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藤酮
rotenone | |
---|---|
識別 | |
CAS號 | 83-79-4 |
性質 | |
化學式 | C19H16O4 |
摩爾質量 | 394.45 g·mol−1 |
外觀 | 無色斜方片狀結晶 |
密度 | 1.55 g/cm³ |
熔點 | 165~166 |
沸點 | 210(0.067kPa) |
溶解度 | 不溶於水,溶於醇、丙酮、氯仿、四氯化碳、乙醚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來自25 ℃,100 kPa。 |
魚藤酮(Rotenone),又稱毒魚藤(Tubatoxin),化學名:[2R -( 2a α,6a α,12a α)-1,2,12a-四氫-8,9-二甲氧基-2-(1-甲基乙烯基)[1]苯並吡喃[3,4-b]糠醯[2,3-h][1]苯並吡喃-6(6aH)-酮。魚藤酮(rotenone)是從豆科藤本植物魚藤的根部提取的一種天然殺蟲劑,是魚藤根中的主要有效殺蟲成分,具有殺蟲譜廣、不污染環境和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
目錄[隐藏] |
[编辑] 歷史
在西元前2500年之前,人類就開始使用農藥來預防農作物的損害。早期的農藥應用是大約四千五百年前在Sumeria噴灑的元素硫。在15世紀,諸如砷,汞,鉛等的有毒化學物質就被用在農作物上以殺死害蟲。在17世紀,尼古丁和硫酸鹽從煙草中提煉出來作為殺蟲劑使用。19世紀引進了兩種更天然的農藥,除蟲菊(pyrethrum)和魚藤酮 (reoenone)。
[编辑] 用途
農用和殺蟲劑,可防治人畜體外寄生蟲及用於生化研究。可防治各類植物的害蟲,屬於廣效性的殺蟲劑,利用接觸和食入而殺死在內的多種昆蟲。對人和大部分動物具中毒性。魚藤酮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其他有機殺真菌劑或其他植物性殺蟲劑或協力劑piperonyl butoxide一起使用。
[编辑] 殺蟲機理
存在於植物的根皮部,在毒理學上是一種專屬性很強的物質,尤其是對菜粉蝶幼蟲、小菜蛾和蚜蟲具有強烈的觸殺和胃毒兩種作用。也使害蟲細胞的電子傳遞鏈受到抑制,從而降低生物體內的ATP水準使害蟲得不到能量供應,然後行動遲滯、麻痹而緩慢死亡。 許多生物細胞中的線粒體、NADH 脫氫酶、丁二酸、甘露醇以及其它物質對魚藤酮都存在一定的敏感性。
[编辑] 毒性
魚藤酮被歸類為中度危險的世界生組織,這是人類和其他哺乳類動物輕度中毒淡極其有毒昆蟲,包括魚的水生生物。此高毒性毒魚和昆蟲是因為通過鰓或氣管,但不是容易通過皮膚或通過胃腸道脂溶性的魚藤酮輕鬆的佔用。
[编辑] 帕金森氏症
一般認為帕金森氏症是遺傳。根據外國一項研究指出,有機農場常使用的,天然的植物性殺蟲劑「魚藤酮」,很可能就是禍首之一。 雖然魚藤酮在台灣取得不易,業界流傳著使用魚藤酮的情形。根據研究指出,95%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是體質加上環境引起的,魚藤酮對人體的影響,不容小覷。
[编辑] 參考資料
- http://www.cqvip.com/ndoasp/webdetail.asp?id=22184679 維普資訊網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040807033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111400239
- http://www.lmcf.org.tw/green2/1index-44.htm 環保新視界電子報
- http://www.chem960.com/cas/83-79-4.html 中國化工企業聯盟
-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arfarin.svg 維基共享資源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