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薛禪師詩預言詩:
"黑虎當頭運際康。
四方戡定靜乘裳。
唐虞以後無斯盛。
五五還兼六六長。"
黑幼龍的加減乘除
eslite.com
黑家的紅衣全家福,由左到右分別是黑立言、黑立琍、黑幼龍、李百齡、黑立國及黑 ...
mag.udn.com
黑虎将军”——张冲. 张冲,1900年生于泸西县,彝族。20年代初,在军阀混战、 ...
special.yunnan.cn
李敖之子李戡舉行新書發布會,痛批臺灣教育體制就像“臭狗屎”。
big5.xinhuanet.com
郭靜第三張最新專輯「在樹上唱歌」 5/11開心預購 5/22純愛發行
albee7479.pixnet.net
在家中整理待拍著作的黃裳 顧維華圖
art.people.com.cn
名家黃裳:義拍已拍出2461元
|
... 各出近作,相互观摩切磋,并聘艺评虞君质与姚梦谷为顾问,每月集均邀担任讲评 ... sf.8368.org |
2008年06月18日10:08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在家中整理待拍著作的黃裳 顧維華圖
昨天是海上文化名家黃裳著作賑災義拍的第一天,到晚上,署有黃裳簽名及“為汶川”幾個大字的黃裳線裝影印本《劫余古艷》上下兩冊在孔夫子舊書網已有六七十人競拍,被叫出2461元(起拍價1元)的高價,《過去的足跡》被叫出481元,這些價格還將被不斷刷新,一些參加競拍者將義拍形容為“黃裳書迷的饕餮盛宴”。
在家中整理待拍著作的黃裳對早報記者表示,在汶川地震發生后,他一直想為災區做些事件,這次拍賣他捐出了不少珍藏多年的書籍,除線裝影印本《劫余古艷》外,還包括《前塵夢影新錄(手稿本)》、《過去的足跡》(毛邊本)、《清代版刻一隅》初印本及增訂本,共有16種,每冊書他都寫有題跋,或長或短,其中《來燕榭書札》(毛邊本)扉頁寫道:“我平生寫信甚多,皆未留底,此冊皆友人之好事者所存,一鱗片爪……亦可存也,留毛邊本數冊自存,今以之付拍賣,以為賑災涓埃之助,自愧力薄,隻有此耳。”
據悉,此次義拍在孔夫子舊書網將為期10天,今天開始競拍的是《清代版刻一隅》初印本。
署有黃裳簽名及“為汶川”的線裝影印本《劫余古艷》
|
李敖陳文茜調侃陳致中:學李戡多寫書就不會召妓
|
2010年07月29日 08:32:01 來源: 環球網 【字號 大小】【留言】【打印】【關閉】 |
![]() |
![]() |
李敖之子李戡舉行新書發布會,痛批臺灣教育體制就像“臭狗屎”。圖片來源:《今日新聞》 臺灣知名作家李敖的17歲兒子李戡繼承了父親的反骨,即將到北京大學念書的他,今天舉行新書《李戡戡亂記》的發表會,李戡批評臺灣的教育體制如臭狗屎,捧場的李敖和陳文茜還調侃話題人物陳致中,稱如果他多寫書的話,就不會扯出召妓醜聞了。 據臺灣《今日新聞》的報道,李戡的新書發表會上,不但有父親李敖親自到場推薦,還有臺灣前“立委”、知名評論家陳文茜助陣擔任主持人。李敖說,他的兒子是替這一代的年輕人算總賬,將他受壓迫的痛苦說出來。他稱,“李戡代表了草莓族這一代的憤怒”,而且經過嚴謹的比對查證。 還沒滿18歲的李戡說話和父親一樣“嗆”,他說,“我發現,我已經不需要對臺灣的大學抱任何的期望了,講難聽一點,就是跟臭狗屎為伍!”他雖然2月在大學入學考科能力測驗成績優異,被臺灣大學地質科學係錄取,但決定選擇到北大念書。他稱,“去北京呢,第一個,我就是喜歡那邊嘛,因為臺灣對我來說,太小了!” 報道稱,李戡更批評民進黨執政期間拚命搞“去中國化”,以及臺灣史比重急速竄升,“228事件”在1990年課本首次出現只佔了2行,接著持續增加,到現在最少佔兩頁以上,可見民進黨炒作“228事件”的用心。 李敖和陳文茜則提到同是名人之後的陳致中,陳文茜稱,“如果陳致中跟李戡一樣,很認真的寫書,他可能就不會發生今天召妓的問題。”李敖又笑他,“可能一邊召妓,一邊寫書。” |
[编前语]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切缅怀为解放云南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颂扬他们的感人事迹,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激励全省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了“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突出贡献人物和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云南人物”评选活动,并在群众推荐全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全省培育宣传先进典型情况,经召开评委会评审并报请省委领导同意,确定了“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突出贡献人物”和“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云南人物”名单。
云南省 “60位为解放云南作出突出贡献人物”五十七:
“黑虎将军”——张冲
张冲,1900年生于泸西县,彝族。20年代初,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求学无路、报国无门的情况下,他揭竿而起,组织农民反抗贪官污吏。后来他加入滇军,历任旅长、师长。
1933年,张冲任云南省盐运监督使,在对黑井区各盐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移卤就煤”的计划,既将元永井地区的盐卤,通过管道运往20公里外的一平浪,以煤代柴煎盐。历经5年努力,治盐工程于1938年竣工。移卤就煤,既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又增加了盐课,当地人民为纪念张冲的治盐功绩,在一平浪为他立了一块“盐神”碑。移卤就煤,不仅是云南盐业史上的创举,而且是当年水利科技和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史上的奇迹。这条釉沟选材设计科学合理,质量上乘,一直沿用了60年,到1998年才沿沟敷设铸铁管来代替,“移卤就煤”工程至今都还在发挥其效益。
抗战爆发后,张冲任滇军第60军184师师长,率部赴抗战前线。在武汉与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人叶剑英、罗炳辉等进行秘密会晤,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坚定了靠拢共产党的决心。同时请求共产党派遣政工人员到184师任政工干部。4月,第60军投入台儿庄战役,张冲率部固守台儿庄战略高地禹王山。战斗中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打退了日军的数十次疯狂进攻,杀伤日军千余人。第184师坚守禹王山22昼夜的战例被蒋介石编为军事教材,提供国民党军和军事院校学习。之后,张冲率部投入武汉保卫战,在富水一带以假阵地诱敌深入,重创日军。在阳新排市作战中,张冲创造反斜面“鱼笼”战术,敌军被这种战术几乎全歼。10月,张冲因战功卓著,晋升为新三军军长。张冲由此赢得“抗日名将”的称号,因彝族崇拜老虎,百姓又尊称他为“黑虎将军”。
1939年,张冲回云南,任弥泸水利监督,投身于弥勒、泸西水利事业的建设之中。当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农田受益面积达2万多亩。
1940年,张冲任滇军第二路军总指挥。期间购买了一批武器,秘密转运到泸西、弥勒和路南一带彝族骨干家保存,在后来的弥泸地区反蒋武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胜利后,张冲坚持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支持民主运动,受到蒋介石怀疑和监视。1946年12月,在党组织的周密安排下,张冲奔赴延安。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参议、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辽沈战役中,配合党做滇军的策反工作。
解放后历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委副主任兼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1954年后当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届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云南省民委主任,云南省副省长,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0年10月,张冲病逝。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杨伍荣)
对于熟悉张仲文的朋友,也许想听一下到底是咋回事儿。
hsiamoon.blog.163.com
50年代著名女星张仲文,丰满的体态加上纤腰,最令人羡慕的当然是那只鹦鹉。
gb2.chinabroadcast.cn
香江怀旧——泳装尽数风流 |
![]() |
![]() |
|
![]() 張仲文所飾演的潘金蓮突顯了角色本身的野性豪放形象 big5.ycwb.com
|
对于熟悉张仲文的朋友,也许想听一下到底是咋回事儿。
至于不熟悉的,和大家略为介绍一下:
张仲文来自宝岛,当年以傲人的身材,和大胆性感的表演,誉满台湾香江东南亚,是香港影坛肉弹之首,素有“中国最美丽的动物”的别称。如今,正式面世的影碟有她在邵氏公司时期的《潘金莲》和《花田错》等。
对我而言,她的类型,应该是比较接近Mamie Van Doren 和 Jane Mansfield。
打岔了。事情,是这样的…
昨午下班,到跳蚤市场转了一圈。
作为吉隆坡区最大的怀旧跳蚤市场,人头攥动不在话下。
只是在诸多摊位前,却是父子兵那一摊,吸引了我的目光。
天啊,哪来这么多张仲文的相片?
从台湾时期,到邵氏时期,还有结婚照片~~
品相极为完好,重复的很多,数量更是多的不寻常。
当时就只有两个想法:
是不是影楼里的旧货?
还是当年哪个张仲文的骨灰级粉丝的遗物?
真奇怪…
今天老板不在,由大公子掌柜。
夹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大公子,素来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也许看我一脸困惑,倒是会意地笑了一下。
我嘛,问了问价钱,也就顺便探个究竟。
“张仲文就在新加坡啊 ~”
“张仲文就在新加坡?? ”
“是啊,收购了一大批,千张以上,各式尺寸都有,这里看到的只是其中一些。”
“你见到张仲文吗?”
“噢不,我没一块儿去,是我的父亲到她家里收购的”
如果老板有在,倒是很想和他聊一聊,更多背后的故事。
心里依旧嘀咕着,真的是张仲文吗?可为什么,要收藏这么多相片呢?
为什么,又要把他们卖出去呢?
筛选一番,我看中了好几张,也就买下来了。
疑惑,依旧还没有获得解答…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bst.126.net/newpage/images/microblog.png?1)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bst.126.net/newpage/images/microblog.png?1)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bst.126.net/style/common/tuijian.png)
谢宗安 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2011-10-01 08:02:48 编辑:书法世界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皖南谢宗安先生,毕生奉献书道弘扬与传承,无私无我,古道照人。兹值逝世五周年,门人福乐雅集诸君,为业师筹办遗作展,并印专集纪念,忝在交未,仅就谢老德业,撷其一二述之,兼申景慕之忱。
民国五十二年秋,「八俦书会」在台北市「畅流」杂誌社社长石淑明的倡议下组成。当时「八俦」成员有马绍文、高拜石、尤光先、谢宗安、石淑明、酆济荣、施孟宏等。我因经常为「畅流」杂誌的「书学」专栏写稿,虽远居南投,亦受邀参加,因而有缘与谢宗安兄结下深厚友谊。
「八俦书会」成员中,马绍文(卢)年事最高,学养深醇,所作行草书,出入魏晋、气势雄浑,誉重士林,同仁尊他为「龙头」。高拜石(嬾云)博雅多才,为近代史学者,精研多体,大篆独步当代。尤光先(观千)早岁留学日本笃于诗学为台铁诗社社长,精于初唐褚书及北魏张黑女墓誌。谢宗安(锺ㄏ)豁达坦荡,寝馈汉隶石门颂及史晨、华山碑、北魏郑文公、张猛龙碑暨石门铭,抚石鼓文、功力深厚冠侪辈。石淑明博雅有文章,致力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朴厚沉雄,力可扛鼎,甲骨文亦劲健传神。酆济荣为齐鲁大学女高材生,专攻金文,气势雄浑,曾随溥王孙习行楷,甚得清逸雅致。施孟宏博习汉魏诸碑,汉隶封龙山碑及北魏墓誌,均超妙入神。我则广涉各体,于东晋二王及殷墟契文,则情有独锺,愧未能工耳。
「八俦书会」成立后,每月在台北市台湾铁路局招待所集会一次,各出近作,相互观摩切磋,并聘艺评虞君质与姚梦谷为顾问,每月集均邀担任讲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与会同道,获益匪浅。
五十八年以后、马绍文、高拜石、尤光先三人先后谢世,补上王恺和、刘行之、寇培深。王恺和精于北魏及晋唐楷法,气度雍容,自考试院退休后,创「慎独轩」传授书法,曾获中山文艺书法奖。刘行之为中央政府监察委员,精研书学,所作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楹联,气象雄伟,为士林所重。寇培深早岁在中山大学习土木工程,而志在书学,旅居日本多年,精于北魏诸碑,所作榜书,气势磅礴,誉重东瀛。返国定居后,创「中华书学苑」,门下多书坛隽彦。
「八俦」月集,持续了十余年,每年并正式对外公开展览一次,曾先后在台北市台湾省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省立台中图书馆、中兴新村台湾省政府书法研究会、高雄市新生报艺廊及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等处展出,对当时书法风气的倡导与写作水准的提升,均有很大的助力与贡献。
回想「八俦书会」创立以来,我和谢宗安兄虽然晤叙切磋书艺时间有限,但因彼此理念相同,情意相投,切磋书艺,无不坦诚相向,互指缺失而又相互砥砺。每次谈书论艺,看到他的作品,我必由衷地称赞他临碑功力深厚与用心之专。他则自谦「资质愚鲁,非加用功不可。」并说:「你是天上掉下来的,我怎能和你比?」爽朗而浓厚的皖南口音,至今印象犹十分深刻,究竟当时是有意调侃我呢还是高抬我?好朋友的关爱,总令我永久感念与时时惕励。
记得民国五十六年秋,「八俦书会」应邀到高雄市新生报艺廊举行作品联展,大夥住在左营海军「四海一家」招待所,并接受当时海军左营军区司令宋长志将军的晚宴后,一行多往左营大街观光,马老留招待所休息,我则陪他闲谈,向他请教一些有关书法的问题,并谈到「八俦」的努力方向与社会责任。他说:「八俦同仁,都很努力,直得欣慰。」又说:「宗安的用功与毅力恒心,更是难得。」
老阅历丰富,识见宏远,对宗安兄期许特深,如今时隔三十余年,以视宗安兄的成就与贡献,洵非偶然。
就我个人对谢宗安兄的体认:他涉猎广博,临古而不泥古,力主求笔欲遒健,气欲雄浑。书法以能发抒个人性情为最高原则,而涵养性情,端赖平日读书以养气,临池之际,始能以气驭笔,以神夺形。他毕生追求金石碑版的庄严雄浑精神,篆笔以石古文最为完美,典重雄浑,足以吴昌硕抗衡,而遒润或过之。隶则致力华山碑、石门颂、郙阁颂、校官、史晨、乙瑛、礼器、张迁、衡方诸碑、浑朴刚健、多以意取,间架用笔,力求变化而不离规矩。北碑以郑文公、张猛龙及石门铭用力最深,而于嵩高灵庙碑及云峰山诸刻石,无不得心应手,而境界邈远。行草书取石鼓文的遒健笔法,北魏石门铭的萧散变化,汉隶石门颂的一波三折笔意,字型则取法黄山谷的结构形式为骨架,纵横姿肆,如风行雨散,烟收雾合,晚年将汉魏体势镕为一炉,兼取晋碑二爨笔意,古健雄奇,独成一格,名曰「分隶合体书」,所作天柱山杜诗秋兴八首摩崖刻石,足为代表之作,亦为雄视当代书迹不朽杰构。
次言他的教学理念与传承精神,谢老襟怀豁达,不拘细节,但对教学态度却十分认真。尤注重品性修养,主张平时存诚存敬,平心静气地逐日写字,久而久之,这种活动,便导致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与和谐,也从外铄合内塑,造成人格的统一与完美。他手创「敢览斋」书会,培育无数书法精英,并由母会孕育「墨象」、「墨缘」、「墨皇」、「墨华」、「墨芗」、「墨林」「墨涛」、「墨音」、「墨源」等九个子会及「养正书会」、「中华妇女书会」,定期雅集互切互磋,并公开展览作品,以扩大学习书法风气,提升生活品质。复就「敢览斋」门下弟子为基干,公开扩大邀集同好创立「中华书道学会」,定期出版书学杂誌-<中华书道>季刊,加强海外及大陆的文化艺术交流,成为今日有理想、有作为、有成就的全国性财团法人组织。
综观谢老一生,从事书道传播,激扬风气,书迹遍海内外,他是一位弘扬书道,卓然有成的「大师」;在书道造诣方面,他是一位博通众体,而能自出机杼,开宗立派的「巨擘」。在书法传承方面,他的无私无我,继往开来精神,更足楷模后学,垂范奕世。
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岁次壬午初夏,岭东奇川陈其铨敬识于台湾弘道书苑,时年八十又六。
来源:书法世界(http://sf.8368.org)[详细地址]:http://sf.8368.org/html/2011/dangdaishufajia_1001/458.html
唐君毅學術研究講論會 ( Seminar of Tang Jun Yi Studies)
hkshp.org
二 O O 四 年 度 夏 季 華 夏 人 文 文 化 學 術 活 動
華 夏 書 院 、 香 港 人 文 哲 學 會 合 辦
中 西 哲 學 專 題 講 論 會
當 代 傑 出 中 國 學 者 研 究 系 列 之 一
唐 君 毅 學 術 研 究 講 論 會
( Seminar of Tang Jun Yi Studies)
本 講 論 會 設 立 的 目 的 , 是 以 專 題 系 列 的 方 式 , 為 哲 學 愛 好 者 提 供 講 座 形 式 的 學 術 研 究 課 程 。 各 講 者 務 求 在 其 學 術 專 長 範 圍 之 內 , 以 深 入 淺 出 、 現 代 化 的 語 言 講 述 及 評 論 中 西 哲 學 各 種 專 題 , 包 括 中 西 傑 出 學 者 、 經 典 論 著 及 哲 學 問 題 等 , 普 及 與 專 業 並 重 。
唐 君 毅 先 生 ( 1909- 1978) 是 當 代 中 國 學 術 界 的 巨 擘 , 畢 生 致 力 於 中 西 文 化 、 哲 學 與 教 育 的 普 及 與 研 究 。 唐 先 生 是 現 代 新 儒 家 思 潮 的 中 心 人 物 , 主 張 結 合 中 西 文 化 之 長 而 使 中 國 文 化 走 上 真 正 現 代 化 的 道 路 。 在 哲 學 方 面 , 唐 先 生 的 《 中 國 哲 學 原 論 》 , 以 現 代 學 術 的 精 神 對 傳 統 中 國 哲 學 作 出 了 系 統 的 新 詮 釋 ; 而 《 生 命 存 在 與 心 靈 境 界 》 一 書 , 更 建 立 起 會 通 古 今 中 外 的 宏 大 而 嚴 密 的 哲 學 體 系 。 此 外 , 唐 先 生 還 著 有 《 道 德 自 我 之 建 立 》 、 《 中 國 文 化 之 精 神 價 值 》 、 《 文 化 意 識 與 道 德 理 性 》 、 《 人 文 精 神 之 重 建 》 等 書 , 對 現 代 中 國 學 界 有 巨 大 而 深 遠 的 影 響 。 本 系 列 的 講 論 會 由 九 位 講 者 聯 合 主 講 , 主 要 內 容 包 括 唐 先 生 學 術 的 五 個 方 面 : 人 生 體 驗 、 文 化 理 想 、 哲 學 研 究 、 思 想 體 系 和 其 他 方 面 。 以 下 是 各 講 日 期 、 講 者 及 講 題 :
日 期 | 講 者 | 講 題 |
19/ 6 | 方 世 豪 ( 華 夏 書 院 導 師 ) | 唐 君 毅 的 自 由 觀 |
26/ 6 | 英 冠 球 ( 中 文 大 學 哲 學 系 兼 任 講 師 ) | 唐 君 毅 的 愛 情 觀 |
03/ 7 | 英 冠 球 ( 中 文 大 學 哲 學 系 兼 任 講 師 ) | 主 體 性 哲 學 的 傳 統 及 其 終 結 ─ ─ 唐 君 毅 的 「 道 德 自 我 」 及 其 轉 進 |
10/ 7 | 譚 寶 珍 ( 華 夏 書 院 導 師 ) | 唐 君 毅 論 文 化 意 識 與 生 命 的 拓 展 |
17/ 7 | 鄭 宗 義 博 士 ( 中 文 大 學 哲 學 系 副 教 授 ) | 唐 君 毅 論 人 文 科 學 |
24/ 7 | 陶 國 璋 博 士 ( 中 文 大 學 哲 學 系 導 師 ) | 唐 君 毅 的 宗 教 情 懷 |
31/ 7 | 鄭 宗 義 博 士 ( 中 文 大 學 哲 學 系 副 教 授 ) | 唐 君 毅 論 宗 教 的 紛 爭 與 和 平 |
07/ 8 | 劉 桂 標 博 士 ( 華 夏 書 院 課 程 統 籌 兼 導 師 ) | 論 唐 君 毅 心 靈 九 境 說 中 的 超 主 客 觀 境 ( 上 ) |
14/ 8 | 劉 桂 標 博 士 ( 華 夏 書 院 課 程 統 籌 兼 導 師 ) | 論 唐 君 毅 心 靈 九 境 說 中 的 超 主 客 觀 境 ( 下 ) |
21/ 8 | 吳 明 博 士 ( 新 亞 研 究 所 哲 學 組 副 教 授 ) | 唐 君 毅 的 政 治 思 想 |
28/ 8 | 劉 國 強 博 士 ( 中 文 大 學 教 育 及 行 政 學 系 副 教 授 ) | 唐 君 毅 對 個 體 性 存 在 的 看 法 |
04/ 9 | 郭 其 才 ( 華 夏 書 院 導 師 ) | 唐 君 毅 論 意 味 之 世 界 |
日 期 : 6月 19日 起 每 星 期 六 ( 共 十 二 講 )
時 間 : 4: 00pm- 6: 00pm
費 用 : 非 會 員 $ 900, 會 員 $ 800, 六 十 歲 以 上 長 者 半 費 ( 非 會 員 $ 450, 會 員 $ 400) 。
地 點 : 華 夏 書 院 ( 旺 角 亞 皆 老 街 40號 利 群 大 廈 1字 樓 D室 , 先 達 廣 場 對 面 )
查 詢 電 話 : 27213831、 23950681( 華 夏 書 院 , 下 午 二 時 至 八 時 辦 公 )
華 夏 書 院 地 圖
Copyright ©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