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忍導演.jpg

zh.wikipedia.org

來自台灣的張樹人領到一張台幣$5468323 的支票約美金19萬

flptoronto.com

200 × 200 - 從負債千萬的老闆到下線數十萬的老鷹張樹人:做你所說的,說你所做的

 

 

 

 

類似圖片 ‑ 其他大小

戴笠千龍網.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曾任已故蔣介石座機 ...

big5.huaxia.com

 

蔣介石座駕飛行員憶戴笠墜機:飛行技術差是主因
華夏經緯網   2011-09-26 09:50:10   
字號:
 
 
 

 

點擊看大圖

戴笠 千龍網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曾任已故蔣介石座機駕駛,主持“黑蝙蝠”、“黑貓”等特種任務,也是華航創辦人的退役中將衣復恩,生前所撰《我的回憶》最近出版,披露不少秘辛,包括“軍統局長”戴笠墜機的原因,以及臺當局在上世紀50年代秘密軍援“印尼革命軍”的經過。

    報道說,衣復恩是空軍官校5期畢業,對日抗戰中期奉命隻身赴美接收C-47運輸機,率領一組外籍機員,經大西洋、非洲、印度,千里迢迢飛回中國。這趟艱巨任務讓他一舉成名,被派為蔣介石座機駕駛。赴臺後十年間,蔣介石到各地巡視,都由衣復恩駕機。

    1946年3月17日,南京上空烏雲密布。兼任空運大隊長的衣復恩,得知戴笠從北平(現北京)飛來,但過預定時間不見飛機,其他機場也沒有轉降消息。他連忙問駕駛員是誰,電報回覆“馮俊忠”,衣復恩頓時涼了半截,知道大事不妙。果然飛機撞山失事,無人生還。

    原來馮俊忠出身抗戰前的廣東空軍,但缺乏飛行天分,一直在及格邊緣。當天空軍總部直接向北平下令:“派一個老飛行員!”部屬不敢多問,結果派了資歷最深卻技術欠佳的馮俊忠,又遇到惡劣天氣,下降時速度過快,導致撞山。

    1958年,衣復恩任空軍總情報署長,負責偵察與空投,還介入印尼內戰。

    1951年,陳文寬成立復興航空。蔣經國多次前往大陳島,都是由陳文寬駕水上飛機接送。陳文寬目前寓居舊金山,雖已98歲高齡,但還自己組裝電腦,大玩模擬飛行遊戲。

    抗戰後期,衣復恩替蔣介石開了十年飛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受蔣經國直接任命,負責中美合作情報業務,權傾一時,兩家甚至互認對方小孩為幹子女。但1966年到1969年,衣復恩卻突然被關押3年,從此離開權力核心。

    衣復恩在回憶錄中提到,蔣介石深具軍人本色。多次在戰鬥中炮彈已打到機場旁,蔣經國仍臨危不亂。但是“老先生”習慣事必躬親,缺乏授權,部屬也畏其威嚴,唯唯諾諾、充滿顧忌。

    不過,衣復恩強調,“老先生”對專業人士向來尊重,態度也很親切。蔣介石的專制形象,大部分是部屬揣測與自我設限所造成。

    1949年11月29日午夜,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一語不發登上飛機。由於沒有任何交代,眾人只好在飛機旁等待。眼看解放軍進抵,在場大員面面相覷,最後衣復恩硬著頭皮上了飛機,稟明狀況緊急,建議儘速起飛。蔣介石似乎也了解到不能不走,回答:“好吧!”頓時全場沸騰起來,飛機離地升空不久,解放軍就攻佔了機場。

    衣復恩眼中的蔣經國則極度約束克制,完全不重享受,麻將或高爾夫技術都不好,唯獨酒量極佳,每次幾乎都把來賓灌倒。衣復恩也特別提及,與蔣經國相交23年,只敢說“一知半解”,因蔣經國城府極深,不讓別人猜透自己心思。

    1966年7月,衣復恩突被傳往臺軍軍法處,指控他興建U—2棚廠涉嫌圖利,軟禁3年後又突然“獲准保外就醫”,第二年軍法判決出來,“正好”被判三年,與羈押期相抵消。

    官場上普遍認為,衣復恩態度太過跋扈,因而觸怒層峰。他晚年也自承,當年“聰明外露,不足為訓”,並認為可能因曾向美國官員表示“反攻大陸不可能成功”,因而遭牢獄之災。(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胡光曲

movie.yntv.cn

367 × 550 - 《春风沉醉的晚上》主演谭卓:娄烨特别吸引我

 

 

 

 

類似圖片 ‑ 其他大小

陳主委接受東森亞洲衛視「臺灣NEW POWER」節目主持人梁碧霞女士專訪

mac.gov.tw

 

沈醉和他的母亲

chinaqw.com

沈醉先生对自己在抗战中的贡献很少提及,但是杜公以为以他好动的性格,决无如此 ...

club.china.com

沈醉和他的母亲  

2006年05月07日 14:41




沈醉二十八岁时,任军统局少将总务处长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沈氏全家合影(后排左起:沈醉大哥夫妇、二哥夫妇、沈醉与粟燕萍、弟沈继龄夫妇;前排中坐者为沈母)



  1981年在香港海洋公园(左二起:前妻粟燕萍、二女儿沈逸云、沈醉、五女儿沈美娟)



1991年,在全国政协茶话会上,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与沈醉先生亲切交谈



1990年,本文作者与沈老在其寓所恳谈
 
 
 

 

文/克石

  我与沈醉老是忘年交,在他生前曾多次采访,搜集资料,为写他的传记做准备工作。后来一是因为沈老不幸逝世,二是因为他的女儿沈美娟大姐出版了一部沈醉的传记(在她的传记中曾引用了我赠给沈老的四首诗,这使我非常感动)。这部传记终未完成。沈老逝世已经1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有时常常浮现于脑海。现仅将他与其母的往事做一简述,以飨读者。

母亲不知道他是特务

  沈醉在国内及港、台等地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18岁参加国民党军统组织,28岁成为军统少将和戴笠的亲信。历任军统局总务处长、总值日官及后来的国防部保密局专员兼云南站站长,1949年以战犯身份被捕(当时沈醉已列名参加卢汉所领导的云南起义,但仍被云南军政当局关押,后移交给解放军军管部队),一直关押到60年代才被特赦。因周恩来的关怀,被安排在全国政协任文史专员。“文革”中因他与江青在解放前有数面之缘,又被“四人帮”逮捕关了7年。“文革”后平反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改正了战犯身份(以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他陆续写了《我所认识的戴笠》(这部书当年周恩来曾彻夜一口气读完,并告之沈醉:“你可害苦我啦!”)、《军统局内幕》、《魔窟生涯》、《我这三十年》、《战犯改造所见闻》、《人鬼之间》、《沈醉日记》等10多部有关军统和个人经历的书,在这些书里,他写出了军统内幕及大量文史资料,也写出了他自己的复杂经历……

  沈醉长期在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工作,最后当上军统局总务处长、云南站长、国防部保密局专员,跻身于国民党高级将领之列。由于工作关系他认识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和高层人物,但他身上几乎没有沾染国民党将领和官场的恶习,如打牌、抽烟、喝酒、贪污受贿、玩女人等等,这在当时国民党官场上是罕见的,这完全归功于他母亲的教诲与严训。

  沈醉的父亲早逝,他是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的。沈醉之母名罗裙,是清末最著名的诗社——南社的成员,以擅长诗词而著称。沈醉的名字就是母亲根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词中“沈(古汉语中‘沈’通‘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而取。他幼年起母亲就教他读唐诗,所以直到老沈醉也能背诵很多唐诗,沈醉一直爱写诗词,无疑也是受了母亲的熏陶。

  沈醉18岁时受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在长沙文艺中学上初中,1932年因与高年级学生闹学潮,被校方开除。他便去上海,投奔姐夫余乐醒,因为他听说姐夫在“革命团体”(军统一直标榜自己是“革命团体”)里工作。余乐醒是中共早期党员,曾与周恩来等去法国勤工俭学,攻读化学与机械专业。归国后任黄埔军校教官,与同在军校任军医的沈醉的大姐沈景辉结为伉俪。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团教导员(沈景辉亦作为军医出征),1927年被中共派赴苏联专门学习情报业务;归国后恰逢“四·一二”事变,与党失去联系,因生活无着后脱党经戴笠介绍加入军统,成为军统早期重要骨干(1949年终投向人民)。沈醉到上海后即由姐夫介绍参加军统组织,后来沈醉的兄弟姐妹及亲属有20多人都参加了军统。

  这时母亲并不知军统是特务组织,其后一直到她逝世也不清楚儿子在“团体”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沈醉因逐渐受到戴笠的重用,官阶越升越高,28岁便当上了少将处长(军统最高军衔是少将),也成为当时国民党军队系统中最年轻的将军。因而母亲屡屡叮咛他:“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母亲对沈醉很疼爱,但管教却很严,一直希望他能够不被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所浸染。沈醉一直清楚的记得母亲在几件大事上对他的教诲。

“临终人的嘱托是不能违背的”

  沈醉的正式结发妻子叫粟燕萍,这桩婚姻大事等于是母亲作的主。用沈醉的话来说他们的结合就是“因缘”,因为沈醉最初并不当回事。

  粟燕萍是沈醉当年在军统局临澧特训班当教官时的学生。第一次相识是粟燕萍学游泳时不慎误入深水区,沈醉发现后跳到水中将她救起。当时沈醉只是觉得这位年轻姑娘很调皮。后来有一次沈醉准备回长沙探望母亲,粟燕萍恰巧因父亲病危也要回长沙,便搭沈醉的汽车同往。到粟家后沈醉陪粟燕萍询问她父亲的病况,谁知粟父竟将沈醉误认为是燕萍的男友,便拉住沈醉的手恳切地说道:“雪雪(粟燕萍的小名)托付给你,我就放心了。”沈醉当时见粟父病危,也不便解释,只好点头:“您老放心吧!”但他觉得很可笑,并不当回事。见到母亲后,便将此事当笑话讲给母亲听。谁知母亲却严肃教诲他说:“临终人的嘱托你既点头,等于同意,这是不能违背的。”(见《我这三十年》,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从此沈醉才开始注意起粟燕萍来,发现她不但美貌,而且爱唱爱跳,活泼大方,是个温柔善良的姑娘。后来沈醉赠了她一首自己写的七言绝句表示爱慕之情:

  华灯辉耀映花颜,疑是嫦娥下广寒。

  如此风姿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粟燕萍也赠了一首七言绝句,后两句是:“幸到门前成桃李,满庭白雪任君看。”沈醉后来把诗拿给母亲看,母亲非常赞赏。她认为这首诗写得心境开阔、落落大方(见《我这三十年》,但沈美娟大姐在《我的父亲沈醉》中注明是“新婚之夜的诗”,姑存此说)。而且粟燕萍出身于长沙望族,她的叔公即为北洋时期有名的外交次长粟康时。后来,沈醉曾带粟燕萍到长沙见母亲,母亲一见便喜欢,称赞她端庄清秀,大方得体,一脸福相,是个好儿媳。力主马上订婚,从此二人在母亲的赞许下订了婚,结下良缘。当然,当时按军统纪律,在抗战期间军统人员一律不得结婚。教官与学员公开在长沙订婚,顿时引起了波澜。粟燕萍曾被关禁闭。但因沈醉一直受戴笠器重,沈醉谎称“娃娃亲”,母命难违。戴笠不过训斥一番,此事最终皆大欢喜。二人共生活了11年,生有五女一子。生活和谐美满。这有沈醉当年所写诗为证:

  “清溪同泳乐如何,挽手河堤缓步舒。朝露迎人驰战马,晚风舞友驾轻车。停枪不谢双栖鸟,罢钓为怜比目鱼。但原生生成配偶,人间百事尽多余。”

  “曾忆当年夜猎归,西山寒雨正霏霏。呼童将酒劳卿酌,遣婢添炉烘客衣。最是抚肩频问暖,况从餐罢尚怜饥。万般蜜意千般爱,阃令虽严不忍违。”

  “恼人春色促人来,步步相随舍不开。轻嗔笑面如花簇,疑摆腰肢胜柳枝。女唱新歌儿学语,卿翻画谱我吟诗。记曾小饮偎人醉,不识杯深更一卮。”

  这件事对沈醉触动很深,从此他便深以对人讲信义为原则。不过,后来沈醉是对蒋介石、戴笠讲信义,走上了一条与他母亲愿望相反的道路。沈醉生前每一回忆至此,便会追悔莫及。

被母亲阻断的初恋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家妇女刊物向我约稿,希望我采访沈老写一写他的母亲及妻子,因为沈老《我这三十年》一书中虽然提到,但并不详尽。

  当时采访沈老,他并未提及初恋情人。后来读到他的第二部回忆录《魔窟生涯》,始知初恋情人名白云,福建厦门人,幼随父亲至南洋,归国后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后为追求进步从封建家庭出走,只身赴沪,在南洋华侨所办《女子月刊》任编辑、主编。据沈老简略描述,白云活泼大方,热情奔放,但文字叙述过于惜墨。

  沈老逝世后,沈美娟大姐出版《我的父亲沈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始将“白云”其人详尽披露。原来她当时的名字为莫耶,即流传甚广的《延安颂》的词作者。莫耶,本名陈淑媛,1933年至上海,沈醉当年在上海是军统局驻法租界情报组长兼行动组长,以记者身份为掩护,化名陈沧,于1934年与不到20岁的莫耶相识。两人由倾慕而成为恋人。

  但沈醉的初恋却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她认为女人应恪守妇道、相夫教子,绝不能是一个追求进步的新女性。她甚至对莫耶热情活泼的性格都非常反感,警告沈醉:若要与莫耶结婚,就永不进你的家门……同时坚决反对的还有沈醉的上级戴笠,戴笠对莫耶秘密调查后发现:虽然她父亲陈铮是民团首领,后来又任过旅长、县长,海军陆战队少将团长,但她本人“左倾、激进”,因而戴笠只同意与她“交朋友”、“利用”,而不同意两人结婚。

  但母亲和戴笠的坚决反对,却促使沈、莫两人更加亲密。一次沈醉在追捕进步人士时受重伤,莫耶闻之悉心照顾。二人索性同居,一年后生下一个男孩。

  1937年“七·七事变”后,莫耶欲投奔延安,她当时一直不知沈醉的真实身份(沈醉一直以记者身份为掩护),所以她劝其同去,沈醉不得已讲出真情,希望她留下来。但如此反而促使她迅速离开沈醉去了延安。

  1938年,一直思念莫耶的沈醉在武汉《新华日报》刊载“寻人启事”,经他人转告,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的莫耶始与沈醉通信。后被姐夫余乐醒(当时沈任军统局湖南临澧特训班教官,余乐醒任副主任)严厉禁止,至此两人终于割断情缘,再不复相见。

  莫耶此后于1940年随贺龙120师赴华北前线,任政治部战斗剧社创作组长。1950年任西北军区《人民军队报》主编、总编。同年入党。贺龙对她很欣赏,称赞她是“我们120师出色的女作家。”

  据沈美娟大姐回忆:当年她给父亲整理《魔窟生涯》,原文虽将莫耶化名,但尚存同居、生子等情节,定稿时被沈美娟大姐删去,致使读者更不得其详。

  在“文革”中,因怀疑莫耶在上海加入过特务组织,故有人找到沈醉核实,沈醉据实否认,但他并未谈及二人关系。1986年,沈醉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悼莫耶》的文章,始知初恋情人已逝世。他在日记中写道:“40多年前的知心,一别之后竟成永诀而未能再见到一面。……一想到上海分手时的情景,禁不住老泪纵横”。莫耶多年来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万幸的是整他的人不知她与沈醉的关系。否则结局会更加悲惨。因而,莫耶至死也并不知道知名度甚高的沈醉,即是她当年最心爱的情人——陈沧。

  他们二人的爱情结晶——唯一的男孩,在莫耶到延安后,一直由沈醉部下苏某抚养。上世纪40年代末期,沈醉将儿子送入国民党空军航空学校就读,后撤退到台湾,从此再无音信。

  按当时情况看,尽管戴笠反对二人结婚,但如果沈母不反对,二人极有可能结为伉俪。但依二人各自的信仰,很可能最终反目,如萧军、萧红一样成为悲剧,爱恨交加还不知道会酿成何等惨痛的苦果!

“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

  这句话,从沈醉少年时起,母亲便对他讲过不知多少遍,但却从没有那次那样疾言厉色。也就是从那次,这句话给沈醉留下了最刻骨铭心的印象。

  那是1949年秋,沈醉出任国民党国防部驻云南特派专员兼保密局云南站少将站长。他受局长毛人凤命令,赴云南执行军统秘密暗杀任务。当时毛人凤命令他暗杀的第一个对象是民革成员、原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杨杰将军。

  一天下午,他招集几个专搞暗杀的特务杀手到他家小客厅密谈。沈醉与杨杰住邻居,很熟,因此时间不长就制订好了行动计划。布置完毕,特务们都走了。但小客厅通往阳台的门却突然被推开,沈醉抬头一看,见到母亲怒气冲冲走进来,把手中的书用力往桌上一摔。沈醉原以为家中无人,没想到母亲正坐在外面阳台上看书,沈醉和特务们商量暗杀计划听得一清二楚。母亲咬牙切齿地用手指狠狠地在他头上戳了一下,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责骂道:“我多年来一直教导你: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你还像个人吗?我问你:你把杨先生杀了,明天你的儿女们问你,谁把杨伯伯杀了?你怎么回答?如果他们知道是你杀的,他们对你这个随便杀好人的爸爸会怎么看?(沈、杨两家为邻,彼此很熟,两家的孩子也常常在一起玩耍,所以沈母如此问。——笔者注)我这个做母亲的又怎么见人?这些后果你都不想,只想自己做官,不想做人。我不要你这个儿子,我马上走……”沈醉差愧交加,只好答应母亲:宁可受军统纪律处分,也绝不杀杨杰。后来沈醉便一直借故拖下去,最终也未执行保密局长毛人凤下达的暗杀命令。

  这次母亲的发怒对沈醉震动很大。他本来就已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不久,他终于列名通电参加了云南起义。

永远的遗憾

  沈醉永远不能原谅自己:云南解放前夕,他服从蒋介石的命令,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儿女送往台湾。临上飞机前,母亲坚决不肯上,无奈之下沈醉将母亲抱上了飞机。母亲一再呼唤他,还流着眼泪说:怕死在异乡而不能归葬故土。直到母亲客死台湾,沈醉终未能再见到母亲一面,这给他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而且更令沈醉心痛的是:母亲生前常以泪洗面,因为她以为儿子已被解放军杀掉了。

  云南解放前夕,解放军逼进昆明,云南守军准备起义,而台湾保密局还发电令沈醉执行暗杀云南军政首脑的计划。沈醉看到大势已去,只好发了一封回电,表示无力挽回危局,只能尽最后职守杀身成仁。这其中固然有搪塞之意,同时云南地方当局对军统特务恨之入骨,正计划将其一网打尽,逮捕后交给解放军。沈醉也认为共产党不会放过他,必是凶多吉少。所以沈醉被捕后,台湾方面认为他必死无疑,同时出于宣传意图,宣布沈醉为“烈士”并入祀国民党“忠烈祠”。这个恶耗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痛苦,等到沈醉特赦,母亲早已带着痛苦和遗憾撒手人寰了。同时,妻子粟燕萍因误听沈醉已“牺牲”,带着几个孩子生活异常艰难,不得已改嫁。这信息沈醉多年以后才知道,虽然后来沈醉特赦后两家恢复联系,亲如一家,但心中的遗憾却再也无法弥补了。

  还有一件事,沈醉一直想告诉母亲,向母亲忏悔。沈醉参加军统后一直从事暗杀行动,在上海时有一次沈醉带着部下去绑架中共地下工作者,他的汽车撞上了一辆人力车,车上恰巧坐是刚刚去寺庙拜佛归来的母亲。母亲觉得车里坐的人像儿子,便大呼儿子的小名。沈醉怕暴露,硬着心肠用上海话大骂:“侬瞎了眼!”母亲真以为认错了人,这才不吭声。母亲回到家中还向沈醉讲:“我今天看到一个人很像你,但太凶!”事后戴笠多次称赞沈醉处变不惊,在母亲面前都不暴露身份。当时沈醉也自以为得意。但沈醉在狱中经过多年改造后,却一直耿耿于怀:母亲一直教导他:“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善良的母亲信奉佛教。天天去拜佛;而儿子却天天干着杀人抓人的鬼域勾当。沈醉一直想告诉母亲这件事,向母亲做发自内心的忏悔,但是这已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沈醉逝世前,常常会回忆起母亲对他的教诲,人到老年,对母亲的记忆却愈加清晰。他怀念母亲,每当自己的生日,他都以吃素来怀念母亲。他会永远记住母亲的教诲,告诉他的儿孙们,希望他们做一个正值的、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他的儿子沈笃礼听从了父亲的话,从海外到内地来投资;他的女儿沈美娟后来调到全国政协,协助父亲撰写有关文史资料,至今已出版了几部著作;父亲和子女们一起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力量。

  沈醉生前常想,如果母亲知道他的后半生为国家和民族做了那么多有益的工作,该是何等欣慰!

  ——写在沈老逝世十周年之际



编辑:谢萍】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張樹人 雙鑽經理

從負債千萬的老闆到下線數十萬的老鷹
張樹人:做你所說的,說你所做的

不論何時何地,只要他一出現,就會像磁鐵般,吸引周遭的人向他靠攏,這般的「特異功能」是魔法還是幻術?兩者都不是,他的魅力來自對自我的要求與對自我的肯定,由內而外散發一股「前進」的力量,這就是張樹人。

 

賺錢高手初嘗敗績

「在我生命中得到最重要的資產,是『豐富』而非『財富』。」「人不要怕挫折,就怕沒有解決挫折的方法和能力。」這些簡單卻又頗富人生哲理的名言,全部來自於張樹人。這位眾人口中敬稱的「張董」,穿著樸實輕鬆、言行和藹大方。實在看不出在他32歲那年,就已經是桃園縣電腦公會的理事長,在他手底下的企業組織,有電腦公司、KTV、企管公司、餐廳等等十數間,甚至還開過直銷公司。

「對許多人來說,張樹人就是個『賺錢工具』。」張樹人說,那時的他,賣錶,周遭的朋友就戴他賣的錶;賣鑽石,大家就跟著他買鑽石,這不但說明他所經營的行業橫跨科技業、娛樂業、服務業和餐飲業,更看的出他對眾人的影響力,有如水銀洩地般無遠弗屆。

然就在他意氣風發、青雲直上時,卻碰上1989年的經濟蕭條,他的公司一間間的倒閉,而賺錢的KTV,也在黑道火拼後,畫下了句點,十來家公司,就在「擴張太快、經營不善」這8個字之下,一敗塗地。「做生意,你可以成功100次,就是不能失敗1次。從那天起,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以後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張樹人說。

上千萬的債務,讓張樹人傷透腦筋。找工作嗎?除非月薪20萬以上、不吃不喝工作10年才能還清債務。問題是,有那間公司肯開這條件?這時永久公司執行董事來電,和他談起了永久事業。張樹人說,他想起年輕時,有個朋友也做永久,但一直做不好,為了替朋友「爭口氣」,他曾加入,用3個月時間做到高級經理,半年後就離開。

這時的他重新評估這個事業的可行性,在與執行董事聊的那7、8個小時內,他確定了兩件事,一是公司背景穩固、制度好、獎金高,可以幫他迅速還債;二是直銷只需讓客戶接受產品就能賺錢,沒有風險和管銷的壓力,無後顧之憂,這種穩贏不輸的事業,何樂不為?

在傳銷事業寫下連串驚嘆號

一旦下定決心,張樹人便開始積極部署,從以往事業成功的經驗裡,他明白產品要銷售出去,首先顧客得願意接受它。因此就需先自我肯定產品。為此,他特別去了趟美國,參觀了解公司的設備與觀念,他了解,一個優質的企業體系,除了要有穩定的研發團隊和營運方針,還得輔以優渥的獎金發放和管銷制度,而公司這些條件樣樣具備,這讓他更加放心,知道這兒就是讓自己大展鴻圖的地方。其次,他也瞭解,一個事業的成功,必須要有堅強的團隊做後盾。

張樹人說,他帶人的原則,就是「真心真意的待人」,並且導以正確方向、計畫每個人階段性的達成步驟,他表示,在傳統事業中,師父為了怕徒兒青出於藍,總會刻意留一手;但在傳銷事業,師父一定傾囊相授,因為唯有真心真意用愛付出,人和人所建立的組織網才會互相信賴。

「在傳銷,你永遠有重新開始的機會,端看如何努力罷了。」張樹人說,一開始他就告訴自己,一定可以成為最高聘,他並要求自己要像公司老闆一般處理每件事。也由於他始終以大格局、大風範的形象呈現在夥伴、下線面前,大小事皆認真、細膩的完成,晉升速度非常快,但許多人對他的優異表現毫不驚訝,因為印象中,這個人從加入開始就像個領袖。

但張樹人強調,領袖並非唾手可得:「如果你也嘗過連續3年全省巡迴演講,連續3年以遊覽車為家,多次因體力透支而倒地、入院的滋味,就能體會我所說的。」他強調,那段「不敢休息、沒資格娛樂」的日子雖然辛苦,卻也是自我生命價值極度發揮的時光。

用行動增長智慧超越巔峰

張樹人表示,帶領組織確實不易,卻也不難,最重要的是要從領導者做起,如果上線在觀念上有紀律、正直、誠實及感恩的心,必能上行下效,讓下線一樣擁有正確觀念。「但,觀念並不能讓我們得到智慧,從觀念到智慧,最短的距離就是行動後經驗的回憶。」

在這番勵精圖志的擘畫下,張樹人建立起難能可貴的組織向心力,業績開始突飛猛進,不僅在台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美國,他的業績也都是華人之光,在第1年即已還了近兩千萬元的債務,在3年後,所有債務都已償清了!

他認為從事永久之後,最大的貢獻就在為國家、社會栽培出有能力、有價值的人才。張樹人說,許多人花時間在尋求「老鷹」,卻忽略細心栽培身旁的小雞變成老鷹,他認為,老鷹可遇不可求,不懂得善用資源才是兵家大忌。

他說,社會上有所謂「20/80法則」的說法(成就由20%的菁英完成),他也會以此原則選才,但對現有的人力仍會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方式,輔以階段性的心靈與技巧的提升,「傳銷非1人的事業,一味追求『老鷹』並不切實際!」張樹人說,他期許自己能在永久破一個紀錄:在5年內創造出100個千萬富翁出來!

為了達成目標,張樹人擬定出七大「要則」來時時警愓自己,並與組織團隊分享,這7點就是:

  1. 保持心靈寧靜。
  2. 擁有健康活力。
  3. 財富維持生活品質,因此要努力賺錢。
  4. 有價值的目標,對社會的貢獻。
  5. 自我的認識與了解。
  6. 要懂得尊重別人。
  7. 自我承諾與實踐,亦即「做你所說的,說你所做的」。

他也經常以「座右銘」來勉勵組織夥伴,包括讚美、傾聽、協助、勇敢、積極、快樂、充滿自信、生命力、活力、愛、關懷、感恩、忠誠、興奮、美麗等等,簡單卻雋永的美德美行,成為張樹人組織網的中心主旨,也是凝聚力的重要源頭。

成功心語

跟對一個好師父,成功就在不遠處。

後記:

張樹人說,他除了曾在傳統行業失敗,在傳銷業的經營過程也並非無風無浪,例如他就曾因為只知往前衝,不知與環境溝通對話的重要,而引發一些耳語,造成旁線甚至公司對他的誤解。現在,一切都過去了,失敗,並沒有消磨他的志氣,如何在劣勢裏「反敗為勝」、開創組織間的互信、財富與成績,才是他個人真正的「雙贏奇蹟」。

想加入我們的行列?

戴立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戴立忍
戴立忍導演.jpg
//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5/%E6%88%B4%E7%AB%8B%E5%BF%8D%E5%B0%8E%E6%BC%94.jpg
導演
羅馬拼音 Dai Li Ren
英文名 Leon Dai
暱稱 大寶
國籍  中華民國
出生 1966年7月27日 (1966-07-27)(45歲)
中華民國 台灣台東
職業 編劇、導演、剪輯演員
教育程度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主修導演
出道地點 中華民國 台灣
代表作品 《不能沒有你》
活躍年代 1990年代至今
獎項 金馬獎 – 最佳男配角
1999年 想死趁現在 – 阿三
– 最佳導演
2009年 《不能沒有你》
– 最佳原著劇本
2009年 《不能沒有你》
亞太影展 – 最佳導演
2009年 《不能沒有你》
電視金鐘獎 – 男主角獎
2000年 《濁水溪的契約》 – 阿東
– 單元劇男主角獎
2002年 《月光》 – 宗良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戴立忍Leon Dai,1966年7月27日-,祖籍山東,台灣電影導演,從事電影、劇場、電視以及現代文學創作,長於導演、編劇、剪輯、表演。曾兩度榮獲台北電影節首獎,多次榮獲金馬獎各類獎項。2009年製作、編導的電影《不能沒有你》在全世界多個影展屢獲大獎。

目錄

 [隐藏

[编辑] 生平簡介

出生於台東,成長在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中部畢業。私立高雄建功中學畢業。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導演。

[编辑] 經歷

[编辑] 導演

[编辑] 劇場導演

  • 1989年~1996年曾執導十餘齣舞台劇。

[编辑] 電影導演

[编辑] 廣告導演

  • 至今拍攝超過三十支TVC。

[编辑] 剪輯

戴立忍深研非線性剪輯,2000年開始使用Edius影像剪輯軟體。[1]

  • 2000年 電影《兩個夏天》
  • 2002年 電影《台北晚九朝五》
  • 2006年 電視連續劇《幸福派出所》
  • 2009年 電影《不能沒有你》-----入圍金馬獎最佳剪輯。
  • 曾剪輯多支電影預告片。
  • 曾剪輯多支電視廣告片。

[编辑] 編劇

  • 2009年 電影劇本《不能沒有你》----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 2004年 電影劇本《射距2300米》
  • 2003年 電影劇本《黑白片》
  • 2001年 電影劇本《瑪雅的彩虹》與鄭文堂合撰
  • 2000年 電影劇本《兩個夏天》
  • 1999年 電影劇本《暴力之夏》
  • 1996年 廣播小說《芭比的愛情故事》與張艾嘉王耿瑜合撰
  • 1995年 電影劇本《變宿》
  • 1995年 舞台劇本《年少輕狂》----文建會優良劇本獎
  • 1994年 舞台劇本《COMPUTER》

[编辑] 表演

[编辑] 電影演出

[编辑] 劇場演出(部分)

[编辑] 電視演出

 

[编辑] 獲獎與提名

[编辑] 電視金鐘獎

年份獲提名作品獎項結果
2000 《濁水溪的契約》 男主角獎 獲獎
2002 月光 單元劇男主角獎 獲獎
2007 白色巨塔 戲劇節目男主角獎 提名

[编辑] 電影金馬獎

年份獲提名作品獎項結果
1999 想死趁現在 最佳男配角 獲獎
2000 夜奔 最佳男配角 提名
2002 兩個夏天 最佳短片 獲獎
2008 《停車》 最佳男配角 提名
2009 不能沒有你 最佳導演 獲獎
2009 《不能没有你》 最佳劇情片 獲獎
2009 《不能没有你》 最佳原著劇本 獲獎
2009 《不能没有你》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獲獎
2009 《不能没有你》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獲獎
2009 《不能没有你》 最佳剪輯 提名
2009 《不能没有你》 年度台灣最佳電影工作者 提名
  • 2000年 以詩作《KUTA的雛妓》獲選 詩路年度詩選
  • 2009年 以編導電影《不能沒有你
    • 得獎
      • 2011年 哈爾濱電影節 香港影評人大獎
      • 2010年 台灣電影導演協會 年度傑出導演獎
      • 2010年 長春電影節 評審團大獎
      • 2010年 第10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男主角
      • 2010年 法國費索爾亞洲電影展「金相機獎」、法國居美東方博物館(Musee Guimet)「居美獎」
      • 2009年 澳門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
      • 2009年 第53屆 亞太影展 最佳導演、最佳攝影
      • 2009年 印度果阿影展金孔雀獎 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 2009年 金馬獎 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2009年 台北電影節 百萬首獎、媒體推薦獎、男主角獎、男配角獎
      • 2009年 日本SKIP CITY國際影展 最佳影片
      • 2009年 南非德班影展 最佳影片
      • 2009年 義大利ALBA影展 特別獎
    • 入圍
      • 2009年 鹿特丹影展金虎獎 競賽單元
      • 2009年 金馬獎 最佳剪輯、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年度台灣最佳電影工作者、費比西獎
      • 2009年 阿根廷影展 競賽單元
      • 代表台灣參加2010年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競賽
      • 2010年 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奬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编辑] 音樂錄影帶演出

[编辑] 參考書目

  1. ^ 蕭予航(2010)〈專訪金馬、亞太最佳導演-戴立忍〉,《亞洲錄影世界雜誌》,163:67-76。

[编辑] 外部連結

显示▼隐藏▲
 ·  ·
 
1960年代
1962 陶秦 · 1963 李翰祥 · 1965 李行 · 1966 李翰祥 · 1967 李嘉 · 1968 白景瑞 · 1969 白景瑞
 
1970年代
1970 張曾澤 · 1971 丁善璽 · 1972 李行 · 1973 程剛 · 1975 劉藝 · 1976 張佩成 · 1977 張曾澤 · 1978 李行 · 1979 胡金銓
 
1980年代
1980 王菊金 · 1981 徐克 · 1982 章國明 · 1983 陳坤厚 · 1984 麥當雄 · 1985 張毅 · 1986 吳宇森 · 1987 王童 · 1988 羅啟銳 · 1989 侯孝賢
 
1990年代
1990 嚴浩 · 1991 王家衛 · 1992 王童 · 1993 李安 · 1994 蔡明亮 · 1995 侯孝賢 · 1996 姜文 · 1997 陳果 · 1998 陳沖 · 1999 許鞍華
 
2000年代
2000 杜琪峰 · 2001 關錦鵬 · 2002 陳果 · 2003 劉偉強麥兆輝 · 2004 杜琪峰 · 2005 周星馳 · 2006 陳可辛 · 2007 李安 · 2008 陳可辛 · 2009 戴立忍
 
2010年代
2010 鍾孟宏 · 2011 許鞍華
显示▼隐藏▲
 ·  ·
 
1960年代
1962 矮仔財 · 1963 馬驥 · 1965 井淼 · 1966 吳家驥 · 1967 崔福生 · 1968 井淼 · 1969 孫越
 
1970年代
1970 儀銘 · 1971 王戎 · 1972 魏蘇 · 1973 王宇 · 1975 儀銘 · 1976 郎雄 · 1977 白鷹 · 1978 谷名倫 · 1979 韓甦
 
1980年代
1980 向雲鵬 · 1981 王玨 · 1982 谷峰 · 1983 谷峰 · 1984 常楓 · 1985 陳博正 · 1986 秦沛 · 1987 午馬 · 1988 周星馳 · 1989 張世
 
1990年代
1990 張學友 · 1991 關海山 · 1992 顧寶明 · 1993 郎雄 · 1994 王柏森 · 1995 羅家英 · 1996 王啟讚 · 1997 陳進興 · 1998 曾志偉 · 1999 戴立忍
 
2000年代
2000 太保 · 2001 譚耀文 · 2002 黃秋生 · 2003 黃秋生 · 2004 吳彥祖 · 2005 黃秋生 · 2006 吳澋滔 · 2007 梁家輝 · 2008 馬如龍 · 2009 王學圻
 
2010年代
2010 吳朋奉 · 2011 徐詣帆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茜 的頭像
    萬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萬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