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二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凱薩琳大帝
跳转到: 导航搜索
Tango-nosources.svg
本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2012年3月13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Antistub.svg
本條目需要擴充。(2012年3月13日)
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擴充請求中找到。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葉卡捷琳娜二世
Екатерина II

全俄羅斯大女皇和獨裁者


葉卡捷琳娜大帝
全俄羅斯大女皇和獨裁者
在位 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 (34歲131天)
加冕 1762年9月12日 (33歲)
前任 丈夫彼得三世
繼任 兒子帕維爾·彼得羅維奇
俄羅斯皇后
在位 1761年12月25日-1762年7月9日

配偶 彼得三世
子嗣
帕維爾·彼得羅維奇 (父彼得三世)
安娜·彼得羅夫娜 (父斯坦尼斯瓦夫二世
伊麗莎白·亞歷山德羅·艾力伊娃 (父格利哥里·奧洛夫)
阿列克謝·格里戈里耶維奇·波賓斯基 (父格利哥里·奧洛夫)
全名
索非亞·奧古斯塔·弗雷德里卡
皇室 羅曼諾夫王朝
父親 安哈特-采爾布斯特親王基斯頓·奧古斯
母親 霍爾斯坦-戈托普的約翰娜·伊麗莎白
出生 1729年5月2日
普魯士斯特丁
過世 1796年11月17日 (67歲)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
簽章
宗教 路德教,後來轉變為東正教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俄語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4月21日-1796年11月6日),俄羅斯帝國女皇(17621796年在位)。有些譯法依照英語(Catherine IICatherine the Great)而稱呼她為凱薩琳二世凱薩琳大帝

目錄

 [隐藏

[编辑] 生平

抵達俄國不久的葉卡捷琳娜年輕的肖像,1745年由Louis Caravaque所畫

1729年出生於普魯士斯特丁,原名索非亞·奧古斯塔·弗雷德里卡,(Sophie Augusta Fredericka),是德國安哈特-采爾布斯特公爵的女兒。她同時是俄羅斯第一個王朝留里克王朝特維爾大公的後裔[1]1744年被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烏爾里希(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與彼得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葉卡捷琳娜。在初到俄國之時,她努力學習俄語。後來逐漸取得一些軍隊的支持。由於彼得三世另有新歡,葉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臨被廢的威脅,於是在1762年率領禁衛軍發動政變而即位。

葉卡捷琳娜二世和伏爾泰、狄德羅等法國思想家交往密切。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員會會議,宣布女皇的訓令,主張開明專制、嚴厲的法治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雖然想改善農奴制度,但是因貴族的反對而沒有成功。此外她還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貴族勢力得到加強,農民和農奴的生存狀況更加惡化。1773年1775年發生普加喬夫起義。

1782年的肖像

對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蘭,對土耳其作戰取得黑海沿岸地區,併吞併了克里米亞汗國。寵臣和情人普譚金去世後,她的以南進重建拜占廷帝國為目標的南進政策受挫。另外她在伏爾加河下游地區,試圖建立一個俄羅斯人與當地民族的緩衝區,鼓勵當時日耳曼地區人民前往移民,形成伏爾加德意志人。而部分在當地受到壓迫的蒙古族人,自1770年代開始向東遷移,1780年代來到當時中國,被稱為土爾扈特人。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即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兩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大帝)。

1796年逝世於普希金市

[编辑] 感情生活

歷史學家認為,除了彼得三世外,葉卡捷琳娜大帝在她的一生裡有三位非常重要的男人,而這三位男人對葉卡捷琳娜最後奪得俄羅斯沙皇寶座有極大的貢獻[2]

[编辑] 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亞托夫斯基(Stanislaus Poniatowski)

波蘭貴族,曾為葉卡捷琳娜二世(時為彼得大公夫人)的情夫,他們曾生一女安娜公主(後夭折),在葉卡捷琳娜政變成功後,俄羅斯操縱波蘭將波尼亞托夫斯基推舉為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

[编辑] 格利哥里·奧洛夫

葉卡捷琳娜的情人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近衛軍軍官格利高里·奧洛夫。他幫助葉卡捷琳娜實現了政變企圖。他也是葉卡捷琳娜的次子阿列克謝的生父。

[编辑] 格利哥里·普譚金

葉卡捷琳娜的另一個著名情人是格利高里·普譚金,他因「普譚金村」(指為了粉飾太平而人工製造的布景式繁華景象)的典故為世人所熟知。

[编辑] 兒子

葉卡捷琳娜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帕維爾·彼得羅維奇出生於1754年,後來成為沙皇。有謠傳說他是葉卡捷琳娜與朝臣格利哥里·奧洛夫的私生子,但傳聞站不住腳因為帕維爾·彼得羅維奇無論相貌性格簡直是其父彼得三世·費奧多羅維奇的翻版,彼得三世也並非傳聞那樣不能生育,曾與一情人有私生子。因為帕維爾太像彼得三世·費奧多羅維奇,所以葉卡捷琳娜二世十分討厭保羅。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女皇對帕維爾是私生子的說法並不介意,並說「如果他真是私生子,那也不是我們家族中的頭一個」。次子阿列克謝。

[编辑] 對皇家科學院的貢獻

女皇對科學院的支援不斷,讓俄國啟蒙科學的種子很早就種下。

[编辑] 參考文獻

  1. ^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第一個王朝留里克王朝特維爾大公的後裔
  2. ^ 葉卡捷琳娜女沙皇和她的男寵們(圖)

[编辑] 外部連結

中文


前任:
丈夫
彼得三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1796年
繼任:
兒子
帕維爾·彼得羅維奇
显示▼隐藏▲
 ·  ·
俄羅斯最高領導人
Coat of Arms of Moscow.png 關於俄羅斯帝國之前(860年-1721年)的君主請參閱 帝國前君主列表
Flag of Russia.svg俄羅斯帝國
(1721年-1917年)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svg蘇俄蘇聯
(1917年-1991年) Flag of Russia.svg俄羅斯聯邦
(1991年-)
 
 
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一世 彼得二世 安娜 伊凡六世 葉麗薩維塔 → 彼得三世 → 葉卡捷琳娜二世 帕維爾 亞歷山大一世 尼古拉一世 亞歷山大二世 亞歷山大三世 尼古拉二世
 
列寧 → 史達林 馬林科夫 赫魯雪夫 → 勃列日涅夫 安德羅波夫 → 契爾年科 戈巴契夫
 
葉爾欽 → 普京 梅德韋傑夫 → 普京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