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
|
|||||||||||
---|---|---|---|---|---|---|---|---|---|---|---|
之一 | |||||||||||
中印戰爭是亞洲兩大國發生在藏南的一場戰爭 |
|||||||||||
|
|||||||||||
參戰方 | |||||||||||
印度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指揮官 | |||||||||||
Brij Mohan Kaul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
張國華[2] 毛澤東 劉伯承 |
||||||||||
兵力 | |||||||||||
1萬-1.2萬人 | 8萬人[3][4] | ||||||||||
傷亡 | |||||||||||
1,383人陣亡 [5] 1,047人受傷[5] 1,696人失蹤[5] 3,968人被俘[5] |
722人陣亡 [5] 1,697人受傷[5][6] |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逃往印度受到庇護,中印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衝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國際和印度原則上認為是中國率先出兵攻擊)。
古巴飛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同一時間爆發。
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鬥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衝突都發生在超過4250公尺以上的高度,同時中印雙方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存在,而這場戰爭也普遍注意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係,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衝突。
目錄 |
[編輯] 西藏歸屬
元朝時期,蒙古統治者在控制中國內地的同時也征服了西藏,並設立了宣政院等機構對西藏進行管理,故一般認為元朝已擁有對西藏的主權[7],[8]。到了明代,對西藏的管理基本沿襲元朝制度,但只對朵思麻一帶(今青海及藏北)藏、蒙、漢、回等族雜處地區,設西寧、河州、洮州、岷州等衛管轄,故稱這一帶為西寧衛、河州衛等。對朵甘思地區(今川滇及藏東),明朝設朵甘衛。對於元代的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的轄區(今西藏大部),明朝名義上分設烏斯(思)藏都指揮使司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但並沒有實施實際的統治。到了清朝,清政府加強了對西藏的影響和控制,1721年清軍驅逐侵擾西藏的準噶爾軍後,康熙帝撰《御制平定西藏碑文》,其中有「爰記斯文,立石西藏」一語,這就正式把以拉薩為主的衛藏地區命名為「西藏」[9]。清朝滅亡後,由於中國內亂,儘管民國政府在國際上繼續宣稱對西藏的主權。在這一時期,在印度的英國殖民者為了邊境安全和貿易上的需要與西藏政府簽訂了一系列條約,這些條約的訂立沒有經過中國中央政府的同意,也成為之後中印爭端的導火線。
[編輯] 衝突起因
到1951年前後,印軍向北擴張取得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佔得部分印中兩國爭議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編輯] 中國觀點
中國政府認為,「麥克馬洪線」是英國人自己定的,任何時候的中國政府都沒承認過,是西方肢解中國的一部分。就像英國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所作所為一樣。由於中方認為麥克馬洪線是英國殖民政府強加於西藏南部的分界線,故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並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開承認麥克馬洪線。因此,中國表示上述爭議領土應該屬於中國。
[編輯] 印度觀點
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度認為他們有權利繼承原來的英屬印度領土。因此,他們認為上述藏南地區屬於印度。
[編輯] 國際觀點
因為1960年後赫魯曉夫上台導致中蘇交惡,並且印度的總理尼赫魯在冷戰下暗中與蘇聯關係比較密切,同時也因為美國韓戰曾與中國為交火過,因而圍堵中國,所以兩大強權美國、蘇聯在當時意外地同時支持印度,並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資援助及國際輿論的支援,尤其是國際輿論的作用下,一同譴責中國「入侵」印度的戰爭行為,認為中國事先發起戰爭攻擊印度。[10]
[編輯] 關於戰爭的爭議
印度方面認為戰爭由中方首先挑起,時間是10月,而中國方面則認為戰爭由印度挑起,時間是6月。
[編輯] 戰爭過程
1962年6月起,印度總理尼赫魯發表前進政策,聲稱中國不應獨佔西藏。中方稱印軍向中國邊防軍開槍攻擊,死傷中國軍人數十人,同時印軍開始進入中國境內新建哨所。10月20日印方稱中國軍隊攻擊印度,戰爭開始。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戰爭的第一階段。在東段,中國西藏的邊防軍佔領了藏南和達旺地區;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軍驅除了37處據點的印軍。10月24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提議雙方從戰前邊境線各自後撤20公里。印度表示無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在東線的藏南及達旺地區大力增援士兵。
11月16日至21日為戰爭的第二階段。11月14日和16日,印軍再次於中印邊境發動進攻。在東線,中國西藏邊防軍在東、西段對印軍施以反擊,至11月21日,中國西藏邊防軍佔領了印軍的16處據點。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軍則佔領了印軍在班公洛地區的據點。由於印度軍隊在東線藏南、西線新疆失敗,印度朝野提議要求美國介入,當時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同意此說,向美國要求國際介入調停。1962年11月,美國介入並以物資支援印度軍隊。與此同時中國邊防軍宣佈停火,自動後撤,此後兩國即以麥克馬洪線為控制線,但爭議並未就此平息。
[編輯] 中印停戰
中國政府突然單方面宣布停火,各方猜測的主要原因為以下數點:
[編輯] 政治
- 中國發動戰爭本身是為了出於嚇阻印度以逼使尼赫魯入談判桌協談領土爭議並維護西段邊境穩定,並非真的要征服印度。
[編輯] 經濟
- 青藏高原地型不利中國軍隊後勤補給,當時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來自四川和青海,主要依靠公路運輸到西藏,然後靠人力畜力運輸翻越喜馬拉雅山脈進入藏南。而藏南地區入冬後大雪封山,後勤保障非常脆弱。
- 中國政府當時實施大躍進的激進經濟政策,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國民經濟嚴重困難,中國無力維持長期戰爭。
[編輯] 國際
- 避免交戰兩國戰爭擴大化和全面戰爭的開啟。
- 印度受到美英蘇等強權不同程度的支持,而中國卻因為韓戰(一),中蘇交惡(二)和中印戰爭(三)先後遭到三個世界的國際孤立,國際地位低落。
- 與中國相比,尼赫魯在第三世界的崇高地位和聲望則使得不止第一第二世界想利用印度制衡中國,同時第三世界更是一面倒批評中國發動戰爭。
- 大陸和台灣的台海問題存在著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反攻的可能。
- 唯恐戰爭規模超過衝突起因的需要,防止其他國家等擁有介入戰爭的理由。(美國當時曾警告如果中國再不停火將派遣軍隊支援印度)。
[編輯] 單方面停火
後來中國方面於11月22日零時起下令邊防軍全線停火。12月1日起,中國邊防軍開始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內,脫離雙方軍事接觸,實際上未再控制西藏藏南和達旺地區,另外還依約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1963年5月26日前釋放和遣返戰俘。
[編輯] 領土變更
- 中國方面:中國在領土爭議下穩定住西藏邊境,成功阻嚇印度的軍事挑釁,同時又在西線守住了阿克賽欽領土。中國在這場戰爭雖佔領了自稱中國領土卻歸屬印度的藏南和達旺地區,不過停火後卻退兵。
- 印度方面:印度雖在戰事上失利,但在中國退兵後仍然得以繼續保有雙方爭議的藏南和達旺領土。
1979年2月鄧小平接見印度外長時指出:「中印兩國應該求同存異,世界問題可以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公平合理地一攬子解決」。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之南建立「阿魯納恰爾邦」。至今印度已有多少移民屯居在藏南,數字不詳。但是根據阿魯納恰爾邦總人口數約為兩百萬來估算,在藏南地區的印度移民約為近百萬。然而因為阿魯納恰爾邦和藏南地區並不完全重合,所以中國以後如果再提出邊境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些移民將有很大的困難。
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在2006年11月13日晚上播出的接受印度CNN-IBN電視台專訪節目中指出:「中國的立場是,你們所說的阿魯納恰爾邦全部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其全部擁有主權。這就是我們的立場。」但印度外交部也公開重申「阿邦屬於印度的事實不容置疑」。2007年5月26日,印度公務員代表團原定訪問中國進行考察,但其中一名印度官員來自阿魯納恰爾邦,北京當局認為一旦發給該員簽證,無異承認阿邦屬於印度。新德里當局因此取消代表團出國訪問。
[編輯] 影響
雖然這場戰爭非常短暫,然而後果卻是影響非常廣大深遠的,中印戰爭間接說明了尼赫魯不結盟運動的構想是虛幻又不切實際,同時這場戰爭所導致的就是尼赫魯所發起中印兩大國帶領第三世界團結的不結盟運動和中印之間短暫的蜜月期,也在這一瞬間的戰爭爆發而破滅。並且導致後期一系列在喜馬拉雅山上的爭奪,從中造成雙方不少的傷亡,中印兩國也從二戰後也從最親密的盟友變成互看不順眼的死對頭,直到至今仍然互相提防嚴兵重守雙方軍事要地,不結盟運動的名存實亡使得印度和中國開始尋找戰略同盟的可能,以至於印度開始與蘇聯建立起親密的友誼以制衡中國,而中國則因為美國在戰略上需要而開始被拉攏並發展出正常的外交關係,同時這也使得印度的死敵巴基斯坦能夠延緩與印度爭奪競爭克什米爾的後遺症,並且找到制衡的天秤與中國作更進一步的外交發展,進而成為中國最友善的盟友。
[編輯] 觀點
西方記者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Neville Maxwell ,India's China War,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佈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解放軍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編輯] 參考文獻
- ^ 6月,印度軍隊加快了武裝入侵中國的速度,東段已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截至8月底,印軍在中國境內建立了一百多個據點。
- ^ China's Decision for War with India in 1962 by John W. Garver
- ^ H.A.S.C. by United States. Congress. 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 — 1999, p. 62
- ^ War at the Top of the World: The Struggle for Afghanistan, Kashmir, and Tibet by Eric S. Margolis, p. 234.
- ^ 5.0 5.1 5.2 5.3 5.4 5.5 The US Army [1] says Indian wounded were 1,047 and attributes it to Indian Defence Ministry's 1965 report, but this report also included a lower estimate of killed.
-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PsoDGLNmU30C&pg=PA188&lpg=PA188&dq=sino+indian+war+wounded&source=web&ots=goq1pcQc50&sig=FOQDKdciOn6VAd3fOCInHKhOu3U&hl=en&sa=X&oi=book_result&resnum=6&ct=result
- ^ 《元朝在西藏地方徵稅考》.
- ^ 元代西藏歷史:國家統一下的穩定與發展.
- ^ 清朝史官. 《清實錄》, 康熙六十年九月丁巳條錄. 北京: 中華書局 . 2009 (中文). "爰記斯文,立石西藏"
- ^ 張大禾 金立昕. 影響二十世紀中國的十次戰爭, 二十世紀中國掠影叢書.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7: 266. ISBN 7-224-04258-7 (中文).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偏袒、支持印度的做法促使尼赫魯政府在反華道路上越走越遠。……美國不僅在中印關係惡化期間先後給印度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援助,而且在……一方面猛然加大了對印度的軍用物資供應,另一方面直接派出當時美國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滿載作戰飛機和最新式的毀滅性武器,停泊在加爾各答附近,為印度軍隊撐腰壯膽。……非但如此,自1960年前後源源不斷輸入印度的大量蘇聯軍事援助(包括當時極為先進的米格21型戰鬥機生產線),更令印度政府感激涕零。"
[編輯] 外部連結
- 人民網-國際-中印邊界的歷史與未來
- 中印自衛反擊戰內幕-中國軍隊撤軍的真正原因--軍事頻道-中華網-中國最大職業人士門戶
- 09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4 - 視頻 - 優酷視頻 - 在線觀看 - CCTV 中印戰爭 自然辯證法
- 美聯社揭秘中印戰爭:表面打贏印度 實擊敗美蘇
[編輯] 參見
|
个人工具
第三次長沙戰役
第三次長沙戰役
|
|||||||||||
---|---|---|---|---|---|---|---|---|---|---|---|
抗日戰爭之一 | |||||||||||
1942年1月,在長沙的1名中國士兵手握其ZB26式輕機槍開火 |
|||||||||||
|
|||||||||||
參戰方 | |||||||||||
中華民國 | 日本帝國 | ||||||||||
指揮官 | |||||||||||
薛岳 | 阿南惟幾 | ||||||||||
兵力 | |||||||||||
300,000人 | 120,000人[1] 600門火炮[1] 200架飛機[1] |
||||||||||
傷亡 | |||||||||||
28,116人陣亡 | 56,994人陣亡 |
第三次長沙戰役(或稱「第三次長沙會戰」),指1941年(民國三十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九戰區國民革命軍部隊在湖南岳陽新牆河至長沙瀏陽河之間地區抗擊日本軍隊第11軍進攻的防禦戰役。由於該戰役中方大獲全勝,因此又稱長沙大捷。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1年12月24日,日本第11軍出動12萬兵力從湖南新牆河南進,第三次長沙戰役(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長沙守軍由薛岳將軍布置兵力,第十軍李玉堂將軍駐守長沙市區,並在嶽麓山布置炮兵部隊。國軍第四軍、七十三軍、七十四軍以及九十九軍等參加長沙會戰,總兵力約30萬。
目錄 |
[編輯] 背景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支援進攻香港之日軍,日本中國派遣軍命令華中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率領第3師團、第6師團、第40師團及獨立混成第9旅團,以及澤支隊,配以空軍、炮兵、坦克及海軍艦艇,從岳陽進攻長沙。同時,命第34師團和獨立第14旅團從南昌實行佯攻。
中國第9戰區司令薛岳推斷日軍目標為長沙城,因此作戰規劃以長沙城為中心命令部隊逐步後撤至長沙周邊吸引日軍追擊,後撤時沿途破壞道路及配置伏擊兵力分割包圍日軍,最後以大兵力反包圍小股日軍達到作戰企圖,這種以人數與地形做為憑藉的後退決戰規劃稱為天爐戰法。
[編輯] 過程
12月24日,阿南惟幾向集結於新牆河之日軍下達進攻命令,沿路守軍頑強抵抗,予敵重大殺傷後,即根據計劃,退避側後。
12月31日,日軍攻入長沙市區,雙方展開巷戰。此時日軍認為長沙已經拿下,日本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發賀電到國內報喜,以一洗前兩次長沙會戰未勝之恥。然而嶽麓山炮兵旅的攻擊以及日軍的補給被切斷,情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
1942年1月4日,國軍在長沙包圍攻城的日本第11軍。阿南惟幾仍然錯誤命令繼續攻打長沙,從而在既無援兵又無補給的不利情況下,最終只好強行突圍。從汨羅江到新牆河80公里,日軍在空軍不斷空投的補給下狼狽逃走;國軍一路尾追及側擊,雖令日軍損失慘重,唯始終無法對日軍構成大建制的包圍、殲滅。1月6日,日軍退回新牆河北岸,會戰以中方勝利結束。
[編輯] 結果
中方的統計,國軍傷亡28,116人,殲滅日本軍56,994人。日方的統計則稱傷亡6,000餘人。第三次長沙會戰是同盟國自珍珠港事件爆發以來第一場大勝,其戰果甚比台兒庄戰役更輝煌。蔣介石認為這是抗戰以來最令人鼓舞的勝仗。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同盟國士氣,以及國軍的奮勇形象。
另外一種觀點,第三次長沙會戰更應該看作「日軍的勝利,國軍的失敗;阿南的失敗,薛岳的勝利。」同時,當國民革命軍只有一點被擊潰,則會出現大規模潰敗的景象,也給了後來豫湘桂戰役的潰敗作了伏筆。
前述觀點,需注意日軍的機械化戰力較國軍強大許多,所以在大多數戰場都是以游擊戰而非正面大部隊對抗,因為在平原或交通線上對戰幾無勝算,後來的一號作戰豫湘桂戰役,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少見的集結50萬以上軍力的交通線延線掃蕩。在當時為了配合盟軍在中南半島的戰事,國軍刻意調出至少三個師以上的軍力前往中南半島作戰,主要也是為了大後方滇緬線的運輸,所以中國戰場的兵力在長沙四次會戰已非像前三次會戰的兵力來阻擋攻勢。此戰可說是阿南比岡村較為好強才會陷於更大的困境之中。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