可以对客户、联系人进行记录,还具有简单的统计分析功能,并且加入了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对中小公司来说,比金蝶用友那些异常复杂的大型CRM软件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免费的版本已经具有几乎所有功能;付费的则可以多得到更加完善的保密措施,以及终生的技术支持和更新服务——而且只要RMB¥78元。

    我非常愿意向软件的开发者支付这笔费用。虽然免费/低价软件有“小狗销售法”的嫌疑,但对于他们让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使用免费软件了解CRM的价值,这种努力值得尊敬!当企业发展需要更完备的CRM软件时,用户已经学会判断如何购买和使用它,不会轻易跌入大型软件公司的甜蜜陷阱。

    所以,当然,他们还有名为“StarSuit”的商务办公解决方案套件可以卖给你,价钱就贵得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南海(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