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理和
鍾理和 | |
---|---|
出生 | 1915年12月15日![]() |
逝世 | 1960年8月4日 (44歲)![]() |
職業 | 作家、中學教師 |
代表作 | 《笠山農場》、《貧賤夫妻》、《原鄉人》 |
獎項 | 中華文藝獎 |
配偶 | 鍾台妹 |
親屬 | 鍾浩東 (兄) 鍾鐵民 (長子) 鍾立民 (次子) 鍾鐵英 (長女) 鍾鐵鈞 (三子) |
鍾理和(1915年12月15日-1960年8月4日),台灣客家籍作家。
目錄[隐藏] |
[编辑] 生平
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的新大路關,即今屏東縣高樹鄉境廣興村,為六堆之一。1928年畢業於鹽埔公學校。有一同父異母兄長為鍾浩東(原名鍾和鳴,鍾理和在其作品中皆以和鳴稱呼其二哥)。
鍾理和曾於1930年接受私塾漢文教育,1932年隨父遷居高雄州旗山郡美濃庄(今高雄市美濃區),經營笠山農場。後認識鍾台妹女士[1],1938年因與鍾台妹同姓結婚受阻,遂隻身前往當時為滿州國所轄的瀋陽,進入滿洲自動車學校。1940年妻子前往滿洲,並且於瀋陽生下長子鍾鐵民。1941年遷居北平專事寫作。1946年返台應聘內埔初中任教,後因肺疾惡化去職,返美濃定居,病中重訂書稿不輟。1954年,次子鍾立民病死。1956年,以長篇小說〈笠山農場〉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頒給的國父誕辰紀念獎。1960年於病中修改中篇小說《雨》時喀血而死,血濺書稿。生前曾與陳火泉、廖清秀、鍾肇政、李榮春、施翠峰、許炳成(筆名:文心)等一群熱心文學創作的台籍作家,發行一份油印性小型文學刊物,名為「文友通訊」。該刊主要的作用在:刊登同仁已發表之作供其他成員評閱、刊登同仁評論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告知徵文訊息及同仁的動態。這份刊物的壽命很短,但是發起這份刊物的台籍作家卻在編輯、傳閱刊物的過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也就是成員相互之間的凝聚感;這樣的凝聚感對照當時政治肅殺、人人自危的情況,顯得突出、可貴。
長子鍾鐵民亦為作家。
[编辑] 著作
鍾理和過逝後,由張良澤教授整理彙編《鍾理和全集八冊》如下:
- 全集一《夾竹桃》
- 全集二《原鄉人》
- 全集三《雨》
- 全集四《做田》
- 全集五《笠山農場》
- 全集六《鍾理和日記》
- 全集七《鍾理和書簡》
- 全集八《鍾理和殘集》
[编辑] 相關電影
[编辑] 紀念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注釋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要创建帐户吗?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或者以后再说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以后再说