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的舊地名 -「梘尾」 2008/10/28 05:34:24瀏覽1553|回應0|推薦0        

我在景美住了四十多年,
也談談地名的由來~

景美,源自舊的地名「梘尾」。
「梘」是架在地上,以木樁和木板構成ㄩ型槽木管,用以輸送灌溉用水。
乾隆25年(1760年),郭錫瑠鑿成「瑠公圳」,
自新店大坪林以梘引水,跨越景美溪;
景美正位於梘之末端尾,後來形成市街,稱為「梘尾街」。
日據時期,因「梘」字艱澀,「梘」與「景」音近似,
故將「梘尾」易名為「景尾」。
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景尾由深坑鄉劃分出來設鎮,
當地耆老以「景尾」名稱不雅,使人聯想「風景最差」,
乃建議改為「景美」(「風景美麗」)。
有趣的是,「景尾」雖改名為「景美」,
但閩南語的讀音還是沒變,唸「景尾(馬)」,而不是「景美(米)」。
你可以從讀音 ,分辨是不是在地人~

 


 

昔日的"景尾"地區是一街二庄
一街:景尾街
二庄:萬盛庄,興福庄
所以早期景美區的時期,
景美區三十個里,都是"景"字頭,"萬"字頭,"興"字頭的里名;
真是保有"古"意;
後來140高地那片山坡,被闢建為萬芳社區,
還好新的里名還是"萬"字頭...
"萬芳社區"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早期附近有"萬隆煤礦"及"芳川煤礦"而得名!!

 


 

在景美最高的廟宇 - 仙跡巖(仙跡岩廟),
正殿門聯上留有"梘尾"的舊地名,
圖檔
當然也有蟾蜍山,猴山岳...
圖檔
蟾蜍山的"陰陽山"樣貌,左側因為是"軍區"所以綠意盎然,右側為"夜總會"
據說以前"蟾蜍山"會作怪,行人不敢單獨經過;
近年因拓寬羅斯福路,山被削去一大塊,蟾蜍山也變了型~
傳說也就消失了,只有山名還在.

   

�X�B: 景美的舊地名 -「梘尾」 - 本叔札記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kplee/2334482#ixzz20UuBv3Ce
景美舊名梘尾 因橋得名
Ads by Google
只要三折 當地優惠好康 www.GROUPON.com.tw
團購力量大,挑戰成本價 3折起集殺好康馬上GO!
老一輩民眾才知道,景美的地名最早叫做「梘尾」的典故。(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五段、興隆路口天橋重新整修後,掛上「景美、梘尾」的大字,讓許多年輕人不知其所以然,根據文山公民會館的文史資料記載,梘尾是景美的舊地名,而且是有典故的地名。

景美最早叫做「梘尾」,特別的是別的地方都是因「地」而名,唯獨梘尾是因「橋」而名,清乾隆時,治水大師郭錫瑠為了從新店引水灌溉農作,在當地興建一座橫跨景美溪(舊稱霧裡薛溪)的水利設施,所架設的水利設施被稱為「梘」,於新店引水端稱為「梘頭」,過景美溪則為「梘尾」,台語的「梘」與「景」讀音相同,此為地名「景美」的由來。

郭錫瑠為福建漳州人,生於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五年),一七三六年與家人自彰化北上,定居台北市中崙一帶;他覺得當時的水源不足以供應大台北地區的農田水利灌溉所需,因此於一七六○年在景美溪上設置引水用的「梘」,為當時台灣十分艱辛的築堤開圳工程。

「梘」使用四十七根長十公尺的巨型木樁,立於河床上,再將木製ㄩ型槽架設其上,橫跨九十多公尺的景美溪,藉以連接兩岸的圳渠,將水源引入大台北地區、灌溉農田;當時灌溉面積廣及現在的信義、松山塔塔悠、大安及中正區,後人感念郭錫瑠的恩澤,將渠道稱為「瑠公圳」,原架梘處於日治時期改建為台灣首座鋼筋混凝土橋「瑠公橋」。

據傳日本人不認識梘字,所以將「梘尾」改名為「景尾」,後人嫌「景尾」不好聽,再改名為「景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