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
伊尹 | |
---|---|
別稱 | 伊摯 |
氏 | 伊 |
名 | 摯 |
時代 | 商朝初年 |
官位 | 宰相 |
子女 | 子伊陟 |
伊尹,名摯,出生於有莘國空桑澗(今河南省洛陽市嵩縣莘樂溝),因為其母親為侁民,在伊水住居,以伊為氏。[1] 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是中華廚祖,尹是右相之意。他本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隸。他陪嫁到商湯那裡,為商湯廚師。伊尹有遠大抱負,不甘作奴隸,於是利用向商湯進食機會向商湯分析天下形勢。商湯很欣賞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隸身份,並提拔他為宰相。前1600年,他輔助商湯滅夏朝,商朝建立。他任丞相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
太甲即位時昏庸無能,伊尹軟硬皆施,把太甲流放到桐地(今河北臨漳),建宮居住,達三年之久。伊尹自行攝政管治國家。直到太甲後悔了,才迎回太甲,復辟執政,使太甲變成了一位聖君[2]。
伊尹歷事商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餘年,為商朝立下汗馬功勞。沃丁八年(前1549年),伊尹逝世,終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把伊尹安葬在商湯陵寢旁,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
目錄[隐藏] |
[编辑] 異說
根據另一本史書《竹書紀年》,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3]。根據出土的甲骨文顯示,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堅持對伊尹的祭祀,且祭祀伊尹的犧牲數目及品種與商朝先王同級,因此《竹書紀年》的記載有可疑之處。
[编辑] 對後世的影響
雖然伊尹對商朝貢獻良多,但他流放太甲的行為,卻成為了後世權臣效尤的憑據。西漢時期,權臣霍光就以伊尹為先例,操縱皇帝的廢立。[4]
[编辑] 著作
- 《伊尹湯液經》
[编辑] 參考文獻
- ^ 伊尹,中華百科全書
- ^ 《史記.殷本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迺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 ^ 洪頣煊注《廣弘明集》十一引《汲冢書》云:「伊尹自篡立,後太甲潛出,親殺伊尹而用其子。」《竹書紀年》:「太甲元年,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
- ^ 田延年曰:「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後世稱其忠。將軍若能行此,亦漢之伊尹也。」(《資治通鑑》卷二四)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傳統歷史家把霍光比作伊尹、周公」。《三國演義》描寫董卓廢帝時便引用「尹伊放太甲,霍光廢昌邑」的故事。
|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