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央日報
第一位肉身菩薩
 
 
 
 
 

 

「空手而來,空手而去;來來去去,永無休歇」。道成肉身,留下台灣第一尊全身舍利的慈航法師,生於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籍貫福建建寧,俗姓艾,號繼,字彥才,六歲起在私塾就讀,十歲那年母親過世,十三歲便輟學去學做裁縫自謀生活,直到十七歲那年其父逝世為止。 
慈航法師曾回憶說: 「我因家庭不幸,讀書過少,故出家十餘年,猶不能看懂佛經。家父雖是國子監生,一生教私塾蒙館以終其身。年十三,從人習縫紉,因常於寺院中縫僧衣,羨慕出家者之清高偉大,自己既孓然無所依罣,因此引起出家之念。年十七,投鄰縣泰寧峨眉峰禮自忠上人為剃度師而出家。」之後數十年慈航法師自修努力,及至圓寂時,留下一百二十萬言的「慈航全集」,全是靠自己苦學而來。 
一九三零年,慈航隨太虛大師赴香港弘法,之後他獨赴緬甸仰光弘法四年,並在當地創辦「中國佛學會」,極受南洋華人的歡迎,直到一九三五年才由仰光抵香港、廣東、上海等地繼續弘法之行,更溯長江而上至無錫、常州、鎮江、南京、桐城、九江、廬山、武漢,四處馬不停蹄地演講、奔波,這段期間可說是他聲望達到最高點的時期,並刊行慈航演講集,感動了多少人,也為太虛大師改革中國佛教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一九四零年太虛大師組織中國佛教國際訪問團赴南洋,慈航為團員之一。此行的目的原是傳達我對日抗戰國策。而且此時正是我抗戰進入最艱苦的階段,訪問團所到之處陸陸續績地成立了中緬、中印、中錫等文化協會,以揭發日人在這些國家誣毀我國政府摧毀佛教,作為侵略中國的理由。 
在佛教訪問團的行程結束之後,慈航法師並未隨太虛大師返國,由於四眾弟子的挽留而留在南洋。南洋一帶華人很多,而且又都以閩南、廣東的移民為主,加上慈航法師曾住錫緬甸達四年之久,皈依弟子不少,其受歡迎與支持的程度可以說是盛況空前。因此從一九四一年,慈航四十七歲開始長住南洋,七年間曾駐錫馬來亞,往還於星洲、馬六甲、古隆坡、怡保各地巡迥講經。這期間他創設了星洲菩提學院、檳城菩提學院、星洲菩提學校、檳城菩提學校、星州佛學會、雪州佛學會、怡保佛學會、檳城佛學會,以及佛教人間月刊等佛教文化教育團體。 
一九四四年,慈航法師從檳城的菩提學院移錫至星洲的靈峰菩提學院,並在此閉關閱藏三年,除每日講課及放焰口外,「人間佛教」月刊就是在這時間所創辦的。一九四六年出關後續住靈峰講堂講學一年餘,一九四八年秋冬之際在弘宗法師的介紹之下,應台灣中壢圓光寺方丈妙果老和尚的邀請來台主持「台灣佛學院」,並寫下「台灣佛學院宣言」及招生簡章,闡述自己辦學的理念。於是,從一九四八至一九五四年他圓寂為止的六年當中,慈航法師與台灣佛教發生了密切的關係。 
慈航法師從南洋來台主持佛學院之舉,當時佛教各大媒體都刊載了這則招生消息,內容說明先試辦六個月的訓練班,然後再繼續辦研究班。台灣佛學院開學大約是在一九四八年底,一九四九年六月佛學院試辦結束後,並沒有繼續辦研究班,主要原因是圓光寺經濟困難,加上大陸來台僧侶源源不絕湧入圓光寺的結果。於是,慈航便轉往基隆月眉山的靈泉寺,選擇該寺作為第二個學僧收容所,不過,靈泉寺收容大陸學僧的人數持續增加,每餐已開到四桌,並不是一個衰弱的道場所能負擔。慈航法師眼看著學僧四方湧至,便帶著慧峰法師到獅頭山勸學,以使收留更多的同學,不過獅山佛學院匆忙開辦,不久也因經濟因素而停辦。 
然而,就在靈泉佛學院即將停辦之際,台籍高僧斌宗法師上獅頭山拜見慈航,斌宗法師對慈航極力推崇,後來慈航法師因匪諜案入獄,斌宗法師還曾力伸援手。那時慈航對斌宗大談來台辦學後的經過與挫折,悲從中來,淚如雨下道:「慈航福淺德薄到台灣來,真倒楣,環境非常壞,所做的事多力不從心,大受挫折了。我個人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可是這一群飄飄蕩蕩,無所歸宿的僧青年,那就太可憐了。」 
慈航法師繼續帶著這群學僧東奔西馳,希望憑藉自己初來台灣的一些法緣,為學生找到安住的地方。此時,新竹靈隱寺同意接辦佛學院,但開課未久,政府整肅「匪諜」的拘捕行動又指向這群大陸來的學僧,因而連同慈航法師在內,全部被一起逮捕入獄,佛學院的教育因此再度告停。後經過董正之、孫張清揚等居士的奔走下,真相終於大白,慈航法師一行人得以無罪釋放。
出獄後,慈航法師與這班僧青年仍居無定所,所幸汐止靜修禪院住持達心、玄光二尼師護持,在禪院後山秀峰山上建「彌勒內院」,慈航法師因此有一安身立命之處,這班大陸來台的僧青年也獲得一棲身之所。
一九五二年農曆八、九月慈航法師環島佈教後,於九月十九日在彌勒內院的法華關房閉關,以滿其三度閉關的宏願。不過事實上由於慈航的法緣殊勝被邀四處講經,一趟環島回來,為了不願曠學僧的課,希望坐鎮關中好好地為他們上一些課。一九五三年春天,原在內院教授日文的關凱圖居士,被「台灣佛教講習會」聘請去新竹,使得學習日文有興趣的妙峰法師,只得放下為慈航護關的念頭而離開內院,慈航法師因而傷心落淚。 
慈航法師於一九五四年農曆四月四日示寂於彌勒內院的法華關中,在台灣住錫僅六年,這六年的時間對台灣的佛教而言,無疑的是最關鍵性的六年,從圓光寺的台灣佛學院開始,他努力地收留並攝受大陸來台僧人,以他一貫慈悲、改革的精神,為佛教的僧教育鞠躬盡瘁,並最為人稱頌。 
慈航在圓寂前曾留下十項遺囑說:一、慈航身無半文,身後事一切歸靜修院住持料理,眾信徒幫助。 二、慈航一切經書衣物,全歸靜修院住持保存,學僧徒眾不得爭執。三、在未回大陸前,彌勒內院所有學僧照常安住,由靜修院及護法會維持。四、請道安法師及律航法師為彌勒內院永遠導師,指導學僧一切。 五、請白聖法師代我付圓瑛老法師法派七人:自立、印海、嚴持、妙峰、常證、會或、真性為曹洞宗傳法。 六、圓寂後不發喪,不訃聞,不開追悼會,凡起龕或安葬,莫請法師封龕說法種種儀式。 七、遺體不用棺木,不用火化,用大缸跏趺盤坐於後山,三年後開缸,如散壞則照樣不動藏於土,如全身,裝金入塔院。八、圓寂後,一切禮懺放燄口超薦佛事莫做,唯念大悲咒及觀音聖號。九、後山紀念堂如禪堂然,四圍大椿凳可趺坐,中間佛龕,遺像在後面。十、關房照樣,不可搬動,派人照應香燈茶水,可在內念法華經禮懺。偈曰:「空手而來,空手而去,來來去去,永無休歇」。
三年後,弟子們依照慈航的遺囑開缸,結果發現他肉身不壞,成為全台第一尊全身舍利肉身菩薩,於是便由玄光上人發起興建慈航堂,以永久供奉金身,供人瞻仰而生正信。(鄭懿瀛)

 

 

慈航法師是台灣的第一尊肉身菩薩 (圖片:寬裕法師提供)

ccbs.ntu.edu.tw

 

慈航法師一生,身棲大陸、南洋、臺灣。

big5.xinhuanet.com

 

噶廈的四位噶倫,拍攝於1938年 熱振活佛 攝政時期

 

 

 

噶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噶廈駐地大昭寺

噶廈(廈音霎,注音:ㄕㄚˋ,漢語拼音:shà;藏文:བཀའ་ཤག་威利bkaʼ-shag,藏語拼音:Gaxag),一譯「噶沙」,是清代設立的西藏地方官署,為噶倫辦理政事之所。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清高宗下詔設立。噶廈駐地在拉薩大昭寺,長官為噶倫,秉承駐藏大臣、達賴喇嘛旨意辦事。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十三世達賴喇嘛返藏並掌握了西藏軍政實權,噶廈成為實際上的西藏政府。195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中國政府下令廢除噶廈,不久開始籌建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印度北部的達蘭薩拉組建流亡「噶廈」,現為西藏流亡政府內閣[1]

目錄

 [隐藏

[编辑] 沿革

清代設置噶廈之前的十餘年間,西藏政務由噶倫頗羅鼐會同駐藏大臣辦理。頗羅鼐執政期間,「克盡忠誠,實心效力」[2],深得朝廷倚重。乾隆四年(1739年)晉封頗羅鼐為多羅郡王。乾隆十二年(1747年)頗羅鼐病故,其次子珠爾默特那木札勒襲封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札勒「素不信奉達賴喇嘛,心懷仇隟」[3],表面上順從駐藏大臣,暗中聯絡蒙古準噶爾部,伺機起兵反叛。乾隆十四年(1749年),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攻殺其長兄「阿里公」珠爾默特策布登,控制了阿里。乾隆十五年,駐藏大臣傅清拉布敦迫於情勢,誘殺珠爾默特那木札勒,隨後為其黨羽卓呢爾(官名)羅卜藏札什所害。隨後,朝廷派四川總督策棱領兵入藏平叛。

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之亂迫使朝廷對西藏政體進行改革,不再冊封噶倫為札薩克,防止權力集中於世俗貴族之手。乾隆十六年(1751年),頒行策棱所奏的《西藏善後章程》十三條。章程規定,噶倫員額為四人,且必須於公所(噶廈)辦理政事。「查舊例噶隆會辦事件,原有噶沙之公所衙門。自頗羅鼐後,各噶隆竟不赴公所,俱於私宅辦事。……今噶隆業已照例補放,自應遵照舊例,遇有應辦事件,俱赴公所會辦。」[4]章程擴大了駐藏大臣的職權,並首次正式規定了達賴喇嘛的世俗權力,形成了駐藏大臣、達賴與班禪的僧官系統、噶廈俗官系統三者制衡的狀態。乾隆末年,清軍平定廓爾喀之亂福康安奏請頒行《藏內善後章程》,細化了噶廈的職權。

噶廈的四位噶倫,拍攝於1938年熱振活佛攝政時期

辛亥革命後,駐藏大臣制度終結。民國時期,雖然北洋政府改設西藏辦事長官一職,其後的國民政府又設立蒙藏委員會駐拉薩辦事處,但實際上無力對藏內事務施加影響。噶廈成為西藏的最高行政機構,直屬於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在1941年至1951年的達札活佛攝政時期,噶廈的權力達到頂點,實際上成為西藏地方政府。1959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令廢除噶廈官制,開始西藏民主改革。達賴喇嘛在達蘭薩拉的西藏流亡政府中仍然設立噶廈,現為西藏流亡政府最高行政機關,由一位首席噶倫和不超過七位的噶倫組成。[1]

[编辑] 管轄區域

清代噶廈的管轄區域並不包括今西藏自治區的全部。清乾隆後期,噶廈管轄前藏、後藏和阿里的大部分、谿,以及布嚕克巴(今不丹)、哲孟雄(錫金)的小部份地區。西藏東北的霍爾三十九族、當雄的達木蒙古由駐藏大臣衙門管轄。後藏日喀則周邊的十幾個宗由班禪管轄。前藏東部的波密、白馬崗(今墨脫)一帶由波密土王(甘南木第巴)管轄。喀木地區的察木多(昌都)、乍丫(察雅)等地由當地呼圖克圖各自管轄。阿里西部的拉達克由拉達克王管轄。

[编辑] 噶廈官制

  • 噶倫四人,為噶廈長官,綜理藏務。乾隆十六年定噶倫為三俗一僧,正三品。西藏地方的日常行政事務,由噶倫擬定後呈送駐藏大臣、達賴喇嘛批准施行。
  • 商卓特巴三人,四品,掌管庫務。
  • 戴琫(一譯「代本」)六人,四品,統領西藏各處藏兵。其下有五品如琫十二人,六品甲琫二十四人,七品定琫一百二十人。
  • 業爾倉巴,五品,掌管糧務。
  • 協爾幫二人,五品,掌管刑名。
  • 碩第巴二人,五品,管理布達拉宮。
  • 達琫二人,六品,管理馬厰。
  • 噶廈辦事大中譯二人,六品
  • 卓尼爾二人,六品
  • 噶廈辦事小中譯二人,七品
  • 管門第巴三人
  • 管糍粑第巴二人
  • 管草第巴一人
  • 管柴第巴二人
  • 管帳房第巴二人
  • 管牛羊厰第巴三人

[编辑] 下屬機構

  • 譯倉,藏語音譯,即秘書處,設五品僧官「仲譯欽波」四人,實際上直屬於達賴喇嘛,並保管達賴喇嘛之印鑑。噶廈的公文須經譯倉鈐印後方才生效。
  • 商上,藏語稱為仔康,掌管財政、稅務,為「喇嘛庫藏出納之所」[5]。長官為「仔琫」(孜本)三人,四品。
  • 列空,意為「局」。如雪巴列空寳藏局等。
  • 朗仔轄,是拉薩的城市管理機構、司法機構,兼為噶廈監獄,位於大昭寺北。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注釋及徵引文獻

  1. ^ 1.0 1.1 內閣--噶廈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2. ^ 《清高宗實錄》卷二八六
  3. ^ 《高宗實錄》三七七
  4. ^ 《藏事輯要》卷六
  5. ^ 《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七職官志

[编辑] 參考書目

  • 《衛藏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叢書》影印光緒二十二年漸西村舍刻本
  • 清史稿,中華書局點校本
  • 北京大學歷史系等,1963,《西藏地方歷史資料選輯》,北京:三聯書店
  • 西藏研究編輯部輯,1982,《清實錄藏族史料》,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 《藏族簡史》,本書編寫組,1985,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區域 官制 法令 事件 條約
显示▼隐藏▲
 ·  ·
清代西藏
 
 
駐藏大臣喇嘛僧官 噶廈 俗官
 
兩大活佛 四大林
達賴喇嘛 · 班禪額爾德尼
 
第穆呼圖克圖 · 策墨林呼圖克圖 · 濟嚨呼圖克圖 · 哷徵呼圖克圖
 
西藏郡王 · 噶倫 · 仔琫 · 商卓特巴 · 業爾倉巴 · 協爾幫 · 達琫 · 中譯 · 卓尼爾 · 戴琫
 
 
 
中英會議緬甸條款 · 中英藏印條約 · 中英藏印續約 · 拉薩條約 ·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詩作《見與不見》的原作者是這位肇慶美女談笑靖 ...

 

 

这次出走,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人生轨迹中的一大转折。在他流亡印度期间,英国人 ...

ilishi.blog.sohu.com

十三世达赖喇嘛与噶厦政府的官员们。(图片来自Facebook)

woeser.middle-way.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