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如 主治醫師
ccgh.com.tw
免費註冊Facebook,讓你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隨時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
zh-tw.facebook.com
6、在上饶聚会。叶新华、陈建方、吴西萍
cntdb.com
1936 年級翔社
|
谭国祥,字清泉,号翠竹,1962年生于山东潍坊。
bh-shy.com
明道谭艾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ent.sina.com.cn
谭延闿早年丧偶,孙中山先生想把小姨子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
sinovision.net
譚延闓
譚延闓 | |
![]() |
|
|
|
任期 1928年10月25日 – 1930年9月22日 |
|
繼任 | 蔣中正 |
---|---|
|
|
出生 | 1880年1月25日![]() |
逝世 | 1930年9月22日 (50歲)![]() |
政黨 | ![]() |
經歷 | |
---|---|
|
譚延闓(1880年1月25日-1930年9月22日),幼名寶璐,字組庵,或作祖庵、組安、祖安,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亦長於詩法、書法、槍法,綽號「譚三法」[1],當年與陳三立、譚復生並稱「湖湘三公子」。父譚鍾麟亦為清封疆大吏,鎮壓了1895年孫中山第一次廣州起義。
目錄[隐藏] |
[編輯] 生平
清德宗光緒五年十二月十四(1880年1月25日),延闓出生於浙江杭州,自幼聰穎好學,5歲入私塾。其父官高位顯,規定延闓三天要寫一篇文章,五天要寫一首詩,還要練寫歐陽詢、顏真卿大楷、小楷毛筆字。11歲學八股文學,曾以文章,獻清德宗帝師翁同龢,同龢覽後,稱之為「奇才」。
光緒三十年(1904年)3月開封會試第一名舉人,填補了湖南在清代200餘年無會元的空白。同年7月殿試,本欲再取為第一名狀元,但因與戊戌政變中斬首的戊戌六君子,也是同為「湖湘三公子」的譚復生同為譚姓,為太后所忌,故而捨之。後以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組織「湖南憲政公會」,積極推行君主立憲制。宣統元年(1909年)舉為湖南咨議局議長,成為湖南立憲派首腦人物。辛亥革命時投入革命黨,長沙光復後,被舉為湖南軍政長官和湖南參議院議長,後三任湖南都督。
民國元年(1912年)加入國民黨,任湖南黨支部部長。1913年二次革命中保持中立,被袁世凱免職,判刑4年。1916年6月袁死,8月譚復任湖南省長兼督軍。民國六年(1917年)張勛復辟期間(宣統九年五月十三日,即1917年7月1日)授湖南巡撫,1918年8月被段祺瑞免職,由傅良佐取代。1920年驅張運動[2] 之後,再任湖南督軍。1920年11月7日,程潛部下湖南第六區(醴陵)守備司令李仲麟等發動「平江兵變」,以士兵鬧餉為名槍殺了譚派軍官肖昌熾,22日通電要求譚延闓下台,同時兵逼長沙[3],23日譚延闓宣布辭職,離開湖南赴上海。
1922年重新加入國民黨,隨孫中山赴廣州任大元帥府內政部部長、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等職。
1930年9月病逝金陵,葬於南京鍾山中山陵旁,蔣中正為其墓碑題詞[4]。
[編輯] 家庭
父譚鍾麟為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曾任陝甘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等職。女兒譚祥,嫁給了後來在台灣就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陳誠,陳誠與譚祥之子陳履安曾任監察院院長。
[編輯] 書法
譚延闓的字(外部圖片)亦如其人,有種大權在握的氣象,結體寬博,顧盼自雄。是清代錢灃之後又一個寫顏體字的大家。
顏真卿楷書自從被米南宮批判之後,一直不很被重視,宋、元、明三代不出一個善寫顏體字的大家。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書法的天下。直到清中葉劉石庵以及後來錢灃、何紹基、翁同龢等出,顏書才始得到復興。但清代書法家多數還是寫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也頗有好手,只是規規矩矩的楷書尚不多見。錢灃是一時名家,學顏體字得其神趣,氣象渾穆。但橫平豎直處時顯板硬,不若顏魯公之靈妙。即使如此,同時代及後世,楷書領域內,錢灃也罕有其匹。楷書是能顯示真功夫,一點一畫稍有偏差,一望便知。民國以來寫顏體字的人,無出譚延闓右者。他尤以顏體楷書譽滿天下,可說一生專攻顏體。江蘇金陵中山陵碑上「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備受矚目的兩行金色大字,即為譚延闓書法。
譚延闓被列為「國民黨四大書法家」之一,即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篆書吳敬恆。
[編輯] 軼事
- 長沙光復之後,譚立刻寫信給廣西巡撫沈秉堃,福建提督孫道仁,呼籲他們起事反清,還威脅孫孫道仁:你要是不革命,我就把你家的房子充公,祖墳刨平!
- 孫中山曾向喪偶的譚介紹宋美齡,譚謝絕。後來譚與宋美齡結義為異姓兄妹。
- 譚延闓篤信佛教,於佛學頗有鑽研,其女譚靜病危時,曾與譚靜講述淨土宗佛理,願其往生彌陀佛國。
- 譚延闓好美食,是著名的美食家,享盡人間口福,每餐無魚翅不食。
- 譚延闓槍法甚佳,曾與北洋諸將比賽射擊,十彈全中。然後竟然雙手各執一槍開槍,又十彈全中。
- 傳譚延闓愛好養馬、騎馬,1930年騎馬墜落,導致腦溢血死亡。
[編輯] 注釋
- ^ 南方都市報.2011年06月16日.《悲情辛亥.十日都督焦大哥》譚延闓文武兼備,不僅是著名的書法家(南京中山陵「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就是他的手筆),而且槍法極好,能雙手打槍,因詩法、書法、槍法高超,人稱「譚三法」,可與廣東賭王劉學詢的「劉三國」(文可華國、富可敵國、妾可傾國)媲美。
- ^ 湖南人提出湘人治湘,驅逐張敬堯的運動。在這個運動中,毛澤東嶄露頭角。
- ^ 1920年12月25日,李仲麟等七人被趙恆惕捕殺。湖南局勢被趙恆錫控制。
- ^ 4.0 4.1 墓碑正面原陰刻有蔣中正手書,右上為一列小字「中華民國二十年九月四日」,正中上半部並刻兩列小字「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行政院院長前國民政府主席」、下半部大書「譚公延闓之墓」,左下角署「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敬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碑上的文字被全部磨去,由時任中山陵園管理處第一任處長的高藝林改題為「靈谷深松」四字。
[編輯] 外部連結
官銜 | ||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 ||
前任: 汪兆銘 |
國民政府主席 代理 1926年3月30日 - 1927年3月20日 |
不設主席 (由臨時聯席會議領導) 下任主席:譚延闓 |
南京國民政府 首任 寧漢分裂期間 京:胡漢民 漢:不設主席 寧漢復合後暫不設主席期間 1927年9月16日 - 1928年2月7日 |
國民政府主席 第二任 (南京國民政府第一任) 1928年2月7日 - 1928年10月10日 |
繼任: 蔣中正 |
行政院成立 前機關: 北洋政府國務總理 潘復 1927年6月20日 - 1928年6月3日 |
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 第一任 1928年10月25日 - 1930年9月22日 |
繼任: 蔣中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