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姓
果姓是中國的少數姓氏之一,家譜記載最早在明朝時期,果姓在明末清出分兩個支派,一支北上東北,一支去唐山地區。
目錄[隱藏] |
[編輯] 來源分布
在《元和姓纂》寫到:「果氏,出古巴子國「 源於古巴子傳國說 此果姓多生活在南方。
北方果姓祖籍山東登州府蓬來,在明代申葉時期,世守耕讀,兼習武備。 1631年-1632年由於吳橋兵變,在山東地區造成「殘破幾三百里,殺人盈十餘萬」果姓一支跟隨孔有德坐船北上東北,一支去唐山地區。
[編輯] 唐山果姓歷史
唐山的果姓集中在遵化黨峪。
現居住地點: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西定府庄村
源起:康熙十三年,由浙江紹興府山陰縣西果村跟隨某官員派來當紅筆師爺。 遂開家譜。祖先名:果自貴 後有二子 一名果雲龍 一名果雲望 一子單傳,絕後。一子和西定府庄村陳功之女結婚,落戶西定府庄村。 我們傳至後代有兄弟三個,其中成為字型大小有義和隆、永義隆、永茂棧 此為第十代。 果曾 掌管 永茂棧 ,果漢負責義和隆 ,果順經營永義隆。 果曾之子果玉春又有七子。 長子 果維臣 次子 果維凡 三子 果維芝 四子 果維華 五子 果維芬 六子 果維方 七子 果維蘭
果維華之子 果文坤。
其他兄弟有的留在本地,有的去外地求生,已知在台灣有一親友,曾經來大陸探過親。其他不詳。有知者,請互通聯繫 。 2009年6月28日果士珍闊別老家八十年回鄉探親。(義和隆族人) 有同宗願意溝通者請聯繫 QQ:78056953 email:qqguo800#163.com(#改為@)
[編輯] 東北果姓歷史
1632年
從蓬來驅軍船航海,到鎮江(今丹東附近)登陸。後金帝皇太極遣鄭親王、濟爾哈朗、武英親王、阿濟格揚、武將軍多鐸、等犒迎於鴨綠江口,賜馬百匹,皇太極賜孔有德為都元帥,軍隊為天佑軍,果家先祖由山東至奉天瀋陽,隨大軍征戰。
1639年-1642年
松錦之戰 由皇太極攻打出兵,大凌河城、松山、杏山、塔山、連山關、錦州衛、寧遠、十三站,中後所前屯衛等處並略明邊界,本族諸先烈累著戰績多有陣亡者,迨太宗御極封孔有德為恭順王,本族先烈以從征有功蒙編入漢軍旗按漢軍系太祖時所成立之漢兵後為一旗,撥隸鄭親王濟爾哈郎統率漢軍之稱自此始國語曰烏真綽哈鄭親王即烏真王也 以敢意烏真王所管帶之兵此本族 入漢期旗之始。
1642年-1651年
在盛京(瀋陽)歸工部當虞人差使(古代掌管山澤鳥獸的官吏)掌管採辦木植皮革果蔬黍菽麻草等物,先祖奉派採運木料之差,修建福陵。
1658年
後以漢軍熟悉水面,清順治奉旨派駐寧古塔將軍在拉法多觀(位於吉林省蛟河市北部17公里處)地方創立水師,1671年並有分駐烏拉城(吉林市)三世基祖應公登之子守公祚在奉派之列。
1685年
果家率水軍隨薩布素北征羅剎,同沙俄激戰,收復雅克薩。雅克薩戰役勝利後,薩布素被封為黑龍江將軍。果家從徵人員隨薩布素移駐齊齊哈爾,興建果氏宅府,皇帝親賜「大夫第」,成為卜奎官宦家族名宅。
[編輯] 輩分名
奕世承先澤崇融福壽昌
永存仁孝志富貴定徽祥
[編輯] 主要參考文獻
[編輯] 其他相關連結
客觀性
完整性
可讀性
請重新評估本頁並重新評分。發生了錯誤。請稍後再試。謝謝!您的評分已保存。你想要創建帳戶嗎?帳戶將幫助您跟蹤您所做的編輯,參與討論,並成為社區的一部分。或者以後再說 謝謝!您的評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編輯此頁嗎?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