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捻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捻軍1853年1868年)是一個活躍在長江以北皖北、、豫三省部分地區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與太平天國同時期。「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夥」,捻軍起源於「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於節慶時聚眾表演,為人驅除疾病、災難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鄉民募捐香油錢,購買油捻紙。後來,也有恐嚇取財、勒索而實與盜賊無異的現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而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捻軍興起後,首領為沃王張洛行(張樂行)(張宗禹叔)、奏王苗沛霖、孫葵心等。至捻軍時代首領為梁王張宗禹、幼沃王張禹爵、勇王龔得樹、遵王賴文光、魯王任柱、衛王李蘊泰等人,與太平軍互有聯絡,行蹤飄忽不定,難以捉摸。捻軍騎兵縱橫馳騁於皖、豫、魯、蘇、鄂、陝、晉、直(冀)八省十餘年,極盛時期總兵力達二十萬騎兵。1865年清朝大將僧格林沁親王中伏被全殲之後,清朝傾全力對付捻軍,動用團練湘軍、淮軍及數省兵力,利用地形,「畫河圈地」,後分為東、西二捻,西捻為左宗棠所平定,東捻乃李鴻章所滅。

[编辑] 過程

  • 1851年,捻黨在豫南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聚眾起義。
  • 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農民增多。亳州人張洛行、龔得樹等結捻聚眾萬人攻佔河南永城。同年11月,捻眾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歃血為盟,推張洛行為盟主,起義抗清,號稱「十八鋪聚義」。
  • 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經安徽、河南時,皖北捻黨紛起響應,饑民到處揭竿而起。每年春秋二季集合外出奪取糧食。
  • 1855年,黃河決口(開封以東),魯南、皖北、蘇北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入捻。亳州、蒙城捻軍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一稱大漢明命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城)為根據地,制定《行軍條例》十九條,組成捻軍,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人數達十萬,到達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 1857年,張樂行與太平軍陳玉成會攻霍邱,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成天義。
  • 1858年1862年 捻軍在豫、皖、等地轉戰,各有勝負,張樂行晉陞為征北主將,又封沃王。
  • 1861年,捻軍尤為活躍,攻破湖北老河口和襄陽、樊城。一支入山東,逼近濟南和煙台,為英軍、法軍擊退。
  • 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等重組捻軍。賴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將太平天國新王號;新捻軍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逐漸變為一支約十萬餘人的騎兵部隊。
  • 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埋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騎兵,殺僧格林沁,清軍主力淪喪。華北震動,燕京戒嚴。京師令曾國藩剿捻。曾改追擊為四鎮堵剿,於河南周家口、山東濟寧、江蘇徐州、安徽臨淮關分置四鎮,駐淮軍和湘軍八萬,將捻包圍在蘇、豫、皖邊區。又在淮北捻軍的根據地修築墟寨,清查戶口,實行保甲連坐法。但捻軍突破湘軍、淮軍的包圍,進入湖北。又突破開封、朱仙鎮間的賈魯河防線,東走山東。曾國藩被朝廷撤欽差大臣,詔李鴻章繼任。
  • 1866年10月,捻軍分為東西兩部,東由賴文光率領,西由張宗禹率領入
  • 1867年,東捻被李鴻章淮軍圍困,突圍失敗,11月任柱與劉銘傳戰鬥中遭叛遇害,主力覆沒,西捻軍東下救援。
  • 1868年1月,東捻在山東膠萊河壽光戰鬥全軍覆沒,賴文光遭俘虜後被殺;西捻進入陝西,配合回民軍作戰,後為援救東捻軍,一度逼近保定、天津。8月,在山東為淮軍圍困於魯西北,恰逢連日大雨,捻騎不能奔馳,西捻潰敗,張宗禹也在逃離中失蹤。至此捻軍全部失敗。

[编辑] 參見條目

  • 太平天國
  • 川楚教亂
  • 白蓮教
  • 天地會

[编辑] 參考資料

  • 周世澄:《淮軍平捻記》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来源相当可靠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个人工具
操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