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陳文成命案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陳文成1950年1月30日1981年7月3日),出生於台灣台北縣林口鄉(今新北市林口區),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前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

目錄

[编辑] 簡介

建國中學畢業後,原本報考醫學院,因發現色盲,改唸數學系,廿五歲獲密西根大學獎學金,赴美深造,廿八歲以第一名獲得博士學位,亦取得美國九級精算師資格,隨後至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擔任助理教授

陳文成在台灣服役期間,獨自研究發明「自動計價器」,以數學函數將物質與重量計算出來,但當時台灣尚未統一度量衡,他的發明不符實際使用,但仍擁有十年專利權。陳文成在卅一歲時,以研究古典罈模型、柏斯、愛因斯坦罈模型以及波利亞罈模型之漸近行為與應用,發表論文刊登在應用機率雜誌上,對於統計學的理論進展提供相當的貢獻。

陳文成在美國求學與任教期間,始終關心台灣政治發展,曾研讀政治理論,積極參與同鄉會、人權會,並在財力上支持《美麗島雜誌》。

[编辑] 陳文成事件

[编辑] 經過

1981年7月,陳文成從美國回台省親,卻因為曾經從海外捐款給《美麗島雜誌》而被警備總部約談,於1981年7月3日陳屍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國民黨當局起初說他是「畏罪自殺」,但是當外界質疑陳文成到底涉了什麼罪時卻又改變說法,前後並不一致。陳文成的二姐陳寶月表示她當時清楚地看到弟弟遺體的景象,她說,「陳文成的脖子曾被電擊棒電擊,十根指甲曾被細針刺,五臟六腑都被打爛了,生前還被灌毒藥,家屬撿骨時發現骨頭都是黑的。」此說法與美國病理學家檢視結果不符--狄格魯教授及病理學家賽瑞爾·韋契特在審視屍體,返美後的記者會中指稱,判斷陳文成在生前並未遭到刑求,但仍認定其死因並非自殺,而是謀殺。

史稱「陳文成事件」。有人相信這是警備總部的特務將陳文成刑求致死,然後將他的屍體陳屍其母校,並宣稱他是「畏罪自殺」。由於這個事件涉及國民黨在美國校園內僱用學生對台灣學生的言行進行監控,後來在台美人社區和美國媒體都引起了極大的迴響。美國國會曾經在當年10月舉辦過聽證會,就國民黨在美國校園安排學生特務一事進行調查,調查無結論。[1]

一般認為,陳文成因為在海外積極參與同鄉會,遭到國民黨海外特務的監視和打小報告,他資助美麗島雜誌的支票上,清楚寫下自己的姓名,成為國民黨鎖定的對象。[2][3] 陳文成遭到警總約談,正是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後不久,政治氣氛肅殺,因此有人相信他遭到警總刑求約談,期間不慎遭受嚴重傷害,警總為了掩飾罪行,製造自殺的假象

當時卡內基美倫大學統計系的同事­狄格魯教授及曾經擔任過驗屍官的病理學家賽瑞爾·韋契特,應邀來台瞭解陳文成命案。而美聯社記者周清月因為在報導陳文成案中用了「驗屍」一詞形容美國病理學專家賽瑞爾·韋契特,對陳文成遺體的調查,引起當時的新聞局局長宋楚瑜的不滿,認為她「損害國家主權法律尊嚴」,應該是「審視」陳文成的屍體,新聞局要求周清月更正不果,於9月26日吊銷周清月採訪證,引起國際媒體軒然大波。

根據聯合報1981年9月26日的報導,­狄格魯教授及病理學家賽瑞爾·韋契特在返美後召開記者會指出,在審視屍體、調閱警總訊問錄音帶及詢問陳文成好友鄧維祥教授,他們判斷陳文成並未遭到刑求,且警總在約談時並未對陳文成施加很多壓力,所以陳文成在離開警總之後心情相當好,晚間還到鄧維祥教授家中和鄧維祥教授聊天並共進宵夜。不過他們對於中華民國官方認為陳文成自殺身亡的說法,則感到懷疑,因為陳文成並無自殺動機,且身上缺乏自殺墜樓者應有的痕跡,如果是意外墜樓或自行跳樓則屍體不應該會與建築物平行且陳屍距離亦不符,所以「可能是以側著身子的姿勢被丟到地面」,也就是他殺。此外狄格魯一度表示,他在此行中的發現,並不能打消他對「中華民國政府某些部門可能涉及陳文成死亡案」的看法,不過狄格魯稍後補充說明,他並非指中華民國政府直接介入了陳文成的死亡,而是由於政府處理陳案的前後態度不一,因此予人以政府某些機構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介入了此案的印象。

曾任驗屍官的病理學家賽瑞爾·韋契特的意見則較­狄格魯教授更為專業和直接。他在《美國法醫暨病理學期刊》上以「台灣的謀殺案」(Murder in Taiwan)為題撰文分析,直指陳文成應係在「神志不清」下被人自樓上拋下。[4]

一直到目前為止,這個命案的真相到底如何,凶手是誰,中華民國政府都還沒有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儘管歷經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司法、監察等單位調查,迄今仍未能追出事件真相,因陳文成無自殺動機,因此可能有一組凶手依舊逍遙法外。

2000年5月,時任總統的陳水扁在看完陳文成命案卷宗後,於選舉前口頭宣稱要清查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等懸案,迄至卸任,沒有組成任何專案小組,也沒有任何消息。

2009年3月,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指示重新調查陳文成命案與林宅血案,以最高檢察署為首組成聯合專案小組,同年6月,專案小組在國家檔案管理局中找到失蹤28年的當日警總偵訊筆錄,預計7月中旬公佈。對此發展,陳文成家屬於陳文成逝世28週年紀念活動的相關報訪時,表示「不相信馬政府有調查真相的決心」[5]

[编辑] 影響

陳文成事件被國外媒體廣泛報導,中華民國國際形象一時降至最低點。中華民國政府對此做出如下改變:

  1. 警備總部約談方式改變,不能再隨便秘密約談。
  2. 海外黑名單取消。
  3. 人民出國至入出境管理局不需要再警備總部蓋章同意才能出國。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資料出處

  1. ^ U.S. Congres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Subcommittee on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1982. Taiwan Agents in America and the Death of Professor Wen-chen Chen,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and on 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July 30, October 6, 1981.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 ^ 陳文成教授紀念專集編輯委員會,陳文成教授紀念專集,1982。
  3. ^ Asiaweek, October 16, 1981, pp.34-43
  4. ^ Wecht, Cyril H., M.D., J.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 6(2):97-103, June 1985 Raven Press, NY, NY
  5. ^ 自由時報:馬查陳文成死因,家屬批騙人把戲

[编辑] 和「陳文成」相關的史料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不著撰人,1982,陳文成案面面觀。香港:新文化。
  • 財團法人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1991,麥子落地:陳文成博士殉難十周年紀念集。台北:財團法人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
  • 財團法人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1995,陳文成博士逝世十四周年紀念集。台北:財團法人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
  • 陳芳明,1998,一位精神盟友的復活:紀念陳文成博士殉難十週年,見陳芳明,夢的終點(陳芳明散文集2),頁211-21。台北:聯合文學。
  • 陳琰玉、胡慧玲、康保瑜編,[1993],陳文成博士逝世十二周年紀念集。台北: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
  • 黃昭陽,1987,懷念大牌陳文成。台灣文化 12:75-78。
  • Kaplan, David E. 1992. Fires of the Dragon: Politics, Murder, and the Kuomintang. New York: Atheneum.
  • 深耕雜誌社編輯部編,1982,陳文成博士紀念集。台北縣中和市:陳庭茂。

[编辑] 外部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