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結晶預測火山爆發
中廣新聞網 (2012-05-25 12:28)
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用火山岩結晶預測火山爆發時間的方法。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分析火山岩裏的結晶。他們從結晶整理出了以往火山爆發的狀況,研究人員說,火山爆發有周期性,他們可以從一座火山結晶的結構裏研判過去爆發的歷史。
根據以往爆發的周期,研究人員可以預測到火山下次爆發的時間,但沒辦法準確算出火山爆發的日期,誤差大約一、兩個月。
天文學家稱1萬億年後宇宙大爆炸證據將消失
天文學家稱1萬億年後宇宙大爆炸證據將消失
據美國太空網站報道,多年以來天文學家一直被宇宙起始之謎所迷惑,或許他們應當抓緊時間研究。日前,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稱,在遙遠的1萬億年,宇宙大爆炸的多數證據將消失。
科學家稱,1萬億年後宇宙大爆炸的證據將消失,屆時人類如果能存活下來的話,則生存在仙女銀河系,他們通過極高速恒星或許能發現宇宙起源之謎。
雖然未來天文學家很可能受益於先進技術和更深入的物理學,但他們將無法利用宇宙大爆炸之後殘留的證據。
研究人員稱,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證據很可能于1萬億年後消失。事實上,到那個時候我們的銀河系已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形成仙女銀河系。
然而,研究人員能識別一些重要線索,使人類後代(如果人類仍存在的話)能使用這些重要線索追溯宇宙的歷史。
未來1萬億年宇宙大爆炸的證據將消失
目前,天文學家已觀測到宇宙誕生數百萬年後形成的早期星系,它們已有130多億年曆史,同時,他們使用宇宙大爆炸形成的滲透光線——宇宙微波背景放射線,也能探測到宇宙大爆炸的跡象。
在遙遠的未來,科學家則無法從地球或者附近的星球上觀測到這些證據。宇宙微波背景光線將逐漸衰減,並被拉伸成為光線的微粒——光子,其波長長于宇宙可見光線。
同時,由於宇宙處於膨脹之中,從未來遙遠的觀測角度,遠古星系將逐漸遠離無法觀測到。太陽和其他恒星將燃燒,到那時地球的鄰居星球要比現今的更少。
然而,所有未來星系探索的希望並未完全破滅,這是因為未來天文學家可通過仙女銀河系拋離的極高速恒星來研究宇宙大爆炸。在未來1萬億年,極高速恒星是地球天文學家能觀測到的最遙遠光線源。
極高速恒星有助未來天文學家揭開宇宙起源之謎
美國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理論和計算學會主管阿維-羅卜(Avi Loeb)說:“過去我們曾認為宇宙觀測不會適用於1萬億年之後,目前我們不必擔心這樣的狀況。
極高速恒星將使仙女銀河系中的智慧生命知道宇宙膨脹和歷史上宇宙的形成。”
極高速恒星是一對雙星遊蕩過於接近星系中心超大品質黑洞形成的,重力作用可撕碎雙星,吸食一顆恒星進入黑洞,並以160萬公里的時速將另一顆恒星拋離至星系之外。
當極高速恒星逃離星系將被宇宙膨脹加速。通過測量極高速恒星的速度,未來天文學家能夠推算出宇宙的膨脹,這些資訊有助於揭開宇宙大爆炸之謎。
結合仙女銀河系內部恒星的年齡,我們的後代能夠推算出宇宙的年齡及其他重要參數。羅卜說:“未來天文學家不用必須相信宇宙大爆炸,通過仔細的分析和智慧分析,他們能夠發現關於宇宙歷史的微妙證據。”
羅卜和同事將這項研究發表在即將出版的《宇宙學和天文粒子物理學》雜誌上。
本文來源:http://big5.china.com/gate/big5/tech.china.com/science/universe/1030/20110415/16486762.html
美國太空網《SPACE》報導:http://www.space.com/11380-big-bang-evidence-universe-trillion-years.html
美科學家稱大爆炸證據或1萬億年內消失
2011年04月18日 07:46 新浪科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DZk9wOt7s59lOXocgFL8HDJWQKb0qD3VPt8Unu.CFidi7Efm24ddYQ--/6/l/1aE4T.MIUUuyxKHBMvWqbQ.jpg)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宇宙如何開始是天文學家一心要揭開的謎團,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也許應該加快腳步,因為美國天文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在遙遠的將來,有關大爆炸的絕大多數證據都將消失。 137億年前,大爆炸創造了宇宙。
雖然未來的天文學家可能因更先進的技術以及對物理學更深入的了解受益,但殘留下來的大爆炸證據最後遺跡對他們來說可能成為“廢物”。
研究人員表示,大爆炸的痕量信號可能在1萬億年內消失。 實際上,到那個時候,我們的銀河係將與它的鄰居仙女座相撞,最後孕育出銀河仙女星系。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我們的子孫後代(如果人類還存在的話)仍可以利用一些備份線索,了解宇宙的歷史。
天文學家能夠觀測到130多億年前的星系,它們在宇宙誕生後幾百萬年形成。
此外,他們同樣研究所謂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光線,由大爆炸形成,現在仍存在於宇宙中。
在遙遠的未來,這些線索不可能被地球上或者附近天體上的科學家觀測到。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將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退卻,在伸展到一定程度後,輻射中的光粒子——光子將擁有比可見宇宙更長的波長。
由於宇宙不斷膨脹,我們當前能夠觀測到的古代星係將進一步遠離地球,導致未來的科學家無法觀測到。 太陽和其他很多恆星將燃燒殆盡,我們附近的宇宙區域也將比現在更為空曠。
但未來天文學家並非一點希望也沒有,因為他們可以利用從銀河仙女星系飛出的所謂的極高速恆星研究大爆炸。 這些恆星將成為公元1萬億年我們所在星系的天文學家能夠觀測到的最遠光源。
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負責人阿維·勒佈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過去經常認為觀測宇宙學將在1萬億年後成為一種不可行。
我們現在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極高速恆星將允許銀河仙女星系的居民了解宇宙擴張並追溯過去的歷史。”
極高速恆星由雙星距離星系中央的大質量黑洞過近時形成。 黑洞巨大的引力將撕裂這種組合,其中一顆被吞噬,另一顆則被拋出星系,速度超過每小時100萬英里(約合每小時160萬公里)。
逃離星係後,極高速恆星將因為宇宙膨脹速度不斷提升。 通過測算極高速恆星的速度,未來的天文學家能夠推演宇宙擴張,進而研究大爆炸。
通過將來自極高速恆星的銀河仙女星系年齡信息結合在一起,我們的後代可以計算出宇宙的年齡以及其他重要變量。
勒布說:“未來的天文學家並不一定要從大爆炸的角度進行研究。通過認真仔細的測算和分析,他們能夠發現微妙的證據,描繪出宇宙歷史的圖畫。”
勒布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將刊登在《宇宙論與天體物理學學報》上。
本文來源:http://tech.sina.com.cn/d/2011-04-18/07465417007.shtml
可偵測宇宙外星生物及大爆炸‧澳洲、南非合建最強望遠鏡
(荷蘭‧阿姆斯特丹26日訊)全球最大且最先進的無線電望遠鏡,能偵測到宇宙遠方的外星生物,而它的設置地點將散佈在南非、澳洲與紐西蘭。
“平方公里陣列”(SKA)無線電望遠鏡造價高達20億美元(約63億令吉)。負責打造SKA計劃的國際財團週五宣佈,澳洲與南非將分配到這台無線電望遠鏡的建造地點。
科學家都寄望SKA,能為宇宙基本問題提供線索,包括宇宙怎麼開始、為甚麼擴張,以及地球行星以外是否含有生物。
決定建造地點之前,南非與聯手投標的澳洲和紐西蘭,都曾進行密集遊說。
SKA國際財團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召開的會議。計劃董事長沃姆斯利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我們已決定劃分為兩個興建地點。”
澳稱為競標非凡成就
南非掩飾對這項結果的失望,稱散佈架設地點“出乎意外”;澳洲則雀躍萬分。科學和工藝部長埃文斯說:“這是澳洲─紐西蘭競標的非凡成就。”
南非與澳洲先前都在競標SKA的20億美元合約。SKA的靈敏度,是當今功能最強大無線電望遠鏡的50倍。沃姆斯利說:“SKA將改變我們對宙的看法,我們將可藉它探訪宇宙大爆炸的情況,發掘宇宙未被探索過的地方。”
預計2024年全面運作
這個各界期待已久的決定,意味著工程師將可連上澳洲核心地點米爾杜拉站的天線。它位於澳洲西部米卡薩拉西方約100公里,其他天線則散佈在澳洲與紐西蘭各地。而位於卡魯區的南非地點,現在也可以遠距連結到碟型天線網路,南非天線網路可以延伸到非洲南部與東部並遠至迦納。興建工程預定2016年展開,預計2024年可以全面運作。
(星洲日報/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