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
政治人物 14世紀 |
|
---|---|
別名 | 徐天德 |
性別 | 男 |
出生 | 1332年 元朝安徽鳳陽永豐鄉 |
逝世 | 1385年 明朝北京 |
國籍 | 明朝 |
學歷 | |
私塾 | |
經歷 | |
紅巾軍兵 紅巾軍大將 左相國 中書右丞相魏國公 |
|
代表作 | |
大敗陳友諒 | |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漢族軍事家、明朝開國功臣,曾任中書省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好友,成祖朱棣的岳父,仁宗之外祖父。
目錄[隐藏] |
[编辑] 生平
至正十三年(1353年)參加紅巾軍郭子興部隊,後成為朱元璋手下的一員大將。他有勇有謀,取滁州(今屬安徽)、和州(今和縣)等地,備受朱元璋器重。至正十五年(1355年),隨朱元璋渡長江,克采石磯,下太平(今安徽當塗)。至正二十三年大敗陳友諒於鄱陽湖。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稱吳王,以徐達為左相國。洪武元年(1368年)閏七月,徐達與常遇春率軍北伐,沿運河北上,連下德州、通州,八月二日,攻克大都,改名北平府。元順帝攜后妃、太子北逃上都,十一月徐達克山西、太原等地,洪武二年三月,進攻陝西。常遇春與李文忠又攻上都,順帝逃往應昌(位於今內蒙古境內),元朝滅亡。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徐達班師回朝,朱元璋親往龍江迎接,授予中書右丞相之職,封為「魏國公」,食祿五千石,奉命鎮守北平。洪武五年北征沙漠。朱元璋稱讚他:「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1]洪武十七年(1384年)患背疽,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之陰。
徐達是明朝曾任丞相四人中唯一沒有被太祖罪殺者,其他三人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皆「見罪」被殺。徐達子孫的下場與其餘三人子孫也全然不同。李善長長子李祺一脈因臨安長公主關係而得保;胡惟庸滿門抄斬;汪廣洋本非相材,只為太祖一棋子。相反,徐達子孫則享受榮華,累世封公,徐家之榮辱與朱明皇室相始終,為開國功臣中絕無僅有的一例。
[编辑] 考證
據明朝學者徐禎卿所著的筆記小說《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患有背疽,忌吃河鵝,朱元璋偏賜蒸鵝全宴予徐(中國民間傳說鵝為「發物」),明朝規定賜宴必須即時食、全食。徐達知朱元璋的意思,流著眼淚把鵝肉吃完,不久毒發而亡。[2],此事後為清朝趙翼名作《廿二史劄記》所採用,是否為真事仍有爭議。 此事近年受大陸學者爭論,最大矛盾處有二:一、徐達子孫俱享榮華,直至明朝滅亡,不同其他開國功臣。二、以朱元璋帝皇之姿兼具心狠手辣,除去其他大臣均無掩飾,真要殺徐達也無需如此迂迴。應是小說家潤色之作。
[编辑] 家族列表
[编辑] 妻
- 謝氏(謝再興次女,朱文正妻妹)
[编辑] 子女
[编辑] 子
- 長子徐輝祖,襲魏國公,永樂五年(1407年)卒。
- 次子徐添福,早卒。
- 三子徐膺緒,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1416年)卒。
- 四子徐增壽,靖難之變時暗助朱棣,為建文帝所殺;其後代世襲定國公。朱元璋功臣中只有徐達一家有兩位公爵。[3]
[编辑] 女
[编辑] 小說中的徐達
徐達為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人物,鳳陽分壇壇主朱元璋屬下。因得第三十四任教主張無忌授以岳飛兵書《武穆遺書》而成一方大將,為明教覆沒元朝的一大功臣。
[编辑] 注釋
前任: 首任 |
明朝中書省右丞相 1368年—1371年 |
繼任: 汪廣洋 |
前任: 李善長 |
明朝中書省左丞相 1371年 |
繼任: 胡惟庸 |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图文: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总经理徐达
finance.sina.com.cn
免費註冊Facebook,讓你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隨時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
zh-tw.facebook.com
图文: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总经理徐达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总经理徐达。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陳達. 記得是前年在誠品書局看到了「山城走唱」這張CD唱片
blog.roodo.com
2007年10月22日 01:03
陳 達
陳 達
記得是前年在誠品書局看到了「山城走唱」這張CD唱片
封面一看是這位我所欣賞的音樂長者照片
毫不猶豫的就買下了這張CD
我是一位原住民
卻莫名的被他的聲音及福佬語音樂所吸引
我不知該如何解釋對這位台灣素人藍調音樂之父的特殊感覺
或許是因在我國中讀書期間看過他來過台東的演唱
知道他帶著一把月琴靠著雙腳走路從台灣南部到北部的流浪經歷
滄桑的聲音卻讓人想像他個人有一股堅毅的生命力
那種感受與精神或許是做我們做音樂的人都該體驗的吧
http://www.wretch.cc/blog/chaotang&article_id=5083352

|
xici.net
580 × 435 - 蒋超,徐传豪 纪律一家 彭一兵一家 当年的足球队员
xici.net
580 × 435 - 蒋超,徐传豪 纪律一家 彭一兵一家 当年的足球队员
Image. 许光达大将. 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及 ...
baike.zwbk.org
许光达

许光达 大将
1937年11月在王稼祥等人安排下离苏返国。1938年初到达延安,先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第3分校校长,发表《抗大在国防教育上的贡献》、《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论新战术》等文章,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探索抗日战争经验、开展军事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1941年1月改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1942年春调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争。他积极贯彻毛泽东提出的“把敌人挤出去”的方针,组织强有力的武装工作队,与主力部队密切配合,深入晋中交城、水文等地区广泛开展对敌斗争,肃清汉奸特务,摧毁日伪军据点,恢复和建立抗日政权,取得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任雁门军区副司令员。1945年10月奉命组成许光达、孙志远纵队,协同晋察冀野战军进行绥远战役。1946年曾参加军事调停执行部太原执行小组。同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率部转战晋中、晋北地区,保卫晋绥解放区。1947年8月率部西渡黄河,改隶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先后参加了高家堡、榆林、沙家店、延(川)清(涧)、宜川、澄(城)郃(阳)、荔北等战役,取得多次攻坚战的胜利。在延清战役中,他指挥部队以连续爆破法炸开清涧城门,首先突入城内。在宜川战役中,他带伤指挥战斗,突破敌军坚固防御,协同友邻部队全歼宜川守敌。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第3军军长,率部参加春季攻势和陕中战役。同年6月任第2兵团司令员。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郿战役中,他率部实施迂回,切断敌人退路,对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8月参加兰州战役,率部攻占敌南山主阵地,抢占黄河大桥,全歼兰州守敌。
新中国成立后,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1950年6月出任装甲兵司令员,开始整编数量有限的坦克部队,制订兵种建设计划,并在北京成立装甲兵司令部,在天津组建第一所坦克学校。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组织刚组建的部队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年的训练任务,于1951年1月派出第一支坦克部队入朝参战。同年4月赴朝鲜战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坦克部队的作战使用和技术保障进行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1957年兼任装甲兵学院院长。1959年9月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他重视军事学术研究,主持编写和审定装甲兵战斗条令、教程和教范,撰写《陆军的发展趋向及装甲兵的运用》等多篇论文,提出机械化是陆军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等重要观点,强调政治工作与技术工作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实战需要相结合。在他主持下,装甲兵部队日益发展壮大,成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
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对许光达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他得知后,“高兴之余,惶惶难安。”在给毛主席和其他军委领导的“降衔申请书”中,他谦逊地写道:“回顾自身历史,1925年参加革命,战绩平平。1932~1937年在苏联疗伤学习,对中国革命毫无建树。而这一时期是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蒋匪军数次血腥的大“围剿”,三个被迫作战略转移。战友们在敌军层层包围下,艰苦奋战,吃草根树皮,献出鲜血生命。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房间吃牛奶、面包。自苏联回国后,有几年是在后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我究竟为党为人民做了些什么?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毛泽东看罢,激动地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500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500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于1967年1月被非法关押。经过一年多的批斗、审讯和折磨,于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出版有《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