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淮軍1862年由清朝重臣李鴻章編成訓練的中國地方軍隊,與湘軍並稱湘淮

咸豐三年(1853年)李鴻章受命回安徽合肥辦團練,因合肥位於江淮之間因此稱淮勇五營或淮軍,多次與太平軍作戰。1858年冬,李鴻章入曾國藩的湘軍幕府襄辦營務,亦擁有兵權。1860年,他統帶淮揚水師,活躍於江淮一帶。

咸豐十一年(1861年)湘軍戰勝太平軍,佔領安慶,是年底,太平軍擊敗東線清軍,逼近上海。上海紳商向曾國藩求援。曾命李鴻章回合肥一帶募集更多兵勇。

同治元年(1862年)4月,上海中外會防局雇英國輪船七艘,運李部來滬,英國遠東艦隊司令何伯派軍艦護航。載湘、淮混合軍六千五百人,順長江穿越太平天國轄區,抵達上海。李邀請英人訓練淮軍,併購置洋槍洋炮[1]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淮軍的樹字營、春字營於虹橋首次大捷,李鴻章親臨前線指揮,以數千人戰勝李秀成十萬餘大軍,接續攻佔北新涇和四江口,太平軍不支,退回泗涇鎮。淮軍名聲大震。同年,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更於該省大力擴軍,除此,他更採用西方新式槍炮來裝備該軍隊。這些作為,使淮軍在2年內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萬人,成爲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一支地方武裝。

淮軍營制,出自湘軍,「營制餉糈皆同 」,每營五百人,士兵由營房招募,每營士兵只服從營官一人,整個淮軍只服從李鴻章一人[2],軍餉亦需自籌,例如向地主富商捐派。淮軍訓練用洋操,兵器用火槍,聘有西洋軍官為教習,不同於湘軍的勇營制度。並會同同外國僱傭軍(後組建爲常勝軍)進攻太平軍。

1863年1864年李鴻章他率淮軍攻陷蘇州、常州等地,和湘軍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湘軍暮氣漸沉,漸次遣撤,淮軍躍居主力。

1865年全軍達六萬人,成為鎮壓捻軍的主力,將捻軍「蹙之於山深水復之處,棄地以誘其入,然後各省之軍合力,三四面圍困之」[3]。光緒三年(1877年),仿德國營制,建立克虜伯炮隊。

1888年北洋水師擁有大小25艘艦船,其中「定遠」號和「鎮遠」號,排水量達到8000噸。

淮軍日後因勢力龐大,漸有張樹聲張樹珊(陣亡)兄弟、郭松林劉銘傳周盛波周盛傳兄弟、程學啟(陣亡)、潘鼎新吳長慶(其門生有袁世凱)、唐殿魁(陣亡)唐定奎兄弟、田履安(陣亡)、丁汝昌葉志超、聶士成等人所組成的淮系軍閥集團。後來更在此基礎與模式上出任各州省主要官員,知州、知府、巡撫、都督,逐漸形成北洋軍閥。

淮軍雖擁有現代化的戰備,但仍因襲湘軍舊制,體制存在不少矛盾與弊端。平時歸還鄉村農業莊稼耕作為生,遇有征伐,軍隊臨時成軍,號令不一、訓練不齊,只能各自為戰。1884年中法戰爭時,淮軍在廣西戰敗,張樹聲、潘鼎新被革職。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淮軍將領丁汝昌指揮的北洋海軍和葉志超、衛汝貴的陸軍都遭到慘敗,淮軍勢力遂逐漸衰落。後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廣招淮軍舊將,成為清末的主力,即是民初北洋軍閥的雛形。

[编辑] 注釋

  1. ^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格致出版社
  2. ^ 王定安:《湘軍論》謀蘇篇卷 10
  3. ^ 周世澄:《淮軍平捻記》,《捻軍》資料叢刊第1冊

[编辑] 參考書目

  • 王爾敏:《淮軍志》
  • 邱瑰華、劉佰合:《李鴻章與淮軍》,《文史知識》2000年6期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给本文评分
条目评分
这是什么?
当前平均分。
可信度
可靠来源很少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非常了解与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可选)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

个人工具
操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文程(何育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