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劇目列表
目錄[隐藏] |
[编辑] 2劃
- 《丁日昌》
- 《丁蘭刻木》
- 《二乞食》
- 《二女爭夫》
- 《二王篡位》
- 《二世姻緣》
- 《二度梅》
- 《二歲夫》
- 《二龍山》
- 《八仙賀壽》
- 《八仙圖》
- 《八品官》
- 《八美圖》
- 《八寶金鐘》
[编辑] 3劃
- 《三國奇緣》
- 《三闖宮》
- 《大河情》
- 《大俠復仇》
- 《大紅袍》
- 《大香山》
- 《大破迷魂陣》
- 《大破韓家莊》
- 《大逼堂》
- 《大義滅親》
- 《大腳夫人》
- 《大鬧秦府》
- 《大鬧萬花樓》
- 《大鬧開封府》
- 《大難陳三》
- 《大覺寺》
[编辑] 4劃
- 《豐順案》
- 《五鳯樓》
- 《井邊會—回書》——劉咬臍
- 《反朝歌》
- 《夫人城》
- 《夫妻服赧》
- 《方世玉出世》
- 《方淡林》
- 《水牢案》
- 《父子雙登魁》
- 《王老虎搶親》
- 《王茂生進酒》
- 《王熙鳳》
- 《不孝報》
[编辑] 5劃
- 《包公三勘蝴蝶夢》
- 《包公出世》
- 《包公初開鍘》
- 《包公陳情》
- 《包公斬杜虎》
- 《包公斬洪雲》
- 《包公斬楊韜》
- 《包公斬趙王》
- 《包公斬龐洪》
- 《包公斬龐倫》
- 《包公斬龐雄》
- 《包公設宴》
- 《包公會李後》
- 《包公審白鶴》
- 《包公審朱弘史》
- 《包公審李雄》
- 《包公審和尚》
- 《包公審桂樹》
- 《包公審烏驢》
- 《包公審郭槐》
- 《包公審義鳥》
- 《包公審義猴》
- 《半空彩鳳》
- 《四郎探母》
- 《打五虎》
- 《打店》
- 《打神》
- 《打鳥記》
- 《打焦贊》
- 《打蓬州》
- 《打嚴嵩》
- 《白氏取仙草》
- 《白玉扇》
- 《白玉鳳》
- 《白兔女》
- 《白兔記》
- 《白狗精》
- 《白金龍》
- 《白骨美人》
- 《白扇記》
- 《白扇誤》
- 《白高梁》
- 《白蛇傳》
- 《白鹿出洞》
- 《白景修》
- 《白獐記》
- 《白蓮寺》
- 《白龍女》
[编辑] 6劃
- 《北虎合》
- 《安安送米》
- 《安國夫人》
- 《安祿山造反》
- 《朱玉蓮》
- 《百花台》
- 《百花寺》
- 《百花贈劍》
- 《百里奚》
- 《百里橋》
[编辑] 7劃
- 《佛太子》
- 《別張公》
- 《吳越春秋》
- 《獃子孝義》
- 《呆中福》
- 《串戲定親》
- 《告親夫》
- 《扼死鸚鵡》
- 《杜十娘》
- 《杜王斬子》
- 《杜翰林》
- 《沉香扇》
- 《狄仁傑》
- 《狄青下山》
- 《狄青比武》
- 《狄青收妖》
- 《狄青走錯路》
- 《狄青取珍珠旗》
- 《狄青取假旗》
- 《狄青取旗》
- 《狄青詐死》
- 《狄青會姑》
- 《狄青解徵衣》
- 《狄青徵西》
- 《狄青歸天》
- 《狄龍狄虎》
[编辑] 8劃
- 《芙蓉帳》
- 《芙蓉精》
- 《芙蓉精盜仙丹》
- 《返心報》
- 《釆茶》
- 《車衣店自由配》
- 《妲己亂紂》
- 《妲己亂紂》
- 《定親》
- 《放金鯉》
- 《武則天》
- 《肥瘦二呆》
- 《苦盡甘來》
- 《范蠡獻西施》
- 《長明鏡》
- 《長相思》
- 《金花女》
- 《金花牧羊》
- 《刺秦虎》
- 《刺梁》
- 《刺梁驥》
[编辑] 9劃
- 《威武帝遊江南》
- 《春秋配拾玉釵》
- 《春草闖堂》——據舊本《鄒雷霆》整理改編的
- 《春香傳》
- 《春嫂》
- 《段紅玉》
- 《洪承疇》
- 《珍珠塔》
- 《皇帝與村姑》
- 《背解紅羅》
- 《赴彩樓》
- 《風水案》
- 《風花雪月》
- 《風雨媒》
- 《風映紅裙》
- 《風流天子》
- 《風流宮》
- 《風凰圖》
- 《風雪配》
- 《風箏誤》
- 《飛虹兒》
- 《飛霞傳》
- 《飛龍女》
- 《飛龍刺狄青》
- 《飛龍亂國》
- 《洛水仙姬》
- 《柳玉娘》
[编辑] 10劃
- 《除魏黨》
- 《徐九經陞官記》
- 《恩仇記 》
- 《柴大憨》
- 《柴房會》
- 《桃花過渡》
- 《浮山案》
- 《班超從戌》
- 《秦香蓮》
- 《粉妝樓》
- 《華山會》
- 《袁崇煥》
- 《豹王出洞》
[编辑] 11劃
- 《陳三五娘》——即《荔鏡記》
- 《陳太爺選婿》
- 《陳玉標》
- 《陳北科做國舅》
- 《陳北科認皇后》
- 《陳光壘赴任》
- 《陳州糶米》
- 《陳廷秀》
- 《崔子弒齊君》
- 《崔如玉》
- 《張春郎削發》
- 《彩雲球》
- 《彩鳳球》
- 《彩樓誤》
- 《得雙嬌》
- 《曹相下獄》
- 《曹翠娥》
- 《曹操圍徐州》
- 《終南魂》
- 《釵頭鳳》
- 《掠帽風會李後》
[编辑] 12劃
- 《單拖車》
- 《悲劇王》
- 《搜樓》
- 《琵琶記》
- 《盜仙草》
- 《盜草》
- 《程文明》
- 《程玉梅》
- 《程玉梅射虎》
- 《程咬金》
- 《程咬金照鏡》
- 《程咬金賣鹽》
- 《程嬰救孤》
- 《董槐會母》
- 《補鍋》
- 《馮太爺》
- 《馮玉》
- 《馮玉山》
- 《惡毒婆》
[编辑] 13劃
- 《愁龍苦鳳兩翻身》
- 《愛玉生子》
- 《愛玉歸天》
- 《慈雲走國》
- 《暗借家財》
- 《楊乃武與小白菜》
- 《楊令婆辯本》
- 《楚臣招親》
- 《當金環》
- 《痴呆皇子》
- 《痴夢》
[编辑] 14劃
- 《奪元》
- 《奪印》
- 《對花槍》
- 《滴滴淚》
- 《漢文皇后》
- 《碧玉簪》
- 《碧血揚州》
- 《碧波仙子》
- 《翠芳樓》
- 《趙少卿》
- 《趙氏孤兒》
- 《鄧文良》
- 《鄭元和落難》
- 《雌雄劍》
- 《鳳地記》
- 《鳳冠夢》
- 《鳳凰山》
- 《鳳凰閣》
[编辑] 15劃
- 《蔡伯皆祭墳》
- 《蔡相》
- 《蔡相教三太子嘉慶》
- 《德政碑》
- 《樊梨花》
- 《樊梨花大破洪水陣》
- 《樊梨花斬楊凡》
- 《潑水成親》
- 《潑水記》
- 《潮陽案》
- 《蝶戀花》
- 《鬧釵》
- 《劉伯溫敗陳友諒》
- 《劉明珠》
- 《劉備招親》
[编辑] 16劃
- 《擋馬》
- 《獨騎王子》
- 《縛亞啞》
- 《錯中緣》
- 《錯怪好人》
- 《錯談錯》
[编辑] 18劃
- 《藏書》
- 《斷橋會》
- 《雙喜店》
- 《辭郎洲》
[编辑] 19劃
- 《顛倒洞房》
- 《羅通掃北》
[编辑] 20劃
- 《蘇六娘》
- 《寶牛救主》
- 《寶玉花》
- 《寶林認父》
- 《寶蓮寺》
- 《寶鏡篇》
[编辑] 21劃
- 《辯本》
- 《霸王別姬》
[编辑] 23劃
- 《變屍》
[编辑] 泰語潮劇劇目
- 《包公斬陳世美》
- 《包公會李後》
- 《包公鍘侄》
- 《忠烈楊家將》
- 《烏盆案》
- 《趙子龍救阿斗》
[编辑] 參考資料
- ^ 潮劇志編輯委員會. 《潮劇志》. 汕頭大學出版社. 199501. ISBN 9787810360715.
- ^ 林淳鈞,陳歷明. 《潮劇劇目匯考》.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年. ISBN 7218031552.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還原『趙子龍救阿斗』的史實
由於正史-三國志中,蜀國的史料多有遺漏是被公認的,使得趙子龍救阿斗一事,只有幾字便帶過﹝趙雲傳:...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有些人因此產生,救阿斗之舉,難度是否不高的迷思。
為了了解『趙子龍救阿斗』一事難度之高低,筆者搜集同為三國志中所載的史料,證明在曹軍陣中救阿斗的行為,確實不是尋常武將做得來的。
旁證分析:
【一】從蜀書『先主傳』中得知,『...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据之...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這段史載,是說明當時曹操大軍壓境,劉備軍團遁走欲往江陵,曹操命『精騎』五千追殺劉備,後來劉備便在當陽長阪,被這『精騎』五千給追上,同時被擊破。重點來了!姑且先不論曹操的本陣二十萬大軍,是否隨後跟上圍勦劉備軍團,先就只論這為數五千的『精騎』部隊,從以下史料可知,他們居然就是三國時期,名聲顯赫的『虎豹騎』。
【二】介紹『虎豹騎』,得從魏書中介紹曹仁的弟弟曹純方面開始說明。『仁弟純,初以議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譚敗.純麾下騎斬譚首.及北征三郡,純部騎獲單于冒頓...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阪,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進降江陵....』這段史載,主要說明曹純所率領的虎豹騎之各種戰功彪炳的事蹟。從中也可得知,追擊劉備的五千『精騎』部隊,就是『虎豹騎』!
【三】進一步說明『虎豹騎』的來歷,『魏書曰: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太祖難其帥.純以選為督....』這段說明,虎豹騎成員,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類似我國的『黑衣特種部隊』,均具備以一擋百的戰鬥實力!而且更令人害怕的是,單論曹操軍團的騎兵部隊,就已經是中國當時速度最快、攻擊力最強、無人可比的,從這最強的騎兵部隊中再精選出來的『虎豹騎』,恐怖的程度自然不在話下!
【四】由以上幾點,可得知趙雲救阿斗的過程,必須與這為數五千、戰技高超的虎豹騎們正面交鋒,而且由此段『雲別傳曰:初,先主之敗,有人言雲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可得知,趙雲還得為了回頭找阿斗和甘夫人,必須在虎豹騎陣中殺進殺出!
【五】結論:雖然最後沒能救出兩位公主;但趙雲出入中原最強的虎豹騎軍陣中,同時還抱著阿斗、帶著甘夫人,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實在是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的壯舉!一人單挑五千精銳特種部隊,趙子龍的武藝,想必已臻至化境!﹝如果以量化做說明,一個虎豹騎兵相當於百名士兵的威力※註※,五千虎豹騎兵豈不是擁有五十萬名士兵的威力。難怪曹操敢放心命令此五千虎豹騎追擊劉備,而劉備的萬餘士兵會不堪一擊,被追上後馬上潰敗也是可想而知的。不過說來說去,最厲害的還是趙子龍,可以從這相當於五十萬兵力的軍陣中,救出阿斗!﹞
※註:根據周朝姜太公所寫的兵書『六韜』所載,一名普通騎兵的戰鬥力,相當於八名步兵的總合戰鬥力。以此推之,虎豹騎乃是從中原最強的曹操騎兵團內,再精選出來的,一騎可擋百人,並非繆談。
※以上佐證,均取自正史資料。
《 本篇文章為信徒 ( 網站製作人-阿釗 ) 所撰,歡迎各方引用,但引用時請標示出處為『佳里子龍廟永昌宮』 》
震古爍今的【趙子龍救阿斗】
卻說張飛因關公於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將來,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便與交鋒;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張飛趕來,接著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劉封、糜芳已安排船隻等候,遂一齊渡河,盡望樊城而去。孔明教將船筏放火燒毀。
卻說曹仁收拾殘軍,就新野屯住,使曹洪去見曹操,具言失利之事。操大怒曰:「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動三軍,漫山塞野,盡至新野下寨。傳令軍士一面搜山,一面填塞白河。令大軍分作八路,一齊去取樊城。劉曄曰:「丞相初至襄陽,必須先買民心。今劉備盡遷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逕進,二縣為 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劉備。備即不降,亦可見我愛民之心;若其來降,則荊州之地,可不戰而定也。」操從其言,便問:「誰可為使?」劉曄曰:「徐庶與劉備至厚,今現在軍中,何不命他一往?」操曰:「他去恐不復來。」曄曰:「他若不來,貽笑於人矣。丞相勿疑。」操乃召徐庶至,謂曰:「我今欲踏平樊城,奈憐眾百姓之命。公可往說劉備:如肯來降,免罪賜爵;若更執迷,軍民共戮,玉石俱焚。吾知公忠義,故特使公往。願勿相負。」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見,共訴舊日之情。庶曰:「曹操使庶來招降使君,乃假買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進,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計。」玄德欲留徐庶。庶謝曰:「某若不還,死惹人笑。今老母已喪,抱恨終天。身雖在彼,誓不為設一謀。公有臥龍輔佐,何愁大業不成,庶請辭。」玄德不敢強留。徐庶辭回,見了曹操,言玄德並無降意。操大怒,即日進兵。玄德問計於孔明。孔明曰:「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玄德曰:「奈百姓相隨許久,安忍棄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願隨者同去,不願者留下。」先使雲長往江岸整頓船隻,令孫乾、簡雍在城中聲揚曰:「令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便同過江。」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玄德於船上望見,大慟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聞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顧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雲長催船渡之,方纔上馬。行至襄陽東門,只見城上遍插旌旗,壕邊密布鹿角。玄德勒馬大叫曰:「劉琮賢姪,吾但欲救百姓,並無他念。可快開門。」劉琮聞玄德至,懼而不出。蔡瑁、張允逕來敵樓上,叱軍士亂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逕上城樓,大喝:「蔡瑁、張允賣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眾觀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當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弔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張飛便躍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驚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軍馬入城。只見城內一將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認得我大將文聘麼!」魏延大怒,挺鎗躍馬,便來交戰。兩下軍兵在城邊混殺,呼聲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願入襄陽!」孔明曰:「江陵乃荊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為家。」玄德曰:「正合吾心。」於是引著百姓,盡離襄陽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陽城中百姓,多有乘亂逃出城來,跟玄德而去。魏延與文聘交戰,從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盡。延乃撥馬而逃,卻尋不見玄德,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卻說玄德同行軍民十餘萬,大小車數千輛,挑擔背包者不計其數。路過劉表之墓,玄德率眾將拜於墓前,哭告曰:「辱弟備無德無才,負兄寄託之重,罪在備一身,與百姓無干。望兄英靈,垂救荊襄之民!」言甚悲切,軍民無不下淚。忽哨馬報說:「曹操大軍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趕來也。」眾將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擁民眾數萬,日行十餘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玄德泣曰:「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百姓聞玄德此言,莫不傷感。後人有詩讚之曰:
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
至今憑弔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卻說玄德擁著百姓,緩緩而行。孔明曰:「追兵不久即至,可遺雲長往江夏求救公子劉琦,教他速起兵乘船會於江陵。」玄德從之,即修書令雲長同孫乾領五百軍往江夏求救;今張飛斷後;趙雲保護老小;其餘俱管顧百姓而行。每日只走十餘里便歇。
卻說曹操在樊城,使人渡江至襄陽,召劉琮相見。琮懼怕不敢往見。蔡瑁、張允請行。王威密告琮曰:「將軍即降,玄德又走,曹操必懈弛無備。願將軍奮整奇兵,設於險處擊之,操可獲矣。獲操則威震天下,中原雖廣,可傳檄而定。此難遇之機,不可失也。」琮以其言告蔡瑁。瑁叱王威曰:「汝不知天命,安敢妄言!」威怒罵曰:「賣國之徒,吾恨不生啖汝肉!」瑁欲殺之,蒯越勸止。瑁遂與張允同至樊城,拜見曹操。瑁等辭色甚是諂佞。操問:「荊州軍馬錢糧,今有多少?」瑁曰:「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共二十八萬。錢糧大半在江陵;其餘各處,亦足供給一載。」操曰:「戰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領?」瑁曰:「大小戰船,共七千餘隻,原是瑁等二人掌管。」操遂加瑁為鎮南侯水軍大都督、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二人大喜拜謝。操又曰:「劉景升既死,其子降順,吾當表奏天子,使永為荊州之主。」二人大喜而退。荀攸曰:「蔡瑁、張允乃諂佞之徒,主公何遂加以如此願爵,更教都督水軍乎?」操笑曰:「吾豈不識人?止吾所領北地之眾,不習水戰,故且權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後,別有理會。」
卻說蔡瑁、張允歸見劉琮,具言:「曹操許保奏將軍永鎮荊襄。」琮大喜;次日,與母蔡夫人齎捧印綬兵符,親自渡江拜迎曹操。操撫慰畢,即引隨征軍將,進屯襄陽城外。蔡瑁、張允令襄陽百姓,焚香拜接。曹操俱用好言撫諭;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撫慰曰:「吾不喜得荊州,喜得異度也。」遂封蒯越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為關內侯;而以劉琮為青州刺史,便教起程。琮聞命大驚,辭曰:「琮不願為官,願守父母鄉土。」操曰:「青州近帝都,教你隨朝為官,免在荊襄被人圖害。」琮再三推辭,曹操不准。琮只得與母蔡夫人同赴青州。只有故將王威相隨,其餘官員俱送至江口而回。操喚于禁囑付曰:「你可引輕騎追劉琮母子殺之,以絕後患。」于禁得令,領眾趕上,大喝曰:「我奉丞相令,教來殺汝母子!可早納下首級!」蔡夫人抱劉琮而大哭。于禁喝令軍士下手。王威忿怒,奮力相鬥,竟被眾軍所殺。軍士殺死劉琮及蔡夫人。于禁回報曹操,操重賞于禁。便使人往隆中搜尋孔明妻小,卻不知去向-原來孔明先已令人搬送至三江內隱避矣。操深恨之。襄陽既定,荀攸進言曰:「江陵乃荊襄重地,錢糧極廣。劉備若據此地,急難動搖。」操曰:「孤豈忘之?」隨命於襄陽諸將中,選一員引軍開道。諸將中卻獨不見文聘。操使人尋問,方纔來見。操曰:「汝來何遲?」對曰:「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實悲慚,無顏早見耳。」言訖,欷歔流涕。操曰:「真忠臣也!」除江夏太守,賜爵關內侯,便教引軍開道。探馬報說:「劉備帶領百姓,日行止十數里,計程只有三百餘里。」操教各部下精選五千鐵騎,星夜前進,限一日一夜,趕上劉備。大軍陸續隨後而進。
卻說玄德引十數萬百姓、三千餘軍馬,一程程挨著往江陵進發。趙雲保護老小,張飛斷後。孔明曰:「雲長往江夏去了,紹無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煩軍師親自走一遭。劉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見公親至,事必諧矣。」孔明允諾,便同劉封引五百軍先往江夏求救去了。當日玄德自與簡雍、糜竺、糜芳同行。正行間,忽然一陣狂風就馬前刮起,塵土沖天,平遮紅日。玄德驚曰:「此何兆也?」簡雍頗明陰陽,袖占一課,失驚曰:「此大凶之兆也。應在今夜。主公可速棄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從新野相隨至此,吾安忍棄之?」雍日:「主公若戀而不棄,禍不遠矣。」玄德問:「前面是何處?」左右答曰:「前面是當陽縣。有座山名為景山。」玄德便教就此山紮住。時秋末冬初,涼風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至四更時分,只聽得西北喊聲震地而來。玄德大驚,急上馬引本部精兵二千餘人迎敵。曹兵掩至,勢不可當。玄德死戰。正在危迫之際,幸得張飛引軍至,殺開一條血路,救玄德望東而走。文聘當先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文聘羞慚滿面,引兵自投東北去了。張飛保著玄德,且戰且走。奔至天明,聞喊聲漸漸遠去,玄德方纔歇馬。看手下隨行人,止有百餘騎;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簡雍、趙雲等等一千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諸將乃老小,皆不知存亡;雖土木之人,寧不悲乎!」正悽惶時,忽見糜芳面帶數箭,踉蹌而來,口言:「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張飛曰:「他今見我等勢窮力盡,或者反投曹操,以圖富貴耳。」玄德曰:「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糜芳曰:「我親見他投西北去了。」張飛曰:「待我親自尋他去。若撞見時,一鎗刺死!」玄德曰:「休錯疑了。豈不見你二兄誅顏良、文醜之事乎?子龍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龍必不棄我也。」張飛那裏肯聽,引二十餘騎,至長板橋。見橋東有一帶樹木,飛生一計,教所從二十餘騎,都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沖起塵土,以為疑兵。飛卻親自橫矛立馬 於橋上,向西而望。
卻說趙雲自四更時分,與曹軍廝殺,往來衝突,殺至天明,尋不見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雲自思曰:「主人將甘、糜二夫人與小主人阿斗,託付在我身上;今日軍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見主人?不如去決一死戰,好歹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回顧左右,只有三四十騎相隨。雲拍馬在亂軍中尋覓,二縣百姓號哭之聲,震天動地;中箭著鎗,拋男棄女而走者,不計其數。趙雲正走之間,見一人臥在草中,視之,乃簡雍也。雲急問曰:「曾見兩位主母否?」雍曰:「二主母棄了車仗,抱阿斗而走。我飛馬趕去,轉過山坡,被一將刺了一鎗,跌下馬來,馬被奪了去。我爭鬥不得,故臥在此。」雲乃將從卒所騎之馬,借一匹與簡雍騎坐;又著二卒扶護簡雍先去,報與主人:「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與小主人來。如尋不見,死在沙場上也!」說罷,拍馬望長板坡而去。忽一人大叫:「趙將軍那裏去?」雲勒馬問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乃劉使君帳下護送車仗的軍士,被箭射倒在此。」趙雲便問二夫人消息。軍士曰:「恰纔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夥百姓婦女,投南而走。」雲見說,也不顧軍士,急縱馬望南趕去。只見一夥百姓男女數百人,相攜而走。雲大叫曰:「內中有甘夫人否?」夫人在後面望見趙雲,放聲大哭。雲下馬插鎗而泣曰:「使主母失散,雲之罪也!糜夫人與小主人安在?」甘夫人曰:「我與糜夫人被逐,棄了車仗,雜於百姓內步行,又撞見一枝軍馬衝散。糜夫人與阿斗不知何往。我獨自逃生至此。」
正言間,百姓發喊,又撞出一枝軍來。趙雲拔鎗上馬看時,面前馬上綁著一人,乃糜竺也。背後一將,手提大刀,引著千餘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趙雲大喝一聲,挺鎗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鎗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雲請甘夫人上馬,殺開條大路,直送至長板坡。只見張飛橫矛立馬於橋上,大叫:「子龍!你如何反我哥哥?」雲曰:「我尋不見主母與小主人,因此落後,何言反耶?」飛曰:「若非簡雍先來報信,我今見你,怎肯干休也!」雲曰:「主公在何處?」飛曰:「只在前面不遠。」雲謂糜竺曰:「糜子仲保甘夫人先行,待我仍往尋糜夫人與小主人去。」言罷,引數騎再回舊路。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鎗,背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鎗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背著曹操,只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著趙雲,被他一鎗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寶劍也。雲插劍提鎗,復殺入重圍;回顧手下從騎,已沒一人,只剩得孤身。雲並無半點退心,只顧往來尋覓;但逢百姓,便問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著孩兒,左腿上著了鎗,行走不得,只在前面牆缺內坐地。」趙雲聽了,連忙追尋。只見一個人家,被火燒壞土牆,糜夫人抱著阿斗,坐於牆下枯井之傍啼哭。雲急下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面,妾死無恨!」雲曰:「夫人受難,雲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雲自步行死戰,保夫人透出重圍。」糜夫人曰:「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雲曰:「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夫人速速上馬。」糜夫人曰:「妾身委實難去,休得兩誤。」乃將阿斗遞與趙雲曰:「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趙雲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雲厲聲曰:「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奈何?」糜夫人乃棄阿斗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後人有詩讚之曰:
戰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
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趙雲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條;放下掩心鏡,將阿斗抱護在懷,綽鎗上馬。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雲一鎗刺倒,殺散眾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大書「河間張邰」。雲更不答話,挺鎗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邰趕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邰挺鎗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後人有詩曰: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開長板圍。
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得顯神威。張邰見了,大驚而退。趙雲縱馬正走,背後忽有二將大叫:「趙雲休走。」前面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面趕的是馬延、張顗,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透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擒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鎗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當下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征袍。正行間,山坡下又撞出兩枝軍,乃夏侯惇部將鍾縉、鍾紳兄弟二人,一個使大斧,一個使畫戟,大喝:「趙雲快下馬受縛!」正是:纔離虎窟逃生去,又遇龍潭鼓浪來。畢竟子龍怎地脫身,且聽下文分解。
甲寅籤豐卦【趙子龍救阿斗】 于今此景正當時看看欲吐百花魁若能遇得春色到一洒 ...
mypaper.pchome.com.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