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什維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布爾什維克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布爾什維克正舉行會議。最右邊是列寧
庫斯妥迪耶夫1920年的作品 "布爾什維克"

布爾什維克俄語Большевик),俄語意為多數派,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個派別。布爾什維克派的領袖人物列寧認為,社會民主工黨應該建立一個以少數「職業革命家」為核心、多數黨員對其絕對服從的組織模式,即所謂民主集中制。遭到了黨內另一派的質疑和反對。1903年布魯塞爾倫敦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布爾什維克派與黨內的另一派孟什維克因意見不合最終分道揚鑣。在選舉中央領導機關成員時,由於布爾什維克人數多於對方,因此以俄語「多數派」得名。1917年,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以暴力奪取了俄國政權,最終在日後成為蘇聯共產黨

目錄

 [隐藏

[编辑] 名字起源

布爾什維克在俄語中意為「多數派」,孟什維克在俄語中意為「少數派」。實際上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大部分時間裡,以列寧為首的派別都處於少數的地位,反對派馬爾托夫的條文則以28票贊成、22票反對和1票棄權最終獲勝通過。而在大會閉幕不久後的第27次會議中,由於「崩得」與經濟派代表的退出,列寧派以24:20居微弱多數,故從此以「多數派」自居。[1]

[编辑] 兩派分裂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中,列寧提出效仿民意黨,建立一套圍繞少數「職業革命家」為核心、黨員對核心高度服從的集權化的組織模式,即民主集中制。並認為黨員應嚴密組織化,人數應受到限制,「凡承認黨綱、在物質上支持黨並親自參加黨的一個組織的人,才可以作為黨員」。認為普通的支持者必須排除於黨外。而列寧的老友兼同學馬爾托夫反對列寧的觀點,堅持以第二國際為建黨模式,主張把一切願意入黨的人全部吸收進來,並認為黨員並不需要高度集中化組織化,只需「經常親自協助黨」就行了。列寧的民主集中制也同樣受到羅莎·盧森堡和托洛茨基等人的質疑,後者嚴厲的批評列寧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是「雅各賓俱樂部分子」,是「新的羅伯斯庇爾」。起初兩派的爭執尚未達到不可調和的程度。但在火星報編委會選舉中,列寧要求裁減編委的人數以削減馬爾托夫支持者比例,引起後者的不滿和退出編輯社,最終使兩派逐漸走向分裂。[2]

[编辑] 歷史

[编辑] 1903–1905

兩派的人員組成處於不穩定狀態,經常有重要的成員轉換派別。原本支持布爾什維克的「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普列漢諾夫,在1904年後轉而支持孟什維克的觀點。而早先擁護孟什維克的托洛茨基,則在1904年9月共同反對自由派時,與列寧和布爾什維克派達成和解並結盟。而托洛茨基個人始終以「中立的社會民主黨人」自稱。1905年4月,布爾什維克在倫敦召開了只有布爾什維克派參加的會議,布黨稱之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而孟什維克也獨立召開了自己的會議,兩派正式走向分裂。 布爾什維克派在1905年俄國革命中僅僅扮演了次要角色,以托洛茨基為領袖的聖彼得堡蘇維埃工人代表中孟什維克居多,布黨只有少數。相反的是在莫斯科蘇維埃中,布黨則佔據了支配地位。

[编辑] 簡史

列寧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馬爾托夫等機會主義者圍繞黨綱、黨章問題展開激烈的鬥爭。在選舉中央領導機關成員時,前者獲得多數,故得名。

1905年 在1905年革命後,布爾什維克實際上是少數,直到1917年9月才重新成為多數。

1912年黨的第六次會議上,把少數派孟什維克驅逐出黨後,成為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稱社會民主黨(布)。

1918年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

1925年改稱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

1952年改稱蘇聯共產黨,簡稱蘇共。

[编辑] 參考文獻

  1. ^ 金雁:「孟什維克」的新話題
  2. ^ See Israel Getzler. Martov: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a Russian Social Democra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first edition 1967), ISBN 0-521-52602-7 p.78

[编辑] 參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