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學家 7世紀 |
|
---|---|
別名 | 褚登善、褚河南 |
性別 | 男 |
出生 | 596年 唐朝錢塘 |
逝世 | 658年 唐朝愛州 |
國籍 | 唐朝 |
親屬 | 祖先 褚少孫 父 褚亮 三子 |
學歷 | |
私塾 | |
經歷 | |
隋朝通事舍人 諫議大夫 中書令 潭州(長沙)都督 桂州(桂林)都督 愛州剌史 |
|
代表作 | |
《倪寬贊》《陰符經》 | |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稱褚河南,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錢塘人(今浙江杭州)。一說明翟(今河南禹州)人。
先祖為褚少孫,曾補《史記》,父褚亮時遷杭州[1]。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跟隨薛舉為通事舍人。後在唐朝任諫議大夫,中書令等職。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唐高宗欲立武則天為皇后,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堅決反對,後遭貶潭州(長沙)都督。武后即位後,轉桂州(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剌史,顯慶三年(658年),卒於任所。
顯慶五年,遂良二子褚彥甫、褚彥仲亦被殺。今杭州有褚家堂[2]。
褚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其特點是善把虞、歐筆法融為一體,方圓兼備,舒展自如。《唐人書評》中把褚遂良的字譽為「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也稱頌他為「九奏萬舞,鶴鷺充庭,鏘玉鳴璫,窈窕合度」。傳世的墨跡有《倪寬贊》,大字《陰符經》,他還臨摹過王羲之的《蘭亭序》。
《倪寬贊》,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编辑] 子孫
[编辑] 注釋
[编辑] 外部連接
前任: 張行成 |
唐朝尚書右僕射 653年—655年 |
繼任: 戴至德 |
初唐四家 | |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