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大師馬思聰家人追憶往事
 
列印版 圖片版 PDF 阿波羅新聞網2010-05-09訊】  
 

 

如同人們提起二胡就不由得想起阿炳的《二泉映月》,如今華人提起小提琴曲,也不由得想起馬思聰。華人第一首真正走上國際舞台,及華人第一首被外國小提琴大師演奏的小提琴獨奏曲,分別是馬思聰作曲的《思鄉曲》和《第一迴旋曲》。

「當那杜鵑啼遍,聲聲添鄉怨,更哪堪江水嗚咽。
暖麗南國多情的孩子啊,
當那紅花開遍,瓣瓣是啼痕,盡都已隨風歸去。
流浪兒啊,你還在嘉陵江邊徘徊。
那邊就是你可愛的故鄉,就是有水鳥翱翔的地方。
那邊白雲映紅荔村前,孩子,你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不回家? 」
   ——馬思聰《思鄉曲》

5月7日是馬思聰先生誕辰98年之際,一個晴和暖麗的下午,大紀元美國費城記者電話專訪了已故小提琴大師馬思聰的女婿吉成凱先生。

中國小提琴第一人

馬思聰是中國廣東海豐縣人,中國作曲家、小提琴家與音樂教育家。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他於1937年創作的《思鄉曲》,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的音樂經典之一。

馬思聰早年曾赴法國巴黎求學,並在後來考入了法國的巴黎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1932年初,馬思聰由法國回到中國,並在同一年與王慕理結婚。此後陸續創作了《搖籃曲》《內蒙組曲》《西藏音詩》《牧歌》等多部著名音樂作品。1949年12月,馬思聰曾擔任中央音樂學院的首任院長。

1966年6 月,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馬思聰遭到造反派的批鬥。1967年1月15日晚,馬思聰與夫人王慕理、次女馬瑞雪和兒子馬如龍出走香港,後由美國駐香港領事陪同飛抵美國。同年5月,中共特務頭子康生示意下成立的「馬思聰專案組」(又名「002號專案組」)開始對馬思聰出走的經過進行調查,株連馬家親屬數十人。1968年,馬思聰被定為「叛國投敵分子」,這一罪名直至1985年。

1987年5月,馬思聰在美國接受心臟手術時手術失敗,於5月20日逝世於美國費城,得年75歲。

他有一顆清平寧靜的心

如今已年過古稀的吉先生回憶起岳父,第一印象便是岳父有一顆清平寧靜的心。

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如果他追逐世俗中的聲名,就很難創作出感人的樂曲。因為樂曲不只是音符的組合,更融入了音樂家本人的修養和心境。

馬思聰在北京音樂學院任院長的時候,當時的中共政府幾次派人想要拍攝他的生活影片,拿到世界上播放,都被馬先生婉拒。後來他也曾到台灣開音樂會,彼時台灣總統蔣經國先生曾力邀馬先生在台灣居住,說:只要你看好哪塊地方,我們立即就給你蓋一棟房子。但馬先生還是拒絕了。理由是如果在台灣居住,應酬會很多,會影響音樂創作。

當馬思聰被中共「四人幫」迫害,不得不遠走他鄉,到美國避難時,也曾在美國舉辦過幾場音樂會。但是,「四人幫」當時利用海外勢力無孔不入製造麻煩,迫使馬思聰完全「閉關」在家,「專心」搞創作。

作為音樂家而不能為大眾表演無疑是一種痛苦,不過馬思聰並不為此沮喪,他曾對自己的兒子馬如龍說,如果「四人幫」不繼續在國外迫害他,而讓他得以在全世界「響」起來,生活太熱鬧,也寫不出舞劇《晚霞》了。

蔣介石為他下令

在馬思聰眼裡,音樂至上,人的官階高低的劃分在音樂面前沒有意義。

吉先生給我們講了一件趣事:

在抗戰期間,蔣介石曾邀請馬思聰演奏小提琴。那時的人們還不了解小提琴演奏是怎麼一回事,人們以為像在劇院里看評劇一樣隨意,可以一邊聊著天、吃著瓜子、喝著茶,一邊欣賞演出。當馬先生看到台下的人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等待著他的演奏時,他離場了。

當時的教育部部長陳立夫非常著急,跑到後台勸馬思聰去演出,說蔣先生在等著呢。但是馬思聰就是不為所動。結果陳立夫不得不到蔣介石那裡告知原委。蔣立即下令讓大家停止吃東西和說話,安靜下來,然後馬先生才出來從容演奏。

他是晚輩眼裡慈祥的長輩

在別人眼裡馬思聰夫婦是著名音樂家,可在吉先生的眼裡,馬思聰夫婦更是一對慈祥的長輩。

馬思聰移居美國後,先是住在馬里蘭州,後來女兒馬瑞雪(也就是吉先生的夫人)婚後移居費城,馬先生夫婦也一起搬到費城居住,兩家住的很近。白天,馬瑞雪就帶著自己的女兒到父親那裡。馬先生的生活比較規律,每天都要進行音階練習和創作,累了就帶著大家開車出去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遊玩一番。

兩位老人很喜歡花草,家裡總是非常整潔,鮮花與音樂不斷。兩位老人又總是笑容可掬。「那時候真喜歡去岳父家,」吉先生嘆道:「非常溫暖、平和,煩惱頓消的感覺」。


馬思聰與妻女在美國寓所(網路圖片,吉成凱先生同意使用)

畢生追求我們民族最美的聲音

吉先生本人是化工專業出身,對音樂可以說所知有限,但是他也注意到了岳父馬思聰對音樂創作態度的嚴謹。

四幕舞劇《龍宮奇緣》的曲子寫了四年,先後改稿八次。歌劇《熱碧亞》是和女兒馬瑞雪一起完成的。瑞雪作詞,馬思聰作曲。那時候瑞雪回家常常抱怨說「父親太嚴格,一部作品改了又改,自己改,還讓女兒改。」就在動心臟手術的前一天,馬思聰還在病床上修改《熱碧亞》的稿子。《熱碧亞》也因為馬老手術失敗離世而成為他最後的作品。

馬思聰曾經說過:「我會畢生追求我們民族最美的聲音,一定全力以赴。」

後記

回顧馬思聰一生的作品,可謂創作頗豐:小提琴獨奏曲16首;小提琴協奏曲2首;芭蕾舞劇2出;歌劇1出;鋼琴曲7首;管弦樂7首;合唱曲2首;獨唱曲2首。而他之所以能不間斷的創作出這些音樂精品,與他在文革中能幸運的逃離大陸密不可分。

文革中對知識份子的迫害極其慘烈,僅以上海音樂界為例:1966年9月3日,馬思聰的好友傅雷夫婦雙雙自縊於寓所; 9月6日,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楊嘉仁教授和夫人、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副校長程卓如副教授,以煤氣自殺,死於寓中;9月9日,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李翠貞教授,同樣以煤氣自殺,死於寓中。此外,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陳又新教授、民族音樂理論系主任沉知白教授,也都憤然自戕以死相抗……年僅30歲的青年著名女鋼琴家、多次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顧聖嬰,和她54歲的母親、28歲的弟弟,留下三人簽名的一紙遺書,亦以煤氣自殺。

假如1967年的1月馬思聰沒有逃離大陸,那麼他的結局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出自他手的眾多優秀音樂作品也就永不可能誕生人世。

背井離鄉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音樂不朽,馬思聰亦可不朽矣。斯人已逝,余響猶存。適值馬思聰先生誕辰98年之際,僅以此文祭之。

 

晚年馬思聰全家福(吉成凱先生提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記者承鈺美國費城采訪報道

本文网址:http://tw.aboluowang.com/news/2010/0509/-99741.html

http://tw.aboluowang.com/news/2010/0509/-99741.html

網址引用標題引用 摘要引用QR Code ?

阿波羅新聞網 tw.aboluowang.com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更多>>今日焦點

更多>>24小時最新排行

更多>>48小時最新排行

更多>>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一周排行

更多>>最新評論

更多>>推薦評論

更多>>周娛樂熱門

更多>>生活熱門

家在海外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關於我們 投稿聯絡 反饋意見 免責聲明 隱私權聲明 按天瀏覽
台灣版,Taiwan CopyRight 2005 - 20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