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茂回归白燕看望家乡父老
文章来源:李元茂书法·鉴定网   【 】   时间:2012-2-21

          李元茂回归白燕看望家乡父老

 

                      2010年李元茂寻根考察白燕遗址

  

 白燕村民在宝峰寺立的《寻根记实牌》记载了李元茂2010年回归白寻根

 

          白燕父老热烈欢迎李元茂

 

         白燕全村父老出动欢迎李元茂

 

     李元茂与白燕父老坐谈箕子

 

     太谷县小白乡书记郑炜、乡长贾俊杰在坐谈会上

 

 

          李元茂与白燕父老坐谈箕子

李元茂的祖籍是山西太谷县白燕村(原名白雁)。白燕在殷代是箕国的都城——古箕城所在地。至今,白燕出土有“箕子牌”。 箕子,是殷代的王族,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名胥余,为我中华第一“子”。“子” 在殷商时代不是爵位,而是王族的称呼。据《古今姓氏辨证》云:“箕氏”出自“子”姓。古代的“李”与“子”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据李元茂的家谱记载,其前祖李金王从白燕迁徙至离白燕五十华里的清徐县南里旺村。相传白燕的李姓、张姓均为胥余的后人,胥余就是箕子。朝鲜末代帝王李熙就是古代箕子的后裔。据史籍载,商纣王时,封当朝太师箕子于箕城,于是,箕城就成为箕子胥余的封邑。当时,箕城在箕子的治理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十分有名。到了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打仗,箕城毁于战火。据考证唐《箕城碑》可知,箕城的遗址,就在今天的白燕村、王村一带,白燕就是箕城的中心。

李元茂一生时刻想着回白燕寻根问祖,认为白燕是个神秘的地方,曾闻白燕的李姓、张姓都是箕子胥余之后。终于在2010年秋季率子侄回白燕寻根问祖。这次又回乡看望白燕的父老乡亲,受到热烈欢迎。

2012年的新春正月初九,李元茂清徐书法工作室开幕的当日,就有祖籍山西太谷县白燕村的村长张隆取、副村长赵利生和李姓家族的李文跃先生赶来参加。次日李元茂先生应邀回白燕看望家乡父老。先看了村边上的宝峰寺,在宝峰寺的院里立着一个《树高千丈,莫忘根,寻根记实》的大型的宣传牌,牌子上记载着李元茂在2010年秋季率族人寻根的史实。

汽车刚驰进村口,就有村民站在道旁夹道欢迎,人越来越多,足有上千人,后来得知,都是自发来的。在村委会的大院里,挂着“热烈欢迎李元茂大师回归故里” 的大字红标,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早有小白乡的乡长郑炜、书记贾俊杰,村长张隆取、书记等待多时。走进村委会的大厅,除了墙上也挂着欢迎横标外,桌子上摆满果盘糕点。村民们挤满了村委会大厅,李元茂与家乡父老们进行了坐谈,议题就是如何宏扬箕子文化,打造箕城。参加坐谈的还有白燕籍在外任各校的校长,晋中书协的书法家们。

坐谈结束后,李元茂又为村民题写了“箕城文化”横幅。坐谈会后由小白乡的乡长、书记、村长一起到县里由武晋杰副县长陪同共进午餐,当武县长听闻李元茂先生在清徐设书法工作室的消息后很高兴,并说在太谷也可以搞个工作室么。然后又围绕着箕城文化进行了坐谈,对此,武县长表示:政府出政策,企业家们出资,共同打造箕城文化。

李元茂先生赠给白燕村四幅书法作品,村长立即召开了村委会告知村民,全体村民一致表示,以后再穷再苦也不能拍卖或赠出,我们将代代传下去,永远是白燕的荣耀。

         白燕父老倾听李元茂谈打造箕城的规化

                       李元茂为白燕父老题写 

 

        李元茂为白燕父老题写《箕子文化》横幅

 

 

右数:张隆金、赵利生、冀永平、张云利、李元茂、郑炜、李刚平、张隆取

 

 

           太谷县武县长宴请了李元茂

 

 李元茂与太谷县武县长、文化局长杨小勇、乡长、书记、村长、书记等坐谈打造箕城

 

 

                    箕子雕像

     

               中华第一子——箕子

 

               朝鲜箕子后裔李熙像

 

以上内容为会员个人发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此内容。
用 户 名    查看全部留言

 

 

 

箕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箕子像2.jpg
箕子
胥余
時代 商末
身份 商朝宗室
官位 太師
文丁

箕子,名胥余商朝宗室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父,官太師,封於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帶)。曾勸諫紂王,但紂王不聽,反而把他囚禁了。周武王後,命召公釋放箕子。武王向箕子詢治國之道,記載於《尚書·洪範》。

《論語》微子第十八中記載箕子與微子,比干合稱「殷有三仁」。據「淇縣縣志」記載,河南淇縣有『三仁廟』,奉祀微子、箕子比干,配祀先師孔子孟子、曾子、陽明子、文昌君。亦縣塾所在,邑民頗奉香火,太平天國時被毀。

根據司馬遷史記》說法,箕子晚年統治朝鮮。另傳說,箕子死後被追諡為大聖王,舊唐書中說箕子也被朝鮮族奉為神祭祀。舊唐書卷199上記載後世的高句麗『頗有箕子之遺風』,『其俗多淫祀,事靈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1]

目錄

 [隐藏

[编辑] 史料中的箕子朝鮮

據《史記》記載箕子朝鮮據說是商朝宗室箕子建立, 典籍中最早出現「朝鮮」一詞的是《尚書大傳》中周武王箕子於朝鮮之地。有謂「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朝」讀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史記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2] 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如果北海為今天的渤海的話,有學者認為箕子朝鮮初期位今中國河北、遼寧和內蒙古東南部。

《今本竹書紀年》殷紀中記載紂王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師渡孟津而還。王囚箕子,殺王子比干,微子出奔。』,但記載箕子的這兩本古書並沒有提及箕子從中國遷徙到朝鮮或者箕子建立朝鮮的描述。

一部分考古發現表明被認為是箕子封地的朝鮮(今遼東,北韓)琵琶型的銅劍在外形和金屬成分上與同期中國其他地區的類似武器有所不同,但禮器,生活器具則大體相當。[3]

有一種觀點認為箕子朝鮮的疆界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動的,起初與孤竹國一同處於遼西地區,有遼西出土的殷晚期青銅器中,方鼎內底中心有銘文「亞侯」為佐證。後來由於燕國的強大而退居遼東和北韓。《魏略》中記載「秦開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餘里,至滿潘汗為界。朝鮮遂弱」。 [4]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箕子朝鮮與檀君朝鮮並存。箕子朝鮮位於檀君朝鮮西部大約是今中國河北,遼寧和內蒙古東南部。

箕子朝鮮的法律是保護私有財產的。後被衛滿朝鮮所滅。漢武帝時在檀君朝鮮西部滅了衛滿朝鮮。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编辑] 參考資料

  1. ^ 其俗多淫祀,事靈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
  2. ^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8F%B2%E8%A8%98/%E5%8D%B7038
  3. ^ 遼寧省博物館
  4. ^ 邱華東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客观性

完全没有偏见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个人工具
操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